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化学肥料工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化学工业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2227
颗粒名称: 第二章 化学肥料工业
分类号: TQ44
页数: 22
页码: 18-39
摘要: 本章记述福建省化学肥料工业,随着化肥生产技术的逐步成熟和需求量的增加,全省加快了化肥工业的建设速度。其中氮肥466.56万吨,磷肥122.19万吨,为本省农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关键词: 福建省 矿山工业 肥料工业

内容

建国前,福建的化学肥料工业是空白。农民历来施用农家肥,仅沿海少数地区用过进口硫酸铵(俗称肥田粉)。50年代后期,福建的化肥工业才逐步发展起来。
  1958~1959年,在“大跃进”期间,全省掀起大办小接硫、小磷肥热潮,两年共计生产各种土化肥2.85万吨,但因生产设备过于简陋,产品质次价高,60年代初,除少数厂点发展成为小型磷肥厂外,其余大部分土化肥生产厂点都被迫关停。
  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全省中小型化肥企业开始布点建设。1960年5月,三明化工厂年产2万吨石灰氮装置投产,为本省最早问世的氮肥企业。1961年4月,省化工试验厂(现福州氮肥厂)建成年产800吨的合成氨生产装置。同年,福州硫酸厂建成年产1万吨的普钙车间。1962年12月,永春化肥厂建成年产2000吨合成氨的全省首套碳铵生产装置。60年代初,由于国家遭遇严重的经济困难,已列入计划的三明化工厂中型合成氨工程被迫缓建,龙海、泉州等小合成氨厂也推迟了建设进度。1962年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好转,又有一些小合成氨厂、小磷肥厂投产。到1965年底,全省共有化肥企业21个(其中氮肥6个、磷肥15个),当年化肥产量达4.46万吨(折纯,下同)。
  60年代后期,随着化肥生产技术的逐步成熟和需求量的增加,全省加快了化肥工业的建设速度。但受“文化大革命”的干扰,1967年和1968年,全省化肥产量下降到2.91万吨和1万吨,分别比1966年的5.62万吨降低48.22%和82.20%。到1970年,产量才恢复到1966年的水平。70年代前期,由于投产企业增加,产量虽有一定增长,但速度仍很缓慢。1976年,全省化肥产量只达到7.87万吨。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全省化肥生产出现了生机,产量逐年上升。到1978年,全省化肥企业发展到60个(其中氮肥37个,磷肥23个),化肥产量达16.40万吨,比1965年增长2.7倍。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省化肥企业认真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对消耗高、亏损大的小化肥企业实行关停并转,对生产条件和管理水平好的企业择优改造。1980年,全省小化肥行业在财政定额补贴后,首次实现扭亏为盈,盈利额达497.62万元。1984年,全省化肥产量达到32.37万吨,当年小化肥取消财政补贴仍盈利1814.62万元。1985年,因化肥进口过多,冲击国内市场,本省化肥产品也出现严重的积压现象3985~1986年的2年间,化肥产量停滞不前。1986年亏损额达524.8万元。1987年后,国家采取控制化肥进口措施,全省化肥产量恢复上升的势头,1988年突破40万吨。1989年,全省小化肥行业盈利达到5508.59万元,创历史最高盈利水平。到1992年底,全省共有化肥企业57个(其中氮肥企业39个,磷肥企业18个),当年生产化肥47.31万吨,比1965年增长9,6倍,比1978年增长1.88倍。
  本省化肥产品结构,主要为氮肥,其次为磷肥,钾肥几乎空白,但在70年代初期至80年代中期,还曾以明矾石为原料生产过氮钾肥、以钾长石为原料生产过钾钙肥、以泥炭为原料生产过腐植酸铵肥,其生产持续时间都很短,产量也极微。
  1960~1992年,全省共计生产化肥589.16万吨(折纯),其中氮肥466.56万吨,磷肥122.19万吨,为本省农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1992年,全省化肥行业职工达42259人,占全省化工系统职工总数的55.84%;化肥全行业总产值达11.77亿元,占全省化工系统总产值的33.46%;实现利税达9937.2万元,占全省化工系统利税总额的33.2%,成为本省化学工业的主要行业。
  第一节 氮肥
  福建氮肥工业创始于本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至70年代生产的品种有石灰氮、氨水、碳铵、硝酸铵和少量的氯化铵、硫酸铵、腐植酸铵等。80年代,增加了新品种尿素,而石灰氮、腐植酸铵则不再作为化肥使用。到1992年底,全省共有氮肥企业39个,合成氨产量达56.40万吨,氮肥产量达37.57万吨(其中:碳铵27.47万吨,占73.12%;尿素9.06万吨,占24.11%;氯化铵、硝酸铵1.04万吨,占2.77%)。
  一、合成氨
  (一)合成氨工业的建设
  1957~1965年是本省合成氨工业的起步阶段。第一批布点的合成氨企业有三明化工厂的中型合成氨工程和永春、福州、南平、泉州、漳州等5个小型合成氨厂。1957年,福建省政府决定兴建三明化肥厂(三明化工总厂前身),由张维兹负责筹建处工作。1958年,该厂分为氯化铵厂和石灰氮厂2个厂进行筹建。氯化铵厂原设计合成氨年产能力2.5万吨,加工纯碱、氯化铵各8万吨,同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时,改为年产合成氨5万吨、加工氯化铵、纯碱各16万吨。同年11月,石灰氮厂工程破土动工。1959年3月,省化工局决定氯化铵厂与石灰氮厂合并为三明化工厂。1962年,因遇国民经济困难,该厂中型合成氨工程(即氯化铵工程)被迫缓建。1961~1965年,相继建成投产的有:年产800吨合成氨的省化工试验厂、南平合成氨厂、泉州合成氨厂、漳州氨肥厂(现龙海合成氨厂)和年产2000吨合成氨的永春化肥厂以及年产5000吨合成氨的三明化工厂列西化肥厂(后改名三明化工厂小氨分厂)。到1965年底,全省共有6个小合成氨企业,合成氨生产能力达2.26万吨,实际产量为1.01万吨。
  60年代末到70年代是本省合成氨工业的大发展阶段。1966年6月,国家计委批准三明化工厂续建中氨工程,产品方案改为年产合成氨4.5万吨,加工碳铵18万吨。1969年,该工程开始动工,翌年12月建成投产。1966~1969年,邵武、漳平(均为5000吨规模)和莆田(3000吨规模)3个小合成氨厂相继建成投产。1967~1968年,与江西省合作制造的3套3000吨规模的小合成氨厂设备,安排在上杭、南靖、建瓯等县建厂。为了加快小合成氨厂的建设,1969年,省内成立小氮肥设备制造协作组,首批自制10套3000吨规模的小合成氨厂设备,安排在福清、闽清、安溪、长泰、龙岩、宁化、尤溪、浦城、古田、福安等县建厂。70年代前5年,本省共分配到上海制造的3000吨规模小合成氨厂设备16套(其中1970年分配到的7套安排在顺昌、将乐、永定、宁德、连江、平和、南安等县建厂;1971年分配到的3套,安排在厦门市、永安县和福州氮肥厂;1972~1975年,分配到的6套,安排在泰宁、光泽、清流、闽侯、连城、仙游等县建厂)。1978年,由省、地、县集资,又安排8套小合成氨项目,在漳浦、龙海(角美)、长汀、武平、大田、邵武(第二化肥厂)、明溪、长乐等县建厂(均系集体所有制企业),前5套为3000吨规模,后3套为5000吨规模。到1979年底,全省共计安排建设中型合成氨1套和小型合成氨45套(不包括国防系统的龙江化工厂),建成投产的有中型1套、小型42套(明溪、武平、长乐等3套于1980~1984年建成投产),合成氨生产能力达25.15万吨,实际产量为23.29万吨,分别比1965年增长10.1倍和22.1倍。
  80年代是本省合成氨工业的提高和调整阶段。在70年代中后期的挖潜改造、填平补齐、成龙配套、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上,1980年后,全省小合成氨厂又分批择优技术改造,采用较先进的节能设备和技术,更新换代主体设备及其配套工程,提高生产能力和节能降耗。1980年,全省小合成氨厂共有43个,平均单厂合成氨年产能力只4569吨(其中万吨以上仅有5个);1990年,全省小合成氨厂共有39个,平均单厂合成氨年产能力达11485吨(其中万吨以上达29个),比1980年提高1.5倍。与此同时,在省内生产厂、设计院和大学等部门的协作下还研制成功沸腾锅炉,使之能全烧或掺烧省内白煤;开发成功小氨自热蒸汽化第二换热网络,为小合成氨厂提供了一条利用余热、降低能耗的有效途径;研究成功合成氨厂含氰污水处理以及A110_3、A201氨合成新型催化剂等。由于加强技术革新和科学管理,不但促进了合成氨生产发展,而且使全省平均吨氨两煤耗(①两煤耗包括原料煤耗和燃料煤耗,均折标准煤。),由1980年的2823公斤降到1992年的1794公斤,平均吨氨电耗由1980年的1674千瓦时降到1992年的1376千瓦时。
  1977年,三明化工厂合成氨经过技术改造和填平补齐,年产能力由4.5万吨提高到6万吨。1981年10月,该厂合成氨二期工程——合成氨6万吨,配尿素11万吨建成投产,使该厂的合成氨年产能力翻了一番,达到12万吨。1990年,三明化工厂在碳铵改尿素工程中再次扩建年产4万吨合成氨。
  80年代以后,全省有7个小合成氨厂关停并转。1980年,浦城合成氨厂因供电不足而停产。1983年3月,三明化工厂小氨分厂改为中氨第二造气车间,提供半水煤气原料。1984年10月和1985年,福安合成氨厂与宁德合成氨厂因资金短缺、技改中断,加上化肥销售不景气和管理不善而停产。1986年8月,建瓯化肥厂因原材料供应困难等原因而转产(与上海砂轮厂联营生产碳化硅砂轮磨料)。1989~1991年,明溪合成氨厂和龙海角美合成氨厂,因长期亏损相继停产。到1992年,全省合成氨厂共有39个(其中:中型1个,小型38个),当年全省合成氨厂生产能力达到71.70万吨(其中:中型20.5万吨,小型51.2万吨),实际产量为56.40万吨(其中:中型15.94万吨,小型40.46万吨),分别比1979年增长1.85倍和1.42倍。
  (二)原料开发
  本省缺乏合成氨造气所需的原料焦炭或无烟块煤,为解决省内合成氨造气原料问题,1962年,省化工研究所建立无烟煤试验组,对省内无烟煤进行理化性能及工艺性能的试验检测工作,筛选出龙岩坑柄煤为合成氨造气用煤。1963年,经化工部批准,与南京化学工业公司化肥厂合作,运去1400吨坑柄煤在该厂Φ274OrmnU.G.I造气炉试烧成功。
  60年代末至70年代,小合成氨迅速发展,造气用的块煤供不应求,省化工研究所进行用粉煤加工块煤的种种探索。1967年,永春化肥厂开始研制粉煤成型,以消石灰为粘结剂,用变换气进行碳化,于1969年初制造出国内第一批石灰碳化煤球,投入Φ1980mm造气炉试烧成功,为小合成氨厂提供新的原料来源。在学习永春化肥厂经验的基础上,漳平化肥厂建成了一条1.5万吨加压变换气碳化煤球生产线。1971年,长泰合成氨厂对加压变换气碳化煤球,在工艺技术上有所改进,使该厂做到当年投产,当年达到设计能力,当年有盈利,受到燃化部的表彰,成为全国小合成氨厂的先进单位。1972年4月,燃化部在漳州市召开全国第一次小氮肥生产经验交流会,及时总结和推广粉煤成型造气的经验。与会代表还到长泰合成氨厂和漳平化肥厂现场参观。使碳化煤球的生产经验,迅速向全国推广。长泰合成氨厂还为全国小氮肥厂举办过18期碳化煤球学习班,接待全国同行业数千人参观学习。
  1972~1974年,南靖、永安等合成氨厂进行石灰窑气碳化煤球试验,泰宁合成氨厂试验过纸浆煤球。省燃化设计队(现省石油化工设计院)根据燃化部的委托,编写出《福建省碳化煤球生产介绍》和《用碳化煤球生产合成氨原料气》等资料,设计出《加压变换气碳化煤球流程》和《水洗膨胀气碳化煤球流程》2套通用设计图纸,发行全国。到1978年,全国1200多个小合成氨厂中,约有600多个采用了石灰碳化煤球。
  80年代,省内碳化煤球制造又有新发展。福州氮肥厂利用福州第二化工厂的电石渣为粘结剂,以锅炉烟道气经增湿降温后补进高压水洗膨胀气,用离心机进行循环碳化,大大降低了碳化煤球成本。连江、宁德等合成氨厂也用过电石渣代替石灰生产碳化煤球。此外,福清、闽清、龙海等合成氨厂还根据当地资源,试验过陶土煤球。
  二、碳酸氢铵
  碳酸氢铵简称碳铵,含氮量17%左右,适用于多种作物施肥,是我国自己开发的氮肥品种。
  本省碳铵生产始于60年代初。1962年12月,永春化肥厂2000吨规模合成氨投产,翌年元旦生产出碳铵,为全省首家碳铵生产厂。随后,南平合成氨厂、福州氮肥厂、三明化工厂列西分厂、漳平化肥厂也相继投产碳铵。到1966年底,全省生产碳铵企业共有5个,碳铵产量9294吨(折纯,下同),占同年氮肥产量的35.82%。
  1970年12月,三明化工厂年产能力4.5万吨合成氨、加工18万吨碳铵投产,翌年生产碳铵8816吨,占同年全省碳铵产量的34.44%,为省内最大的碳铵生产厂。1977年,三明化工厂大氨分厂通过填平补齐,生产能力扩至合成氨6万吨、碳铵24万吨,当年生产碳铵2-8万吨。
  1969~1978年,全省有建瓯、南靖、长泰、安溪、古田、连江、南安、尤溪、平和、顺昌、福安、永定、厦门、宁德、永安、将乐、福清、浦城、泰宁、清流、闽侯、光泽、连城等23个小合成氨厂投产碳铵产品。泉州、宁化、龙岩、闽清等4个小合氨厂由农用氨水转产碳铵。到1978年底,全省碳铵生产企业发展到33个,当年碳铵产量达11.69万吨,比1%6年增长11.6倍,占同年全省氮肥产量的88.97%,成为省内氮肥的主要品种。
  1979~1984年,又建成仙游、长汀、漳浦、大田、龙海(角美)、邵武(第二化肥厂)、明溪、武平、长乐等9家碳铵生产厂,龙海、上杭、甫田等3个小合成氨厂由农用氨水转产碳铵。在这期间,全省碳铵生产厂通过全面整顿,企业面貌有了明显变化。1980年,永春化肥厂成为全省首家和全国第一批实现年利润上百万元的小化肥企业。同年,南靖合成氨厂被评为全国小氮肥战线的红旗单位。翌年,顺昌合成氨厂被列为全国小氮肥百面红旗之一。1984年,全省碳铵产量达25.24万吨。
  1986年,三明化工厂、永安智胜化工联合公司和福州氮肥厂的碳铵产品,首次获得化工部优质产品称号。同年,龙岩合成氨厂试行厂长负责制,1988年进一步深化内部改革,开始实行风险抵押、试行岗位优化组合,碳铵产量由1986年的7745吨增加到9261吨,全厂利税由1986年的31.66万元提高到1988年的203.03万元。到1992年,全省碳铵生产厂达39个,当年生产碳铵27.47万吨(其中:中型2.61万吨、小型24.86万吨),比1978年增长1.35倍,占同年氮肥产量的73.10%。
  三、尿素
  尿素学名为碳酰二胺,含氮量46%,属中性肥料,是一种高浓度氮肥。
  本省尿素工程筹建始于70年代中期。1975年12月,石油化工部批准三明化工厂合成氨二期工程——年产6万吨合成氨,加工尿素11万吨,为当时全国筹建的23家中型尿素厂之一。该套装置合成氨采用本菲尔法脱碳,尿素采用水溶液全循环法。
  三明化工厂尿素工程于1977年10月开始施工,1978年5月安装。1981年11月14日,实现化工投料试车一次成功。1982年,生产尿素2030吨(折纯,下同),填补了省内尿素生产空白。该厂总工程师江培萱,在设计调查中,带领设计部门人员跑遍全国十几个省市,走访了有关设计院和化肥厂,博取众长,对原设计作了补充修改,对尿素的顺利投产,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985年,三明化工厂尿素产量达4.75万吨,合格率上升到99.64%,—级品率达66.54%。当年,该厂斑竹牌尿素被评为省优质产品。
  1986年,三明化工厂生产尿素5.12万吨,达到设计能力,在全国同类厂中居先进行列。1988年,斑竹牌尿素获得化工部优质产品称号。为满足农业生产对高浓度化肥的需要,该厂于1990年上半年动工将年产24万吨碳铵改为11万吨尿素,并采用先进的二氧化碳汽提法新工艺。同时还扩建合成氨能力4万吨。上述两项工程1992年5月建成投产。
  1987年,顺昌合成氨厂开始进行年产4万吨尿素工程建设,于1991年10月投产,成为全省首家改产尿素的小合成氨厂。
  1992年,全省生产尿素企业有2个,尿素年产能力达26万吨,当年产量达9.07万吨(折纯),占当年氮肥产量的24.11%,其中三明化工总厂7.65万吨,顺昌合成氨厂1.42万吨。
  四、硝酸铵(简称硝铵)
  本省仅有邵武化肥厂生产硝铵,原设计为年产合成氨5000吨,加工硝铵10000吨。该厂1965年4月筹建,1966年8月合成氨建成,1969年6月硝铵投产。1981年,硝铵生产能力达12000吨,1986年达到13000吨。
  邵武化肥厂生产的硝铵产品,主是供省内炸药厂作原料,只有少部分用作肥料。1969~1992年,该厂累计生产硝铵6.82万吨(折纯),其中作农用肥料2.16万吨,占31.6%。
  五、氯化铵
  本省氯化铵生产始于70年代。1970年,三明化工厂小氨分厂采用上海浦东化肥厂的变换气联合制碱技术,兴建一套规模为]万吨的小联碱装置。1970年10月试车,生产出少量氯化铵。1975年,该装置因工艺不成熟,设备腐蚀严重,生产不正常而停产。
  1978年,南平市第二化工厂为了生产泡花碱,试验硫酸钠---中间盐复分解法制纯碱,联产氯化铵产品,当年试产出氯化铵50吨(折纯,下同)。1981年,因重碱质量波动,氯化铵质量不合格而停止生产试验。
  1984年10月,永安合成氨厂采用与省化工研究所共同开发的技术成果,建成规模为5000吨的硫酸——中间盐复分解小联碱车间。当年生产氯化铵293吨。1986年,氯化铵产量上升到1383吨,为该厂年产量高水平。后因市场和原料价格等问题于1990年停产。
  1987年,福州氮肥厂动工兴建规模为4万吨的联碱工程,1988年8月建成投产,当年生产氯化铵762吨,占全省当年氯化铵产量的50.37%。1992年,全省仅有福州氮肥厂生产氯化铵,当年产量9969吨。该厂生产的氯化铵,有工业用和农业用两种,农用氯化铵,大部分用作混合肥的原料。
  六、氨水
  农用氨水是本省合成氨工业最初的加工产品。1961年4月,福州氮肥厂年产800吨合成氨装置投产,成为全省第一家合成氨和农用氨水生产厂。1962年,南平合成氨厂建成投产,初期也生产农用氨水,当年全省生产农用氨水211吨(折纯,下同)。1964年和1965年,龙海合成氨厂、泉州合成氨厂、三明列西化肥厂分别投产,1965年,全省农用氨水产量达到4277吨。
  1966年,邵武化肥厂、漳平化肥厂投产,初期也都生产过农用氨水,1966年,全省农用氨水产量达9947吨。
  1969~1972年,生产农用氨水的莆田、闽清、龙岩、上杭、宁化等小氨厂投产,加上其它一些碳铵厂也生产部分氨水,1973年,全省农用氨水产量上升到1.55万吨。
  1974~1980年,全省每年农用氨水产量,保持在1万吨上下。由于氨水易挥发,贮运困难,施用不便等原因,到1980年农用氨水生产厂已全部改产碳铵。1981~1990年,仅有三明化工总厂、福州氮肥厂等少数企业生产少量氨水,主要是供工业用。1990年,全省只生产农用氨水1102吨。从1991年开始就不再生产农用氨水。
  七、石灰氮(氰氨化钙)
  本省只有三明化工厂生产石灰氮,它是利用省内丰富的电力和石灰石资源,生产电石而后加工为石灰氮的。1958年,三明石灰氮厂(三明化工厂前身)开始筹建,国务院批准设计规模为年产电石和石灰氮各2万吨(后电石改批为4万吨)。1960年4月,该厂建成变压器容量为1万KVA的1#电石炉。同年5月,建成年产2万吨石灰氮生产装置,当年生产石灰氮189吨(折纯,下同),1962年上升到1366吨。1964年,三明化工厂石灰氮年产能力扩大到3万吨,当年生产石灰氮5118吨,一级品率60.44%,特级品率23.80%。1966年,石灰氮产量达到6706吨,特级品率上升到99.1%,创历史最好生产水平。
  1973年,三明化工厂的石灰氮逐渐转作双氰胺原料。1980年后,石灰氮不再作为肥料使用,全部作为双氰胺的原料。八、其他氮肥
  本省生产的氮肥产品,还有少量的腐植酸铵和硫酸铵。
  1961年,漳浦化工厂和大田化肥厂,各生产腐植酸铵227吨和34吨。1971~1978年,晋江化工厂和惠安腐植酸厂,利用当地的泥炭土资源,生产腐植酸铵。由于碳铵迅速发展,这些腐植酸铵生产厂先后停产,或专门生产工业用的腐植酸产品。
  1962~1965年,福州氮肥厂、厦门电化厂、惠安化工厂共计生产硫酸铵2183吨(折纯,下同)。1970~1977年,福州硫酸厂利用回收尾气,共计生产液体硫酸铵2175吨。
  第二节 磷肥
  福建农民早就有用骨粉沾秧根以壮秧苗的习惯。1958~1959年,在大办小接硫、小磷肥的热潮中,才开始土法生产磷肥。1964年初,为加快本省磷肥发展速度,省厅组织到广东考察后,拨款建设一批小硫酸、小磷肥厂,全省磷肥工业有了较大的发展。1978年后,全省磷肥工业经过调整和技改,不断提高生产能力。1985年,国家对磷肥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本省有19个企业取证。到1992年底,全省共有磷肥企业18个(其中普钙厂15个、钙镁磷肥厂3个),年产能力10.%万吨(折纯),当年生产磷肥9.74万吨(折纯,下同)。1960~1992年,累计生产磷肥近130万吨(其中,1978~1992年,全省化工系统外及乡镇企业生产磷肥7万多吨)。
  一、普通过磷酸钙
  普通过磷酸钙(简称普钙)主要成份为磷酸一钙和无水硫酸钙,含有效五氧化二磷一般在12~18%,属水溶性磷肥。
  普钙是本省磷肥的主要品种。1958年,沙县化肥厂开始用人工开采硫铁矿,用土炉和木风箱生产少量硫酸,用土法加工普钙。1959年底,福州硫酸厂建成年产2万吨硫酸车间,翌年用陶罐配酸、人工搅拌、地坑化成土法生产普钙。1958~1960年,土法生产普钙的还有:省化工试验厂、厦门硫酸厂、三明化工厂、泉州化工厂、漳州化工厂(现漳州化学品厂)等。1960年,全省生产普钙872吨。
  1961年,由省化工设计院设计的福州硫酸厂年产1万吨干法普钙车间投产。磨粉采用4R一3216雷蒙磨,有完整的配酸、冷却系统,混化采用单桨立式混合锅,用小车化成,间歇生产。1963年,该厂对普钙进行技改,增加一台5R—4018雷蒙磨,一台滚筒烘干机,改间歇混合锅为立式混合器,并在全省首家采用化成皮带,使生产连续化,熟化仓库设有小吊车2台,减轻劳动强度,改善生产条件,使普钙年产能力达3万吨。1964年,全省普钙产量达0.58万吨,其中,福州硫酸厂0.32万吨,占55.38%。这一时期,由于进口一部分摩洛哥矿、越南矿,磷矿品位较高,因而普钙质量较好,一级品率1963年为50.19%,1964年提高到85.18%。
  1965年,漳州化工厂改名为漳州化肥厂,并将普钙改干法为湿法流程,在全省首家采用浓酸矿浆法生产,大大改善了操作条件和环境卫生,产品一级品率由1964年的68.55%,提髙到100%。当年,全省生产普钙的企业有:福州硫酸厂、福州农药厂、厦门化肥厂、闽侯汶溪化肥厂、福清尚郑化肥厂、沙县化肥厂、莆田涵江化工厂、漳州化肥厂、龙海郭坑化肥厂、南靖化工厂、平和化肥厂、诏安化肥厂等12个,当年生产普钙1.63万吨。
  1966~1978年,有浦城、政和、松溪、顺昌、邵武、建阳、光泽、长泰、华安、仙游等一批小磷肥厂点投产。同时也有莆田涵江化工厂等厂点关停。到1978年底,全省生产普钙的企业有15个,当年生产普钙2.25万吨,比1965年增长38.37%。
  1978年后,全省磷肥厂在企业全面整顿中择优改造,不断扩大生产规模。龙海磷肥厂于1978年进行挖潜改造,使普钙年产能力由2万吨提高到4万吨。1981年,开始又着手新建一套年产能力10万吨的湿法普钙车间,于1983年建成投产,成为全省最大的磷肥生产厂。1979年,漳平硫酸厂5万吨湿法普钙装置投产。同年,福州硫酸厂建成普钙混化新厂房、又对部分设备进行改造,1988年新上10吨行车、使年产能力由4万吨提高到6万吨,并首家被评为省优产品。厦门化肥厂几经技改,到1978年普钙年产能力达到3.5万吨。1980年底,又改干法为湿法流程。1989年,更新设备加大化成皮带,并扩大和加高熟化仓库,增加库容,配置10吨行车,使年产能力提髙到9万吨。沙县化肥厂于1983年1月普钙改干法为湿法生产,并增加雷蒙磨,1985年,建成6万吨湿法普钙新车间,1989年4月,完成磷肥填平补齐,使普钙年产能力提高到9万吨。浦城磷肥厂和南靖磷肥厂也分别于1987年和1988年将湿法普钙车间能力扩至5万吨。此外,闽侯、邵武、政和等磷肥厂也不同程度扩大生产规模。
  80年代,由于普钙陆续改为湿法生产,磷矿品种又较繁杂,因而普钙水份指标不易控制。1987~1988年,部分企业生产的普钙一度水份超标,经采取有效措施,才降下来。1989年,建阳磷肥厂与江西工业大学联合开发的“矿浆活化剂在普钙生产中的应用”技术,降低普钙成品中的水份含量,1990年8月通过省级技术鉴定。采用该技术的还有松溪、政和、漳平等磷肥厂,都收到较好效果。与此同时,南靖磷肥厂与漳州师范学院联合开发“两液调控普钙质量”技术,也取得明显效果。该厂还与省电子研究所合作,采用微机调控普钙生产过程,正在完善之中。
  到1992年底,全省普钙生产企业共有15个,年产能力10.09万吨(折纯),当年生产普钙9.09万吨,比1978年增长3.04倍,占磷肥产量的93.33%。
  二、钙镁磷肥
  本省钙镁磷肥生产始于60年代初。1960年,白沙钙镁磷肥厂采用高炉法生产钙镁磷肥。1960年和1961年还有省化工试验厂、漳平化工厂、厦门化肥厂、长泰化肥厂等也投产钙镁磷肥。1960~1962年,全省共计生产钙镁磷肥1952吨(折纯,下同),其中,白沙钙镁磷肥厂生产1098吨,占56.25%。
  1964年,福州八一钙镁磷肥厂将原来13m3炼铁高炉改造为生产钙镁磷肥,年产能力为8万吨,当年生产钙镁磷肥438吨。同年,安溪电冶厂采用小电炉生产钙镁磷肥136吨。到1965年底,全省只有福州八一、白沙、福清尚郑、安溪电冶等4个钙镁磷肥厂,其余厂点均告停产,当年产量1.5万吨。其中,福州八一磷肥厂90%吨,占60.59%,为全省钙镁磷肥最大生产厂家。
  1967年5月,南平磷肥厂建成投产,翌年生产钙镁磷肥136吨。60年代末至70年代,生产钙镁磷肥的还有长泰化肥厂、永春化工厂、寿宁冶炼厂、福鼎磷肥厂、三明电化厂等。后经调整,关停部分企业。到1978年底,只保留福州八一、白沙、南平、安溪、永春等5个厂,当年生产钙镁磷肥6692吨,比1965年下降53.42%。
  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中期,福州八一磷肥厂、南平磷肥厂、白沙钙镁磷肥厂等企业,曾在生产钙镁磷肥高炉中添加钾长石,生产钙镁磷钾复合肥。
  1980年,安溪电冶厂钙镁磷肥平均有效磷含量达18.47%,获得化工部优质产品称号。1982年,南平磷肥厂扩建了一条生产线,新盖了一座成品车间,添置了一套粉磨设备。1989年底,白沙钙镁磷肥厂建成13m3高炉一座,翌年初投入生产。到1992年底,全省生产钙镁磷肥的只有白沙、南平和安溪厂等3个厂,年生产能力为0.87万吨(折纯),当年产量0.65万吨,占同年全省磷肥产量的6.67%。
  第三节 复合肥和混合肥
  为适应农业科学施肥的需要,本省从70年代开始研制复合(混合)肥料。1973年,漳州化肥厂利用明矾石等原料试产氮钾复合肥(硫酸铵钾),并进行小批量生产。1975〜1978年,该厂还生产过腐植酸氮磷复混肥,均因技术经济不过关而停产。
  1980年,泰宁合成氨厂用钾长石锻烧,生产少量钾钙肥。翌年,因钾长石品位低,致使成品有效钾含量低而停产。
  1981年,漳州化肥厂积极筹备生产复混肥。1982年,化工部同意在该厂布点建设多元素复混肥车间。1985年初,年产5000吨(实物量,下同)氮磷钾复混肥车间投产,后因转产化妆品,将该设备移交南靖磷肥厂使用。
  1985年10月,南靖磷肥厂建成年产3000吨复混肥车间,翌年生产复混肥2541吨,并获得省经委颁发的优秀新产品证书。1987年7月,该厂又建成年产12000吨复混肥新车间,当年生产复混肥6000吨,占同年化工系统复混肥产量的65.76%,为全省最大的复混肥生产厂家。福鼎农药厂复混肥车间于1985年底试产,由于工艺、设备不配套等问题,被迫停产改造,直至1987年才投入生产。1986年后,在化肥企业内办起一批复混肥分厂、车间,如邵武磷肥厂、三明化工总厂、厦门化肥厂、福州硫酸厂等。此外,乡镇企业、供销社系统也办了一批复混肥厂,如云霄复合肥厂等。
  1988年,国家对复混肥开始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经考核,1988年10月,第一批获化工部颁发的复混肥生产许可证的只有南靖和邵武等2个磷肥厂。1989年12月,第二批取证的有三明化工总厂、福鼎农药厂、福州硫酸厂、厦门化肥厂等18个厂。到1990年,全省取证共计20家,复混肥年产能力达14万吨,当年生产复混肥5.43万吨。其中,化工系统7家,复混肥产量2.68万吨,占49.36%。
  1992年,全省化工系统生产复混肥的有:福州、漳平硫酸厂,厦门、沙县、永定化肥厂,龙海、南靖、邵武、顺昌、浦城、闽侯磷肥厂以及平和化工厂、三明化工总厂、宁化合成实业有限公司、福鼎农药厂等共15家,当年复混肥产量达6_38万吨,比1990年增长1.3倍,其中,龙海磷肥厂于1992年4月建成年产3万吨料浆浓缩法磷铵工程,成为全省首家高浓度复合肥生产厂,当年生产磷铵2049吨。
  附:化肥工业企业选介
  三明化工总厂
  三明化工总厂座落在三明市沙溪河畔。全厂占地面积134万平方米,是以生产化肥和化工原料为主的大型化工企业。主要产品有合成氨、碳铵、尿素、电石、石灰氮、双氰胺、甲醛、甲醇等23种。其中,电石获国家银质奖;尿素、碳铵、溶解乙炔获化工部优质产品奖;双氰胺、甲醇获福建省优质产品奖◊全厂优质产品产值率达90%。1990年,该厂被命名为国家二级企业,并连续五年获得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连续三届获得全国设备管理优秀单位,还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环境优美工厂、国家一级计量单位以及化工部“六好企业”、化工部全面质量管理奖等荣誉称号。
  该厂1957年筹建,1958年11月破土动工。1959年9月22日,建成每小时150m3氧气的空分生产装置。1960年4月28日,建成变压器容量1万KVA的1#电石炉。同年5月26日,建成年产2万吨的石灰氮生产装置。1961年,变压器容量1万KVA的2#电石炉建成投产。
  1962年,由于国民经济困难,该厂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的年产合成氨5万吨,加工纯碱、氯化铵各16万吨的中氨工程缓建。1964年初,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年产5000吨合成氨的列西化肥厂(即小氨分厂)开始筹建,并于1965年12月3日建成投产。
  1966年4月,建成了变压器容量1.25万KVA的3#电石炉,使电石年产能力达到6.6万吨,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电石厂家之一。
  1966年6月,国家计委批准三明化工厂中氨工程续建,产品方案改为年产合成氨4.5万吨,加工碳铵18万吨,1969年底动工,1970年12月30日建成投产。1977年,经过技术革新和填平补齐,合成氨年产能力从4.5万吨提高到6万吨,碳铵从18万吨提髙到24万吨。
  1977年10月,合成氨二期扩建工程——年产6万吨合成氨,加工11万吨尿素工程开始兴建,1981年11月14日建成,试车生产一次成功。
  1978年,装机容量2.4万千瓦的三明热电厂并入三明化工厂。至此,该厂形成拥有合成氨、电石、热电、机械和综合厂(集体所有制)等5个生产分厂的省化工局直属化工企业。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该厂生产建设得到更快发展,热电扩建,化工新产品不断增加。1985年,建成年产2400吨食用二氧化碳生产装置,并将双氢胺能力从年产200吨扩至500吨。1986年,新建年产8000吨甲醇。1987年,从日本引进具有80年代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年产50万m3的溶解乙炔生产装置,投产后,产品获得福建省新产品奖。同年新建年产1000吨双氢胺投产。1989年12月,建成变压器容量2万KVA的半密闭式电石炉。同年,又新建年产1万吨甲醛生产装置。1990年,完成年产1万吨甲醇的扩建工程,并开发了1万吨的锌尿素新产品。
  为了满足农业生产对高浓度化肥的需求,该厂于1990年上半年开始动工扩建年产4万吨合成氨和迸行年产24万吨碳铵改产11万吨尿素工程,采用先进的二氧化碳汽提工艺,1992年5月建成投产,实际投资2.21亿元。
  到1992年底,该厂共有职工9483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513人,占15.95%),拥有固定资产原值5.34亿元,净值3.94亿元。当年生产合成氨15.94万吨、碳铵2.61万吨(折纯)、尿素7.65万吨(折纯)、电石7.82万吨、双氰胺1478吨、石灰氮9005吨、甲醇1.41万吨、甲醛1万吨、溶解乙炔484吨等,完成工业总产值3.47亿元,实现税利3640.1万元,工业总产值和税利分别比1980年增长3.1倍和1.34倍,
  福州氮肥厂
  福州氮肥厂位于福州市东门外化工路,占地面积19万平方米。该厂筹建于1958年,原为省化工试验厂,1963年5月正式定名为福州氮肥厂。经过30多年的不断发展,目前已成为具有年产3万吨合成氨和年产5万吨纯碱、5万吨氯化铵的中型联碱化工企业。
  1961年4月,年产800吨合成氨投产,主要产品是农用氨水,为本省最早投产的小合成氨厂。1963年进行扩建,1966年生产能力达到年产合成氨0.5万吨,并改产碳铵产品。
  “文化大革命”期间,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产量低、消耗高、成本上升、连年亏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给企业带来了活力。经过技术改造,1981年,合成氨年产能力达1.5万吨。1982年,与福州市签订了“盈亏包干”的3年经济承包合同。1984年,合成氯年产能力达到2万吨。“七五”期间,企业提出“以肥为主、多种开发”和“以碱为主、多种经营”的分期发展规划,1986年开发了食用碳酸氢铵,翌年5月,首批出口美国波士顿。1987年,省重点项目4万吨规模联碱工程动土兴建,并于1988年7月建成,成为本省首家中型纯碱生产厂,后又投产了工业氯化铵和食用碳酸钠。
  1992年,该厂生产合成氨2.65万吨、纯碱4.23万吨、氯化铵0.99万吨(折纯)、碳铵0.27万吨(折纯)等;完成工业总产值6647.2万元,比1980年增长5.5倍;实现税利662.1万元(1980年利润一52.54万元、税金16.78万元)。到1992年底,该厂拥有职工1957人,固定资产原值7512.6万元,净值5255.4万元。主要产品有工业氨水、商品液氨、工业纯碱、工业氯化铵、农用氯化铵、农用碳铵、食用碳铵、食用碳酸钠。农用碳铵、食用碳铵曾分别获部优和省优产品称号。该厂1987年曾获省级先进企业称号,1989年又获省质量管理奖。
  顺昌合成氨厂
  顺昌合成氨厂地处顺昌县埔上,全厂占地面积24.18万平方米,具有年产合成氨3万吨、尿素4万吨的生产规模。产品主要销往南平地区的8个县、市。1986年、1989年,碳铵产品分别被评为福建省和化工部优质产品。1987年,被福建省政府授予省级先进企业称号,并被化工部命名为清洁文明工厂。
  该厂始建于1970年10月,设计规模为年产合成氨3000吨。1972年9月基建竣工,同年12月正式生产1974年,进行年产合成氨5000吨的技改,1977年,又进行8000吨的扩建。
  1978年后,经过全面恢复整顿,实施厂长负责制,并进行企业内部改革。1981年,税利突破百万元大关。80年代,该厂以节能降耗为中心,设备更新改造为重点,走内涵扩大再生产的发展道路。1982年,合成氨进行8000吨改1万吨。1985年,实施1万吨改2万吨,1988年,完成2.5万吨合成氨生产装置改造,生产规模居全省小氮肥之首。
  在实施2.5万吨合成氨配套技改的基础上,该厂进行碳铵改产年产4万吨尿素的建设,以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该项目于1988年6月正式列入化工部第一批全国34家小氮肥改建计划,1989年10月正式动工,1991年9月建成投产,成为全省首家改产尿素的小氮肥企业。
  该厂以“吉化”为榜样,坚持“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坚持内部管理与技术进步两个轮子同步转,企业面貌发生显著变化。1992年,生产合成氨2.49万吨、尿素1.42万吨(折纯)、碳铵0.21万吨(折纯);完成工业总产值2828万元,实现税利309万元,分别比1980年增长1.97倍和11_1倍。
  永安智胜化工联合公司
  永安智胜化工联合公司位于永安市燕江东路,下属企业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生产化工、矿冶产品近20种,主要产品年产能力为合成氨2.5万吨、碳铵10万吨、轻质碳酸钙0.5万吨、重晶石40万吨等,其中重晶石远销香港、美国及东南亚。农用碳铵1985年创省优,1986年创部优;重晶石粉1990年创省优,是出口信得过产品。该公司自1984年至1990年,先后获得无泄漏工厂、清洁文明工厂、省级先进企业、国家计量二级企业、国家节能二级企业、化工部设备管理优秀单位、化工部设备管理二级企业等荣誉称号。
  该公司前身永安化肥厂于1971年3月筹建,1973年9月投产,设计能力为年产合成氨3000吨。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生产均未达到设计能力,至1979年末,总亏损额达479.55万元。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该厂认真实施以“从严治厂”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全面整顿,生产逐步好转。1980年实现扭亏为盈,利税达27.55万元。1981年,合成氨能力扩大到6000吨,并增加了炉渣砖、石灰等产品。当年,该厂更名为永安合成氨厂。1983年,合成氨扩建至1万吨规模。
  1984年,试验成功由省化工设计院与该厂开发的小合成氨自热蒸汽化第二换热网络技术,取得了变换、精炼不用外加蒸汽和南方夏季碳铵工段冷量自给的成效。同年还建成年产5000吨的轻质碳酸钙车间。同年12月,以该厂为依托,成立旨在开发永安化工、矿冶产品的永安智胜化工联合公司。
  1984年4月,该厂利用省化工研究所开发的硫酸中间盐复分解技术,建成规模为5000吨小联碱车间,产品为纯碱、工业氯化铵和农用氯化铵等,1990年,因市场和原料价格等问题而停产。
  到1990年,通过外引内联和走兼并之路,该公司已初具企业集团规模,下辖合成氨厂、轻钙厂、食品厂、甲醇厂、重晶石矿等7个生产厂矿,并拥有2个中外合资企业和2个联营企业,还设置有情报调研所、福州中转站、泉州中转站等6个科研、经营服务部门。
  到1992年底,该公司拥有固定资产原值3684.9万元,净值2783.1万元,职工1533人;当年生产合成氨2.15万吨、碳铵1.45万吨(折纯)、重晶石34.04万吨、轻质碳酸钙0.98万吨、工业硅0.2万吨,完成工业总产值4770.6万元,实现税利676.1万元。工业总产值、税利分别比1980年增长6.48倍、89.8倍。1992年,该公司出口重晶石块矿12.66万吨、工业硅0.19万吨,分别占当年产量的37.19%和95%。
  龙海磷肥厂
  龙海磷肥厂位于闽南“金三角”漳州市北郊,占地17万平方米,距鹰厦铁路线的郭坑火车站仅300米,并有铁路专用线直达厂区。主要产品为工业硫酸和普钙。1983年,工业硫酸荣获省优质产品称号,1990年被评为化工部优质产品。1989年,该厂被命名为省级先进企业,1990年,被评为国家二级计量先进企业。
  该厂创建于1964年,初期建设规模为年产硫酸1万吨(2套土法块矿炉)、干法普钙2万吨,当年基建,当年部分投产。但由于土法上马,跑、冒、滴、漏严重,造成设备残缺不堪,操作环境恶劣,加上本省硫铁矿资源不足,块矿供应不上,2套块矿炉于1969年被迫停产报废。同年,由省投资65万元,重建一套年产8000吨硫酸车间,采用“沸腾培烧、二文一泡水洗、二次转化、二次吸收”的先进工艺。1970年,生产硫酸3532吨、普钙7311吨(实物量,下同)。1978年,硫酸产量达1.4万吨,普钙产量达4.08万吨。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给该厂带来了蓬勃生机,先后于1979年、1982年、1987年和1988年进行4次技改,总投资1984万元。到1990年,已拥有3套硫酸生产装置和一条“湿法”普钙生产线,达到年产硫酸8万吨、普钙10万吨的生产能力。当年,生产硫酸4.3万吨、普钙11万吨,成为全省最大的磷肥生产企业。其中,1988年10月筹建,1990年8月竣工投产的4万吨硫酸新装置,采用“电除尘、电除雾、封闭稀酸洗、二转二吸”先进工艺,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硫酸生产装置之一,且生产过程中无污水排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1992年4月,该厂建成年产3万吨料浆浓缩法磷酸一铵工程,成为全省首家高浓度复合肥生产厂。到1992年底,该厂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417.1万元,净值2179.9万元。当年生产硫酸75万吨、普钙1.44万吨(折纯),分别比1980年增长1.9倍和1_53倍。此外,还生产混配肥2276吨(实物量)、磷铵2049吨(实物量)。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887.2万元,实现税利260.4万元。分别比1980年增长2.7倍和112.2倍。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化学工业志

《福建省志·化学工业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共十三章,主要包括了化学矿山工业、化学肥料工业、化学农药工业、无机化工原料工业、有机化工原料及合成材料工业、石油化学工业、精细化学品工业、涂料、颜料和染料工业、椽胶加工工业、化工机械工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