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氮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化学工业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2228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氮肥
分类号: TQ441
页数: 11
页码: 20-30
摘要: 本节记述福建省氮肥工业创始于本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至70年代生产的品种有石灰氮、氨水、碳铵、硝酸铵和少量的氯化铵、硫酸铵、腐植酸铵等。到1992年底,全省共有氮肥企业39个,合成氨产量达56.40万吨,氮肥产量达37.57万吨。
关键词: 福建省 氮肥 肥料工业

内容

福建氮肥工业创始于本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至70年代生产的品种有石灰氮、氨水、碳铵、硝酸铵和少量的氯化铵、硫酸铵、腐植酸铵等。80年代,增加了新品种尿素,而石灰氮、腐植酸铵则不再作为化肥使用。到1992年底,全省共有氮肥企业39个,合成氨产量达56.40万吨,氮肥产量达37.57万吨(其中:碳铵27.47万吨,占73.12%;尿素9.06万吨,占24.11%;氯化铵、硝酸铵1.04万吨,占2.77%)。
  一、合成氨
  (一)合成氨工业的建设
  1957~1965年是本省合成氨工业的起步阶段。第一批布点的合成氨企业有三明化工厂的中型合成氨工程和永春、福州、南平、泉州、漳州等5个小型合成氨厂。1957年,福建省政府决定兴建三明化肥厂(三明化工总厂前身),由张维兹负责筹建处工作。1958年,该厂分为氯化铵厂和石灰氮厂2个厂进行筹建。氯化铵厂原设计合成氨年产能力2.5万吨,加工纯碱、氯化铵各8万吨,同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时,改为年产合成氨5万吨、加工氯化铵、纯碱各16万吨。同年11月,石灰氮厂工程破土动工。1959年3月,省化工局决定氯化铵厂与石灰氮厂合并为三明化工厂。1962年,因遇国民经济困难,该厂中型合成氨工程(即氯化铵工程)被迫缓建。1961~1965年,相继建成投产的有:年产800吨合成氨的省化工试验厂、南平合成氨厂、泉州合成氨厂、漳州氨肥厂(现龙海合成氨厂)和年产2000吨合成氨的永春化肥厂以及年产5000吨合成氨的三明化工厂列西化肥厂(后改名三明化工厂小氨分厂)。到1965年底,全省共有6个小合成氨企业,合成氨生产能力达2.26万吨,实际产量为1.01万吨。
  60年代末到70年代是本省合成氨工业的大发展阶段。1966年6月,国家计委批准三明化工厂续建中氨工程,产品方案改为年产合成氨4.5万吨,加工碳铵18万吨。1969年,该工程开始动工,翌年12月建成投产。1966~1969年,邵武、漳平(均为5000吨规模)和莆田(3000吨规模)3个小合成氨厂相继建成投产。1967~1968年,与江西省合作制造的3套3000吨规模的小合成氨厂设备,安排在上杭、南靖、建瓯等县建厂。为了加快小合成氨厂的建设,1969年,省内成立小氮肥设备制造协作组,首批自制10套3000吨规模的小合成氨厂设备,安排在福清、闽清、安溪、长泰、龙岩、宁化、尤溪、浦城、古田、福安等县建厂。70年代前5年,本省共分配到上海制造的3000吨规模小合成氨厂设备16套(其中1970年分配到的7套安排在顺昌、将乐、永定、宁德、连江、平和、南安等县建厂;1971年分配到的3套,安排在厦门市、永安县和福州氮肥厂;1972~1975年,分配到的6套,安排在泰宁、光泽、清流、闽侯、连城、仙游等县建厂)。1978年,由省、地、县集资,又安排8套小合成氨项目,在漳浦、龙海(角美)、长汀、武平、大田、邵武(第二化肥厂)、明溪、长乐等县建厂(均系集体所有制企业),前5套为3000吨规模,后3套为5000吨规模。到1979年底,全省共计安排建设中型合成氨1套和小型合成氨45套(不包括国防系统的龙江化工厂),建成投产的有中型1套、小型42套(明溪、武平、长乐等3套于1980~1984年建成投产),合成氨生产能力达25.15万吨,实际产量为23.29万吨,分别比1965年增长10.1倍和22.1倍。
  80年代是本省合成氨工业的提高和调整阶段。在70年代中后期的挖潜改造、填平补齐、成龙配套、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上,1980年后,全省小合成氨厂又分批择优技术改造,采用较先进的节能设备和技术,更新换代主体设备及其配套工程,提高生产能力和节能降耗。1980年,全省小合成氨厂共有43个,平均单厂合成氨年产能力只4569吨(其中万吨以上仅有5个);1990年,全省小合成氨厂共有39个,平均单厂合成氨年产能力达11485吨(其中万吨以上达29个),比1980年提高1.5倍。与此同时,在省内生产厂、设计院和大学等部门的协作下还研制成功沸腾锅炉,使之能全烧或掺烧省内白煤;开发成功小氨自热蒸汽化第二换热网络,为小合成氨厂提供了一条利用余热、降低能耗的有效途径;研究成功合成氨厂含氰污水处理以及A110_3、A201氨合成新型催化剂等。由于加强技术革新和科学管理,不但促进了合成氨生产发展,而且使全省平均吨氨两煤耗(①两煤耗包括原料煤耗和燃料煤耗,均折标准煤。),由1980年的2823公斤降到1992年的1794公斤,平均吨氨电耗由1980年的1674千瓦时降到1992年的1376千瓦时。
  1977年,三明化工厂合成氨经过技术改造和填平补齐,年产能力由4.5万吨提高到6万吨。1981年10月,该厂合成氨二期工程——合成氨6万吨,配尿素11万吨建成投产,使该厂的合成氨年产能力翻了一番,达到12万吨。1990年,三明化工厂在碳铵改尿素工程中再次扩建年产4万吨合成氨。
  80年代以后,全省有7个小合成氨厂关停并转。1980年,浦城合成氨厂因供电不足而停产。1983年3月,三明化工厂小氨分厂改为中氨第二造气车间,提供半水煤气原料。1984年10月和1985年,福安合成氨厂与宁德合成氨厂因资金短缺、技改中断,加上化肥销售不景气和管理不善而停产。1986年8月,建瓯化肥厂因原材料供应困难等原因而转产(与上海砂轮厂联营生产碳化硅砂轮磨料)。1989~1991年,明溪合成氨厂和龙海角美合成氨厂,因长期亏损相继停产。到1992年,全省合成氨厂共有39个(其中:中型1个,小型38个),当年全省合成氨厂生产能力达到71.70万吨(其中:中型20.5万吨,小型51.2万吨),实际产量为56.40万吨(其中:中型15.94万吨,小型40.46万吨),分别比1979年增长1.85倍和1.42倍。
  (二)原料开发
  本省缺乏合成氨造气所需的原料焦炭或无烟块煤,为解决省内合成氨造气原料问题,1962年,省化工研究所建立无烟煤试验组,对省内无烟煤进行理化性能及工艺性能的试验检测工作,筛选出龙岩坑柄煤为合成氨造气用煤。1963年,经化工部批准,与南京化学工业公司化肥厂合作,运去1400吨坑柄煤在该厂Φ274OrmnU.G.I造气炉试烧成功。
  60年代末至70年代,小合成氨迅速发展,造气用的块煤供不应求,省化工研究所进行用粉煤加工块煤的种种探索。1967年,永春化肥厂开始研制粉煤成型,以消石灰为粘结剂,用变换气进行碳化,于1969年初制造出国内第一批石灰碳化煤球,投入Φ1980mm造气炉试烧成功,为小合成氨厂提供新的原料来源。在学习永春化肥厂经验的基础上,漳平化肥厂建成了一条1.5万吨加压变换气碳化煤球生产线。1971年,长泰合成氨厂对加压变换气碳化煤球,在工艺技术上有所改进,使该厂做到当年投产,当年达到设计能力,当年有盈利,受到燃化部的表彰,成为全国小合成氨厂的先进单位。1972年4月,燃化部在漳州市召开全国第一次小氮肥生产经验交流会,及时总结和推广粉煤成型造气的经验。与会代表还到长泰合成氨厂和漳平化肥厂现场参观。使碳化煤球的生产经验,迅速向全国推广。长泰合成氨厂还为全国小氮肥厂举办过18期碳化煤球学习班,接待全国同行业数千人参观学习。
  1972~1974年,南靖、永安等合成氨厂进行石灰窑气碳化煤球试验,泰宁合成氨厂试验过纸浆煤球。省燃化设计队(现省石油化工设计院)根据燃化部的委托,编写出《福建省碳化煤球生产介绍》和《用碳化煤球生产合成氨原料气》等资料,设计出《加压变换气碳化煤球流程》和《水洗膨胀气碳化煤球流程》2套通用设计图纸,发行全国。到1978年,全国1200多个小合成氨厂中,约有600多个采用了石灰碳化煤球。
  80年代,省内碳化煤球制造又有新发展。福州氮肥厂利用福州第二化工厂的电石渣为粘结剂,以锅炉烟道气经增湿降温后补进高压水洗膨胀气,用离心机进行循环碳化,大大降低了碳化煤球成本。连江、宁德等合成氨厂也用过电石渣代替石灰生产碳化煤球。此外,福清、闽清、龙海等合成氨厂还根据当地资源,试验过陶土煤球。
  二、碳酸氢铵
  碳酸氢铵简称碳铵,含氮量17%左右,适用于多种作物施肥,是我国自己开发的氮肥品种。
  本省碳铵生产始于60年代初。1962年12月,永春化肥厂2000吨规模合成氨投产,翌年元旦生产出碳铵,为全省首家碳铵生产厂。随后,南平合成氨厂、福州氮肥厂、三明化工厂列西分厂、漳平化肥厂也相继投产碳铵。到1966年底,全省生产碳铵企业共有5个,碳铵产量9294吨(折纯,下同),占同年氮肥产量的35.82%。
  1970年12月,三明化工厂年产能力4.5万吨合成氨、加工18万吨碳铵投产,翌年生产碳铵8816吨,占同年全省碳铵产量的34.44%,为省内最大的碳铵生产厂。1977年,三明化工厂大氨分厂通过填平补齐,生产能力扩至合成氨6万吨、碳铵24万吨,当年生产碳铵2-8万吨。
  1969~1978年,全省有建瓯、南靖、长泰、安溪、古田、连江、南安、尤溪、平和、顺昌、福安、永定、厦门、宁德、永安、将乐、福清、浦城、泰宁、清流、闽侯、光泽、连城等23个小合成氨厂投产碳铵产品。泉州、宁化、龙岩、闽清等4个小合氨厂由农用氨水转产碳铵。到1978年底,全省碳铵生产企业发展到33个,当年碳铵产量达11.69万吨,比1%6年增长11.6倍,占同年全省氮肥产量的88.97%,成为省内氮肥的主要品种。
  1979~1984年,又建成仙游、长汀、漳浦、大田、龙海(角美)、邵武(第二化肥厂)、明溪、武平、长乐等9家碳铵生产厂,龙海、上杭、甫田等3个小合成氨厂由农用氨水转产碳铵。在这期间,全省碳铵生产厂通过全面整顿,企业面貌有了明显变化。1980年,永春化肥厂成为全省首家和全国第一批实现年利润上百万元的小化肥企业。同年,南靖合成氨厂被评为全国小氮肥战线的红旗单位。翌年,顺昌合成氨厂被列为全国小氮肥百面红旗之一。1984年,全省碳铵产量达25.24万吨。
  1986年,三明化工厂、永安智胜化工联合公司和福州氮肥厂的碳铵产品,首次获得化工部优质产品称号。同年,龙岩合成氨厂试行厂长负责制,1988年进一步深化内部改革,开始实行风险抵押、试行岗位优化组合,碳铵产量由1986年的7745吨增加到9261吨,全厂利税由1986年的31.66万元提高到1988年的203.03万元。到1992年,全省碳铵生产厂达39个,当年生产碳铵27.47万吨(其中:中型2.61万吨、小型24.86万吨),比1978年增长1.35倍,占同年氮肥产量的73.10%。
  三、尿素
  尿素学名为碳酰二胺,含氮量46%,属中性肥料,是一种高浓度氮肥。
  本省尿素工程筹建始于70年代中期。1975年12月,石油化工部批准三明化工厂合成氨二期工程——年产6万吨合成氨,加工尿素11万吨,为当时全国筹建的23家中型尿素厂之一。该套装置合成氨采用本菲尔法脱碳,尿素采用水溶液全循环法。
  三明化工厂尿素工程于1977年10月开始施工,1978年5月安装。1981年11月14日,实现化工投料试车一次成功。1982年,生产尿素2030吨(折纯,下同),填补了省内尿素生产空白。该厂总工程师江培萱,在设计调查中,带领设计部门人员跑遍全国十几个省市,走访了有关设计院和化肥厂,博取众长,对原设计作了补充修改,对尿素的顺利投产,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985年,三明化工厂尿素产量达4.75万吨,合格率上升到99.64%,—级品率达66.54%。当年,该厂斑竹牌尿素被评为省优质产品。
  1986年,三明化工厂生产尿素5.12万吨,达到设计能力,在全国同类厂中居先进行列。1988年,斑竹牌尿素获得化工部优质产品称号。为满足农业生产对高浓度化肥的需要,该厂于1990年上半年动工将年产24万吨碳铵改为11万吨尿素,并采用先进的二氧化碳汽提法新工艺。同时还扩建合成氨能力4万吨。上述两项工程1992年5月建成投产。
  1987年,顺昌合成氨厂开始进行年产4万吨尿素工程建设,于1991年10月投产,成为全省首家改产尿素的小合成氨厂。
  1992年,全省生产尿素企业有2个,尿素年产能力达26万吨,当年产量达9.07万吨(折纯),占当年氮肥产量的24.11%,其中三明化工总厂7.65万吨,顺昌合成氨厂1.42万吨。
  四、硝酸铵(简称硝铵)
  本省仅有邵武化肥厂生产硝铵,原设计为年产合成氨5000吨,加工硝铵10000吨。该厂1965年4月筹建,1966年8月合成氨建成,1969年6月硝铵投产。1981年,硝铵生产能力达12000吨,1986年达到13000吨。
  邵武化肥厂生产的硝铵产品,主是供省内炸药厂作原料,只有少部分用作肥料。1969~1992年,该厂累计生产硝铵6.82万吨(折纯),其中作农用肥料2.16万吨,占31.6%。
  五、氯化铵
  本省氯化铵生产始于70年代。1970年,三明化工厂小氨分厂采用上海浦东化肥厂的变换气联合制碱技术,兴建一套规模为]万吨的小联碱装置。1970年10月试车,生产出少量氯化铵。1975年,该装置因工艺不成熟,设备腐蚀严重,生产不正常而停产。
  1978年,南平市第二化工厂为了生产泡花碱,试验硫酸钠---中间盐复分解法制纯碱,联产氯化铵产品,当年试产出氯化铵50吨(折纯,下同)。1981年,因重碱质量波动,氯化铵质量不合格而停止生产试验。
  1984年10月,永安合成氨厂采用与省化工研究所共同开发的技术成果,建成规模为5000吨的硫酸——中间盐复分解小联碱车间。当年生产氯化铵293吨。1986年,氯化铵产量上升到1383吨,为该厂年产量高水平。后因市场和原料价格等问题于1990年停产。
  1987年,福州氮肥厂动工兴建规模为4万吨的联碱工程,1988年8月建成投产,当年生产氯化铵762吨,占全省当年氯化铵产量的50.37%。1992年,全省仅有福州氮肥厂生产氯化铵,当年产量9969吨。该厂生产的氯化铵,有工业用和农业用两种,农用氯化铵,大部分用作混合肥的原料。
  六、氨水
  农用氨水是本省合成氨工业最初的加工产品。1961年4月,福州氮肥厂年产800吨合成氨装置投产,成为全省第一家合成氨和农用氨水生产厂。1962年,南平合成氨厂建成投产,初期也生产农用氨水,当年全省生产农用氨水211吨(折纯,下同)。1964年和1965年,龙海合成氨厂、泉州合成氨厂、三明列西化肥厂分别投产,1965年,全省农用氨水产量达到4277吨。
  1966年,邵武化肥厂、漳平化肥厂投产,初期也都生产过农用氨水,1966年,全省农用氨水产量达9947吨。
  1969~1972年,生产农用氨水的莆田、闽清、龙岩、上杭、宁化等小氨厂投产,加上其它一些碳铵厂也生产部分氨水,1973年,全省农用氨水产量上升到1.55万吨。
  1974~1980年,全省每年农用氨水产量,保持在1万吨上下。由于氨水易挥发,贮运困难,施用不便等原因,到1980年农用氨水生产厂已全部改产碳铵。1981~1990年,仅有三明化工总厂、福州氮肥厂等少数企业生产少量氨水,主要是供工业用。1990年,全省只生产农用氨水1102吨。从1991年开始就不再生产农用氨水。
  七、石灰氮(氰氨化钙)
  本省只有三明化工厂生产石灰氮,它是利用省内丰富的电力和石灰石资源,生产电石而后加工为石灰氮的。1958年,三明石灰氮厂(三明化工厂前身)开始筹建,国务院批准设计规模为年产电石和石灰氮各2万吨(后电石改批为4万吨)。1960年4月,该厂建成变压器容量为1万KVA的1#电石炉。同年5月,建成年产2万吨石灰氮生产装置,当年生产石灰氮189吨(折纯,下同),1962年上升到1366吨。1964年,三明化工厂石灰氮年产能力扩大到3万吨,当年生产石灰氮5118吨,一级品率60.44%,特级品率23.80%。1966年,石灰氮产量达到6706吨,特级品率上升到99.1%,创历史最好生产水平。
  1973年,三明化工厂的石灰氮逐渐转作双氰胺原料。1980年后,石灰氮不再作为肥料使用,全部作为双氰胺的原料。
  八、其他氮肥
  本省生产的氮肥产品,还有少量的腐植酸铵和硫酸铵。
  1961年,漳浦化工厂和大田化肥厂,各生产腐植酸铵227吨和34吨。1971~1978年,晋江化工厂和惠安腐植酸厂,利用当地的泥炭土资源,生产腐植酸铵。由于碳铵迅速发展,这些腐植酸铵生产厂先后停产,或专门生产工业用的腐植酸产品。
  1962~1965年,福州氮肥厂、厦门电化厂、惠安化工厂共计生产硫酸铵2183吨(折纯,下同)。1970~1977年,福州硫酸厂利用回收尾气,共计生产液体硫酸铵2175吨。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化学工业志

《福建省志·化学工业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共十三章,主要包括了化学矿山工业、化学肥料工业、化学农药工业、无机化工原料工业、有机化工原料及合成材料工业、石油化学工业、精细化学品工业、涂料、颜料和染料工业、椽胶加工工业、化工机械工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