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纯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化学工业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2251
颗粒名称: 二、纯碱
分类号: TQ114.1
页数: 2
页码: 59-60
摘要: 本文记述了无机碱纯碱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产品纯度低,产量甚少的情况。
关键词: 无机化工 纯碱 福建省

内容

纯碱又名苏打,化学名为碳酸钠,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福建早在明、清期间就有用天然碱进行精制加工,生产食用纯碱,但都属作坊式的生产,产品纯度低,产量甚少。
  建国后,本省所需的纯碱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是靠国家调拨。1958年,福州第一化工厂采用氨碱法,小规模试产纯碱。同年,省政府决定筹建厦门纯碱厂,厂址选定厦门市杏林区,建设规模为年产8万吨纯碱(氨碱法)。1961年,建成部分厂房,后因财力不足,在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中停建。
  到1962年,福州第一化工厂累计生产纯碱近300吨,但因工艺落后,产品纯度低,生产成本高,遂于1963年停产。
  70年代初,国家调拨的纯碱不能满足省内需要,影响了本省的工业发展。1970年,三明化工厂小氨分厂兴建1套规模为5000吨的“小联碱”装置,于1972年生产出几百吨重碱,并使用沸腾煅烧炉产出93吨纯碱。该装置由于变换气流程工艺不过关,设备腐蚀严重,生产成本高,遂于1975年停产。1971~1975年,厦门、龙海、罗源、云霄等地酒厂也副产过少量纯碱。
  1976年,南平市科委卢世钤提出以硫酸钠为中间盐复分解法生产纯碱,解决南平市第二化工厂生产泡花碱所需纯碱原料的提案,得到南平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在省化工研究所的协作和配合下,1977年底,在南平市第二化工厂建成日产2吨的重碱车间,1978~1980年,共计生产重碱2011吨,与外购的纯碱搭配生产泡花碱,渡过了该厂缺碱的难关。但因重碱质量波动较大,生产成本高,被迫于1981年停产。
  70年代末,省化工研究所叶薇英对硫酸一中间盐复分解法制纯碱进行研究,1980年6月底完成了实验室工作,随后在南平市第二化工厂进行扩大小试,在罗源纯碱厂及永安合成氨厂(永安智胜化工联合公司前身)完成中试,1983年,通过了省石化厅主持的“中试鉴定”。在此基础上,省化工研究所和永安合成氨厂对该工艺进行改进,1984年10月,在永安合成氨厂建成规模为5000吨的硫酸中间盐复分解制碱车间并顺利投产。1985年9月,该车间通过了化工部化肥司主持的、有国内制碱专家参加的工业化生产考核,并被推荐在国内有选择地推广。1985年,永安合成氨厂生产纯碱2585吨。翌年达到5125吨,为年产量高水平。80年代中后期,省内以硫酸中间盐复分解法制纯碱的还有邵武纯碱厂、安溪化工厂、建西纯碱厂、罗源纯碱厂、莆田江口纯碱厂、厦门集美纯碱厂等10多家乡镇企业,规模均在年产1000吨左右,但由于规模小,生产成本高,缺乏竞争力,投产不久均相继停产或倒闭。
  1987年1月,福州氮肥厂规模为4万吨的中型联碱工程破土动工。省计委把该工程列为重点建设项目,1988年7月安装结束。该装置系采用一次碳化、二次吸氨、先冷析后盐析的工艺,设备近百台,重达2000多吨,其中关键设备有2台煅烧炉,1台由日本月岛株式会社引进,价值70万美元;另1台由福建马尾造船厂制造,重83吨。1988年8月上旬,该工程开始联动试车,中旬投料、下旬产出第一批纯碱。当年生产纯碱0.40万吨,1989年产量上升到1.85万吨。我国联碱创始人原化工部副部长侯德榜,曾经盼望家乡福建省能有联碱生产,福州氮肥厂中型联碱工程的建成,实现了他生前的愿望。
  1990年,永安智胜化工联合公司由于成本高等原因而停止纯碱生产。1992年,福州氮肥厂纯碱年产能力扩至5万吨,当年产量达4.23万吨。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化学工业志

《福建省志·化学工业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共十三章,主要包括了化学矿山工业、化学肥料工业、化学农药工业、无机化工原料工业、有机化工原料及合成材料工业、石油化学工业、精细化学品工业、涂料、颜料和染料工业、椽胶加工工业、化工机械工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