第七节 其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化学工业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2307
颗粒名称: 第七节 其他
分类号: TQ336.9
页数: 3
页码: 132-134
摘要: 本节记述了福建省橡胶加工其他产品主要包含翻新轮胎,实心胎和再生胶的情况。
关键词: 其他制品 橡胶加工 福建省

内容

一、翻新轮胎
  翻新轮胎是省内最早形成工业化生产的橡胶加工产品之一。1954年5月,福州翻胎厂生产出全省第一条翻新轮胎。当年,该厂翻新轮胎达1666条。翌年,该厂安装了开炼机、胎面压出机、压延机等设备.结束了因没有炼胶设备而由上海加工胶料的历史,并在国内首创应用“顶翻新”技术(仅翻修轮胎的胎冠)。1955年,该厂使用南平化工厂生产的滚筒法炭黑,代替美国、日本进口的炭黑。翌年,翻新轮胎共3134条。
  1960年,福州轮胎翻制厂在国内首创“过热水充内压双面传热法”的硫化新工艺,缩短了硫化时间.提高了产量,改善了翻胎质量,引起了全国同行业的重视并在全国翻胎行业中推广。当年,该厂翻新轮胎达到1.24万条。
  1960~1963年,接受交通部委托,由福州轮胎翻制厂为主,在上海公共事业轮胎翻修厂、合肥翻胎厂协作下,编写和试行轮胎翻修技术规程,经交通部修改审定后,作为《汽车运用技术规范》的第八章,于1964年6月正式出版发行全国。
  1965年,福州轮胎翻制厂采用双面硫化法生产的翻新轮胎,在全国15个重点厂于江西南昌作里程试验中,行驶里程最长(单胎平均里程15581公里),被评为第一名。当年,该厂翻新轮胎9025条。
  1974年,福州仓山橡胶厂开始翻新各种汽车轮胎。翌年,该厂翻新轮胎1435条。1975年11月,龙海轮胎翻制厂建成年翻新轮胎4000条的生产线,翌年翻新轮胎1398条。1979年,全省化工系统翻新轮胎达4.56万条。
  1985年,交通部、化工部、国家物资总局等举办全国翻胎里程评比,邵武轮胎厂的翻新轮胎以41280公里的总里程,获得第一名。当年,全省化工系统翻新轮胎4.98万条。
  1988年,邵武轮胎厂的翻新轮胎获得省优质产品称号。1990年,全省化工系统翻新轮胎达6.98万条,1992年降为5.09万条(其中邵武轮胎厂3.9万条,福州翻胎厂1.19万条)。
  二、实心胎
  1958~1961年,福州轮胎翻制厂、福州仓山橡胶厂和闽侯橡胶厂相继投产实心胎。4年间,3个厂累计生产实心胎3.05万条。
  1976年,厦门东风橡胶制品厂投产实心胎,当年生产3.47万条。至1982年停产止,累计生产15.5万条。
  三、再生胶
  1959年,福州轮胎翻制厂开始投产再生胶,当年生产190吨。翌年,上海协丰和兴华两个再生胶厂并入后,开始生产油法再生胶,当年产量上升到330吨。1%1~1970年,年产量降至300吨以下,1971年又上升到414吨。
  1973年,云霄橡胶厂投产再生胶,当年生产17吨,全省生产348吨。
  1977年,福州仓山翻胎厂投产再生胶,当年生产45.5吨,全省生产315.78吨。
  1980年,全省生产再生胶486.32吨,1985年达到704吨。1986年,邵武轮胎厂通过技术改造,在省内首家采用“水油法”新工艺生产再生胶,当年全省再生胶产量上升到1920吨。
  1990年,全省再生胶产量再上升到4353吨。1992年,全省再生胶生产企业共3个,年产能力6540吨,当年产量6098吨。其中,邵武轮胎厂4440吨,福州翻胎厂981吨,云霄橡胶厂677吨。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化学工业志

《福建省志·化学工业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共十三章,主要包括了化学矿山工业、化学肥料工业、化学农药工业、无机化工原料工业、有机化工原料及合成材料工业、石油化学工业、精细化学品工业、涂料、颜料和染料工业、椽胶加工工业、化工机械工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