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化学工业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2215
颗粒名称: 概述
分类号: K295.7
页数: 8
页码: 1-8
摘要: 本文记述福建省化工技艺及其产品,恢复起步时期、发展调整时期、曲折发展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建立起多行业、多品种的化学工业体系、化学工业的布局得到改善、化工科技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等。
关键词: 福建省 化工 概述

内容

福建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依山傍海,有丰富的山林、海盐和水电资源,还有无烟煤、石灰石、重晶石、硫铁矿等矿产资源以及农副产品、野生植物资源,并有众多华侨优势。但是,建国前由于内忧外患、民生凋敝、经济停滞,本省仅有的几个作坊式化工企业,生产也大都陷于停顿,化学工业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建国后,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本省化学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较快,40多年时间,就建成了多行业、多品种的化学工业体系,成为本省五大支柱工业(轻工、纺织、机械、电子、化工)之一,为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特别是70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创办许多“三资”化工企业,促进了福建省外向型化学工业的发展。
  一
  福建省民间化工技艺及其产品,历史悠久。宋代,福州就有了官办的药局,生产经营中药饮片和中成药。南宋时期,曾有利用天然香料植物提取香料产品。南宋和元代,民间已有蓝靛生产。明末,有挖掘硫铁矿炼制硫磺;浦城、建阳、崇安以及清流、归化(今明溪县)、泰宁等县已有黏黑漆生产。清代,漳州的中成药片仔癀已誉满全国。清光绪年间,建安县(今建瓯县)利用樟树蒸制樟油和樟脑,年产量均达万余斤,销往上海、香港等地。此外,还有制土碱、油漆、染料、乌烟等手工作坊。
  20世纪初,随着世界化学工业的兴起,本省开始陆续发展民族化学工业。1919年,福州市万国药房附设加工场,进行各种药剂生产。1935年,浦城县办起孙记转运行松香厂。1940年,林一、倪松茂在建瓯县创办福建炼油厂,利用松根、松脂生产松柴油和松汽油。同年,卢世钤在南平创办中国木材化工厂,从事木材干馏,生产木醋液、丙酮产品。1942年,陈东在南平受建华火柴厂聘请,土法生产小批量氯酸钾,供作该厂原料。1943年,曹大为在福州市办起烧碱作坊,日产10多桶苛化法液体烧碱,供肥皂厂生产需要。
  1945年后,由于受“洋货”倾销的冲击,抗日战争时期发展起来的极其薄弱的化工企业,相继倒闭,致使建国前夕除福州松茂化学厂(生产肥皂)和若干林产化工厂点外,本省几乎没有化学工业。
  二
  建国后,福建省化学工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全省化工战线职工艰苦创业,战胜种种困难,为发展化学工业作出重大贡献。从化学工业各个行业的发展情况来看,40多年来经历了以下4个发展时期。
  (一)恢复起步时期(1950~1957年)
  这个时期,由于本省地处海防前线,国家没有安排重点建设项目,主要是恢复建国前夕遗留下来的日用化工、林产化工生产和对私营化工企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开始创办农药加工厂、橡胶加工厂等化工企业。1951年5月,“松茂化学厂”卖给国家,创办了本省首家地方国营化工厂——福州化工厂。1953年3月,该厂氯酸钾产品投产。1951年7月,中国木材化工厂(南平化工厂前身)根据本省制造松烟的传统工艺和原理,试验炭黑生产,翌年,投产“滚筒法”炭黑产品。1954年3月,上海私营胜利轮胎翻修厂,搬迁到福州琼东路创办福州翻胎厂(邵武轮胎厂前身),转为地方国营企业,归省交通厅管理。由侨胞黄重吉先生于1947年筹建的厦门橡胶厂,1956年公私合营后开始投产皮鞋底和钢笔胆等橡胶小产品。1957年底,由省工业厅投资、龙溪行政专署工业科筹建的漳州市农药厂(龙海农药厂前身)投产,成为全省首家农药加工企业。在这期间,建成的化工企业还有连城化工颜料社(连城造漆厂前身)、闽侯橡胶厂、福州橡胶厂、安溪电冶厂和永定、周宁、福安、大田等硫磺厂,以及一批松香厂、制药厂、颗粒肥料厂等。为适应农业和轻纺工业的需要,1957年,还开始进行本省最大的化工企业——三明化肥厂(三明化工总厂前身)和福州第二化工厂的筹建前期工作。到1957年底,全省化学工业企业发展到52个,总产值达0.36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4.09%。其中,省化工系统企业31个,总产值达0.2亿元,占全省化学工业总产值的55.56%,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2.27%。
  (二)发展调整时期(1958~1965年)
  这个时期,除对原有化工厂矿进行扩建外,根据本省资源条件,在国家仍只有极少投资的情况下,主要依靠本省资金,开始布点发展农用化工和化工原料,带动其他化工发展。
  1958年,首批布点兴建的有福州、南平、泉州、漳州等4个800吨型小合成氨厂和永春2000吨型的小合成氨厂。1958年2月,三明化肥厂分为氯化铵厂(联碱法)和石灰氮厂进行筹建,国务院批准的产品方案——氯化铵厂为合成氨5万吨,加工氯化铵、纯碱各16万吨;石灰氮厂为电石和石灰氮各2万吨(后电石增批至4万吨)。翌年,两个厂合并筹建,更名为三明化工厂。1960年5月,年产2万吨石灰氮建成投产,成为本省最早问世的氮肥品种。紧接着第一批布点的小氮肥厂也陆续建成。1961年4月,省化工试验厂(福州氮肥厂前身)建成本省第一套800吨型合成氨装置,生产出第一批农用氨水。1962年底,永春化肥厂2000吨型合成氨投产,翌年元旦产出第一批碳酸氢铵(以下简称碳铵),成为全省首家碳铵生产厂。1964~1965年,漳州氨肥厂(龙海合成氨厂前身)和泉州合成氨厂,以及三明列西化肥厂(三明化工厂小氨分厂前身)也相继投产。
  1958年,在大办小接硫、小磷肥的热潮中,沙县化肥厂、漳州化工厂(漳州化学品厂前身)等用土法生产普通过磷酸钙(以下简称普钙),成为本省首批磷肥生产厂。1959~1965年,相继投产普钙的还有福州硫酸厂、龙海磷肥厂、南靖磷肥厂、闽侯磷肥厂、浦城磷肥厂、平和化工厂、厦门化肥厂等。在此期间,与普钙配套的硫酸工业也得到相应发展。1959年11月,福州硫酸厂“三文一器”(①“三文一器”是指硫酸生产中净化工艺采用三个文丘里和一个冷凝器设备。)水洗净化流程的年产2万吨硫酸车间投产,标志着本省开始有了现代化的硫酸工业。在此期间,白沙钙镁磷肥厂和安溪电冶厂先后有钙镁磷肥投产。
  1958年5月,厦门电化厂年产800吨电解法烧碱装置试车成功,成为本省首家烧碱生产厂。1959年10月,福州第二化工厂第一期7500吨烧碱工程建成,与之配套的氯气、六六六车间同时投产。1960年12月,该厂年产6000吨聚氯乙烯车间部分建成,生产出本省第一批聚氯乙烯树脂。1965年,该厂聚氯乙烯年产能力超过1万吨,产品质量居全国领先水平,烧碱年产能力达到1.8万吨,成为全省最大的氯碱产品生产企业。
  在这期间,电石生产也得到较快发展。1960年和1961年,三明化工厂相继建成变压器容量各为1万KVA的1#、2#电石炉。1964~1966年,又建成变压器容量为1.25万KVA的3#电石炉,使电石年产总能力达到6.6万吨水平,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电石生产厂家之一。南平化工厂于1958年试制成功高耐磨炭黑,1962年试制成功3号中色素炭黑,1965年又试制成功乙炔炭黑,成为国内主要的炭黑生产企业之一。1958年,福州化工厂氯酸钾转入新建的福州第一化工厂生产后,产量不断增长,1965年上升到1278吨,在国内同类厂中居领先水平。1958年7月,福州翻胎厂(邵武轮胎厂前身)试制成功7.5020轮胎,填补了本省制造轮胎的空白。1960年9月,厦门电化厂年产100吨的甲苯法糖精车间投产。这期间,还建成福州抗菌素厂、厦门鱼肝油厂等。
  省委、省府和各地党委、政府对发展本省化学工业都很重视。1958年8月,省人民委员会决定成立福建省化学工业局,从此本省化学工业有了专门的主管机构。省领导还亲自过问三明化工厂、福州第二化工厂等重点项目的建设,多次派专人向化工部请示汇报,并从有关省、地(市)机关和学校抽调干部和技术人员参加重点化工项目的筹建工作。化工部对发展福建省化学工业也给予大力支持,先后从部机关和部属企业抽调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来福建省化工主管部门或下属单位担任领导或作技术骨干,上海、南京、大连、吉林、锦西等一些老化工企业也为福建省化工建设培训了许多技术工人和干部,并帮助解决了不少具体问题。
  1958~1960年期间,由于受“大跃进”急于求成思想的影响,基本建设战线越拉越长,基建规模超出了当时财力、物力的可能,加上提出“全民办化工”口号,各地刮起大办土化肥、土农药之风,致使部分计划内工程项目不能全面建成或投产。由于用大搞群众运动的办法代替科学管理,生产秩序混乱,投产的一些企业,也不能达到设计能力,过不了技术、经济关。从1961年开始,贯彻中共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原有化工企业进行调整,对化工在建项目进行多次清理,先后停建了一批小合成氨厂、小接硫、小磷肥厂,厦门纯碱厂下马,三明化工厂的中型合成氨(包括联碱工程)等一些基建项目停缓建,集中财力、物力,确保福州第二化工厂和三明化工厂的电石、石灰氮等重点化工企业与工程项目的建设和生产。
  1963年后,本省对调整中保留下来的化工企业,普遍进行整顿,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颁发的《工业七十条》,建立和健全各种管理制度,开展以提高质量、降低消耗、降低成本为主要内容的增产节约运动和工业学大庆活动,采取“派出去、请进来”的方法,组织企业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的“三结合”队伍,到上海等地的先进企业学习取经。不到3年时间,不少化工企业实现扭亏为盈,生产转人正常。到1965年底,全省化学工业企业发展到125个,总产值达2.98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16.8%。其中,省化工系统企业有82个,总产值2.26亿元,占全省化学工业总产值的75.84%,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12.74%,初步奠定福建省化学工业基础。
  (三)曲折发展时期(1966~1978年)
  这个时期,由于“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批“唯生产力论”,搞“停产闹革命”,正常规章制度被废除,化工生产受到严重破坏,出现了几起几落的局面。1966年,全省化学工业总产值4.58亿元(其中化工系统3.33亿元),1967年下降到3_87亿元(其中化工系统2.89亿元),1968年又降到2.35亿元(其中化工系统1.76亿元)。1970年,林产化工划归林业厅管理。1975年,通过批判资产阶级派性,开展企业整顿,全省化学工业总产值上升到6.63亿元(其中化工系统产值4.07亿元)。1976年,又受“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的冲击,全省化学工业总产值又降为6.40亿元(其中化工系统3.87亿元)。“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干扰破坏,全省多数化工企业都曾一度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连年出现亏损局面。但由于化工战线广大干部、职工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和抵制,化工生产建设仍然获得较大进展,除有计划地对原有重点企业进行扩建外,继续把化肥等支农工业作为重点,先后建成漳平、邵武等2套年产5000吨小合成氨厂和莆田、建瓯、南靖、长泰、闽清、安溪、古田、龙岩、上杭、连江、南安、平和、尤溪、宁化、福安、顺昌、永定、厦门、宁德、永安、将乐、福清、浦城、泰宁、清流、闽侯、光泽、连城等28套年产3000吨小合成氨厂。这期间,还建成福安农药厂、浦城硫铁矿、浦城生化厂、福州化机厂、厦门化机厂、建阳橡机厂、富文化工厂、龙岩化工厂等一批化工企业。1969年,三明化工厂中氨配套碳铵工程项目恢复续建,规模改为年产4.5万吨合成氨、加工18万吨碳_,1970年12月投产后,经过填平补齐,1977年,合成氨年生产能力达到6万吨。
  小合成氨原料用无烟块煤,本省缺乏资源,省外调进又受运输制约,致使许多小合成氨厂处于“无米之炊”的困难境地。1969年,永春化肥厂首家利用本省的无烟粉煤和石灰,制成碳化煤球生产合成氨。1971年,长泰合成氨厂学习永春化肥厂使用碳化煤球经验,进行改进提髙,全省其他小合成氨厂也普遍推广使用碳化煤球。这一“原料革命”,使全省小合成氨生产由被动转为主动,生产大踏步发展。1972年4月,燃化部在漳州市召开首次全国小氮肥生产经验交流会,推广本省利用碳化煤球生产合成氨的成功经验。到1978年,全国有一半小氮肥厂使用碳化煤球生产合成氨。这是本省化工对全国小氮肥工业过好原料关的一大贡献。
  这个时期,在化工基本建设中,也有超越客观条件、急于求多求快的偏向,加上在“山、散、隐”(即靠山、分散、隐蔽)的建厂方针指导下,有的项目建设在远离城镇的山沟,有的项目建设规模过小。例如:上杭化肥厂建在远离城关90公里的偏僻山沟,给生产带来很多后遗症。在1966~1975年新建的30套小合成氨厂中,就有4套小合成氨厂,因条件太差,投产不久就被迫关停。新建的8套小烧碱厂(车间)中,有4套烧碱厂(车间)由于规模过小、工艺落后、效益差而先后关闭。
  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本省化工系统广大职工精神奋发,生产建设积极性大大提髙,企业经过初步整顿,开展工业学大庆活动,生产秩序迅速恢复;一些企业扭亏为盈,涌现出许多“大庆式”企业。1977年,全省化学工业总产值回升到8.11亿元,其中化工系统产值4.89亿元。到1978年底,全省化学工业企业发展到513个,总产值达9.96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15.52%。其中,化工系统企业154个,总产值达6.01亿元,占全省化学工业总产值的60.34%,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9.36%。
  (四)改革开放时期(1979~1992年)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1979年,中共中央提出了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接着,中央赋予福建、广东两省实行对外开放的“特殊政策,灵活措施”,从此本省化学工业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1979年,医药化工(含制碘、褐藻酸钠)划出,由省医药管理局管理。1981年,火工产品划归国防工办管理。1979~1992年,本省化学工业除了进行企业全面整顿,对原有重点化工企业择优改造外,又新建了仙游、长汀、漳浦、大田、龙海(角美)、武平、邵武(二化肥)、明溪、长乐等9套小合成氨厂(前6套年产3000吨,后3套年产5000吨),还有大田前峰硫铁矿、漳平硫酸厂等化工企业,以及泉州胶鞋厂、泉州胶鞋二厂、泉州胶鞋三厂、霞浦橡塑总厂等运动鞋厂。同时,通过外引内联,创办了厦门利恒涤纶有限公司、福州成伟鞋业有限公司、福州福多实业有限公司、福州榕川树脂有限公司、福州联谊日用化学品有限公司、厦门长城塑胶有限公司、厦门厦通磁性有限公司、厦门佳隆有限公司、三明明盛化工有限公司、三明明孚硅业有限公司、泉州联泰橡胶有限公司等一批化工“三资”企业,增强了化工出口创汇能力。80年代初期,国家禁产“六六六”农药后,本省陆续投产10多种农药新品种。福州、厦门、泉州、连城等涂料化工企业也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并向中高档油漆产品发展。
  这期间,三明化工厂中型合成氨进行改造扩建。1981年11月,年产6万吨合成氨、加工11万吨尿素扩建工程投产;1992年5月,又完成年产24万吨碳铵改产尿素(年产11万吨)和扩建年产4万吨合成氨的工程建设,并新增年产甲醇1.8万吨、甲醛1万吨、双氢胺1000吨和变压器容量2万KVA的4#电石炉。此外,福州氮肥厂4万吨规模的联合制碱装置投产,使本省有了中型纯碱工业;顺昌合成氨厂碳铵改尿素(年产4万吨)建成,成为全省首家碳铵改产尿素的小氮肥厂;福州第二化工厂从美国古德里奇公司引进年产1.5万吨的髙型号聚氯乙烯装置投产,既增加了树脂型号,又使产品质量达到80年代初的国际水平,与此同时,该厂几经扩建,烧碱年产能力达到7万吨;龙海磷肥厂把硫酸扩至年产9万吨、普钙扩至14万吨,成为全省最大磷肥企业,同时建成年产3万吨的料浆浓缩法磷酸一铵工程,为全省填补了高浓度复合肥的空白。在中国石化总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由本省和中国石化总公司合资建设的年加工250万吨原油的福建炼油厂,于1990年6月在惠安湄洲湾开工建设,1992年8月部分投产,1993年9月全面建成,从而结束了从50年代开始、经历“四上三下”、多次变更厂址的福建炼油厂筹建历史,填补了本省石油化工的空白。
  这个时期,全省化工系统坚持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各项改革迈出新步伐。机关简政放权,逐步转变职能,改善为基层服务;企业实行各种形式的经济承包责任制,逐步推行现代化管理,转换经营机制。到1992年,全省化工系统企业都实行了厂长(经理)任期目标责任制,并在完成第一轮承包的基础上普遍实行第二轮承包。各企业的“三项制度”(即人事、劳动、工资)改革和股份制试点逐步推开。厦门利恒涤纶有限公司、三明农药厂、建阳橡胶机械厂已开始进行股份制试点。不少企业兴办第三产业。永安合成氨厂组建永安智胜化工联合公司,大田前峰硫铁矿组建大田前峰企业集团公司,福安农药厂也开始组建天马集团,并开辟天马工贸小区。三明农药厂、福州氮肥厂、福州第一化工厂等企业也开始组建各种形式的企业有限公司,打破行业界限,参与激烈竞争,走向国内外市场。
  这个时期,全省化工战线在工作指导思想方面,主要是通过清除“左”的思想影响,从单纯追求产值、速度逐步转向讲求经济效益的轨道。他们开展的主要工作:一是企业由单纯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改变产品靠包销、原料靠分配的生产模式,逐步走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轨道;二是走联合道路,打破行业和地区界限,互相支持,共同发展,搞深度加工;三是实行“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四是加强企业管理,从企业整顿人手,先是治理“脏、乱、差”,接着开展“三创”(即创无泄漏工厂、创清洁文明工厂、创“六好”企业(①六好企业是指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职工三者利益关系好,产品质量好,经济效益好,劳动纪律好,文明生产好,政治工作好的企业。))活动,开展企业升级活动,开展“学吉化、创十佳企业”(②“学吉化、创十佳企业”即是学习吉林化学工业公司,创生产计划管理、设备管理、工艺管理、质量管理、安全文明生产管理、财务管理、劳动人事管理和物资消耗、节能降耗、基层车间(科室)、班组建设等十佳企业。)活动,并把这些活动与“双增双节”(即增产节约、增收节支)运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五是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企业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和厂长负责制,并进行企业内部配套改革;六是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兴办“三资”企业,扩大产品出口创汇;七是加强科技工作,不断开发新产品,调整产品结构,增强企业后劲。由于这一系列工作,全省化学工业大幅度地增产增收,提高经济效益。据统计,本省化工系统1990年与1980年相比,1990年工业总产值28.33亿元,利税总额2.89亿元,分别比1980年增长1.79倍和3.07倍,10年翻了一番多。
  到1992年底,全省化学工业企业数发展到1384个,总产值达86.86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9.53%。其中,化工系统企业142个,总产值37.26亿元,占全省化学工业总产值的42.90%,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4.09%。当年,全省生产化肥47.31万吨(折纯),比1978年增长1.88倍(以下简称比增);农药0.78万吨(折100%),比增0.5倍;硫酸27.84万吨,比增2.14倍;盐酸7.18万吨,比增2.8倍;烧碱10.34万吨,比增1.39倍;纯碱4.23万吨(1978年无生产);聚氯乙烯树脂4.17万吨,比增1.94倍;涤纶2.49万吨(1978年仅生产100吨);电石12.19万吨,比增1倍;氯酸钾1.58万吨,比增4.85倍;炭黑1.01万吨,比增1.5倍;油漆1.54万吨,比增3倍;轮胎外胎198.84万条,比增10.47倍;轮胎内胎50.83万条,比增1.92倍;力车外胎604.27万条,比增4.72倍;力车内胎403.54万条,比增2.78倍;各类胶鞋1181.18万双(不含化工系统外),比增0.65倍等等。其中,氯酸钾、乐果农药等2种产品产量居全国第一位;重晶石、乙炔炭黑等2种产品产量居全国第二位。三明化工总厂为全国最大电石生产厂家。氮磷肥料本省自给率达2/3以上。1979~1992年,全省化工系统产品获得国优产品称号6项,部优产品称号46项,省优产品称号127项。1992年,全省化工系统有12个产品质量采用国际标准,验收全部合格;考核的18个产品、20项质量指标稳定提高率达到100%;全系统的优质品产值率达45.42%;当年,全系统出口化工产品51种,产值3.50亿元,创汇5988.99万美元,出口创汇比1985年增长11.88倍。
  三
  福建省化学工业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奠定了一定规模的物质基础,目前发展的现状是:
  (一)建立起多行业、多品种的化学工业体系
  本省化工系统已经拥有化学矿山工业,化学肥料工业,化学农药工业,无机化学原料工业,有机化工原料和合成材料工业,石油化工工业,精细化学品工业,涂料,颜料,染料工业,橡胶加工工业,化工机械工业等10多个行业;系统外还有医药化工、林产化工、日用化工、国防化工等行业。
  1992年,在全省化工系统142个企业中,化学矿山4家(不含厂矿结合企业),总产值0.23亿元,占0.62%(按产值比较,下同);化学肥料56家(不含安溪电冶厂的磷肥),总产值11.77亿元,占31.59%;化学农药7家(不含福州第二化工厂的敌百虫),总产值3.52亿元,占9.45%;无机化学原料16家,总产值6.08亿元,占16.32%;有机化工原料和合成材料17家,总产值5.54亿元,占14.87%;石油化工1家,总产值2.1亿元,占5.63%;橡胶加工20家,总产值6.12亿元,占16.42%;化工机械9家,总产值0.45亿元,占1.21%;其他12家,总产值1.45亿元,占3.89%。
  (二)化学工业的布局得到改善
  40多年来,从本省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利用各地资源,发挥原有化工骨干企业的作用,新建、扩建了一批化工企业;同时用较大力量发展山区化学工业,使本省化工企业遍布各地区多数县(市),初步形成福州、厦门、三明等综合性化工生产基地,还新开辟了湄洲湾石油化工基地。
  (三)化工科技教育事业不断发展
  为了发展化工科技,1958年以来,化工系统先后成立了省化工研究所、省石化设计院、福州市化工研究所、福州市农药研究所、福州第二化工厂设计院与科研所、三明化工总厂设计院、厦门电化厂科研所、福建炼油厂设计研究院等科研设计单位。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华侨大学等高等院校创办了化学科研所(或组室)。在化工教育方面,除省内高等院校设有化学系、化工系外,本省化工系统还创办了福建化工学校1所,省化工技工学校2所,三明化工厂业余大学1所、厂办中专1所,以及省石油化工厅干部学校1所。
  这些科研和教育单位,不但为全省化工战线培养了大批化工人才,而且取得不少科技成果。1978年以来,省化工系统获得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科技进步奖和优秀新产品奖共计107项(其中国家发明三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和全国科学大会奖5项),主要有:永春化肥厂研制的石灰碳化煤球;福州大学魏可镁等人研制的A110-3、A201氨合成催化剂;省石化设计院卢锟开发的中型合成氨造气含氰污水生化处理;陆海良等人开发的小合成氨自热蒸汽化第二换热网络;龙海合成氨厂许作长开发、福州化工机械厂生产的全沸腾燃烧锅炉等。此外,福州第一化工厂氯酸钾电解槽采用金属阳极后,电耗、产品质量、生产工艺等在全国同类型化工企业中名列前茅,使氯酸钾产品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省化工研究所研制的塔尔油连续减压精馏,填补了国内空白等。
  (四)化工职工队伍壮大,企业素质提高
  40多年来,本省化工系统建立了一支具有战斗力的,有一定业务技术水平的职工队伍。到1992年底,全省化工系统职工总数达82318人,比1965年增加4.08倍,比1978年增加0.41倍,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职工69425人,占84.34%;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6253人,占7.60%;“三资”企业职工6640人,占8.06%。全省化工系统及职工队伍涌现出一批先进入物和先进单位,其中,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含先进生产者,下同)8人、部级劳动模范15人,省级劳动模范143人,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2人;获得国家二级企业称号2个,省级先进企业称号40个,化工部授予“六好企业称号”2个,“清洁文明工厂”称号13个,“无泄漏工厂”称号71个等。
  40多年来,福建省化学工业发展较快。但由于原来基础薄弱,起步较晚,改革开放以前国家安排的建设项目和投资都很少,在发展过程中又几经曲折,所以化学工业的生产水平和技术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建设的要求。目前福建省化工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企业规模多数偏小,不少产品的能耗、物耗大,成本高,效益差,缺乏市场竞争力;二是产品结构不够合理,低档产品较多,高技术、深加工、精细化工产品所占比例较低,化肥产品的氮、磷、钾比例失调(1:0.2:0);三是大宗化工原料缺口较大,如烟煤、块煤、磷矿、原油、生胶、帘子布(线)及有机化工原料缺乏,主要靠省外调进;四是科研开发能力尚薄弱,科研经费不足。
  目前,全省化工战线的职工进一步解放思想,广开思路,开拓前进。福州第二化工厂新增年产2万吨环氧丙烷、4万吨离子膜烧碱、5万吨氧氯化法聚氯乙烯;三明化工总厂甲醇扩至3.5万吨,新增年产2万吨硫酸钾;厦门利恒漆论有限公司新增年产6万吨聚酯切片和2万吨涤纶长丝;厦门橡胶厂新增100万套子午线轮胎等项目已列入规划。福建炼油厂原油加工能力扩至1050万吨和新筹建的年产45万吨乙烯及其中下游加工等重大工程项目的前期工作已开始进行。在下世纪初,石化工业必将成为福建支柱产业的龙头,带动全省经济腾飞。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化学工业志

《福建省志·化学工业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共十三章,主要包括了化学矿山工业、化学肥料工业、化学农药工业、无机化工原料工业、有机化工原料及合成材料工业、石油化学工业、精细化学品工业、涂料、颜料和染料工业、椽胶加工工业、化工机械工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