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橡胶加工工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化学工业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2300
颗粒名称: 第九章 橡胶加工工业
分类号: TQ33
页数: 19
页码: 119-137
摘要: 本章记述了橡胶加工工业的情况,轮胎,力车胎, 胶带,胶管,胶鞋等。
关键词: 化学加工 橡胶加工 福建省

内容

建国前,福建省没有橡胶加工工业,仅有修补轮胎、力车胎、胶鞋的一些行店。1954年3月,私营上海胜利轮胎翻修厂搬迁到福州琼东路创办福州翻胎厂(邵武轮胎厂前身),归口福建省交通厅管辖。同年5月,泉州华南翻胎厂并入该厂,成为全省首家地方国营橡胶加工企业。
  1956年,公私合营厦门橡胶厂开始生产皮鞋底和钢笔胆等橡胶小杂品。翌年,投产布面胶鞋和自行车外胎。同年3月,太阳、力生、中美、松龄、振开、华昌、依新、同孚、同宜等私营橡胶修补行店合并为公私合营福州橡胶厂,生产电线和胶鞋底等。同年5月,上海私营伟达橡胶厂陈氏业主迁回闽侯祖居,建立公私合营闽侯橡胶厂,生产胶鞋底。1957年,全省橡胶加工企业共4个,生产自行车外胎0.34万条、布面胶鞋15.44万双、胶鞋底28.7万双、翻新轮胎0.53万条。
  1958年6月底,福州翻胎厂试制成功7.5020汽车轮胎,填补了本省制造新胎的空白。1958~1959年,南平橡胶厂、泉州橡胶厂和福州仓山橡胶厂相继投产,主要产品有电线、胶管、运输带、传动带、三角带、活络带和童鞋、人字拖鞋等。1958年,厦门橡胶厂更名为厦门鹭光橡胶厂,并进行扩建改造,至60年代初,已初步形成布面胶鞋、力车胎等综合橡胶制品企业。1959年,福州翻胎厂更名为福州轮胎翻制厂。翌年,上海协丰和兴华两个再生胶厂迁闽并入该厂,开始生产油法再生胶。1962年,厦门橡胶金属配件厂年产200万套的力车胎气门咀投产。1965年12月,福州橡胶制品厂开始筹建,主要产品有普通全胶管、橡胶平板等。1965年,全省生产力车外胎36.45万条、力车内胎30.86万条、运输带359平方米、传动带22平方米、三角带0.12万A米、除渣器2530套、再生胶233吨、各类胶鞋518.6万双、微孔橡胶凉鞋130.46万双、翻新轮胎9025条(后3种产品产量不含系统外)。
  60年代末,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全省橡胶加工企业处于半停产状态。1968年,福州轮胎翻制厂更名为福建省轮胎翻制厂,当年生产轮胎7865条,厦门鹭光橡胶厂生产力车外胎18.18方条,福州橡胶厂生产全胶鞋45.79万双,分别比1967年下降44.64%、66.57%和45.8%。1969年8月,福建省轮胎翻制厂迁往邵武更名为邵武轮胎翻制厂。同年,厦门鹭光橡胶厂更名为厦门橡胶厂,翌年,开始投产海燕牌汽车轮胎。福州橡胶厂也开始试产拖拉机轮胎。同年,云霄橡胶厂开始创建,主要生产吸引胶管、再生胶等。1975年,龙海县轮胎翻制厂从龙海皮革厂分出,主要生产拖鞋、硫化鞋以及小规格轮胎翻制等。同年,仓山橡胶厂更名为仓山翻胎厂(1979年更名为福州翻胎厂)。1978年,全省生产轮胎外胎17.34万条、轮胎内胎17.39万条、力车外胎105.71万条、力车内胎106.75万条、运输带14.11万平方米、传动带18.49万平方米、三角带295.93万A米、风扇带420条、胶管47.75万标米、再生胶630吨、各类胶鞋714.74万双、翻新轮胎4.86万条(后二种产品产量不含系统外)。
  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全省橡胶加工企业进行了全面整顿和技术改造。1978~1981年的3年间,厦门橡胶厂把力车胎年产能力从115万套提高到500万套。在此期间,厦门、邵武、福州等橡胶厂都实现了轮胎骨架材料尼龙化。1981年9月,邵武轮胎翻制厂更名为邵武轮胎厂。1982年,化工部提出“以机代罐”(以硫化机代替硫化罐),限期改造轮胎硫化设备的任务。邵武轮胎厂、厦门橡胶厂和福州橡胶厂,都进行了硫化工艺改造,增添双模定型硫化机,于1984年前后实现了硫化工序的“以机代罐”。1985年2月,邵武轮胎厂由省交通系统归口化工系统管辖。1986年,福州橡胶厂与化工部桂林橡胶设计院合作,生产轮胎硫化用的丁基胶囊,成为化工部丁基胶囊产品定点厂。80年代中后期.外商与泉州、福州、厦门、莆田等地市合资或独资兴办大批运动鞋厂,促进了本省橡胶加工工业的发展。这期间,创办的主要橡胶加工企业有:泉州胶鞋厂、泉州胶鞋二厂、泉州胶鞋三厂、泉州联泰橡胶有限公司、莆田福祥塑料有限公司、福州成伟鞋业有限公司、厦门橡塑联合工业公司、厦门长城塑胶有限公司、三明明盛化工有限公司和霞浦橡塑总厂、诏安橡胶制品厂等。1989年,台商在厦门杏林工业区独资建设厦门正新橡胶工业有限公司,第一期工程产品有自行车胎、摩托车胎、汽车胎、拖拉机胎等,注册资金2000万美元,于1992年3月正式投产,产品全部出口,使本省的橡胶加工工业跃上一个新台阶。
  到1992年底,全省化工系统的橡胶加工企业共20个(其中:全民10个、集体3个、合资7个,不含厦门正新橡胶工业有限公司)。全行业职工达到11958人,工业总产值达6.12亿元,税利达5178.4万元,分别占全省化工系统职工总人数的14.53%、工业总产值的17.4%和利税总额的14.87%。当年,生产轮胎外胎198.84万条(①两个产品产量,均包括厦门正新橡胶工业有限公司。)轮胎内胎50.83万条、力车外胎604.27万条(②两个产品产量,均包括厦门正新橡胶工业有限公司。)、力车胎内胎403.54万条、运输带36.2万平方米、传动带6.22万平方米、三角带402.86万A米、风扇带4.07万条、胶管45.71万标米、各类胶鞋1181.18万双、再生胶6098吨、翻新轮胎3.9万条。与1978年相比.除传动带、胶管、翻新轮胎因市场萎缩有所下降外,其他产品都有较大增长。其中,轮胎外胎增长10.47倍、轮胎内胎增长1.92倍、力车外胎增长4.72倍、力车内胎增长2.78倍、运输带增长1.57倍、三角带增长0.36倍、风扇带增长95.9倍、各类胶鞋增长0.65倍、再生胶增长8.68倍。由于进口橡胶国家有补贴,橡胶加工工业原是高税利的行业,进入80年代后,国家取消补贴,致使企业经济效益大为降低。根据厦门橡胶厂、邵武轮胎厂、福州橡胶厂、南平橡胶厂和闽侯橡胶厂等。个老企业的统计,百元产值利税率,由1980年的25.32%,降到1990年的10.51%,下降58.49%。
  第一节 轮胎
  本省轮胎生产始于50年代末,发展于70~80年代。80年代初期,轮胎骨架材料实现尼龙化,混炼胶工序使用密闭式炼胶机;80年代中期.硫化设备实现了以机代罐;90年代初期.开始把三辊压延机改为四辊压延机。到1992年,全省生产过轮胎的厂家有:邵武轮胎厂、厦门橡胶厂、福州橡胶厂、龙海翻胎厂以及刚投产的厦门正新橡胶工业有限公司等5个,主要品种有汽车胎、拖拉机胎、工程车胎和摩托车胎等。
  一、汽车轮胎
  1958年“七一”前,省交通厅所属福州翻胎厂,在缺少专用设备和生产经验的情况下,因陋就简.用土办法生产出自行设计的第一条东方红牌7.5020汽车轮胎.开创了本省制造轮胎的历史。当年,生产汽车轮胎5套。翌年,该厂增添14"X42"三辊压延机、72"括浆机、轮胎成型机和简易硫化罐,基本形成轮胎生产条件。当年,生产汽车轮胎1894套。1960年,该厂生产的8.25—20轮胎,委托上海正泰橡胶厂作机床试验,结果各项物理性能指标都达到部颁标准,机床耐久性行驶达451小时,创该规格同结构轮胎机床试验最优记录。但在1960~1962年国家经济困难期间,该厂职工由338人压缩到208人,轮胎产量逐年下降,1962年只生产105套。
  1970年,厦门橡胶厂开始投产海燕牌汽车轮胎,年产能力为1000条,当年生产9.00—20、7.50—20轮胎155条。翌年,年产能力提高到2万条,产量9699条。1972年,福州橡胶厂也投产6.50—16汽_车轮胎,与福州汽车修配厂生产的BJ212越野汽车配套,改变该厂单一生产拖拉机轮胎的产品结构。同年,邵武轮胎翻制厂轮胎年产能力达2万条,当年生产1.32万条。1974年起,该厂在省内首先用尼龙帘子布代替棉帘布为轮胎的骨架材料。
  1975年,省内开始生产福建牌FJ—130汽车,邵武轮胎翻制厂承担7.5020轮胎配套任务。同年,全省汽车外胎产量达4.20万条、内胎达4.34万条。其中厦门橡胶厂生产汽车外胎2.46万条,占58.57%;内胎2.54万条,占58.53%,成为全省最大汽车轮胎生产企业。
  1979年,全省汽车轮胎年产能力突破10万条,当年,生产汽车外胎达11.55万条,内胎8.78万条。1980年,福州橡胶厂在省内第一家使用55"双模定型硫化机生产11.00—20—18PR载重汽车轮胎。
  1981年和1982年,因产品积压,全省汽车外胎产量下降到6.94万条和7.78万条、内胎产量下降到7.54万条和8.19万条。为打开产品销路,各生产厂积极采用轮胎骨架材料尼龙化、密闭式炼胶机代替开放式炼胶机以及硫化工序“以机代罐”等新工艺和新设备,不断提高产品性能,轮胎生产明显回升。1985年,全省汽车外胎产量达16.01万条、内胎达16.34万条。
  1987年,厦门橡胶厂生产的6.5016轻载汽车外胎获得省优质产品称号。当年,该厂汽车轮胎开始出口。1987~1988年,邵武轮胎厂生产的6.50—16、9.00—20汽车外胎和福州橡胶厂生产的6.00—14、6.50—16汽车外胎,也分别获得省优质产品称号。
  1989年,全省汽车外胎产量达到31.77万条、内胎产量达到30.55万条。1990年,邵武轮胎厂、福州橡胶厂、厦门橡胶厂等企业相继采用先进的四辊压延机生产装置。1992年,全省汽车外胎产量上升到35.93万条,内胎24.66万条。
  二、拖拉机轮胎
  本省拖拉机轮胎生产始于50年代末。1958年,福州翻胎厂用土法产出15套拖拉机轮胎。翌年,出产10套后,因生产条件差而停产。
  1966年,福州轮胎翻制厂又投产手扶拖拉机轮胎。当年,生产6729套,到1969年,该厂共计生产手扶拖拉机轮胎3.73万套。
  1970年,福州橡胶厂和厦门橡胶厂先后投产拖拉机轮胎,规格有11—28、12.4/11—28、6.00—16等。当年,全省生产拖拉机外胎(含手扶拖拉机轮胎,下同)2万条、内胎1.97万条。1971年,福州橡胶厂又生产出4.00—16、9.5/9—24拖拉机轮胎。
  1972年,本省组织生产工农12型和东方红20型两种拖拉机“大会战”,邵武轮胎翻制厂被定为轮胎配套协作厂。经过该厂努力,生产出工农12型拖拉机驱动轮6.00-12轮胎,接着又为东方红20型拖拉机生产9.5/9—24后轮和4.00—16前轮两种轮胎。
  1974年,福州橡胶厂开始扩建轮胎车间,经分期建成投产。1978年,拖拉机轮胎年产能力达4万套、手扶拖拉机轮胎年产能力达3.5万套,成为全省农用车轮胎最大生产企业。在此期间,龙海翻胎厂也投产拖拉机和手扶拖拉机轮胎.年产能力仅0.3万套。1979年,全省拖拉机轮胎产量突破10万套(其中外胎10.72万条、内胎14.92万条)。
  80年代初,实行改革开放方针,开始推行以销定产政策,企业缺乏应变能力,生产一度下降。1981年,全省拖拉机外胎和内胎产量分别为4.66万条和5.09万条,分别比1979年下降56.44%和65.88%。
  1986年,企业内部逐步推行经济承包责任制,注重技术进步.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当年全省拖拉机外胎产量回升到13.53万条、内胎达到10.81万条。1988年,厦门橡胶厂生产的6.00—12型拖拉机外胎获省优质产品称号。翌年,该厂拖拉机外胎年产能力扩至14万条。
  1989年,全省生产拖拉机外胎26.34万条、内胎14.29万条。翌年,因市场疲软分别降为21.79万条和8.39万条。1991年,厦门橡胶厂生产拖拉机外胎26.34万条,内胎14.44万条。1992年3月,厦门正新橡胶工业有限公司开始投产拖拉机外胎。当年,全省拖拉机外胎产量跃升至154.12万条、内胎产量达到25.25万条,分别比1979年增长13.38倍和0.69倍。
  三、工程轮胎
  1984年3月,厦门橡胶厂经批准建设年产6000套工程轮胎项目,产品与厦门工程机械厂配套,生产工艺具有国内先进水平。从国外引进帘布快速贴合机、工程轮胎成型机、胎面冷喂料压出机和压出胎条冷却装置以及自动缠绕贴面机等先进设备,采用国内最大的85"硫化机,在国内工程轮胎生产企业中率先实现“以机代罐”。该项目于1989年10月建成,当年生产工程轮胎外胎0.12万条。1990年,外胎产量达0.22万条、内胎0.27万条。1992年,外胎产量上升到0.48万条、内胎0.46万条。
  四、摩托车轮胎
  1969年,邵武轮胎翻制厂和福州橡胶厂先后投产摩托车轮胎。1970~1985年,全省仅有福州橡胶厂生产摩托车轮胎,年产量在0.5万套上下徘徊。产品规格主要有3.00—5、3.50—5、3.25—16、3.75—19、5.00—8、5.00—12、6.00—..12、6.00—16、8.00—8等。
  1986~1988年,厦门橡胶厂也生产2.5—18摩托车外胎近万条、内胎1.26万条。1988年后,福州橡胶厂的摩托车轮胎因经济效益低而停产。1990年,厦门橡胶厂也停产摩托车轮胎。1991年,邵武轮胎厂恢复生产摩托车轮胎。1992年,全省摩托车外胎产量达8.13万条(其中:邵武轮胎厂0.14万条、厦门正新橡胶工业有限公司7.99万条)、内胎0.28万条(全为邵武轮胎厂)。
  第二节 力车胎
  力车胎包括自行车胎、手推车胎。它与群众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市场广阔。本省力车胎生产始于50年代后期,经过70年代和80年代的技术改造和新品种开发,产量迅速增长,技术水平也有较大提高。90年代初,台商独资建成的厦门正新橡胶工业有限公司,是省内规模最大的力车胎生产厂。
  一、自行车胎
  1957年,厦门橡胶厂开始投产28X11/2"自行车胎。翌年,生产外胎10.86万条,内胎9.49万条,产品出口到马来西亚(出口外胎2.3万条,内胎1.38万条)。1959年,该厂改造自行车外胎硫化工艺,改人工合模锁紧的原始八辩法为电动双层充气胶囊硫化机硫化,使生产水平提高一大步。当年,该厂生产自行车外胎17.3万条、内胎15.99万条。1962年,分别上升到42.1万条和34.45万条,其中外胎出口6.74万条、内胎出口2.61万条。1968年,由于“文化大革命”影响,外胎产量降至7.5万条、内胎降至4.47万条。
  1979~1981年,厦门橡胶厂对力车胎车间进行较大的技术改造,自行车胎年产能力由60万套提高到180万套。1981年,该厂还自行设计、自行制造“钢丝缠绕机”,工效提高50%。当年,自行车外胎产量达到153万条.内胎达到135.3万条。翌年,该厂研究成功以尼龙线为骨架材料并投入生产。1985年,全部实现力车胎骨架材料尼龙化,当年自行车外胎产量达254.25万条、内胎达279.57万条。
  1987年,厦门橡胶厂为厦门自行车公司出口踏板车配套生产需要,开发121/2X21/4钩边彩色外胎,形成一条年产能力60万套的生产线。同年10月,该项产品通过省级新产品鉴定,并获省优秀新产品奖和省科技开发优秀成果奖3989年,又开发20X2.125及20X1.75钩边彩色外胎等新产品。
  1990年,厦门橡胶厂自行车外胎产量达188.2万条,内胎达250.7万条。1992年3月,厦门正新橡胶工业有限公司第一期工程建成投产,省内力车胎产量跃上一个新台阶。当年,全省自行车外胎产量上升到512.69万条(其中厦门橡胶厂284.23万条)、内胎达301.21万条(全部为厦门橡胶厂生产)。厦门橡胶厂自行车胎远销到非洲、中东和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厦门正新橡胶工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自行车胎全部出口。
  二、手推车胎
  1958年,厦门鹭光橡胶厂开始生产26X21/2手推车外胎5.77万条。翌年,生产外胎33.86万条、内胎18.84万条。1961年后,产量逐年下降,1964年,仅产外胎2.34万条、内胎6.77万条。1966年,产量回升,外胎22.68万条、内胎28.77万条。
  1969年,厦门鹭光橡胶厂更名为厦门橡胶厂。翌年,外胎产量达64.2万条、内胎达64.35万条。直到1980年,该厂手推车内、外胎产量均维持在50万条左右。
  1981年,厦门橡胶厂完成力车胎车间改造。当年,该厂手推车外胎产量为82.3万条、内胎为90.5万条。1986年,外胎上升到103.08万条、内胎121.57万条,创年产量高水平。
  从60年代初至70年代末,邵武轮胎翻制厂、福州橡胶厂、泉州橡胶厂和闽侯橡胶厂也曾生产少量手推车胎,其中邵武轮胎翻制厂直到1985年仍有生产,年产手推车内、外胎约各1万多条,最高时达到3万多条。
  1987~1990年,全省仅有厦门橡胶厂生产手推车胎,外胎年产量平均83万条、内胎平均111万条。1992年,该厂生产手推车外胎91.58万条、内胎102.33万条。
  第三节 胶带
  本省胶带品种有运输带、传动带、三角带、风扇带和活络带等。主要生产厂家有南平橡胶厂、闽侯橡胶厂和福州橡胶制品厂。此外,福州橡胶厂、泉州橡胶厂、厦门橡胶厂、龙海轮胎翻制厂也曾生产少量运输带。
  一、运输带
  运输带是运载物料的橡胶带,它广泛应用于工农业和交通运输部门。省内生产的有300~1200毫米宽的耐油、耐热、耐酸碱等各种运输带。1959年,福州橡胶厂首先投产运输带,年产能力为1.5万平方米,当年,生产1.43万平方米。1962年,因产品结构调整而停产。3年共计生产运输带3.36万平方米。
  1960~1965年,南平、泉州橡胶厂也生产过运输带,但大部分时间停产,年产量只几十至几百平方米。1965年,全省只有泉州橡胶厂生产运输带359平方米,1967年该厂亦停产。
  1971年,南平橡胶厂按省内橡胶制品生产分工又恢复运输带生产。1971~1988年,全省仅有该厂生产运输带,年产量由2.49万平方米提高到47.91万平方米。
  1979~1990年,泉州橡胶厂(现泉州第二橡胶厂)和福州橡胶制品厂也恢复和投产运输带,年产量仅几千平方米。
  1990年,全省运输带总产量33.63万平方米,1992年达36.2万平方米(其中,南平橡胶厂34.58万平方米、泉州第二橡胶厂1.54万平方米、福州橡胶制品厂0.08万平方米)。
  二、传动带
  传动带是用于传递动力的橡胶带,省内产品的规格有25~300毫米不同层数。1958年,福州橡胶厂.福州翻胎厂、闽侯橡胶厂、厦门鹭光橡胶厂和泉州橡胶厂都开始生产平型带,当年总产量为21.08万平方米。
  1960年,南平橡胶厂传动带投入生产,当年产量48平方米,翌年达到1.82万平方米。1962~1963年,由于产品质量低劣,销售困难,各生产厂相继停产传动带。
  1965~1966年,泉州和南平橡胶厂又相继恢复生产传动带。1967年,全省传动带总产量达7.99万平方米,1969年上升到15万平方米。
  进入70年代后,由于橡胶制品行业实行分工定点生产,全省仅有南平橡胶厂生产传动带。1973年,产量仅1.63万平方米。1979年,上升到30.01万平方米,为年产量髙水平。
  80年代,南平橡胶厂传动带年产量在15万平方米上下,1992年降为6.22万平方米。
  三、三角带
  三角带也是一种动力传动带,省内生产的规格有O、A、B、C、D、E、F型,全套2000多种,长度从450毫米到1600毫米。1958年,闽侯、福州、厦门、南平等橡胶加工厂开始投产三角带,当年共计生产5.08万A米,翌年达到13.35万A米。1960年,泉州橡胶厂也投产三角带。
  1961年,闽侯橡胶厂三角带年产能力达到30万A米,成为该厂的拳头产品,当年全省三角带产量达20.11万A米。
  1964年,因市场销售不畅,全省仅有闽侯橡胶厂生产三角带0.4万A米。1966年,泉州橡胶厂恢复三角带生产,当年全省产量达16.89万A米,其中闽侯橡胶厂16.45万A米,占97.39%。
  1970年,闽侯橡胶厂迁厂,扩建4条三角带生产线,年产能力为300万A米,翌年生产三角带79.74万A米。1972年,泉州橡胶厂停产三角带。
  1973年,福州赤卫橡胶厂投产三角带。当年,全省产量达到156.19万A米。其中,闽侯橡胶厂120.05万A米,福州赤卫橡胶厂36.14万A米。
  1976年,龙海轮胎翻制厂建成年产30万A米的三角带生产线,当年生产14.19万A米。翌年,邵武车辆修配厂也生产少量三角带。1979年,全省三角带产量上升到357.43万A米,其中闽侯橡胶厂264.02万A米,占73.86%。
  1980年,福州塑料橡胶厂投产三角带,当年生产57.34万A米。1983年,闽侯橡胶厂进行较大的技术改造,添置多种具有80年代水平的专用设备,并充实化验仪器,使三角带年产能力提高到600万A米,当年生产三角带277.27万A米。
  1985年,全省三角带总产量达416.76万A米。当年,闽侯橡胶厂生产的普通三角带获得省优质产品称号。同年,龙海轮胎翻制厂停产三角带,转产布面胶鞋。1988年,邵武车辆修配广三角带也停产。
  1989年,全省三角带总产量上升到562.75万A米,创历史最高年产水平。1990年后,全省仅有闽侯橡胶厂生产三角带,当年产量437.77万A米,1992年降为402.86万A米。该厂生产的三角带规格齐全,配方特殊,耐海水性强,适于海上船舶使用。除满足省内市场需求外,还销往东北、广东,并出口港澳等地区。
  四、风扇带
  1959年,福州轮胎翻制厂和福州仓山橡胶厂开始投产少量风扇带。1959~1962年,福州轮胎翻制厂共计生产风扇带8400条,而后停产。
  1974年,福州赤卫橡胶厂投产少量风扇带,当年生产412条。至1978年,该厂累计生产2038条,1979年停产。
  1980年,闽侯橡胶厂投产风扇带,年产能力为20万条,投产10年共计产出汽车用风扇带71.52万条。初产时用人造丝作骨架材料,产品易伸长;后改用玻璃纤维,改善了产品性能。产品销往广东、吉林和新疆等地。1990年,该厂生产风扇带为3.15万条,1992年达到4.07万条。
  五、活络带
  活络带即活络三角带。1958~1960年,厦门、南平橡胶厂相继投产少量活络带。1961年后,在经济调整中均告停产。
  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初期,厦门橡胶制品厂和福州朝阳橡胶厂也相继投产活络带。1975年,全省产量达30.78万六米,1978年上升到40.84万A米。
  80年代,由于活络带被定型三角带所替代,产量逐年下降。1982年为36.99万A米,1985年降为8.9万A米。1990年,仅有福州翻胎厂生产0.5万A米,而后即停产。
  第四节 胶管
  本省胶管生产始于50年代末。1958~1959年,福州橡胶厂、福州轮胎翻制厂、闽侯橡胶厂、泉州橡胶厂和厦门鹭光橡胶厂等开始投产少量胶管。60年代,只有少数橡胶厂断断续续生产,总产量102.18万标米。70年代,全省胶管生产得到恢复,总产量达到221.87万标米。80年代有较大发展,总产量上升到636.23万标米。1992年,全省胶管生产企业有5个,当年产量为45.71万标米。
  一、夹布胶管
  1958年,厦门鹭光橡胶厂开始生产1"夹布胶管,当年生产1090标米。
  1965年,闽侯橡胶厂投产大口径胶质帆布水管,供农村灌溉输水需要,当年生产986标米。1968年达到6124标米。
  1972年,福州橡胶制品厂投产汽车、拖拉机水箱夹布输水管,当年生产6402标米,1983年达到2.39万标米。
  1985年,全省夹布胶管产量达32.2万标米,其中泉州橡胶厂29.27万标米,福州橡胶制品厂2.49万标米,闽侯橡胶厂0_41万标米,云霄橡胶厂0.03万标米。
  1986年,全省夹布胶管产量上升到34.94万标米,创历史最高年产水平。1990年,云霄、闽侯橡胶厂均停产夹布胶管和胶质帆布水管。当年,全省夹布胶管产量仅11.35万标米。1992年,再降为5.54万标米,其中泉州第二橡胶厂5.51万标米,福州橡胶制品厂0.03万标米。
  二、吸引胶管
  吸引胶管一般为钢丝缠制的胶管,适于抽水之用。1958年,厦门鹭光橡胶厂开始投产4"钢丝吸引胶管,当年生产2562标米,后即停产。
  1972年和1977年,云霄橡胶厂和泉州橡胶厂也相继投产吸引胶管。1979年,全省吸引胶管产量达37万标米,其中泉州橡胶厂29.22万标米、云霄橡胶厂7.78万标米。
  1982~1984年,因市场变化,全省吸引胶管年产量下降到15万标米以下,1987年回升到46.09万标米,创历史最高年产水平。
  1990年,由于市场疲软,全省吸引胶管又降至16.02万标米,1992年又回升到30.81万标米,其中泉州第二橡胶厂15.81万标米,云霄橡胶厂15万标米。
  三、编织胶管
  主要品种有喷雾胶管、氧气胶管和乙炔气胶管等。1966年,福州橡胶制品厂最先投产喷雾胶管,接着生产氧气胶管和乙炔气胶管。1977年,该厂编织胶管产量达5.58万标米。
  1977年,闽侯橡胶厂投产农用喷雾胶管,年生产能力为30万标米。当年生产6.25万标米,1983年达20.77万标米。
  1988年,全省编织胶管产量达26.57万标米,创历史最高年产水平。其中,闽侯橡胶厂22.87万标米,福州橡胶制品厂3.7万标米。
  1990年,由于市场疲软,全省编织胶管产量降为10.06万标米。1992年,全省仅有闽侯橡胶厂生产编织胶管8.04万标米。
  四、纯胶管
  纯胶管又名全胶管。1969年,福州橡胶制品厂开始投产普通全胶管。当年,生产72.23吨,1974年达156.91吨,1978年上升到163.75吨,成为该厂主要产品之一。其主要规格有直径8、10、13、16、19、22、25、32、38毫米等9种。
  1979~1981年,云霄橡胶厂、厦门橡胶制品厂也断断续续地生产纯胶管。1982年,全省纯胶管总产量为291吨。1984年,上升到421.06吨,创历史最髙年产水平。
  1992年,全省纯胶管产量为312吨(其中,福州橡胶制品厂205吨、云霄橡胶厂91吨、厦门橡塑联合工业公司16吨)。
  第五节 胶鞋
  本省化工系统胶鞋生产始于50年代中期。1957~1983年,主要产品有胶面胶鞋、布面胶鞋、橡胶拖鞋、橡塑凉鞋和胶鞋底等,年产量多在1000万双以下。1984~1992年,由于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设备,增加了高档次的冷粘、卡索旅游鞋和注塑鞋,年产量在1000万双以上,其中1986年产量达到2166.12万双,创历史最高年产水平。到1992年,全省化工系统的胶鞋生产企业共有12个。当年,各类胶鞋产量为1181.18万双(其中出口894.51万双),仅占全省各类胶鞋总产量的一小部分。
  一、胶面胶鞋
  胶面胶鞋俗称雨鞋。省内仅有福州橡胶厂独家生产。1961年开始投产时,年产量仅0.28万双,1963年达到4.76万双,1964年上升到66.86万双,1966年再升至133.16万双,站稳市场,打开了销路。1967年和1968年,由于受“文化大革命”影响,产量分别下降为84.48万双和45.79万双。70年代,年产量保持在140万双上下。1980年上升到153.28万双。80年代初,由于市场调节比重增加,工厂缺乏应变能力,生产一度下降。1983年,降为113.89万双。1985年后,由于实行厂长责任制,推行目标管理,并与乡镇企业横向联合,建立郭宅橡胶厂,还从意大利引进双色注压制鞋机,使年产能力由150万双提高到200万双。1986年,产量达183.4万双,创历史最高年产水平。
  1989年,福州橡胶厂胶面胶鞋车间从50年代的老厂房迁入新盖的胶鞋大楼,试产出款式新颖的女式彩色雨靴。但由于市场疲软,原料大幅度涨价,当年雨鞋产量下降到67.19万双。1990年回升到90.93万双,1992年又降为79.36万双。
  二、布面胶鞋
  本省生产的布面胶鞋,主要有球鞋、力士鞋、解放鞋、轻便鞋和各种运动鞋等。1957年,公私合营厦门橡胶厂开始投产布面胶鞋,当年生产15.44万双。翌年,该厂转为地方国营,改名为厦门鹭光橡胶厂,当年生产球鞋118.73万双、力士鞋46.7万双,合计165.43万双。
  l965年,泉州橡胶厂也投产力士鞋8.8万双。翌年,全省化工系统生产布面胶鞋425.91万双,其中厦门鹭光橡胶厂411.02万双,占96.5%。
  1969年,厦门鹭光橡胶厂又改名厦门橡胶厂。1970年,布面胶鞋年产能力扩大到500万双,翌年产量达428.27万双。同年,泉州橡胶厂布面胶鞋年产能力达25万双,当年,产量为10.15万双。1978年,全省化工系统布面胶鞋产量达到563.11万双。
  进入80年代,布面胶鞋生产企业迅速增加,并向中高档次运动鞋发展。1981年,省出口商品基地建设分公司、省外贸总公司鞋帽公司和美国耐克公司签订由泉州橡胶厂定牌生产世界名牌耐克运动鞋的合作意向书。泉州橡胶厂划出胶粘鞋、胶鞋车间的厂房和设备作为固定资产投资,与省外贸鞋帽公司合资成立泉州胶鞋厂,生产运动鞋,于1982年1月正式投产。当年,生产耐克牌网球鞋1.39万双,其中出口0.8万双,成为全省首家工贸联营的运动鞋生产厂。1985年,泉州胶鞋厂运动鞋年产能力已达110万双.生产耐克牌运动鞋24.99万双。同年,全省化工系统布面胶鞋产量达915.75万双。
  1986年,在泉州胶鞋厂的基础上,又创建了泉州胶鞋二厂和三厂。泉州胶鞋二厂引进日本、台湾的先进设备,定牌生产美国康姆斯公司运动鞋。泉州胶鞋三厂自行研制出宇宙牌运动鞋。当年,泉州胶鞋厂和二厂、三厂共计生产运动鞋90.59万双。
  1987年,泉州胶鞋厂与美国耐克公司又签订第二轮5年生产合作意向书,运动鞋生产线发展到5条,年产能力150万双,当年产量达88.47万双,出口83.45万双。同年,厦门橡胶厂对布面胶鞋车间进行较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建起1.2万平方米的胶鞋大楼,提高工艺装备水平和产品档次,当年生产布面胶鞋607.64万双。
  1989年,美国耐克公司提前终止与泉州胶鞋厂的生产合作。为适应国际鞋类市场的激烈竞争,该厂提出“全方位经营,多渠道接单,推出厂标新产品,开拓国内外市场”的经营决策,生产出“伊威士”系列运动鞋投放市场。当年12月,获得全国轻工新产品优秀证书。翌年12月,获首届全国轻工产品博览会金奖。
  80年代,全省化工系统投产布面胶鞋的厂家还有:1983年龙海轮胎翻制厂因三角带、再生革市场疲软,转产美度牌布面胶鞋、功夫鞋和童鞋,年产能力10万双,当年产量4.78万双。1986年,诏安橡胶制品厂投产一次性硫化鞋,年产能力100万双,当年产量13.66万双。1987年,厦门长城塑胶有限公司以承包、租赁和补偿贸易的办法引进旅游鞋生产线,年产能力70万双,当年生产23.22万双。1988年,霞浦橡塑总厂建成年产83万双的运动鞋生产线,当年产量16.6万双。1989年,泉州联泰橡胶有限公司也投产运动鞋,年产能力80万双,当年产量46.32万双。
  1990年,厦门橡胶厂与同安县二轻集体联社合资,建立年产300万双胶鞋分厂,加速布面胶鞋生产向外向型转换。当年,全省化工系统布面胶鞋产量654.57万双,1992年回升到800.52万双,其中出口596.85万双。
  三、化学鞋
  化学鞋,主要品种有橡胶拖鞋、橡塑凉鞋和注塑鞋等。1964年,泉州橡胶厂、闽侯橡胶厂、福州轮胎翻制厂、福州仓山橡胶厂、福州橡胶厂以及泉州新华橡胶生产合作社等开始生产泡沫橡胶拖鞋和凉鞋总产量79.74万双,至1970年,仅有泉州橡胶厂生产138.2万双。
  1975年,全省化工系统泡沫橡胶拖鞋产量达211.12万双。1980年下降到114.87万双。
  1985年,全省化工系统化学鞋产量达266.45万双,其中,泡沫橡胶拖鞋10.35万双、橡胶拖鞋29.86万双、橡塑凉鞋226.24万双。
  1989年,福州橡胶制品厂与台商合资,创办年产化学鞋180万双的福州成伟鞋业有限公司。翌年,全省化工系统化学鞋产量上升到292.52万双。1992年,达到301.3万双(其中福州成伟鞋业有限公司297.66万双,产品全部出口)。
  四、胶鞋底
  胶鞋底是橡胶加工企业的早期产品。1956年,福州橡胶厂和闽侯橡胶厂共计生产胶鞋底6.04万双。
  1961年,南平橡胶厂投产胶鞋底,当年生产3.99万双。1969年,福州橡胶制品厂也投产胶鞋底,当年生产31.59万双。
  由于塑胶底、轻胶底出现,胶鞋底逐步被淘汰,1981年后就不再生产。化工系统各橡胶加工企业胶鞋底历年累计产量967.2万双。
  第六节 橡胶杂品
  橡胶杂品,品种繁多,本省生产的主要有下列几种:
  一、橡胶平板
  主要生产厂家为福州橡胶制品厂。该厂于1969年开始投产橡胶平板,当年生产54.75吨;70年代,生产1064.29吨;80年代,生产1429.8吨;1990~1992年,生产250.6吨。此外,1974年,福州赤卫橡胶制品厂生产12.51吨。1975~1976年,南平橡胶厂生产20吨。1981年,厦门东风橡胶厂生产30吨。1984年,泉州橡胶制品厂生产0.85吨。
  二、黑胶布
  1977~1984年,建阳日用化学品厂生产314.16万卷。1977~1989年,厦门橡胶制品厂生产283.48万卷,后因细布价格高而停产。
  三、补胎胶水
  建阳日用化学品厂于1979~1984年生产补胎胶水87.38吨。
  四、氨水袋
  南平橡胶厂是省内唯一生产氨水袋厂家。1973~1976年,共计生产8260个。1979年,又生产228个,而后被罐车所替代,氨水袋即告停产。
  五、乳胶手套
  1988年3月,三明化工设备厂与香港信荣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合资创办福建明盛化工有限公司,建成2条年产3000万只乳胶手套生产线。到1992年,累计生产乳胶手套1253万只,出口1181.6万只。
  六、密封件
  1959~1962年,福州轮胎翻制厂生产汽车油封和垫圈。
  1985年,云霄橡胶厂与上海橡胶厂联营,生产525克罐头密封圈,当年生产12.9吨。到1992年,累计生产203.9吨。
  1986年,闽侯橡胶厂开发生产了密封窗边条和丁基胶防水卷材。密封窗边条,供榕港铝合金门窗厂配套使用。1986~1988年,共计生产31万米,后因市场变化而停产。YJ85—05丁基胶防水建筑卷材,经桂林橡胶设计院、省中检所、省建筑研究所等检验,各项性能均达到英国邓禄甫公司、日本三星公司同类产品的技术指标。1987~1992年,共计生产16.63万平方米。
  七、导风筒
  导风筒是煤炭、冶金等矿区井下作业面输送新鲜空气的导管。1972年,福州赤卫橡胶厂开始生产导风筒,到1976年停产止,共计生产175.41公里。1978年,福州橡胶塑料厂投产导风筒,到1981年停产止,共计生产245.96公里。
  1985年,福州橡胶制品厂也投产导风筒。到1988年停产时止,共计生产141.95公里。
  八、除渣器
  除渣器主要用于造纸、化纤工业中浆料的除渣净化和陶瓷、制糖、淀粉等行业中悬浮液杂质的分离。产品规格有606型、600型2种,省内仅有南平橡胶厂生产。1965年,该厂开始投产除渣器,当年生产606型2530套,600型6100套,而后年产量在2000~4000套之间。1982年,该产品获得省优质产品称号。到1992年,该厂累计生产除渣器8万多套。
  九、胶辊
  胶辊广泛应用于印刷、纺织、印染、造纸、塑料、制革、钢铁及粮食加工工业等。1982年,南平橡胶厂开始投产胶辊,当年生产10吨。1983年,福州橡胶制品厂也投产胶辊,当年生产2.57吨。1984年,闽侯橡胶厂开始生产砻谷胶辊,当年生产1254只。
  到1992年,南平橡胶厂累计生产胶辊369.21吨;福州橡胶制品厂累计生产胶辊50.69吨;闽侯橡胶厂累计生产砻谷胶辊12819只。
  第七节 其他
  一、翻新轮胎
  翻新轮胎是省内最早形成工业化生产的橡胶加工产品之一。1954年5月,福州翻胎厂生产出全省第一条翻新轮胎。当年,该厂翻新轮胎达1666条。翌年,该厂安装了开炼机、胎面压出机、压延机等设备.结束了因没有炼胶设备而由上海加工胶料的历史,并在国内首创应用“顶翻新”技术(仅翻修轮胎的胎冠)。1955年,该厂使用南平化工厂生产的滚筒法炭黑,代替美国、日本进口的炭黑。翌年,翻新轮胎共3134条。
  1960年,福州轮胎翻制厂在国内首创“过热水充内压双面传热法”的硫化新工艺,缩短了硫化时间.提高了产量,改善了翻胎质量,引起了全国同行业的重视并在全国翻胎行业中推广。当年,该厂翻新轮胎达到1.24万条。
  1960~1963年,接受交通部委托,由福州轮胎翻制厂为主,在上海公共事业轮胎翻修厂、合肥翻胎厂协作下,编写和试行轮胎翻修技术规程,经交通部修改审定后,作为《汽车运用技术规范》的第八章,于1964年6月正式出版发行全国。
  1965年,福州轮胎翻制厂采用双面硫化法生产的翻新轮胎,在全国15个重点厂于江西南昌作里程试验中,行驶里程最长(单胎平均里程15581公里),被评为第一名。当年,该厂翻新轮胎9025条。
  1974年,福州仓山橡胶厂开始翻新各种汽车轮胎。翌年,该厂翻新轮胎1435条。1975年11月,龙海轮胎翻制厂建成年翻新轮胎4000条的生产线,翌年翻新轮胎1398条。1979年,全省化工系统翻新轮胎达4.56万条。
  1985年,交通部、化工部、国家物资总局等举办全国翻胎里程评比,邵武轮胎厂的翻新轮胎以41280公里的总里程,获得第一名。当年,全省化工系统翻新轮胎4.98万条。
  1988年,邵武轮胎厂的翻新轮胎获得省优质产品称号。1990年,全省化工系统翻新轮胎达6.98万条,1992年降为5.09万条(其中邵武轮胎厂3.9万条,福州翻胎厂1.19万条)。
  二、实心胎
  1958~1961年,福州轮胎翻制厂、福州仓山橡胶厂和闽侯橡胶厂相继投产实心胎。4年间,3个厂累计生产实心胎3.05万条。
  1976年,厦门东风橡胶制品厂投产实心胎,当年生产3.47万条。至1982年停产止,累计生产15.5万条。
  三、再生胶
  1959年,福州轮胎翻制厂开始投产再生胶,当年生产190吨。翌年,上海协丰和兴华两个再生胶厂并入后,开始生产油法再生胶,当年产量上升到330吨。1%1~1970年,年产量降至300吨以下,1971年又上升到414吨。
  1973年,云霄橡胶厂投产再生胶,当年生产17吨,全省生产348吨。
  1977年,福州仓山翻胎厂投产再生胶,当年生产45.5吨,全省生产315.78吨。
  1980年,全省生产再生胶486.32吨,1985年达到704吨。1986年,邵武轮胎厂通过技术改造,在省内首家采用“水油法”新工艺生产再生胶,当年全省再生胶产量上升到1920吨。
  1990年,全省再生胶产量再上升到4353吨。1992年,全省再生胶生产企业共3个,年产能力6540吨,当年产量6098吨。其中,邵武轮胎厂4440吨,福州翻胎厂981吨,云霄橡胶厂677吨。
  附:橡胶加工企业选介
  厦门橡胶厂
  厦门橡胶厂是一家国营大型、综合性橡胶加工企业,享有特区优惠待遇,具有对外经贸活动法人资格。产品有海燕牌汽车轮胎、工程轮胎、拖拉机轮胎、自行车胎、手推车胎和美得牌、劳卫牌布面胶鞋等,行销全国各地,并出口美国、东南亚、非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1986~1991年,该厂曾先后获得国家一级计量、二级节能、一级档案管理先进单位和省级先进企业等称号。
  该厂前身为重吉橡胶厂,由侨胞黄重吉先生于1947年开始筹建,但一直未投产。1956年3月公私合营后才正式投产,并改名厦门橡胶厂。当时,只有职工41人,厂房面积0.1万平方米,只能从事钢笔胆、皮鞋底等小杂品的生产,年产值仅24.65万元,年利润1.68万元。
  1958年,转为地方国营并改名为厦门鹭光橡胶厂。当年,开始进行扩建,先后新建布面胶鞋和力车胎生产线。到1965年,厂房扩至2.23万平方米,职工增至1218人,年产值达1632.3万元,年利润达148.42万元。1969年又恢复原名厦门橡胶厂。
  1970年,年产1000条汽车轮胎车间投产后,使该厂成为品种比较齐全的橡胶加工企业,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工厂遭受严重破坏,生产发展缓慢。
  “六五”期间,投资1561.75万元,相继完成力车内、外胎车间以及轮胎“以机代罐”等项目的技术改造。“七五”期间,该厂又投资5497.8万元,引进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的先进设备和技术,改造胶鞋车间并新建工程轮胎车间,提高工艺装备水平,改善生产条件,增强了出口创汇能力。1990年,各主要产品年产能力达到:布面胶鞋500万双、轮胎30万套、工程胎6000套,产品质量稳定提高,各类产品物理机械性能全部达到国家标准。同年,该厂与同安县二轻集体联社合资,建立年产300万双布面胶鞋的“厦门橡胶厂同安胶鞋分厂”。1980~1990年间,该厂生产的6.00—12、6.50—16轮胎、28X1%、26X1%自行车外胎以及网球鞋、布面童鞋、足球鞋等产品获得过省优质产品称号。
  到1992年底,该厂拥有职工2728人.占地面积8.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7494.5万元,净值5047.5万元。当年,生产轮胎外胎38.42万条、内胎18.91万条、力车外胎375.81万条、力车内胎403.51万条、布面胶鞋405.18万双。完成工业总产值2.51亿元,实现税利2341.1万元,分别比1980年增长1.4倍和0.52倍。
  邵武轮胎厂
  邵武轮胎厂位于邵武市洒溪桥,厂区占地17.5万平方米,该厂生产“武夷”牌20多种规格的载重汽车轮胎、轻型载重汽车轮胎、农用轮胎和摩托车轮胎等,还生产“水油法”再生胶,并设有翻新和修补各种规格汽车轮胎的生产线,是全国轮胎定点生产厂家之一。1987年被省政府授予省级先进企业荣誉称号。6.50—16、9.00—20轮胎、6.00—12—6PR农用轮胎、10.00—20-16PR载重轮胎、汽车翻新轮胎、再生胶等6种主要产品于1987~1990年先后被评为省优质产品。9.00—20、6.50—16轮胎为本省首家被评为国家B级的产品。
  该厂的前身福州翻胎厂是1954年3月由上海私营胜利轮胎翻修厂迁到福州市琼东路创办起来的,归口福建省交通厅管辖。同年5月,私营泉州华南翻胎厂并入福州翻胎厂,成为本省第一家国营翻胎厂。当年,就翻新轮胎1666条。1955年1月,迁址到福州市工业路。
  1958年6月,该厂生产出本省第一条“东方红”牌7.50—20汽车轮胎。翌年,改名为福州轮胎翻制厂。1960年8月,上海协丰、兴华两个再生胶厂迁闽并入,成为本省首家再生胶生产厂。同年,开始生产橡胶海绵座垫和汽车用橡胶配件。
  该厂从1955年起率先向全国推广“顶翻新”的先进翻胎工艺。1961年,创造翻胎过热水充内压双面传热”硫化法,提高了翻胎质量,并向全国推广。1964年,牵头为交通部编写《轮胎翻修技术规范》,是我国翻胎工艺标准的第一个蓝本。从1965年起,该厂在全国翻胎质量评比中长期保持领先地位,多次获得第一名。1968年9月,改名福建省轮胎翻制厂。
  1969年8月,该厂迁到邵武县,改名邵武轮胎翻制厂。1972年,该厂参加全省工农12型和东方红20型两种拖拉机生产大会战。1975年,又参加全省“福建”牌FJ-130汽车生产大会战,负责生产配套轮胎和部件,为本省首次制造拖拉机和汽车作出了贡献。1981年5月,改用武夷商标。1981年9月,改名邵武轮胎厂。
  1985年2月,企业下放,该厂改属邵武市经济委员会主管,归口化工系统。1986年8月,采用国内先进的“水油法”新工艺生产再生胶。1987年2月,该厂和福州市郊区第三粮油食品综合厂合资创办邵武轮胎厂福州分厂,主营翻胎业。1990年,该厂建成全省轮胎行业第一条国内先进的XY-4I’1730B型四辊压延机生产系统。
  到1992年底,该厂拥有职工960人,固定资产原值2415.3万元,净值1497.2万元。当年,生产各种轮胎外胎26.65万条、内胎22.58万条、再生胶4U0吨、翻新轮胎3.9万条,分别比1980年增长3.85倍、3.11倍、8.1倍和0.39倍。完成工业总产值1_05亿元,实现税利1220.4万元,分别比1980年增长2.5倍和1.49倍;
  福州橡胶厂
  福州橡胶厂位于福州市福马路,占地4.7万多平方米,是化工部轮胎、雨鞋定点生产厂。主要产品销售全国20多个省市,其中载重汽车轮胎于1989年初开始出口香港、新加坡。6.00-14和6.50-16轻型载重汽车轮胎分别于1987年和1988年被评为福建省优质产品,1987年~1989年,该厂先后获得国家计量二级先进企业和档案管理省级先进企业的称号。
  1956年3月,由太阳、力生等9家私营橡胶修配行店合并为公私合营福州橡胶厂,当时只能生产电线和胶鞋底等。1957年,更名为福州橡胶电线厂。1958年扩建,由琼东路迁至现址,并转为地方国营企业。1959年,划分出福州电线厂后,恢复原名“福州橡胶厂”,产品有胶管、传动带、三角带和胶鞋底等,其间,产品转换频繁。60年代中期,该厂生产的鼓山牌雨鞋,销售量迅猛增长,由1963年的4.76万双发展到1966年的133.16万双,站稳了市场。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该厂出现亏损。1968年的产量、总产值均为建厂以来最低点,亏损额达15万元。1969年,生产恢复正常,雨鞋年产量达140万双,胶面胶鞋产量逐年扩大。1970年,开始试产11-28、12.4/11-28、6.00-16拖拉机轮胎、摩托车胎和力车胎等。1974年底,开始分期扩建拖拉机轮胎车间。1979年,拖拉机轮胎产量达7.59万套,其中,6.50-16近3.8万套,6.00-12为3.3万套。
  80年代初,企业由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1985年,工厂实行厂长负责制。翌年,与乡镇企业横向联合,建立郭宅橡胶分厂;与化工部桂林橡胶设计院合作生产轮胎硫化用的丁基胶囊,成为化工部丁基胶囊产品定点生产厂;同年,还从意大利引进双色注压制鞋机。1987年,与福州市化工局签署承包合同,是本省第一批实行承包经营的单位之一。翌年,创税利656.2万元,为建厂以来最高水平。1989年,雨鞋车间从50年代的老厂房迁入新盖的“胶鞋大楼”,并试产出款式新颖的女式彩色雨靴。
  到1992年底,该厂拥有职工898人,固定资产原值1646.1万元,净值1055万元。当年,生产雨鞋79.36万双、轮胎外胎26.01万条、内胎9.34万条。完成工业总产值7113万元,实现税利855.1万元,分别比1980年增长1.97倍和2.97倍。
  泉州胶鞋厂
  泉州胶鞋厂的前身泉州橡胶厂,始建于1958年,翌年10月投产,1962年泉州制胶厂并人,1965年泉州新华橡胶社又并入。60~70年代,该厂主要生产胶管、运输带、童鞋、胶粘拖鞋等。
  1981年,省出口商品基地建设公司、省外贸总公司鞋帽公司和美国耐克公司签订在泉州橡胶厂定牌生产世界名牌耐克运动鞋意向书。经泉州市经委同意,泉州橡胶厂划出胶粘鞋、胶鞋车间的厂房和设备作为固定资产投资,与省外贸鞋帽公司合资生产运动鞋,定名为泉州胶鞋厂。当年下半年,该厂开始接受试制鞋样,引进关键设备和工装模具,形成生产线。1982年1月正式投产,当年生产耐克牌网球运动鞋1.39万双,12月首批出口0.8万双。
  1987年,泉州胶鞋厂和美国耐克公司又签订了第二轮5年生产合作协议书,并得到化工部、省经委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当年10月,投资1000多万元建成第1号生产大楼,再引进设备,使运动鞋生产线发展到5条,年产能力150万双。当年,产量达到88.47万双,从而带动了泉州制鞋业的发展。
  1989年5月,美方耐克公司提前终止生产合作,泉州胶鞋厂职工上下一心,共渡难关,勇创新业,作出了“全方位经营、多渠道接单、推出厂标新产品、开拓国内外市场”的经营决策,经过全体职工共同努力,当年生产出“伊威士”系列运动鞋投入市场,深受消费者欢迎。1989年12月,获全国轻工新产品优秀证书。1990年12月,获首届轻工产品博览会金奖。1991年5月,该厂被化工部评为全国胶鞋出口创汇先进企业。
  1992年,该厂拥有职工1100人,固定资产原值1115.6万元,净值790.7万元;完成总产值1654.6万元,实现利税68.3万元。

附注

注:1992年,全省拖拉机外胎生产能力不含厦门正新橡胶工业有限公司。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化学工业志

《福建省志·化学工业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共十三章,主要包括了化学矿山工业、化学肥料工业、化学农药工业、无机化工原料工业、有机化工原料及合成材料工业、石油化学工业、精细化学品工业、涂料、颜料和染料工业、椽胶加工工业、化工机械工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