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农药企业选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化学工业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2242
颗粒名称: 附:农药企业选介
分类号: TQ450.8
页数: 3
页码: 50-52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农药企业的情况,包含了三明农药厂,龙海农药厂等。
关键词: 农药企业 简介 福建省

内容

三明农药厂
  三明农药厂前身为厦门杏林农药厂。1965年,从厦门杏林搬迁到三明市徐碧。经过多年艰苦创业,尤其是近10多年实行改革开放方针,已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化学农药中型企业。1986年,列入化工部65家农药骨干企业之一。1989年,列入化工部30家农药重点调度企业之一。1988~1991年,该厂相继获得省级先进企业、国家二级计量先进企业、国家节约能源二级企业等荣誉称号。1992年,该厂已组建为福建省三农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该厂产品有两大系列:一是农药产品,其中有40%乐果乳剂、96%乐果原粉、50%甲胺磷乳油、40%氧化乐果、10%草甘磷水剂、90%草甘磷原粉等;二是化工产品与中间体,其中有30%烧碱及片碱、31%盐酸、黄磷、85%工业磷酸、草酸、硫脲和中间体氯乙酸、三氯化磷、三氯硫磷、精胺(甲胺磷的中间体)等。
  该厂积极推行现代化管理。主要产品40%乐果乳油和31%盐酸,于1989~1990年相继获得化工部优质产品称号。96%乐果原粉、工业磷酸、硫脲、40%乐果乳油、10%草甘磷水剂、30%烧碱、50%甲胺磷乳油、31%工业盐酸等8个产品,于1987~1990年先后获得省优质产品称号。该厂生产的乐果原粉、硫脲、工业磷酸、片碱、精胺等产品,远销欧美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1990年出口创汇426万美元。
  到1992年底,该厂拥有固定资产原值4539.2万元,净值3549.2万元,职工1601人,厂区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下设农药、电化、黄磷、机动、包装等5个分厂,并与空八军在福清龙田联营创办分厂、与港商合资兴办明泉化工有限公司。1992年,该厂生产烧碱8229吨、黄磷1566吨、乐果2268吨(折50%)、氧化乐果257吨(折50%)、甲胺磷1996吨(折50%)、草甘磷144吨、硫脲64吨、三唑磷11吨等。当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39亿元,实现税利984.1万元,分别比1980年增长4.8倍和5.16倍。
  龙海农药厂
  龙海农药厂位于闽南金三角地区的龙海县步文东湖。厂区占地面积7.41万平方米,是福建省第一家农药生产企业,也是省内唯一生产第三代新型农药的企业。该厂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末期,由省工业厅投资,龙溪行政专署工业科筹办兴建的,1957年底建成投产,原为地方国营漳州市农药厂,1961年划归龙海县管辖,并更名为龙海农药厂。
  1957年刚建厂时,只有一个生产车间和一个机修车间,产品以加工粉剂为主,主要品种有5%DDT粉剂、1%和6%六六六粉剂,6%和20%六六六可湿性粉剂等。为适应发展经济作物的需要,1961年,该厂为省供销总社加工赛力生粉剂。
  1966年,年产50吨的稻脚青原药车间投产。1967~1968年,该厂对粉剂车间进行大规模技改,自行研制和设计陶土气流干燥新工艺,从而结束了靠人工烘土的落后生产方式。同时还对除尘系统进行改造,使粉剂加工技术及生产能力居全国同行业先进水平。1968年,引用先进技术,自行设计、安装年产400吨的甲基1605原药车间,于1972年正式投产。1975年,由国家投资50多万元,对该车间进行扩建,使年产能力增至800吨以上,工艺技术居全国同行业先进水平。1979年5月,被化工部评为甲基1605劳动竞赛优胜单位。
  1980年,税利首次突破200万元,1981年,达到328万元,被化工部授予“全国农药加工行业劳动竞赛全面优胜”称号。1983年,由于全国禁产“六六六”,以甲基1605和六六六原粉加工的甲六粉同时停产,使该厂产品青黄不接,陷入困境。同年,引进安徽省化工研究所成果,自己设计、安装了年产50吨的杀灭菊酯原药生产线,并投入生产。1984~1986年期间,由于受进口农药的冲击和产品效益低的影响,该厂连续3年亏损,亏损额累计125.79万元。在企业经济滑波之际,该厂调整领导班子,实行第一轮经济承包责任制。1987年,实现扭亏,1988年引进上海中西药厂先进技术,对杀灭菊酯原有生产线进行改造,当年实现利税163万元。1990年,通过贷款及自筹资金302万元,对甲基1605车间进行配套的技术改造,增强了企业的后劲。当年获省级先进企业称号,翌年又获国家计量二级企业等称号。
  到1992年底,该厂拥有职工487人,固定资产原值479.2万元,净值205.2万元;当年生产甲基1605202吨(折100%)、杀灭菊酯93吨(折100%);完成工业总产值2303.7万元,实现税利126.9万元。
  福州农药厂
  福州农药厂创建于1958年,是在合作化高潮中,由鼓楼第一化工厂、明光油漆厂、综合化工厂及其他手工业合作社等十几家私营厂社合并组建的。原有职工百余人,固定资产3.7万元。只能加工胶体硫和杀虫多等小产品。1961年,由区属小厂升为市属企业。
  1963年,国家投资500万元,投产六六六可湿性粉剂和DDT乳剂。60年代末,利用六六六原粉中的无毒体为原料,建成年产300吨的五氯酚钠车间,是本省最早问世的除草剂生产车间。
  1975年,该厂利用核留外汇,建成年产1200吨的25%杀虫脒车间和年产250吨的二甲基甲酰胺车间。1979年到1981年,相继建成年产1250吨的50%敌敌畏车间和年产2200吨的25%杀虫双水剂车间。在贵州省化工研究所的合作下,杀虫双水剂采用氯化新工艺,收得率由60%提高到75%以上。主要原料耗(氯丙烯、二甲胺、大苏打等)由3000公斤降至2600公斤,跨入全国同类产品的先进行列。
  1983年4月,六六六粉剂和DDT乳剂被淘汰,五氯酚钠也相继停产。该厂在使用甲基1605替代六六六生产粉剂的同时,先后开发了杀虫双颗粒剂、克死螨乳油及增效粉剂。1988年,又与福州抗菌素厂联合开发,利用头孢霉素废液建成年回收2000吨溶媒(二氯甲烷、三氯乙烷)的车间。此外,该厂还加工甲甲磷乳油、久效磷乳油及灭害灵等产品。
  1987年,该厂生产的敌敌畏乳油获得省优质产品称号。1988年,该厂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先进企业。1990~1991年,杀虫双水剂先后获得省优质产品和化工部优质产品称号。
  到1992年底,该厂拥有职工696人,固定资产原值522.4万元,净值314万元;当年生产敌敌畏1108吨(折100%,下同),杀虫双313吨,杀虫脒223吨,单甲脒23吨。当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179.5万元,实现税利37.8万元。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化学工业志

《福建省志·化学工业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共十三章,主要包括了化学矿山工业、化学肥料工业、化学农药工业、无机化工原料工业、有机化工原料及合成材料工业、石油化学工业、精细化学品工业、涂料、颜料和染料工业、椽胶加工工业、化工机械工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