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无机化工原料工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化学工业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2243
颗粒名称: 第四章 无机化工原料工业
分类号: TQ110.4
页数: 22
页码: 53-74
摘要: 本章记述了无机化工原料工业的情况,包括无机酸、无机碱和无机盐类等产品。
关键词: 无机化工原料 工业 福建省

内容

无机化工原料工业品种繁多,包括无机酸、无机碱和无机盐类等产品。它不仅为化学工业提供原料,还广泛用于农业、冶金、轻工、纺织、电子、建材、食品等工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福建早在明、清时期就有土碱、土硝、硫磺等生产。20世纪30至40年代,又增加了液体烧碱(苛化法)、氯酸钾等产品;但产量都很少。
  建国后,为了改变福建经济落后面貌,经过40多年的艰苦努力,无机化工原料工业得到迅速发展。截止1992年,全省化工系统无机化工原料的生产企业达到16家,主要品种40余个,年产能力达70多万吨,实际产量达61万多吨。其中,硫酸年产能力为35.5万吨,产量从1958年的5吨增至27.84万吨;盐酸年产能力为7.9万吨,产量从1958年的5吨增至7.18万吨;烧碱年产能力为11.20万吨,产量从1958年的296吨增至10.34万吨;纯碱年产能力为5万吨,产量从1959年的14吨增至4.23万吨。无机盐产量从1958年的1866吨增至近12万吨(不含系统外),其中氯酸钾产量达1.58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3。福建无机化工原料工业已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主要产品基本能够自给,并有部分出口。
  第一节无机酸
  一、硫酸
  硫酸为3大无机强酸之一,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本省硫酸工业是适应磷肥生产而发展起来的。1958年,福州、厦门、漳州、泉州、莆田、闽侯、沙县、浦城、南靖等县、市曾兴办以硫铁矿为原料的塔式硫酸(俗称土塔硫),年产能力约80吨。这种“土塔硫”实属作坊式生产,只有1个块矿炉、9个陶瓷塔和脚踏木制鼓风箱,用人工提酸代替酸泵循环,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且硫酸浓度只有76%左右,因而生产不久即纷纷倒闭。同年11月,化工部推广南京化学工业公司和华东化工设计研究院设计的年产400吨的接触法硫酸(俗称“小接硫”),其工艺为块矿炉焙烧,钒触煤催化,经冷却、吸收、除雾而成,硫酸浓度可达93~98%。省化工局立即在漳州化工厂(漳州化学品厂前身)进行试点,兴建1套小接硫生产装置,于1959年9月试车成功,并在生产技术上有所提高,采用泡沫塔代替填料吸收塔,平均日产硫酸2.3吨。1959~1961年,厦门硫酸厂、沙县化肥厂、浦城磷肥厂、南靖化工厂、平和化工厂以及三明化工厂、莆田涵江化工厂、福州化工原料厂等也陆续办起这种“小接硫”,后因成本高、消耗大、产量低和设备腐蚀严重,在1961〜1962年贯彻经济调整方针中全部下马。与此同时,福州硫酸厂于1959年11月建成年产2万吨的接触法硫酸车间,其工艺是采用南京化学工业公司的沸腾焙烧,上海硫酸厂的“三文一器”水洗净化流程,当年该厂生产硫酸136吨,标志着本省硫酸工业技术的重大突破,但由于设备不配套,经过填平补齐,1965年才达到2万吨设计能力,翌年生产硫酸2万吨。
  60年代中后期,随着普钙的推广使用,全省不少的“小接硫”又得到恢复生产和扩建。沙县化肥厂于1964年建成年产400吨的“小接硫”,翌年4月扩至1000吨,1966年又扩至4000吨。龙海磷肥厂于1964年建成2套土法块矿炉(每套年产5000吨),投产后因跑冒滴漏严重等原因,1969年被迫停产报废。厦门化肥厂于1965年6月建成年产5000吨的沸腾焙烧,一转一吸的硫酸生产装置(俗称“小洋酸(①“小洋酸”系指沸腾焙烧、水洗净化、转化吸收流程,年产能力在5000~10000吨的硫酸生产装置。)”),1967年,改“三文一器”为“二文一泡”水洗净化流程。,1969年硫酸年产能力扩至8000吨。这一期间,建成“小接硫”的还有:闽侯化肥厂(年产2000吨)、平和化工厂(年产2000吨)、南靖磷肥厂(年产1000吨)、诏安化肥厂(年产2000吨)、浦城磷肥厂(年产1000吨)。到1969年底,全省生产硫酸的厂点共有7个,年产能力达5.15万吨,当年实际产量为2.48万吨。
  70年代,由于磷肥需求量增大,促进了硫酸工业迅速发展。这一期间,在继续把一些“小接硫”改造成“小洋酸”的同时,又新建和扩建一批硫酸厂。改造成年产5000吨以上“小洋酸”的有:龙海磷肥厂、闽侯化肥厂、沙县化肥厂、南靖磷肥厂、漳州磷肥厂(原漳州化工厂)等。其中,龙海磷肥厂2套块矿炉于1969年报废后,由省投资65万元,重建1套年产8000吨的“小洋酸”装置,工艺采用先进的二转二吸流程,于1970年4月投产,成为全省首家二转二吸硫酸生产厂,使本省硫酸生产技术达到全国先进水平。扩建的企业有:福州硫酸厂(由2万吨扩至3万吨)、厦门化肥厂(由1万吨扩至1.6万吨)、龙海磷肥厂(由0.8万吨扩至1.5万吨)、闽侯化肥厂(由0.5万吨扩至1万吨)、平和化工厂(由0.5万吨扩至0.7万吨)。新建的有年产2万吨的漳平硫酸厂,以及一批“小接硫”生产厂,如政和磷肥厂、顺昌磷肥厂、建阳磷肥厂、邵武磷肥厂、松溪磷肥厂等。到1978年底,全省硫酸生产厂点共13个,年产能力达到10.20万吨,当年硫酸产量为8.88万吨。
  80年代,本省硫酸工业在调整中择优改造,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并继续把“小接硫”改造为“小洋酸”。1980~1981年,全省又建成光泽磷肥厂和崇安磷肥厂2套“小接硫”,但崇安磷肥厂生产不到一年就关闭。1983年,龙海磷肥厂由省投资100万元,新建1个年产2万吨硫酸车间。1984年,福州硫酸厂硫酸年产能力扩至4万吨,并在省内首次采用新的工艺流程,即在沸腾炉内增加吸热器,炉外设汽包组成余热锅炉,在净化工段采用电除雾器代替第二文丘里洗涤器,清除炉气中的酸雾,每吨硫酸电耗由120千瓦时降到89千瓦时。1987年]月,沙县化肥厂新建1个年产2万吨硫酸车间,其工艺是采用国内比较先进的酸洗、电除雾、二转二吸流程,为省内第一次采用封闭的硫酸净化新工艺。1989年,全省完成了“小接硫”改成“小洋酸”的任务。在1980~1992年期间,各磷肥厂的硫酸年产能力都有扩大。其中主要有:龙海磷肥厂由1.5万吨扩至9万吨,成为全省最大的硫酸生产企业;福州硫酸厂由3万吨扩至4万吨;厦门化肥厂由1.6万吨扩至4.5万吨;漳平硫酸厂由2万吨扩至4万吨;沙县化肥厂由0.8万吨扩至3.5万吨;南靖磷肥厂由0.5万吨扩至2万吨;闽侯磷肥厂(原闽侯化肥厂)由1万吨扩至1.45万吨等。到1992年,全省硫酸生产企业共15个,硫酸年产能力达35.5万吨,当年生产硫酸27.84万吨,产量比1978年增长2.14倍。
  本省生产硫酸的主要原料,有一半是用省内的硫铁矿。硫酸产品大部分用于生产普钙。
  二、盐酸
  本省盐酸(化学名:氢氯酸)生产始于50年代末。1958年,漳州化工厂生产盐酸4.27吨。随着氯碱工业的兴起,盐酸生产得到迅速发展。1959年,福州第二化工厂建成年产7500吨第一期烧碱工程时,配套有年产3000吨合成盐酸,当年生产盐酸1400吨,占全省产量的86.52%。此外,当年还有漳浦化工厂、同安化工厂、甫田涵江化工厂等生产少量盐酸,年产量均仅几十吨,不久均告停产。1961年,厦门电化厂年产800吨的合成盐酸车间投产,当年生产盐酸957吨。1965年,全省仅有福州第二化工厂和厦门电化厂生产盐酸,产量达到2584吨。
  70年代,本省兴建了一批小氯碱厂,都配套有合成盐酸车间。它们是:大洲烧碱厂、南安化工厂、宁德地区化工厂、龙岩化工厂、连城第二化工厂、富文化工厂等。此外,三明农药厂烧碱车间也生产盐酸,从而使全省合成盐酸年产能力由1970年的4000吨提高到1980年的1.9万吨。1980年,全省盐酸产量1.95万吨,为1970年的4.88倍。但由于小氯碱厂规模小,氯产品单一,生产成本髙,亏损严重,到80年代初,大洲烧碱厂、南安化工厂、宁德地区化工厂先后倒闭。
  80年代,本省合成盐酸生产技术不断进步,盐酸产量也随着烧碱生产的发展逐年增加。1980~1985年,厦门电化厂、富文化工厂和三明农药厂均采用氯气压缩机输送氯气,改变了过去使用纳氏泵存在的容量小、输出压力低、易腐蚀、维修费用高等问题。福州第二化工厂在氯气脱水方面首创使用钛冷却器,延长了设备寿命,为氯碱工业的技术进步作出贡献。该厂还试验成功合成炉夹套,回收氯化氢反应热,用于预热电解精盐水,降低了烧碱能耗。1985年,全省烧碱产量增至6.4万吨,当年盐酸产量达4.38万吨。到1992年底,全省盐酸生产企业共有5个,盐酸年产能力达7.90万吨,当年生产盐酸7.18万吨。其中,福州第二化工厂3.73万吨,厦门电化厂1.64万吨,龙岩化工厂1.01万吨,富文化工厂0.15万吨,三明农药厂0.65万吨。
  三、硝酸
  硝酸分稀硝酸和浓硝酸两种。稀硝酸主要用于生产硝酸铵;浓硝酸主要用于生产炸药、医药、染料等。
  本省硝酸生产始于60年代后期。1965年4月,邵武化肥厂开始建设年产1万吨(折100%)的稀硝酸生产装置,采用铂、铑触媒催化反应工艺。该装置于1969年6月投产,开创了本省硝酸的生产历史。该厂的稀硝酸主要作为生产硝酸铵的原料,不作产品产量统计。进人90年代后,由于草酸生产的需要,该厂曾出售过42~45%稀硝酸。
  1971年8月,本省国防工办所属的龙江化工厂开始筹建,1973年,建成年产1万吨浓硝酸生产装置。1979年,随着国民经济的调整,该厂被定为停建单位,该浓硝酸装置未曾投产即被封存。因此,直到1992年,福建还没有浓硝酸生产。
  四、其他无机酸
  本省制酸工业除生产硫酸、盐酸、硝酸3大无机强酸外,还生产磷酸和少量的硼酸、钨酸、氯磺酸等无机酸。
  磷酸1971年,三明农药厂开始生产磷酸,以黄磷车间的磷泥为原料,采用氧化的方法,当年生产磷酸7吨。70年代,该厂的磷酸年产量均在170吨以下。70年代末,经过技术改造和工艺革新,扩大生产能力,产品质量稳步提高。1980年,磷酸产量上升到386吨,1984年达到1292吨,并进入国际市场。1992年,年产能力扩大到2000吨,产量达2494吨。从1971年投产至1992年,该厂累计生产磷酸1.58万吨。
  硼酸1973年,福州南公矿石厂(后改名为福州赤卫矿石厂)开始生产硼酸,年产量在60吨以下。至1980年停产止,该厂累计生产硼酸390吨。
  1959~1961年,厦门思明化工厂生产过钨酸13.8吨,氯磺酸22.1吨。1973年,闽侯化肥厂也生产过氯磺酸26吨。
  第二节无机碱
  一、烧碱
  烧碱又名火碱、苛性钠,化学名为氢氧化钠,是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1937年前,本省所需的烧碱全靠外供。抗日战争爆发后,由于交通阻隔、运输困难,烧碱来源断绝,省内开始创办烧碱小作坊。1943年,曹大为在福州自筹资金办小碱厂,采用“苛化法”生产15%液体烧碱,日产10多桶(每桶约5加仑),供福州地区肥皂厂使用。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交通恢复,省内小碱厂随即全部停产,所需烧碱均从外省调人。
  本省海盐资源丰富,提供了发展烧碱工业的有利条件。建国后,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烧碱工业逐步得到发展。1958年5月,厦门电化厂年产800吨电解法烧碱车间一次试车成功,当年生产烧碱72吨,开创了本省烧碱工业的生产历史。
  1958年3月经化工部批准,决定筹建福州第二化工厂,设计规模为第一期年产烧碱7500吨,第二期年产烧碱1.5万吨的中型氯碱企业。同年9月1日正式动工。为加快工程进度,中共福州市委成立“二化”工地指挥部,统筹和协调建厂各方面工作。1959年3月10日,部分车间建成并试车生产。同年10月底,第一期工程建成投产,采用盐水精制、“虎克立式”12型隔膜电解槽电解、列文蒸发器浓缩等工艺,生产30%的液体烧碱和用铁锅熬煮生产的96%固体烧碱,并相应配套生产“六六六、盐酸、漂白粉等氯产品。当年,化工部涛部长亲临该厂召开全国化工系统基建现场会,并评选该厂为全国基建先进单位。1960年,第二期年产1.5万吨烧碱工程建成。1962年11月,该厂年产6000吨聚氯乙烯车间正式投产,标志着本省第一座中型氯碱企业全面建成。
  在1959~1961年间,全省生产烧碱的企业还有福州第一化工厂(电解法)以及晋江、福安、龙溪等地一些厂点(苛化法),3年间,全省累计生产烧碱1.66万吨,其中福州第二化工厂1.08万吨,厦门电化厂0.26万吨,福州第一化工厂0.19万吨,其它厂点0.12万吨。1962年,全省烧碱产量0.51万吨,其中,福州第二化工厂0.44万吨,占85.41%。
  60年代初,福州第二化工厂由于生产技术和管理落后,连年出现亏损。经过几年的努力,于1964年扭转亏损局面。同年,该厂以野生刨花楠提取的“江南香”为助沉剂取代苛化麸皮,提高了盐水澄清效率和电解电流效率,延长了电解槽隔膜的使用时间。1965年,该厂又把汞整流改为硅整流,使变电效率提高8%左右,并减少汞蒸汽的污染。1966年,全省烧碱年产能力达到2.42万吨(其中福州第二化工厂2.25万吨),产量2.24万吨(其中福州第二化工厂2.07万吨)。
  70年代,本省先后兴建了一批小氯碱厂和烧碱车间,它们是:南平大洲氯碱厂、连城第二化工厂、南安化工厂、龙岩化工厂、宁德地区化工厂、富文化工厂,以及三明农药厂烧碱车间、漳州糖厂烧碱车间等。设计规模除三明农药厂、富文化工厂为年产3000吨烧碱外,其余6个厂(车间)的建设均参照1969年广东佛山市电化厂年产1000吨烧碱通用设计,采用“虎克式”4型隔膜电解槽,工艺落后,设备简陋,规模小,产量低,消耗高,氯产品单一。1971年,福州第二化工厂烧碱年产能力达3万吨、产量2.2万吨;厦门电化厂烧碱年产能力达0.3万吨,产量0.23万吨。1978年,全省烧碱年产能力达到4.33万吨,产量达4.32万吨。
  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本省烧碱工业在调整中择优改造。先后有宁德、大洲、南安等3个小氯碱厂和漳州糖厂烧碱车间关闭。1980年,福州第二化工厂自制16型隔膜电解槽投产,提前实现烧碱“3万改5万”扩建计划,达到5万吨规模,当年产量4.41万吨。1982年,该厂采取在整流变压器上增加补偿电容等节能措施,使功率因数提高到0.95,每年可减少无功电耗450万千瓦时,节约有功电耗10万千瓦时。1984年,该厂电解工段部分改用我国自行设计的30m2Ⅲ型金属阳极电解槽,该电解槽电容量高,运行周期长,同16型隔膜电解槽相比,单槽产量可提高2倍。至翌年4月,该厂共有35台金属阳极电解槽投人生产。1986年,该厂应用国家赋于的企业自主权,加大步伐,走内涵改造、扩大再生产的道路,进行烧碱5万吨改7万吨的技改工程,于1990年底完成。1988年,富文化工厂和龙岩化工厂也进行万吨烧碱的技改。同年11月,南平第三化工厂(乡镇企业)投资110万元,建成年产1000吨烧碱车间。1990年1月,莆田国悦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合资企业)年产1000吨离子膜烧碱装置投产,由于成本高,生产8个月后即停产。到1992年底,全省烧碱生产企业共5个,烧碱年产能力达11.20万吨,当年产量10.34万吨,比1978年增长1.39倍。
  二、纯碱
  纯碱又名苏打,化学名为碳酸钠,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福建早在明、清期间就有用天然碱进行精制加工,生产食用纯碱,但都属作坊式的生产,产品纯度低,产量甚少。
  建国后,本省所需的纯碱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是靠国家调拨。1958年,福州第一化工厂采用氨碱法,小规模试产纯碱。同年,省政府决定筹建厦门纯碱厂,厂址选定厦门市杏林区,建设规模为年产8万吨纯碱(氨碱法)。1961年,建成部分厂房,后因财力不足,在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中停建。
  到1962年,福州第一化工厂累计生产纯碱近300吨,但因工艺落后,产品纯度低,生产成本高,遂于1963年停产。
  70年代初,国家调拨的纯碱不能满足省内需要,影响了本省的工业发展。1970年,三明化工厂小氨分厂兴建1套规模为5000吨的“小联碱”装置,于1972年生产出几百吨重碱,并使用沸腾煅烧炉产出93吨纯碱。该装置由于变换气流程工艺不过关,设备腐蚀严重,生产成本高,遂于1975年停产。1971~1975年,厦门、龙海、罗源、云霄等地酒厂也副产过少量纯碱。
  1976年,南平市科委卢世钤提出以硫酸钠为中间盐复分解法生产纯碱,解决南平市第二化工厂生产泡花碱所需纯碱原料的提案,得到南平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在省化工研究所的协作和配合下,1977年底,在南平市第二化工厂建成日产2吨的重碱车间,1978~1980年,共计生产重碱2011吨,与外购的纯碱搭配生产泡花碱,渡过了该厂缺碱的难关。但因重碱质量波动较大,生产成本高,被迫于1981年停产。
  70年代末,省化工研究所叶薇英对硫酸一中间盐复分解法制纯碱进行研究,1980年6月底完成了实验室工作,随后在南平市第二化工厂进行扩大小试,在罗源纯碱厂及永安合成氨厂(永安智胜化工联合公司前身)完成中试,1983年,通过了省石化厅主持的“中试鉴定”。在此基础上,省化工研究所和永安合成氨厂对该工艺进行改进,1984年10月,在永安合成氨厂建成规模为5000吨的硫酸中间盐复分解制碱车间并顺利投产。1985年9月,该车间通过了化工部化肥司主持的、有国内制碱专家参加的工业化生产考核,并被推荐在国内有选择地推广。1985年,永安合成氨厂生产纯碱2585吨。翌年达到5125吨,为年产量高水平。80年代中后期,省内以硫酸中间盐复分解法制纯碱的还有邵武纯碱厂、安溪化工厂、建西纯碱厂、罗源纯碱厂、莆田江口纯碱厂、厦门集美纯碱厂等10多家乡镇企业,规模均在年产1000吨左右,但由于规模小,生产成本高,缺乏竞争力,投产不久均相继停产或倒闭。
  1987年1月,福州氮肥厂规模为4万吨的中型联碱工程破土动工。省计委把该工程列为重点建设项目,1988年7月安装结束。该装置系采用一次碳化、二次吸氨、先冷析后盐析的工艺,设备近百台,重达2000多吨,其中关键设备有2台煅烧炉,1台由日本月岛株式会社引进,价值70万美元;另1台由福建马尾造船厂制造,重83吨。1988年8月上旬,该工程开始联动试车,中旬投料、下旬产出第一批纯碱。当年生产纯碱0.40万吨,1989年产量上升到1.85万吨。我国联碱创始人原化工部副部长侯德榜,曾经盼望家乡福建省能有联碱生产,福州氮肥厂中型联碱工程的建成,实现了他生前的愿望。
  1990年,永安智胜化工联合公司由于成本高等原因而停止纯碱生产。1992年,福州氮肥厂纯碱年产能力扩至5万吨,当年产量达4.23万吨。
  第三节无机盐及单质
  本省无机盐及单质产品,大部分是化工系统内生产的.但也有少部分系统外生产,如轻工部门盐卤化工生产的氯化钾、氯化镁、溴.冶金部门生产的结晶硅、钨酸钠、仲钨酸铵,医药部门生产的碘等,其中有些产品如结晶硅、钨酸钠、仲钨酸铵、氧气、活性炭,系统内外均有生产。本节主要记述系统内生产的产品。
  一、氯酸盐及氯化物
  (一)氯酸钾
  在1937~1945年的抗日战争期间,由于氯酸钾进口中断,南平西芹建华火柴厂曾采用小型电解槽生产氯酸钾.作为制造火柴的原料,年产量只2~3吨。抗日战争胜利后,因海路交通恢复,该厂就不再自产氯酸钾。
  1952年,福州化工厂(福州第一化工厂前身)由阮添平主持设计的“电解法”氯酸钾生产装置开始筹建,并于1953年投产,年产能力300吨.后提高到500吨。1958年,福州化工厂氯酸钾产品转人新建的福州第一化工厂生产.当年氯酸钾产童达口2吨。1965年,上升到1278吨。
  1970年,福州第一化工厂氯酸钾年产能力达1800吨.当年产量]512吨。1974年,该厂在国内率先应用金属阳极电解梢生产氯酸钾。1980年1月,该厂全部以金属阳极电解槽替代石墨阳极电解槽,氯酸钾年产能力提高到4000吨.当年产量增至3446吨。1982年,该厂生产的氯酸钾荣获国家银质奖产品称号。1985年.该厂氯酸钾产量达到8488吨,跃居全国第一位。翌年,该厂研究成功FA-I型电解槽,采用气提外循环式单极新槽型,适应大电流高强度生产,属全国首创。
  1985~1986年间,省内还创办了一些小氯酸钾厂,年产规模多在1000吨左右,其中有长乐县营前氯酸钾厂、三明市梅列氯酸钾厂、寿宁县凤阳化工厂、福安农药厂氯酸钾车间等。但大部分厂因规模小,工艺和质量未过关,于1988年前后纷纷倒闭。在这一期间,福州第一化工厂,利用永泰县水电资源的优势,在当地设立电解分厂生产氯酸钠电解液,运回本厂生产氯酸钾产品。1987年.福州第一化工厂氯酸钾产量达到1.07万吨,经济效益日益显著。当年,该厂获得国家二级企业称号。
  1990年,福州第一化工厂又开发成功FA—Ⅱ型电解槽.其性能比FA—Ⅱ型槽又有进一步提高。当年2月,该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同年,该厂还引进芬兰诺基亚化学公司的年产万吨氯酸盐的电解装置,排放的氢气可进行回收、提纯和利用,消除大气污染,其技术达到80年代末的国际先进水平。1992年,该厂氯酸钾年产能力发展到1.9万吨,当年产量增至1.58万吨,古全国氯酸钾总产量1/3左右。
  (二)氯酸钠
  1966年,福州第一化工厂利用氯酸钾中间品氯酸钠电解液,加工氯酸钠8吨;但由于销路不畅,于1976年停产。10年间累计生产氯酸钠903吨。
  1984年,福州第一化工厂在改革开放方针的推动下,与水电资源丰富的永泰县,横向联合创办榕樟联合化工厂,于当年8月建成年产1800吨的氯酸钠生产线。到1988年底,榕樟联合化工厂氯酸钠年产能力扩至3000吨,所产氯酸钠全部供给福州第一化工厂生产氯酸钾。
  1989年,福州第一化工厂将旧复分解厂房改为专门生产氯酸钠产品的后处理工序,形成年产1500吨氯酸钠的生产线,当年生产氯酸钠141吨。1990年产量达432吨,1992年上升到1013吨。
  (三)漂白粉
  1958年5月,厦门电化厂年产800吨烧碱装置建成,同年6月,与其配套的年产1500吨漂白粉装置投产,生产出本省第一批漂白粉,当年产量369吨,翌年增至1138吨。1959年10月,福州第二化工厂年产4000吨漂白粉生产装置投产,当年生产199吨。1960年,全省漂白粉产量达2807吨,1966年上升到4733吨,1970年5800吨。
  70年代,由于全省新建了一批小氯碱厂,其中,龙岩化工厂、富文化工厂和连城第二工厂等3个厂配套有漂白粉生产装置。到1978年,全省漂白粉年产能力提高到1万吨,当年产量0.94万吨。
  80年代,随着烧碱生产规模扩大,漂白粉生产又有所发展。1985年,全省烧碱产量达6.42万吨,同年漂白粉产量增至1.22万吨。为适应小纸厂需要,连城第二化工厂把漂白粉改产漂白液。到1992年底,全省生产漂白粉企业仅有福州第二化工厂、龙岩化工厂和富文化工厂等3个,漂白粉年产能力达1.35万吨,当年产量达1.28万吨。
  (四)漂粉精
  1981年,龙岩化工厂开始进行烧碱扩建改造,为了平衡氯气,同时开发了漂粉精新产品。1984年,该厂年产500吨漂粉精车间动工兴建,并于1987年1月投产,采用“消石灰法”工艺,当年生产漂粉精411吨。1988年,年产能力扩至1500吨,当年产量445吨,产品远销东欧、东南亚等地。
  1989年9月,福州第二化工厂引进意大利德诺拉公司的年产5000吨漂粉精装置投产,采用“三步氯化,系统外回收”工艺,当年生产漂粉精167吨。
  1992年,全省漂粉精产量1182吨,其中,福州第二化工厂583吨,龙岩化工厂599吨。
  (五)次氯酸钠
  本省的次氯酸钠,大部分是治理含氯废气的副产品。70年代,福州第二化工厂用烧碱吸收“六六六”生产中排出的含氯尾气,生产次氯酸钠,供应福州第一化工厂作为AC发泡剂的原料。另外,还利用电解槽出来的氯气的冷凝水生产低浓度次氯酸钠,专供聚氯乙烯车间作为乙炔清净剂。1978年,富文化工厂也开始生产次氯酸钠,供乙炔清净用。1980~1983年,福州第二化工厂商品次氯酸钠累计产量为1.14万吨,其他年份生产的次氯酸钠均为自用。1988年6月,厦门电化厂为了治理氯化石蜡生产中排出的含氯尾气,建成次氯酸钠装置,当年生产次氯酸钠366吨。1992年,厦门电化厂生产次氯酸钠728吨。
  此外,本省生产过的氯化物还有:氯化钾、氯化镁(从盐卤中提取)、氯化钙、氯化锌、氯化亚铜、聚合氯化铝等;但产量均很少,持续生产时间也很短。
  二、碳酸盐
  (一)碳酸钾
  1958年,福州第一化工厂、福州古楼第二化工厂开始生产碳酸钾,当年产量64.43吨。1960年后全部停产。70年代,有些小厂又断断续续生产碳酸钾,年产量只有数十吨。1985年,龙岩合成氨厂与省化工研究所联合开发以离子交换法生产高纯度碳酸钾,于1988年3月建成年产600吨的生产装置,当年产量268吨,1992年上升到889吨。
  (二)碳酸氢钠(又名小苏打)
  1960年9月,上海天晶化工厂与上海茂雄化工厂南迁福州,与福州仓山制索厂合并,组建福州仓山化工厂,1961年生产出首批碳酸氢钠。1962年,福州第一化工厂投产工业用碳酸氢钠,当年生产125吨,全省产量达302吨。1963年,福州仓山化工厂转产硫酸铝,将碳酸氢钠生产设备转给福州第一化工厂。1966年,福州第一化工厂碳酸氢钠产量增至1420吨。1968年,由于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产量降至364吨。70年代,该厂产量保持在2000吨上下,直到1981年停产。1962~1980年,福州第一化工厂累计生产碳酸氢钠近2万吨。
  (三)轻质碳酸钙(简称轻钙)
  1959年,福州市、厦门市及龙溪专区生产轻钙434吨。1962年,全省主要是厦门碳酸钙厂生产轻钙416吨,还有福州第一化工厂生产5吨。1966年,全省轻钙产量达1246吨,其中福州第一化工厂523吨,厦门碳酸钙厂723吨。1968年,由于受“文化大革命”影响,全省轻钙产量下降到287吨。
  70年代,轻钙生产规模继续扩大。1970年,厦门水泥厂(原厦门碳酸钙厂并入该厂)和福州第一化工厂轻钙年产能力各扩大到1000吨,当年全省产量达1757吨。1973年提高到2508吨。1976年,厦门碳酸钙厂与厦门水泥厂分开,当年该厂轻钙产量1600吨。1979年,全省总产量为3212吨。
  1980年,厦门碳酸钙厂更名为厦门第四化工厂,当年生产轻钙2140吨。1981年,年产能力3000吨的上杭古田碳酸钙厂归口化工系统,当年全省化工系统生产轻钙4645吨。1984年,永安合成氨厂建成年产5000吨轻钙车间,当年生产628吨,全省化工系统产量为7040吨。1986年,厦门第四化工厂与厦门绝缘材料厂合并为厦门油漆化工厂,同时停产轻钙。同年,上杭古田碳酸钙厂划归其他系统。当年,全省化工系统轻钙产量降为5825吨。1988年,龙岩化工厂新建年产3000吨轻钙生产线,但只生产“碳化灰浆”,当年生产碳化灰浆1460吨(折轻钙292吨),全部售给龙岩纸厂生产卷烟纸。1992年,全省化工系统轻钙生产企业仅有永安智胜化工联合公司(原永安合成氨厂),当年产量9771吨。
  (四)碳酸锰
  1981年3月,上杭县锰制品厂年产300吨碳酸锰投产,当年产量90吨。翌年,转产硫酸锰。1985年,又恢复生产碳酸锰,当年产量359吨。1986年,该厂采用回转窑焙烧代替传统的反射炉焙既节约了能源,又降低了尾气排放浓度,当年生产碳酸锰100吨。同年,福州硫酸厂利用废渣、稀硫酸等,生产出磁性材料用的碳酸锰120吨,供福州无线电器材厂制造电视机天线。1989年,上杭县锰制品厂试验成功不经过高温煅烧而直接浸取锰盐的新工艺,使生产技术提高一大步,翌年,该厂生产碳酸锰296吨。1992年,仅有福州硫酸厂生产碳酸锰224吨
  三、磷酸盐及磷化物
  (一)五硫化二磷
  1966年,三明农药厂自行设计年产100吨五硫化二磷车间,翌年建成厂房。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拖至1970年10月才正式投产,当年生产五硫化二磷47吨。1975年,该车间经过技术改造,当年产量增至752吨,1987年达到1110吨,1990年上升到2162吨,1992年降为700吨。
  (二)三氯化磷
  1971年,福州第二化工厂为了生产敌百虫,配套生产三氯化磷,当年产量12吨.翌年上升到280吨。1976年,三明农药厂和龙海农药;一为了生产有机磷农药,配套的三氯化磷先后投产,当年全省三氯化磷产量达574吨。1983年,建瓯农药厂为了生产甲胺磷农药.配套的三氯化磷投产,当年全省产量达到1687吨,1990年上升到5009吨。1992年,全省生产三氯化磷企业有福州第二化工厂、三明农药厂、龙海农药厂等3个,年产能力达到7300吨,当年产量5793吨。
  (三)磷酸三钠
  1971年,福州朝阳化工社开始生产磷酸三钠.当年产量81.13吨.翌年达到172吨。1980年,生产44吨后停产。同年,福州南公矿石化工厂投产磷酸三钠,当年产虽34吨,而后断断续续生产。1990年.生产9吨后停产。从1971至1990年,全省累计生产磷酸三钠1617吨。
  此外,福州第二化工厂还生产过少量三氯氧磷。龙海农药厂和永春县桃美化工厂(乡镇企业)生产过少量磷酸二氢钾。
  四、氟化物
  (―)氟里昂(F12)
  本省萤石资源丰富,为了开发萤石深加工产品,邵武县委托省石油化工设计院设计年产2000吨氟里昂(F12)项目,1986年6月完成施工图设计,因中途改变厂址.到1990年5月,邵武市氟化工厂才建成投产。该项目系采用国内先进的“加压反应和干法分离”新技术,氟化反应采用“外循环反应器”。当年该厂生产氟里昂46.45吨,1992年达到457吨。
  (二)氟硅酸钠
  本省的氯硅酸钠,均为磷肥厂综合回收的副产品。1966年,闽侯化肥厂、福州硫酸厂和漳州化肥厂为了加强磷肥生产的“三废”治理,率先进行氟回收试验,当年生产氟硅酸钠131.6吨。70年代和80年代,全省有14个磷肥厂建成氟回收装置.将普钙生产中的含氟废气用水吸收,再与氯化钠反应制得氟硅酸钠。1978~1983年,全省磷肥厂共计生产氟硅酸钠830吨。1992年,福州、厦门、沙县、邵武、浦城、龙海、南靖、平和、漳平等9个磷肥生产企业,共计生产氟硅酸钠1916吨。
  (三)氟化钠
  1966年,厦门化肥厂和福州农药厂投产氟化钠,当年生产78.3吨,翌年达96吨。以后断断续续有一些工厂生产,但年产量都很小。1979年,漳平硫酸厂氟化钠投产,1985年停产,该厂累计生产氟化钠62吨。1988年4月,清流合成氨厂与清流县农械厂联合兴建年产1500吨氟化钠车间,采用氢氟酸法生产工艺,1989年12月试车,1992年该装置仍未正常生产。
  五、硫酸盐及硫化物
  (一)硫化钠(又名硫化碱)
  1962年,福州仓山化工厂(现福州第三化工厂)建成年产2000吨硫化钠生产装置,当年生产硫化钠120吨,全省产量为134吨。1964年后,全省仅有福州仓山化工厂生产硫化钠,年产量均在1000吨左右。1978年,三明莘口钡盐化工厂也投产硫化钠,当年生产1448吨后停产。同年,福州第三化工厂生产硫化钠1463吨。1981年8月,由于生产废淹无法处理和产品出现亏损而停产。该厂自1962年至1981年,累计生产硫化钠2.34万吨。
  (二)硫酸铝
  1963年,福州仓山化工厂试制成功硫酸铝.并开始筹建年产2000吨硫酸铝生产装置。1965年,生产硫酸铝612吨。1975年.该厂进行工艺改革,改干法为湿法生产,当年产量增至4816吨。1978年,三明莘口钡盐化工厂、厦门氧化铝厂也相继投产硫酸铝,当年,全省硫酸铝产量5024吨。1980年,福州第三化工厂硫酸铝年产能力扩至6000吨,同年,三明莘口钡盐化工厂停产硫酸铝。1983年,福州第三化工厂与厦门氧化铝厂生产硫酸铝900]吨,创年产量高水平。1986年,全省仅有福州第三化工厂生产硫酸铝,当年产量5680吨,1990年达到6087吨,1992年降为3577吨。
  (三)过硫酸钾、过硫酸钠和过硫酸铵
  1988年,福安农药厂将原镣钛电极生产氯酸钾装置,改为立体直冷式的钼钛电极生产过硫酸铵,年产能力为500吨,当年生产300吨。1989年,年产能力扩至1000吨。当年生产597吨。同年,该厂又开发了过硫酸钾和过硫酸钠2种产品,年产规模均为300吨,工艺采用氯化钾(或氯化钠)与过硫酸铵复分解反应制成过硫酸钾(或过硫酸钠),生产技术属国内首创。1990年,该厂生产过硫酸铵1285吨,过硫酸钾18吨。1992年,该厂生产过硫酸铵969吨、过硫酸钠438吨,产品全部出远销美国、澳大利亚、荷兰、比利时、德国及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四)硫酸锰
  1982年下半年,上杭县锰制品厂建成年产130吨硫酸锰装置,翌年扩建至500吨。1987年,通过设备更新改造,又扩大到1000吨。1988年,生产356.5吨。1989年上半年,生产413.6吨后,因市场疲软而停产。1989年,沙县化肥厂、闽侯县荆溪乡化工厂也曾投产硫酸猛产品。
  此外,本省还生产过少量硫酸亚铁、亚硫酸铵、无水亚硫酸钠、焦亚硫酸钠和连二亚硫酸钠等硫酸盐产品。乡镇企业也生产过小批量硫酸锌、硫酸钡、硫酸钠、硫酸铜和硫酸镁等产品。
  六、硝酸盐
  (一)硝酸钾
  1958年,福州、南平、福安、晋江、龙岩等地开始生产硝酸钾,当年全省产量35.86吨。翌年,晋江、龙溪等地生产硝酸钾6.39吨。1960年后,全省硝酸钾停产。1967年,福州碱皂化工社和漳州新华化工社投产硝酸钾,当年全省产量达315吨。1978~1980年,仙游红卫化工厂和惠安五七化工厂相继投产硝酸钾,年产量均为数十吨。80年代,全省硝酸钾年产量均约100多吨。1990年,全省仅有南安化工厂生产硝酸钾,当年产量202吨。1992年降为100吨。
  (二)硝酸钠及亚硝酸钠(简称“两钠”)
  1974年,邵武化肥厂为解决硝酸生产尾气污染问题,从省外引进一套用纯碱溶液吸收硝酸尾气的装置,年产能力为硝酸钠500吨、亚硝酸钠1000吨,当年建成投产,分别生产硝酸钠41吨、亚硝酸钠35吨。1985年,“两钠”产品供不应求,该厂通过技术改造,将硝酸钠和亚硝酸钠的年产能力分别扩大到1500吨和2000吨,当年,生产硝酸钠1661吨、亚硝酸钠1712吨。1992年,分别降为1643吨和1602吨。1974~1992年,该厂累计生产硝酸钠1.25万吨、亚硝酸钠1.24万吨。
  七、其他无机盐
  (一)硅酸钠(又名泡花碱、水玻璃)
  1958~1960年,厦门、福安、晋江、龙溪等地开始生产硅酸钠,两年产量共计2421吨。1970年,福州肥皂厂和厦门化工厂两家硅酸钠产量达4616吨。同年7月,南平五交化站职工家属自筹资金,筹办硅酸钠厂,年产规模为300吨。11月产出第一批硅酸钠,翌年,更名为“南平市泡花碱厂”。1982年,又改名为“南平市第二化工厂”,当年生产硅酸钠4010吨。1989年,该厂又建成年产1000吨的偏硅酸钠,当年生产硅酸钠和偏硅酸钠1.11万吨。1992年,该厂硅酸钠和偏硅酸钠产量达2.23万吨,创年产量高水平。
  (二)钨酸钠
  省内除冶金系统生产外,1988年7月,宁化合成氨厂与湖南有色金属研究所合作,建成年产350吨钨酸钠生产线,当年生产90吨。1989年上升到317吨,并获福建省优秀新产品奖。1990年4月,由于出口中断被迫停产。1992年又恢复生产118吨。
  (三)仲钨酸铵
  省内除冶金系统生产外,1985年,宁化合成氨厂与中南矿冶学院合作,引进“萃取法”新工艺生产仲钨酸铵,年产规模200吨,1986年9月投产,当年生产16吨。由于钨精矿价格大幅度上涨,生产工艺不成熟,产品成本高,1988年上半年只生产12.3吨。1991年,从湖南株洲钨钼材料厂引进离子交换法生产技术,年产能力扩至300吨。
  (四)氧化锌
  1983年,政和磷肥厂年产800吨氧化锌车间投产,以本地锌精矿为原料,当年生产氧化锌60吨,翌年提髙到240吨。1987年,年产能力扩大到1000吨。翌年,由于锌精矿杂质多,氧化锌达不到优质品标准而停产。1990年,该厂恢复氧化锌生产,当年产量仅34吨,1992年达到100吨。
  (五)轻质二氧化硅(又名白炭黑)
  1987年9月,寿宁县精细化工厂筹建年产600吨的白炭黑生产装置,翌年5月投产,当年生产白炭黑320吨,1992年达到1723吨。
  (六)碳化硅
  1986年8月,建瓯化肥厂决定转产碳化硅。当年12月,与上海砂轮厂联合组建上海砂轮厂建瓯联营厂,1988年5月投入生产,当年生产碳化硅380吨。1990年,该联营厂已拥有10台固定式电阻炉,2台活动变压器,送电功率5300KW,还有2条制粒生产线,1条微粉单桶溢流生产线,碳化硅晶块年产能力3500吨,制砂能力2500吨,微粉能力120吨。1992年,生产碳化硅6010吨,产品远销美国、东南亚等地。
  八、单质
  (一)黄磷
  1966年,三明农药厂自行设计年产200吨的黄磷车间。由于受“文化大革命”影响,直到1970年8月才建成,当年生产黄磷85吨。1974年,年产能力扩至400吨,当年产量达195吨。1982年,新建的年产800吨黄磷车间投产,使该厂黄磷年产能力达1200吨,当年生产1100吨。1990年,产量达到1481吨,1992年再升至1566吨。
  (二)硫磺
  本省在明清时期就有硫磺生产。民国时期,仍有零星炼硫。建国后,硫磺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1956年,永定、周宁和福安等县开始采矿炼硫,当年生产硫磺10吨。1958年,在“大跃进”中,永安、邵武、浦城、闽侯、永春、大田、永泰和寿宁等县创办了10多个硫磺厂(车间),炼硫技术有了提高,产品含硫达99%以上,当年生产硫磺255吨。由于污染严重等原因,60年代初期,大部分硫磺厂(车间)停产。1965年,全省仅有大田硫磺矿生产硫磺,当年产量130吨。1972年,浦城硫磺厂恢复生产。同年,三明化工厂开始回收合成氨造气车间脱硫工段的硫磺副产品,当年全省硫磺产量达527吨。1979年上升到1714吨,为年产量高水平。
  80年代初,由于受到合成氨厂副产硫磺的冲击,浦城硫磺厂、大田硫铁矿等相继停产硫磺。1988年,大田前峰硫铁矿与南京化学工业公司研究院合作,建成1套“沸腾焙烧硫铁矿、低浓度二氧化硫白煤还原制硫磺”生产装置,年产能力2500吨,翌年投产,当年生产硫磺103吨,后因工艺技术没有过关而停产。1990年,全省硫磺产量315吨。1992年,全省仅有三明化工总厂生产硫磺344吨。
  (三)结晶硅
  本省结晶硅除了化工系统生产外,还有冶金系统、水电系统和乡镇企业生产。最早厂家是尤溪结晶硅厂(乡镇企业)。该厂是70年代初在下放干部的帮助下兴建起来的。进入80年代,本省结晶硅生产处于大发展时期。1981年,明溪县城关公社等不少社队生产结晶硅。1985年,本省碳铵产品滞销,少数合成氨厂开发结晶硅。同年,清流合成氨厂与中国出口商品基地建设总公司福建省分公司、三明市外贸公司等合资,筹建年产3200吨结晶硅生产装置,于翌年6月投产,当年生产结晶硅1775吨,出口1650吨。1986年,明溪合成氨厂、将乐合成氨厂、永安智胜化工联合公司相继建成结晶硅生产装置,省内一批小铁厂也转产结晶硅。]987年,清流合成氨厂与香港百孚有限公司合资,成立明孚硅业有限公司.把结晶硅年产能力扩至5000吨,成为省内结晶硅最大的出口基地。同年,全省生产结晶硅的电炉总容景达4万KVA.总产量达1.5万吨。1988年,寿宁铁合金厂、沙县铁合金厂、清流县东华乡结品硅厂、上杭溪口结晶硅厂等相继投产结晶硅。1990年,全省化工系统结晶硅产量达7713吨。1992年,明孚硅业有限公司生产结晶硅2511吨,永安智胜化工联合公司生产结晶硅1580吨.寿宁县铁合金厂生产结晶硅747吨。
  (四)活性炭
  本省的活性炭种类较多,按用途分有糖用炭、药用炭;按形状分有颗粒炭、粉炭等。1990年,全省有54家乡镇企业生产活性炭,此外还有林业系统。属化工系统的活性炭厂家只有南平第二化工厂一家。
  1984年,南平第二化工厂与福建省林学院等单位研究松根制活性炭成功。翌年,完成了糖炭、药炭、粒炭和粉炭等试产,当年生产活性炭68.5吨,1986年产品打入国际市场。翌年,该厂与新加坡活性炭有限公司合办南平延新活性炭有限公司,投资加万美元,筹建年产第一期100吨、第二期300吨、第三期500吨的活性炭装置,产品80%外销。同时,该厂还先后与仙游前进化工厂、南平市机电车辆厂、尤溪屮仙化工厂、莱舟活性炭厂、大田活性炭厂等联营,扩大活性炭年产能力到1000吨。1987年,该厂生产活性炭80吨,翌年达到215吨,其中出口147吨,创汇9.16万美元。1992年,该厂活性炭产量达到432吨。
  (五)液氯
  1959年,福州第二化工厂液氯投产,当年生产2.3吨。60年代,年产量低者10多吨,高者1000多吨。70年代,大洲烧碱厂、三明农药厂、厦门电化厂和富文化工厂也相继投产液氯。1980年,全省液氯年产能力达9000吨,当年液氯产量7595吨。1981年,龙岩化工厂投产液氯。1985年,全省液氯产量上升到1.43万吨。1992年,全省液氯生产企业共5家,当年产量达2.27万吨.
  (六)氧气
  本省化工系统生产氧气的厂家有福州第二化工厂、南平化工厂、三明化工厂、富文化工厂、福清宏路化机厂、厦门制氧厂、泉州制氧厂等。1992年,省内化工系统5家氧气生产厂共计生产氧气666.5万立方米。其中,福州第二化工厂生产168.6万立方米,占总产量的25.3%。
  此外,福州第二化工厂、三明化工厂和厦门制氧厂还生产和副产氮气、氩气。
  附:无机化工企业选介
  福州第二化工厂
  福州第二化工厂位于福州市东郊连江路,厂区占地面积44.95万平方米,福利区占地面积14.45万平方米,是直属省石化厅管辖的省内唯一大型氯碱化工企业。主要产品有烧碱、聚氯乙烯树脂、盐酸、液氯、漂白粉、敌百虫、漂粉精、氯乙醇、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氧气、水泥等近20个品种,其中有4种产品获国家银质奖,5种产品获部优质奖,6种产品获省优质奖。产品广泛应用于轻纺、食品、医药、造纸、化工等行业,行销全国10多个省市,部分出口东欧、南亚、东南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该厂建于1958年9月,经过全厂职工日夜奋战,1959年10月就建成第一期年产7500吨烧碱的生产规模,翌年又建成第二期年产1.5万吨烧碱和相应配套的六六六、盐酸、液氯、漂白粉等氯产品。1962年11月,随着年产6000吨聚氯乙烯树脂全面投产,标志着省内最大的氯碱化工企业正式建成。
  建厂初期,由于生产技术和管理落后,工厂连续出现亏损,到1962年,已亏损1185万元。在困难和压力面前,1963年,该厂通过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发动全厂职工连续打了扭亏为盈、质量过硬和生产翻番等“三大战役”,同年12月开始盈利2万余元,1964年,向国家上交利润169万元,甩掉了长达5年的亏损落后帽子。至1965年底,聚氯乙烯树脂生产能力比原设计翻一番,达到年产1.2万吨,质量达到全国第一流水平。翌年,烧碱综合生产能力达到2.25万吨的新水平。
  “文化大革命”期间,该厂生产面临崩溃边缘。1970年5月,建成年产2000吨的小型水泥装置,为综合利用聚氯乙烯车间电石渣找到一条出路,并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1971年,利用原六六六车间旧厂房和旧设备,建成年产200吨的敌百虫生产装置,为本省农药工业增加了新品种。
  1978年以后,该厂抓住有利时机,进行企业全面整顿,加快了技术改造步伐,使企业连续登上3个新台阶:
  一是重点实施《1979~1981年挖潜、革新、改造计划》。此项计划主要目标是烧碱“3万改5万”,总投资1179万元。1980年,工程提前完成,烧碱年产能力达到5万吨,当年全厂税利比1978年增长42.86%,使该厂登上了第一个新台阶;
  二是重点实施聚氯乙烯树脂扩建工程计划。1983年,国务院下令全国停止六六六生产,该厂为调整六六六停产后的产品结构,多渠道筹集2626万元资金,主要目标是把聚氯乙烯树脂年产能力从2.5万吨扩建到4万吨,电石渣水泥从1.5万吨扩建到4.5万吨(简称为“2626”技改工程)。经过4年时间的努力,1987年完成了扩建项目,企业新增产值7448万元,新增税利3125万元,使该厂登上第二个新台阶;
  三是重点实施“七五”技改计划。此项计划是该厂建厂以来最大的技改工程。主要由3个项目组成:烧碱年产5万吨改7万吨工程、低聚合度聚氯乙烯树脂引进工程和漂粉精生产装置引进工程。前两项工程效益尤为显著。
  烧碱“5万改7万”工程,总投资2054万元。主要在电解工序采用了35台国内较为先进的30m2—Ⅲ型金属阳极电解槽,使单槽产量比原来的石墨阳极电解槽提高2倍,每吨碱平均节电103千瓦时,节汽150~300公斤,降低成本75元;在蒸发工序,将原来“二效半”的旧工艺改为国内较为先进的“三效顺流”新工艺,使每吨30%液碱盐耗降低60公斤,汽耗降低1.3吨,该项工程于1990年12月建成投产。
  低聚合度聚氯乙烯树脂装置是从美国古德里奇公司引进,其技术具有8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年产能力为1.5万吨,总投资5000万元。生产控制采用先进的“分散集中控制系统”,简称“DCS”,自动控制聚合釜加料、反应、中途注水、终止、出料、回收、冲釜和涂布,同时还能进行反应前期粗料预测。1989年3月投产以来,生产运转正常,可生产符合于国家级标准的SG1—7各型号的聚氯乙烯树脂。
  漂粉精生产装置,是从意大利德诺拉公司引进的,年产能力5000吨,采用三步连续氯化法工艺路线,于1989年9月开始投入试车生产;但由于工艺不稳定,设备、仪表故障多,生产停停打打。1991年,意方专家撤回后,该厂组织力量对工人进行技术培训,加强设备维护,用本厂技术替代国外不成熟的技术,逐步使生产转为正常。
  “七五”技改计划的实现,标志着该厂登上了第三个新台阶。不但提高了氯碱生产能力,而且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促进了产品升级代,增强了企业实力。
  1992年,该厂共有职工4849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45人,占17.43%;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23亿元,净值1.39亿元;主要设备506台;当年生产烧碱6.6万吨,聚氯乙烯树脂2.56万吨,漂白粉5971吨,漂粉精583吨,液氯1.3万吨,100%敌百虫2035吨,合成盐酸3.73万吨,100%氯乙醇1055吨;完成工业总产值3.58亿元,创税利4989.5万元。与1980年相比,工业总产值增长1.80倍,税利增长1.5倍。80年代以来,企业相继荣获省级先进企业、化工部“六好企业”、清洁文明工厂、无泄漏工厂、国家一级计量单位、全国一级节能企业等称号,并曾被评为全国500家最佳经济效益企业之一。
  福州第一化工厂
  福州第一化工厂位于福州东郊福马路,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全厂现有4个生产车间和3个辅助车间,是以生产氯酸盐为主的中型化工企业,氯酸钾产量居于全国之首。建厂以来,生产过氯酸钾、氯酸钠、AC发泡剂、小苏打、轻质碳酸钙(简称轻钙)、糖精、邻甲苯磺酰胺(简称邻位胺)、对甲苯磺酰胺(简称对位胺)以及硬化油等产品。其中,氯酸钾被评为国家银质奖;AC发泡剂被评为化工部优质产品。该厂是本省化工系统首家获国家二级企业称号的先进企业。
  该厂前身是福州化工厂。1958年,将福州化工厂的氯酸钾车间,迁至福马路现址,创办福州第一化工厂。1959年,建成氯酸钾、轻钙、硬化油等生产装置。1960年,建成以甲苯为原料的糖精车间,年生产能力为50吨。1962年,投产小苏打产品。1966年,该厂利用原硬化油车间改建为年产吨的AC发泡剂车间。1968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该厂生产出现最低点,主要产品氯酸钾产量从1966年的1244吨下降到1968年的263吨。
  1977年10月,该厂开始进行钌钛金属阳极电解槽试验。1978年和1979年,相继投产对位胺和邻位胺新产品(糖精的中间体)。1980年.生产氯酸钾全部改为钌钛金属阳极电解槽。同年,AC发泡剂的制肼工艺,从间歇法改为连续法。1981年轻钙停产,厂房转产更为畅销的食用小苏打。
  1984年,该厂在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积极开展横向联合,与水电资源丰富的永泰县联合创办氯酸钠电解分厂(即榕樟联合化工厂),首期年产1800吨的氯酸钠工程,于当年8月投产。第二期年产氯酸钠3000吨工程也于1988年底投产,所产的氯酸钠全部供给福州第一化工厂生产氯酸钾。1985~1988年间,由于市场变化,该厂小苏打、糖精、对位胺和邻位胺相继停产。
  1986年,该厂研制成功的FA-I型电解槽.采用气提外循环式单极新槽型,适应大电流高强度生产,属国内首创,当年投入4000A电流试生产。1989年4月,电流提高到20000A,运行正常。翌年,该厂又开发成功FA-II型电解槽,其性能比FA—I型又有进一步提高。同年2月,获得国家专利,并向湖南浏阳化工厂和四川长寿化工厂等企业进行技术转让。
  1989年,该厂将旧复分解厂房改为专门生产氯酸钠产品的后工序,建立了年产千吨以上的氯酸钠专门生产线。翌年,该厂从芬兰诺基亚化学公司引进年产1万吨的氯酸钠电解设备(22个电解槽),设计电流可达9000A,使该厂氯酸盐生产工艺达到80年代末的国际先进水平。
  1990年,该厂与四川长寿化工总厂签订新建年产1000吨高氯酸钾技术转让合同,与化工部黎明研究院签订新建年产3500吨过氧化氢技术转让合同。过氧化氢工程已于1992年1月建成投产。
  到1992年底,该厂拥有职工1016人,固定资产原值6247.1万元,净值4594.3万元;当年生产氯酸钾1.59万吨,完成工业总产值8812.1万元,实现税利1578万元.分别比]980年增长3.7倍、1.8倍和2.4倍。
  福州硫酸厂
  福州硫酸厂位于福州市东郊鼓山脚下,距城区7公里.占地面积19.43万平方米。主要产品规模:年产4万吨工业硫酸,6万吨普钙和1万吨甲醛。硫酸是省内首家被评为部优的产品,并最早获得省标准局发给的、采用国际先进标准验收合格证书。普钙和甲醛,也均为首家被评为省优质产品。该厂的硫酸约有3/5用于本厂普钙生产,2/5供应省内各工业部门•是省内商品硫酸最大的生产厂家。1988年,省政府授予该厂省级先进企业称号。
  1958年3月,开始筹建年产2万吨的接触法硫酸,以硫铁矿为原料,采用当时我国发明的“三文一器”水洗净化流程,并由其创始人上海硫酸厂总工程师孙师白设计、江南造船厂制造设备、南京化学工业公司安装队安装。1959年11月25日投产,成为省内硫酸样板厂家,生产规模在较长时期居于领先地位。
  1960年,开始筹建磷肥车间,当年先用土法生产普钙1741吨。1961年开始建设年产1万吨普钙生产线,采用稀酸矿粉法和半机械化的间歇生产。1963年,新上迥转干燥机,增加一台5R雷蒙磨.用双桨立式混合器代替间歇式单桨混合器.用化成皮带机代替小车化成,并新建2座熟化仓库,配置2吨行车等,把普钙年产能力扩大为3万吨。
  1964年,硫酸车间达到设计能力.使企业开始扭亏为盈,当年盈利12.9万元。翌年.生产硫酸2.02万吨,普钙2.91万吨.盈利72万元。1966年.普钙达到3.03万吨.盈利达74万元。
  “文化大革命”期间,该厂生产受到严重破坏。1967年全厂停产,1968年11月才恢复生产。60年代末,进口的越南和摩洛哥磷矿中断.为适应使用国产中低品位磷矿为原料,该厂相应改革工艺和设备,把二次配酸改为一次配酸并采用高温操作。1970年,普钙产量上升到3.59万吨,1974年,硫酸年产能力扩大到3万吨,并在沸腾炉内增加吸热器,把净化工段改为“文泡文”水洗流程。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该厂经过企业整顿,向生产经营型转轨,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1979年,新建混化工段以及氟回收装置,普钙的综合生产能力扩大到6万吨.当年生产硫酸3.15万吨,普钙4.19万吨。1983年,硫酸车间开始进行年产4万吨的扩建改造,磷肥车间采用自行设计的国内普钙行业无先例的高压静电除尘器.使雷蒙磨回收粉尘达到排放标准。1984年,在沸腾炉内增设吸热器,炉外设汽包组成余热锅炉,并采用高效率低阻力的电除雾器代替第二文丘里洗涤器除雾,使每吨硫酸的电耗由120千瓦时,下降到89千瓦时,比国内先进水平还低耗11千瓦时。1987年3月,投资360万元,建成年产1万吨甲醛车间,当年生产27.5%的甲醛溶液2485吨。1988年,与省化工研究所合资,建成年产1万吨复混肥生产装置。
  到1992年底,该厂拥有职工727人,固定资产原值2133万元,净值1390.8万元。当年生产硫酸4.11万吨、普钙6.15万吨、复混肥1.15万吨、甲醛0.58万吨。完成工业总产值3440.6万元,实现税利346.1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硫酸和普钙产量,分别比1980年增长2.17倍、0.32倍和0.51倍。
  厦门电化厂
  厦门电化厂位于厦门市文屏路.占地面积14.4万平方米,是一家以生产氯碱产品和精细化工产品为主的中型化工企业。该厂的主要产品有:烧碱、盐酸、液氯、糖精、糖精钠、氧气、氢气、氮气、次氯酸钠、氯化石蜡、聚氯乙烯用的膏状复合稳定剂系列产品。其中,糖精钠获化工部优质产品称号,食用盐酸、糖精钠、糖精、烧碱、膏状钡镉稳定剂获福建省优质产品称号。该厂参与试制的、年产1000吨氯化法钛白粉中试装置荣获1988年化工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和198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该厂创建于1957年底,是本省第一家氯碱企业。1958年5月,年产800吨烧碱装置投产,采用水平槽电解,生产出本省首批烧碱,随后投产漂白粉和硬化油。紧接着进行二期扩建工程,逐步扩大了生产能力,完善并改进生产工艺。建成后经过8年的艰苦奋斗,至1965年,烧碱年产能力从800吨提高到1700吨,电解工艺也从水平槽改进为虎克4型槽,同时还试制了十几种新产品。年产100吨糖精车间于1960年9月投产,开始采用甲苯法生产,1963年改用苯酐法新工艺。
  “文化大革命”使该厂受到严重破坏,曾两度停产,企业一直处于动乱状态。在这期间,该厂职工尽力排除干扰,使生产得以断续发展。1966年8月,四氯化钛中间试验成功;同年,年产120吨毒杀酚农药车间建成投产。1972年,年产1000吨聚氯乙烯车间破土动工,翌年正式投产。1975年,开始筹建化工部重点科研项——年产1000吨氯化法钛白粉中间试验车间。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该厂进行了一系列企业内部改革,坚持眼睛向内,把内涵挖潜和扩大再生产结合起来,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同时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分别于1979年和1981年关闭了市场萎缩的毒杀酚车间和规模太小的聚氯乙烯车间。1986年12月,年产1000吨氯化法钛白中试通过部级鉴定,同年进行年产1000吨糖精二期技改。1989年进行年产1500吨糖精三期技改,尔后,又投资200余万元,进行烧碱车间盐水技改和蒸发改造。在80年代,该厂还自行开发膏状钡镉稳定剂、钡铅稳定剂和无毒稳定剂。1990年,与兰州化工公司合资建成年产500吨氯化石蜡烃一42装置,1992年能力扩至1000吨。1990年,与香港富玛高公司合资成立富厦食品添加剂有限公司,建成年产500吨甜蜜素的装置,1992年能力扩至1200吨。
  1992年,该厂拥有职工958人,固定资产原值2252万元,净值1603.6万元;全年生产烧碱8908吨、液氯2186吨、盐酸16353吨、糖精钠及糖精1015吨、青状稳定剂422吨、氯化石蜡1168吨、甜蜜素1065吨等;当年完成工业总产值5393.7万元,实现税利287.5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税利,烧碱、盐酸、糖精钠及糖精的产量分别比1980年增长1.86倍、0.91倍、0.84倍、2.67倍和5.42倍。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化学工业志

《福建省志·化学工业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共十三章,主要包括了化学矿山工业、化学肥料工业、化学农药工业、无机化工原料工业、有机化工原料及合成材料工业、石油化学工业、精细化学品工业、涂料、颜料和染料工业、椽胶加工工业、化工机械工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