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有机化工原料和合成材料工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化学工业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2262
颗粒名称: 第五章 有机化工原料和合成材料工业
分类号: TQ204;TQ320.4
页数: 12
页码: 75-86
摘要: 本章记述福建省有机化工原料和合成材料工业,投产的主要有机化工原料和合成材料有:甲醇、丁醇、甲醛、甲酸、草酸、冰醋酸、腐植酸、硬脂酸、丙酮、苯酚、苯酐、醋酸乙酯、醋酸丁酯、对甲苯磺酰胺、邻甲苯磺酰胺、有机硅、双氰胺、聚乙烯醇、氯乙酸、硫脲、环氧树脂、醇酸树脂等。
关键词: 福建省 有机化工原料 合成材料

内容

福建省有机化工原料和合成材料工业始于本世纪50年代中期。1956年,厦门钮扣厂(厦门第二化工厂前身)开始生产酚醛树脂和氨基树脂。翌年,安溪电化厂(安溪电冶厂前身)投产电石,但产量均甚微。1960~1961年,三明化工厂建成变压器容量为1万KVA的电石炉2座,年产电石能力达4万吨,为发展本省的乙炔化工打下基础。1962年11月,福州第二化工厂全面建成年产6000吨聚氯乙烯车间。60年代期间,全省还有少量的聚乙烯(以酒精为原料)、锦纶、氯纶、尼龙6、尼龙1010等产品投产。70年代,投产的主要有机化工原料和合成材料有:甲醇、丁醇、甲醛、甲酸、草酸、冰醋酸、腐植酸、硬脂酸、丙酮、苯酚、苯酐、醋酸乙酯、醋酸丁酯、对甲苯磺酰胺、邻甲苯磺酰胺、有机硅、双氰胺、聚乙烯醇、氯乙酸、硫脲、环氧树脂、醇酸树脂等。80年代,新增品种主要有聚酯(以对苯二甲酸为原料)、溶解乙炔、氯乙醇等。由于贯彻改革开放方针,全省有机化工原料和合成材料工业的主要品种,在产量、质量、型号规格上都有较大发展。到1992年,全省有机化工原料和合成材料产品产量达万吨以上的有:电石12.19万吨、聚氯乙烯树脂4.17万吨、聚酯2.49万吨、精甲醇1.53万吨、甲醛3.51万吨、聚乙烯醇1.44万吨等。
  第一节 有机化工原料
  一、电石
  电石(碳化钙)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1957年6月,安溪电化厂(安溪电冶厂前身)建成电炉,当年生产电石117.8吨,成为本省首家电石生产厂。50年代末,为发展本省氮肥工业,三明石灰氮厂(三明化工总厂前身)筹建年产2万吨电石,加工2万吨石灰氮工程(后电石改批为4万吨)。1960年4月,该厂变压器容量1万KVA的1号开放式电石炉投产,翌年又建成同样容量的2号电石炉,形成了年产4万吨电石的规模。1962年,三明化工厂生产电石1.14万吨,占当年全省电石总产量的97%,成为本省电石生产的骨干企业。1965年,全省电石生产厂2个,生产能力4.05万吨,当年产量4.69万吨。
  随着聚氯乙烯的发展,三明化工厂电石生产不断扩大。1966年4月,该厂又新建成变压器容量为1.25万KVA的3号开放式电石炉,使该厂年产电石能力增至6.6万吨,当年电石产量达到4.86万吨。1968年,由于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全省电石产量下降到0.98万吨(其中三明化工厂0.95万吨)。
  1970年,三明化工厂为了解决冶金焦供应的困难,利用三级品和等外品的石油焦代替冶金焦生产电石。1973年,该厂对1号电石炉进行改造,变压器容量扩大到1.65万KVA。1976年,省轻工系统的永安维尼纶厂(福建化纤化工厂前身),为了企业自身配套的需耍,建成变压器容量为1.25万KVA的开放式电石炉2个,年产电石能力为4万吨,当年该厂生产电石0.36万吨,翌年产量达1.23万吨。70年代中后期,省内各地利用小水电资源,创办了一批小电石厂(车间),其中,尤溪管前电石厂、上杭县古田碳酸钙厂、龙岩大池电石厂、宁德地区化工厂、建宁电石厂等的年产规模均在1000吨左右。此外,也有部分小铁厂转产电石产品。但这些小电石厂点,由于产品质量不过关,生产成本高,投产不久便停产或转产硅铁、硅钙、结晶硅等产品^1978年,全省电石生产厂5个,生产能力达9.38万吨,当年产量达6.10万吨,其中,三明化工厂4.15万吨,安溪电冶厂0.10万吨,永安维尼纶厂1.77万吨,建宁、宁德等地小电石厂0.08万吨。
  进入80年代,本省电石生产技术不断进步,生产厂点和生产规模继续扩大。1983年,三明化工厂生产的电石获化工部优质产品称号。1984年,该厂1号电石炉采用微机系统控制,实现了电石炉自动配电、自动升降电极。同年5月.顺昌富文化工厂因生产聚氯乙烯需耍,配套建成年产6600吨的电石车间。1985年5月,将乐电石厂建成变压器容量为1000KVA电石炉2台,同年12月,与福州第二化工厂联营,翌年,又建成变压器容量为1000KVA电石炉1台,使该厂电石年产能力达到5400吨。1986年.南平化工厂为了解决乙炔炭黑的原料问题,兴建年产3000吨的电石车间。与此同时,由于碳铵产品滞销,省内部分小合成氨厂向多种经营方向发展,先后有永定化肥厂、武平合成氨厂、清流合成氨厂和永安智胜化工联合公司等兴建电石车间,规模为年产2500~3000吨。此外,还有龙岩、华安等地乡镇企业创办小电石厂。1987年,全省电石产量达11.29万吨。
  1989年12月,三明化工厂建成变压器容量为2万KVA的半密闭式4号电石炉,该炉可进行余热回收,烟气净化,随后又引进中空电极的先进技术。1989年,该厂电石年产能力达到10万吨,当年电石产量达7.3万吨,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电石生产厂。翌年,该厂生产的电石获得国家银质奖。
  1990年,全省电石生产企业共有12个,年产能力达16.23万吨,当年产量为11.31万吨。1991年后,由于质量差、成本高、产品滞销,致使永定化肥厂、富文化工厂和南平化工厂均停产电石。到1992年,全省电石生产企业共有9个,年产能力为15.51万吨,当年产量达12.19万吨。生产能力分别比1965年和1978年增长2.83倍和0.65倍,实际产量分别比1%5年和1978年增长1.6倍和1倍。
  二、溶解乙炔
  溶解乙炔具有节约能源、安全可靠、减少污染和提高焊接质量等优点。1986年,省国防工业系统在漳州建成1套溶解乙炔装置,并最早投入生产。1987年,三明化工厂从日本高压瓦斯工业株式会社引进1套具有8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年产50万m3溶解乙炔生产装置,当年生产出6.55万m3溶解乙炔。该装置是采用低压法湿式净化流程,用氯水为净化剂,净化效果良好,产品质量稳定,纯度可达99.3%以上。同年10月,福州市宏路化工机械厂建成1套从美国雷撤有限公司引进的年产42万m3溶解乙炔生产装置,该装置是采用中压法干式净化流程。1988年,龙海气体厂从日本岩谷产业株式会社引进1套年产50万m3溶解乙炔生产装置相继投产,该装置是采用低压法干式净化流程。1989年,三明、福州、龙海等3个厂共生产溶解乙炔51.51万m3,翌年达到56.73万m3。1990年,三明化工总厂生产的溶解乙炔获得化工部优质产品称号。1992年,全省溶解乙炔产量增到113.12万m3。
  三、双氰胺
  1973年,三明化工厂建成年产200吨的双氰胺生产装置,以本厂石灰氮为原料,采用“三步法”生产工艺,当年生产双氰胺128吨。1978年,该厂研制成功多层双螺旋远红外烘干装置,使双氰胺含水份低于0.5%,达到出口的质量标准,当年生产双氡胺225吨。翌年,产品开始出口日本等国家。1981年,该厂对双氰胺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到1985年双瓴胺年产能力提高到500吨,当年产量增至577吨。1987年,该厂又新建1套年产1000吨的双氰胺生产装置,采用“四步法”生产工艺和回转真空烘干技术,翌年,双氰胺产量升到1437吨。1992年,产量达到1478吨,为年产量高水平。
  四、聚乙烯醇
  1975年6月,省轻工系统的永安维尼纶厂年产1万吨聚乙烯醇试车成功,为省内唯一生产聚乙烯醇的厂家,产品大部分供本厂生产维尼纶。1977年,产量达0.59万吨。1980年,该产品获得纺织部和福建省优质产品称号。经过不断挖潜与技改,1984年产量达1.22万吨。同年,该厂开发成功FV—I型改性聚乙烯醇。1989年,又开发成功1788型、1792型聚乙烯醇,投放市场后受到欢迎,同年,被评为国家银质奖。1992年,年产能力扩大到1.3万吨,当年产量达1.44万吨,产品远销美国、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等12个国家和地区。
  五、甲醇
  1971年,福州氮肥厂利用本厂的一氧化碳和福州第二化工厂提供的氢气为原料,在省内最早建成年产800吨粗甲醇的生产装置,当年生产粗甲醇151吨,翌年因生产成本高而被迫停产,共计生产粗甲醇188.8吨。70年代初期,厦门合成氨厂、永春化肥厂也建设小规模甲醇生产装置,不久即停产。
  1977年,永安维尼纶厂因本厂配套需要,建成年产3000吨的甲醇装置,当年生产精甲醇623吨,1981年停产。5年内,共计生产精甲醇4240吨,全部供本厂自用。
  1986年,三明化工厂利用闲置的∅800mm合成塔及其他设备,建成年产0.8万吨精甲醇的联醇法生产线,当年生产精甲醇0.24万吨。1988年,该厂生产的甲醇获得省优质产品称号。1989年,又新建一套年产1万吨联醇装置。1990年,该厂精甲醇产量达1.02万吨。1991年,永安智胜化工联合公司建成年产3500吨甲醇装置,当年生产495吨。1992年,全省精甲醇产量1.53万吨,其中,三明化工总厂1.41万吨,永安智胜化工联合公司0.12万吨。
  六、甲醛
  1973年,福州东风塑料厂(现福日工程塑料厂)建成年产0.3万吨的浮石银法甲醛生产装置,当年生产甲醛186吨。1975年,该厂改用电解银生产工艺,翌年产量达517吨。
  1977年,永安维尼纶厂为解决本厂原料配套,建成年产0.4万吨甲醛生产装置,当年生产甲醛0.23万吨,占全省甲醛产量的69.7%。
  1979年,厦门第二化工厂为了生产酚醛塑料,配套建成年产0.3万吨的甲醛生产装置,使当年全省甲醛年产能力扩至1万吨,产量达到0.5万吨。
  1985年,全省甲醛年产能力达1.1万吨,产量增至0.86万吨。1987年,福州硫酸厂为与福州人造板厂配套,建成年产1万吨的低醇甲醛生产装置。同年,福日工程塑料厂将甲醛生产装置转让给屏南化工厂。至此,全省甲醛年产能力达到2万吨,当年甲醛产量1.15万吨。
  1989年,三明化工厂以股份制形式集资建成年产1万吨甲醛生产装置。翌年10月,三明胶合板厂从挪威引进年产1.5万吨的甲醛生产线投产,当年生产865吨。1991年,屏南化工厂甲醛停产。1992年,全省甲醛生产厂共有5个,甲醛年产能力4.5万吨,产量达3.51万吨(其中三明化工总厂1万吨,福州硫酸厂0.56万吨,厦门第二化工厂0.48万吨,福建化纤化工厂0.35万吨,三明胶合板厂1.12万吨)。
  七、甲酸
  1974年,三明农药厂动工兴建年产1000吨甲酸车间。1979年建成投产,当年生产20.3吨。由于市场开发工作跟不上,1980年只生产6.8吨,1981年停产。该厂累计生产甲酸27.1吨。
  八、草酸
  1972年,福州朝阳化工二社最早投产草酸,当年生产3.2吨,翌年又生产8吨后停产。1975年,仙游红卫化工厂年产60吨的草酸车间投产,以糖蜜为原料,采用硝酸氧化法工艺,当年生产草酸25.6吨。1976~1982年,年产量在40吨以下徘徊。1983年,该厂草酸年产能力扩至200吨,当年产量达158吨。
  1985年,由于掀起提炼稀土金属的热潮,草酸需求量剧增,华安、龙岩等地也投产草酸。1986年,仙游兴化化工原料厂兴建年产800吨草酸装置,翌年生产草酸202吨。1988年上升到466吨,同年邵武化肥厂年产150吨的草酸投产.当年产量51吨,但由于草酸价格下跌,仙游红卫化工厂和龙岩、华安等地草酸均停产。1989年,三明农药厂与香港万泉行合资,利用该厂原甲酸车间厂房建成年产2000吨的草酸车间,当年生产草酸929吨,占全省草酸产量的67.37%。1990年,三明农药厂、邵武化肥厂、仙游兴化化工原料厂等草酸生产厂,因产品滞销相继停产。
  九、冰醋酸
  1973年,厦门冰醋酸厂利用原厦门纯碱厂厂房建成年产400吨的冰醋酸生产装置,生产工艺采用乙炔水合制乙醛(采用厦门大学研制的硅胶为载体的氧化锌催化剂),乙醛再氧化制成冰醋酸。当年,该厂生产冰醋酸19.71吨.翌年产量达97吨,1978年上升到285.8吨。1979年,因生产成本高而停产。1973~1978年,该厂累计生产冰醋酸1070吨。
  十、苯酚
  1971年,福州第三化工厂建成年产150吨的苯鼢生产试验装置,采用以纯苯为原料的磺化法,当年生产苯酚55吨。1973年停产,1976年又恢复生产,当年产量只11.4吨。后因车间条件不符合易燃易爆产品生产的设计规范,于1978年停产。1971~1978年,该厂累计生产苯酚237吨。
  1979年6月,沙县化肥厂建成年产1000吨的磺化法苯酚车间,当年生产苯酚205吨。1984年达到设计能力,当年生产苯酚1033吨。1987年,因国家计划分配的纯苯原料减少,当年该厂只生产苯酚234吨,翌年恢复到662吨。1992年又下降至229吨。1979~1992年,该厂累计生产苯酚8566吨。
  十一、邻苯二甲酸酐(简称苯酐)
  本省苯酐仅有福州医疗化工厂生产。1975年,该厂建成年产1000吨的苯酐生产装置,采用以工业萘为原料,五氧化二钒为催化剂的流态化反应流程,当年生产苯酐351吨。1980年产量达到500吨,1985年上升到1000吨。1987年,该厂对氧化炉进行技术改造,使苯酐年产能力扩至1500吨,当年生产1301吨,为年产量高水平。1988年,由于工业萘原料大幅度涨价,生产成本升高,使当年产量下降到1005吨。1992年仍保持在1073吨。
  十二、醋酸丁酯
  1978年,福州医疗化工厂建成年产300吨的醋酸丁酯生产装置,采用间歇法硫酸催化工艺。1980年生产醋酸丁酯54.9吨。1982年上升到219吨。1984年,由于醋酸、丁醇等原料紧张,只生产46.6吨。翌年产量回升到162.9吨,但1987年以后的年产量均为几十吨。1992年仍保持48吨。从1978~1992年,该厂累计生产醋酸丁酯1378吨。
  十三、醋酸乙酯
  1979年,福州医疗化工厂在醋酸丁酯的生产装置上进行醋酸乙酯生产,采用硫酸催化连续生产方法。翌年生产醋酸乙酯2.7吨。1981~1983年,由于醋酸原料紧缺,年产量均为几十吨。1985年产量上升到125吨。1987~1991年,年产量又下降为几十吨。1992年,生产176吨,为年产量高水平。1980~1992年,该厂累计生产醋酸乙酯970吨。
  十四、硬脂酸
  1987年,平和化工厂利用旧糖厂厂房,以动物油脂为原料,建成年产1000吨硬脂酸并副产120吨甘油(丙三醇)的生产装置,当年生产硬脂酸230吨,甘油18吨。1989年增至硬脂酸415吨,甘油40吨。1992年降为硬脂酸30吨,甘油3吨。1987~1992年,该厂累计生产硬脂酸1815吨,甘油112.5吨。
  十五、硬化油
  1958年8月,厦门电化厂生产硬化油198吨,翌年猛增到1813吨。1961年,由于油脂来源短缺,产量下降为51吨,翌年被迫停产。1965年,随着国家经济好转,该厂又恢复生产硬化油53吨,翌年达到1251吨,1970年再升至1566吨。1974年以后,产量逐年下降,1981年只生产69吨。1986年,产量回升到2030吨,为年产量髙水平。1988年,因原料供应问题,硬化油停产。1958~1988年,该厂累计生产硬化油1.5万吨。
  十六、氯乙醇
  1984年,福州第二化工厂利用原“六六六”厂房,兴建年产2000吨的氯乙醇生产装置,1985年11月投产,当年生产氯乙醇8吨。1988年,产量达到824吨。1992年上升到1055吨。1985~1992年,该厂累计生产氯乙醇4749吨。
  十七、硫脲
  1977年,三明农药厂利用乐果生产中排放出的硫化氢以及石灰氮、石灰等为原料,建成年产200吨的硫脲车间,当年生产硫脲137.5吨。1979年,该厂对硫脲车间的烘干、包装等工序进行技改,当年产量达156.1吨。1985年,又对投料装置进行改造,使产品质量不断提高。1988年,该厂生产的硫脲被评为省优产品。1990年,产量上升到159.7吨,为年产量高水平。1992年降为64吨。1977~1992年,该厂累计生产硫脲1755吨。
  十八、腐植酸
  1970年,泉州腐植酸厂首家投产腐植酸,当年生产47吨。1971~1972年,晋江县胡敏酸氨厂(现晋江化工厂)、惠安涂寨化工厂(现惠安腐植酸厂)相继投产腐植酸产品。1972年,全省腐植酸产量达82.9吨,1978年108吨,1984年151吨,1990年升至176吨,1992年174吨。
  第二节 合成材料
  一、聚氯乙烯树脂
  本省聚氯乙烯树脂生产始于60年代初期。1960年12月,福州第二化工厂年产0.6万吨的聚氯乙烯车间部分建成并投入试车生产。1962年11月全面投产,当年生产聚氯乙烯树脂320吨,但产品合格率只达72.64%,每吨聚氯乙烯树脂的电石耗(折标,下同)高达2524公斤,生产处于亏损状态。1964年7月,该厂领导带领11人组成的“三结合”小组,到上海、北京、天津等同行业的先进企业学习,而后对聚氯乙烯进行一系列的技术改造,使当年每吨聚氯乙烯树脂电石耗降至1832公斤,产品合格率提高到98.81%,并开始生产出部分疏松型树脂,质量达到全国先进水平。1965年,该厂还摸索出适合自己生产特点的新配方,当年聚氯乙烯树脂年产能力1.2万吨,产量达0.75万吨,翌年产量上升到1.2万吨。
  由于“文化大革命”影响,福州第二化工厂聚氯乙烯树脂生产出现很大波动。1968年产量下降至0.18万吨,1970年回升到1.2万吨;1971年又降至0.83万吨,1973年再上升到1.2万吨。1973年,厦门电化厂建成年产1000吨的聚氯乙烯车间,当年生产150吨。1975年,福州第二化工厂年产量达到1.22万吨,厦门电化厂达到433吨;但1976年又分别降为0.79万吨和400吨。
  1978年,福州第二化工厂聚氯乙烯树脂年产能力1.6万吨,产量1.4万吨。1979年11月,顺昌富文化工厂建成年产3000吨的聚氯乙烯车间,翌年生产聚氯乙烯树脂788吨。1980年3月,福州第二化工厂研制成功新型引发剂——过氧化特戊酸特丁酯(简称BPP),并采用自制的甲基纤维素作为分散剂,生产出优质疏松型聚氯乙烯树脂,实现了产品升级换代。当年,该厂生产的XS3型聚氯乙烯树脂被评为化工部优质产品。1980年,全省聚氯乙烯树脂年产能力为2.9万吨(其中福州第二化工厂2.5万吨),当年产量达2.17万吨(其中福州第二化工厂2.14万吨)。同年,厦门电化厂聚氯乙烯车间由于规模太小以及原料供应困难等原因而关闭,该厂累计生产聚氯乙烯树脂0.34万吨。1983~1984年,福州第二化工广生产的XS—2型、XS—4型聚氯乙烯树脂相继获得国家银质奖。
  为了适应市场需要,到1985年,福州第二化工厂先后投产成功XJ2、XJ3、XJ4、XJ5、及XS2、XS3、XS4、XS5等型号系列聚氯乙烯树脂,扩大了产品销路。1986年,全省聚氯乙烯树脂产量达到3.63万吨,其中,福州第二化工厂3.32万吨,顺昌富文化工厂0.31万吨。同年,福州第二化工厂聚氯乙烯车间聚合釜生产采用微机系统控制,并试验成功聚氯乙烯汽提技术,翌年生产出无毒聚氯乙烯树脂,产品质量达到80年代初的国际先进水平。
  1988年,全国聚氯乙烯销售市场好转,顺昌富文化工厂通过技术改造,把聚氯乙烯车间年产能力扩至0.6万吨,当年产量达0.34万吨,并生产出蓄电池隔板专用树脂、玩具薄膜专用树脂等新产品,其中蓄电池隔板专用树脂获得化工部优质产品称号和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1989年3月,福州第二化工厂从美国古德里奇公司引进的年产1.5万吨高型号聚氯乙烯树脂装置建成投产,使聚氯乙烯年产能力提高到4.5万吨。19%年,该厂生产的SG—6型聚氯乙烯树脂获得国家银质奖。到1992年,全省聚氯乙烯树脂生产企业保持2个,年产能力为5.1万吨,当年产量达4.17万吨,分别比1965年增长4.1倍和4.56倍,比1978年增长2.19倍和2倍。
  二、聚酯
  1963年,福建省化工研究所建立涤纶试验车间,以松节油为原料,经脱氢、硝酸氧化、酯化、空气氧化、酯化、精制、聚合制得聚酯,年产能力10吨。1964年,该所生产的产品参加法国巴黎国际博览会展出。1967年产量达5吨,1969年10月,因机构撤销而停产。
  1972年,厦门第二塑料厂利用厦门电化厂生产毒杀酚的下脚料双戊烯为原料,试产出聚酯产品,但因成本高,技术经济指标落后,不久即告停产。同年,原省化工研究所涤纶试验车间划归福州市化工研究所,并成立福州市涤纶厂,翌年恢复试产涤纶14吨,1978年上升到100吨。1982年停产。1972~1982年,福州涤纶厂累计试产聚酯734吨。
  1985年11月,厦门市化学工业公司与香港兴厦有限公司合资,兴建厦门利恒涤纶有限公司,注册资本6000万元,当年从瑞士伊文达公司引进具有8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年产聚酯熔体3万吨(其中聚酯切片2万吨、短纤维1万吨)的成套生产装置,1987年10月投产,当年生产聚酯切片5514吨,短纤维491吨。1989年,该公司聚酯切片被纺织部评为部优产品,当年聚酯切片产量达1.7万吨,涤纶短纤维474吨。同年底,该公司又从瑞士伊文达公司引进年产0.44万吨涤纶毛条生产装置,自行安装、调试,1990年12月,投料试车成功。当年,该公司生产聚酯切片1.99万吨,短纤维0.15万吨,涤纶毛条23.2吨,合计总产量为2.14万吨。1992年,总产量达到2.49万吨。
  三、酚醛塑料
  本省酚醛塑料生产厂家多数为系统外,但投产量早、产量最大的为本系统厦门第一塑料厂。1956年,该厂开始投产酚醛树脂,年产能力150吨,但每年只生产几十吨。1961年,该厂开始生产酚醛塑料,当年生产24.65吨,翌年达48.96吨。1966年,该厂生产酚醛树脂2吨,酹醛塑料100吨。
  1973年,厦门第一塑料厂改名为厦门第二化工厂,酚醛塑料产量上升到628吨。1981年,该厂酚醛塑料年产能力扩至2000吨,当年产量达1451吨。
  1986年,该厂酚醛塑料年产能力提高到9500吨,产量5107吨,在全国同行业中居第二位。1990年,该厂酚醛塑料开始出口,年出口量753吨,创汇50.17万美元。1992年,该厂生产酚醛塑料5009吨。主要品种有:普通日用塑料粉(RUl)、普通电器塑料粉(D131)、高档电器塑料粉(D141)和耐湿热塑料粉(H161)等,其中,D131、D141于1983年,R131于1986年,先后获省优质产品称号。
  四、氨基塑料
  氨基塑料有脲醛压塑粉、三聚氰胺甲醛压塑粉、三聚氰胺甲醛玻璃纤维塑料粉等品种。1956年,厦门第一塑料厂投产脲醛塑料粉。1960年,该厂氨基塑料产量达121吨。l96l年,漳州塑料厂投产氨基塑料粉,当年生产2.28吨,翌年生产0.18吨后停产。194年,厦门第一塑料厂因设备简陋,产品质量未能达到要求,当年生产氨基塑料3.08吨后停产。
  1981年,厦门第二化工厂由于市场情况好转,恢复氨基塑料生产,年产能力150吨,当年产量17.3吨。1984年,该厂由上海化工设计院设计的年产500吨脲醛压塑粉车间投产,部分产品销往香港等地。1986年,该厂氨基塑料产量达到346吨,1988年上升至528吨,为年产量高水平。80年代末,长汀县曾建成年产300吨的脲醛树脂生产装置,但因产品质量不过关,投产不久即停产。到1992年,全省只有厦门第二化工厂生产氨基塑料,年产能力达2000吨,当年产量只有262吨。
  五、有机硅
  70年代中期,厦门鱼肝油厂开始筹建有机硅车间,1975年底建成年产10吨的201甲基硅油生产装置;1978年,建成年产10吨的107室温硫化硅橡胶生产装置;1980年,建成年产30吨的284消泡剂、284脱模剂生产线,当年生产有机硅系列产品5.53吨。1983年,该车间建成年产20吨的羟基乳液(包括阳离子型、阴离子型、非离子型、6FS织物整理剂)生产线。1986年1月,该车间从厦门鱼肝油厂分出,成立厦门化工实验厂。同年,将201甲基硅油年产能力扩至40吨,当年生产有机硅系列产品42.6吨。1989年,该厂可生产5大类19种型号规格的有机硅系列产品,当年产量78.7吨。1990年达83吨,1992年上升到233吨。其中:201甲基硅油56吨,107室温硫化硅橡胶5吨,6FS织物整理剂130吨,284消泡剂15吨,284脱模剂19吨,二甲基羟基硅油乳液8吨。
  六、尼龙1010及其他
  1964年,厦门化纤厂开始试产尼龙6,到翌年,共计生产130吨。1966年,转产锦纶161.61吨。1967年,该厂又转产尼龙1010(又名聚酰胺1010),当年生产1吨后停产。1970年,该厂恢复尼龙1010生产,当年产量8吨。1971~1974年,该厂生产尼龙1010共计18.34吨。1975年后,由于蓖麻油原料价格高而停产,自1970年投产以来,尼龙1010累计生产27.34吨。
  附:有机化工原料和合成材料工业企业选介
  厦门利恒涤纶有限公司
  厦门利恒涤纶有限公司成立于1985年底,由厦门化学工业公司与香港兴厦有限公司合资创办,注册资本人民币6000万元,实际投资约1.5亿元,主要产品有聚酯切片、短纤维、涤纶毛条等。公司下属3个分厂:即利恒涤纶厂,化工机械厂、利杏加工厂,总占地面积13.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3万平方米,是一家生产化纤原料的中型企业,直属厦门市经济委员会主管。公司设于厦门市湖滨南路,厂址位于杏林工业区马銮湾畔。1988年,该公司被授予福建省外商投资企业先进单位称号。1990年,该公司评为省级先进企业。1989年,该公司生产的聚酯切片被纺织部评为优质产品。
  该公司所属涤纶厂,年产能力聚酯3万吨(其中聚酯切片2万吨、短纤维1万吨),其生产装置与技术是由瑞士伊文达技术工程公司引进的。1986年3月破土兴建,1987年10月投料生产,填补了本省聚酯切片、涤纶短纤维生产的空白。
  聚酯生产是采用二级酯化、三级连续缩聚的工艺路线;短纤采用直纺丝一次牵伸紧张定型和松驰定型的工艺路线;特别是聚酯熔体直纺短纤,在国内是首家,采用SMS微机控制,自动化程度高,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1989年,该公司又引进瑞士伊文达技术工程公司年产4400吨涤纶毛条的生产线,投资2567.5万元(其中外汇610万马克,国内配套390万元),1990年12月投产。
  1992年,该公司拥有职工1031人,固定资产原值1.62亿元,净值1.1亿元。当年,生产聚酯切片达2.31万吨,涤纶毛条0.18万吨,完成总产值2.09亿元,实现利税936.5万元。产品达到进口替代的目的,除供应省内用户外,还销往广东、江西、贵州、四川、安徽、新疆等十几个省区。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化学工业志

《福建省志·化学工业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共十三章,主要包括了化学矿山工业、化学肥料工业、化学农药工业、无机化工原料工业、有机化工原料及合成材料工业、石油化学工业、精细化学品工业、涂料、颜料和染料工业、椽胶加工工业、化工机械工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