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无机酸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化学工业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2244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无机酸
分类号: O611.63
页数: 5
页码: 53-57
摘要: 本文记述了无机化工原料无机酸的情况,包含了硫酸,盐酸,硝酸和其他无机酸。
关键词: 工业 无机酸 福建省

内容

一、硫酸
  硫酸为3大无机强酸之一,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本省硫酸工业是适应磷肥生产而发展起来的。1958年,福州、厦门、漳州、泉州、莆田、闽侯、沙县、浦城、南靖等县、市曾兴办以硫铁矿为原料的塔式硫酸(俗称土塔硫),年产能力约80吨。这种“土塔硫”实属作坊式生产,只有1个块矿炉、9个陶瓷塔和脚踏木制鼓风箱,用人工提酸代替酸泵循环,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且硫酸浓度只有76%左右,因而生产不久即纷纷倒闭。同年11月,化工部推广南京化学工业公司和华东化工设计研究院设计的年产400吨的接触法硫酸(俗称“小接硫”),其工艺为块矿炉焙烧,钒触煤催化,经冷却、吸收、除雾而成,硫酸浓度可达93~98%。省化工局立即在漳州化工厂(漳州化学品厂前身)进行试点,兴建1套小接硫生产装置,于1959年9月试车成功,并在生产技术上有所提高,采用泡沫塔代替填料吸收塔,平均日产硫酸2.3吨。1959~1961年,厦门硫酸厂、沙县化肥厂、浦城磷肥厂、南靖化工厂、平和化工厂以及三明化工厂、莆田涵江化工厂、福州化工原料厂等也陆续办起这种“小接硫”,后因成本高、消耗大、产量低和设备腐蚀严重,在1961〜1962年贯彻经济调整方针中全部下马。与此同时,福州硫酸厂于1959年11月建成年产2万吨的接触法硫酸车间,其工艺是采用南京化学工业公司的沸腾焙烧,上海硫酸厂的“三文一器”水洗净化流程,当年该厂生产硫酸136吨,标志着本省硫酸工业技术的重大突破,但由于设备不配套,经过填平补齐,1965年才达到2万吨设计能力,翌年生产硫酸2万吨。
  60年代中后期,随着普钙的推广使用,全省不少的“小接硫”又得到恢复生产和扩建。沙县化肥厂于1964年建成年产400吨的“小接硫”,翌年4月扩至1000吨,1966年又扩至4000吨。龙海磷肥厂于1964年建成2套土法块矿炉(每套年产5000吨),投产后因跑冒滴漏严重等原因,1969年被迫停产报废。厦门化肥厂于1965年6月建成年产5000吨的沸腾焙烧,一转一吸的硫酸生产装置(俗称“小洋酸(①“小洋酸”系指沸腾焙烧、水洗净化、转化吸收流程,年产能力在5000~10000吨的硫酸生产装置。)”),1967年,改“三文一器”为“二文一泡”水洗净化流程。,1969年硫酸年产能力扩至8000吨。这一期间,建成“小接硫”的还有:闽侯化肥厂(年产2000吨)、平和化工厂(年产2000吨)、南靖磷肥厂(年产1000吨)、诏安化肥厂(年产2000吨)、浦城磷肥厂(年产1000吨)。到1969年底,全省生产硫酸的厂点共有7个,年产能力达5.15万吨,当年实际产量为2.48万吨。
  70年代,由于磷肥需求量增大,促进了硫酸工业迅速发展。这一期间,在继续把一些“小接硫”改造成“小洋酸”的同时,又新建和扩建一批硫酸厂。改造成年产5000吨以上“小洋酸”的有:龙海磷肥厂、闽侯化肥厂、沙县化肥厂、南靖磷肥厂、漳州磷肥厂(原漳州化工厂)等。其中,龙海磷肥厂2套块矿炉于1969年报废后,由省投资65万元,重建1套年产8000吨的“小洋酸”装置,工艺采用先进的二转二吸流程,于1970年4月投产,成为全省首家二转二吸硫酸生产厂,使本省硫酸生产技术达到全国先进水平。扩建的企业有:福州硫酸厂(由2万吨扩至3万吨)、厦门化肥厂(由1万吨扩至1.6万吨)、龙海磷肥厂(由0.8万吨扩至1.5万吨)、闽侯化肥厂(由0.5万吨扩至1万吨)、平和化工厂(由0.5万吨扩至0.7万吨)。新建的有年产2万吨的漳平硫酸厂,以及一批“小接硫”生产厂,如政和磷肥厂、顺昌磷肥厂、建阳磷肥厂、邵武磷肥厂、松溪磷肥厂等。到1978年底,全省硫酸生产厂点共13个,年产能力达到10.20万吨,当年硫酸产量为8.88万吨。
  80年代,本省硫酸工业在调整中择优改造,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并继续把“小接硫”改造为“小洋酸”。1980~1981年,全省又建成光泽磷肥厂和崇安磷肥厂2套“小接硫”,但崇安磷肥厂生产不到一年就关闭。1983年,龙海磷肥厂由省投资100万元,新建1个年产2万吨硫酸车间。1984年,福州硫酸厂硫酸年产能力扩至4万吨,并在省内首次采用新的工艺流程,即在沸腾炉内增加吸热器,炉外设汽包组成余热锅炉,在净化工段采用电除雾器代替第二文丘里洗涤器,清除炉气中的酸雾,每吨硫酸电耗由120千瓦时降到89千瓦时。1987年]月,沙县化肥厂新建1个年产2万吨硫酸车间,其工艺是采用国内比较先进的酸洗、电除雾、二转二吸流程,为省内第一次采用封闭的硫酸净化新工艺。1989年,全省完成了“小接硫”改成“小洋酸”的任务。在1980~1992年期间,各磷肥厂的硫酸年产能力都有扩大。其中主要有:龙海磷肥厂由1.5万吨扩至9万吨,成为全省最大的硫酸生产企业;福州硫酸厂由3万吨扩至4万吨;厦门化肥厂由1.6万吨扩至4.5万吨;漳平硫酸厂由2万吨扩至4万吨;沙县化肥厂由0.8万吨扩至3.5万吨;南靖磷肥厂由0.5万吨扩至2万吨;闽侯磷肥厂(原闽侯化肥厂)由1万吨扩至1.45万吨等。到1992年,全省硫酸生产企业共15个,硫酸年产能力达35.5万吨,当年生产硫酸27.84万吨,产量比1978年增长2.14倍。
  本省生产硫酸的主要原料,有一半是用省内的硫铁矿。硫酸产品大部分用于生产普钙。
  二、盐酸
  本省盐酸(化学名:氢氯酸)生产始于50年代末。1958年,漳州化工厂生产盐酸4.27吨。随着氯碱工业的兴起,盐酸生产得到迅速发展。1959年,福州第二化工厂建成年产7500吨第一期烧碱工程时,配套有年产3000吨合成盐酸,当年生产盐酸1400吨,占全省产量的86.52%。此外,当年还有漳浦化工厂、同安化工厂、甫田涵江化工厂等生产少量盐酸,年产量均仅几十吨,不久均告停产。1961年,厦门电化厂年产800吨的合成盐酸车间投产,当年生产盐酸957吨。1965年,全省仅有福州第二化工厂和厦门电化厂生产盐酸,产量达到2584吨。
  70年代,本省兴建了一批小氯碱厂,都配套有合成盐酸车间。它们是:大洲烧碱厂、南安化工厂、宁德地区化工厂、龙岩化工厂、连城第二化工厂、富文化工厂等。此外,三明农药厂烧碱车间也生产盐酸,从而使全省合成盐酸年产能力由1970年的4000吨提高到1980年的1.9万吨。1980年,全省盐酸产量1.95万吨,为1970年的4.88倍。但由于小氯碱厂规模小,氯产品单一,生产成本髙,亏损严重,到80年代初,大洲烧碱厂、南安化工厂、宁德地区化工厂先后倒闭。
  80年代,本省合成盐酸生产技术不断进步,盐酸产量也随着烧碱生产的发展逐年增加。1980~1985年,厦门电化厂、富文化工厂和三明农药厂均采用氯气压缩机输送氯气,改变了过去使用纳氏泵存在的容量小、输出压力低、易腐蚀、维修费用高等问题。福州第二化工厂在氯气脱水方面首创使用钛冷却器,延长了设备寿命,为氯碱工业的技术进步作出贡献。该厂还试验成功合成炉夹套,回收氯化氢反应热,用于预热电解精盐水,降低了烧碱能耗。1985年,全省烧碱产量增至6.4万吨,当年盐酸产量达4.38万吨。到1992年底,全省盐酸生产企业共有5个,盐酸年产能力达7.90万吨,当年生产盐酸7.18万吨。其中,福州第二化工厂3.73万吨,厦门电化厂1.64万吨,龙岩化工厂1.01万吨,富文化工厂0.15万吨,三明农药厂0.65万吨。
  三、硝酸
  硝酸分稀硝酸和浓硝酸两种。稀硝酸主要用于生产硝酸铵;浓硝酸主要用于生产炸药、医药、染料等。
  本省硝酸生产始于60年代后期。1965年4月,邵武化肥厂开始建设年产1万吨(折100%)的稀硝酸生产装置,采用铂、铑触媒催化反应工艺。该装置于1969年6月投产,开创了本省硝酸的生产历史。该厂的稀硝酸主要作为生产硝酸铵的原料,不作产品产量统计。进人90年代后,由于草酸生产的需要,该厂曾出售过42~45%稀硝酸。
  1971年8月,本省国防工办所属的龙江化工厂开始筹建,1973年,建成年产1万吨浓硝酸生产装置。1979年,随着国民经济的调整,该厂被定为停建单位,该浓硝酸装置未曾投产即被封存。因此,直到1992年,福建还没有浓硝酸生产。
  四、其他无机酸
  本省制酸工业除生产硫酸、盐酸、硝酸3大无机强酸外,还生产磷酸和少量的硼酸、钨酸、氯磺酸等无机酸。
  磷酸1971年,三明农药厂开始生产磷酸,以黄磷车间的磷泥为原料,采用氧化的方法,当年生产磷酸7吨。70年代,该厂的磷酸年产量均在170吨以下。70年代末,经过技术改造和工艺革新,扩大生产能力,产品质量稳步提高。1980年,磷酸产量上升到386吨,1984年达到1292吨,并进入国际市场。1992年,年产能力扩大到2000吨,产量达2494吨。从1971年投产至1992年,该厂累计生产磷酸1.58万吨。
  硼酸1973年,福州南公矿石厂(后改名为福州赤卫矿石厂)开始生产硼酸,年产量在60吨以下。至1980年停产止,该厂累计生产硼酸390吨。
  1959~1961年,厦门思明化工厂生产过钨酸13.8吨,氯磺酸22.1吨。1973年,闽侯化肥厂也生产过氯磺酸26吨。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化学工业志

《福建省志·化学工业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共十三章,主要包括了化学矿山工业、化学肥料工业、化学农药工业、无机化工原料工业、有机化工原料及合成材料工业、石油化学工业、精细化学品工业、涂料、颜料和染料工业、椽胶加工工业、化工机械工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