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图书馆
福建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福建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二、职工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煤炭工业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2069
颗粒名称:
二、职工教育
分类号:
F426.21
页数:
4
页码:
208-211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职工教育、基础教育补课、岗位培训、学历教育、继续工程教育的情况。
关键词:
福建省
职工
教育
内容
福建煤炭系统职工教育始于1959年。当时,漳平矿务局正在筹建,大多数职工来自农村,文化水平和技术素质较低。为了适应煤矿生产发展需要,矿务局在麦园西埔成立工人技术培训学校,对班组长及生产骨干分期分批进行技术理论知识轮训,每期1至3个月。
1962年,各煤炭企业工会相继举办扫盲班、高小班和初中班,同时穿插安排学习一些技术和安全知识。
1963年,邵武煤矿开办职工业余学校和半工半读学校。
1975年开始,煤炭系统各单位相继开办“七?二一工人大学”,选拔有一定文化基础和实践经验的年轻职工为培养对象,学习政治、军事体育和采掘、机电、地质、测量、通风安全等专业课程。邵武煤矿“七?二一”工大1975年底办采掘班,招学员15人,脱产学习二年。1976年办短期“红医班”,为各工区培训卫生员16人。1978年办机电班,招生16人,脱产学习二年半。由于“工大”在教学屮贯彻了生产技术、专业技术为主的原则,学员毕业后绝大部分成为本单位生产技术骨干。
1980年,省煤矿机械厂配备职工教育专职干部和教员,举办职工文化补习学校,开设高小、初屮和英语各一班,有80余人参加学习。
1981年,根据中共屮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的决定》,各单位陆续开展职工文化基础教育补课和岗位培训等工作。此后为搞好职工教育,福建煤炭系统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强煤炭企业职工教育意见》、《关于贯彻国家体改委〈关于把企业干部职工培训工作纳人厂长任期目标责任制意见)的意见》以及《福建省煤炭企业职工教育评估标准》等制度和办法,坚持“三全”(全员、全面、全程)培训,使职工教育逐步走向“三化”(教育正规化、培训系统化、轮训制度化)。
1983年3月,省煤炭工业局成立职工教育委员会和职工教育办公室,制定《1983~1985年职工教育规划》。省属各单位也相继成立职工教育办公室,配备专职干部和教师,聘请部分兼职教师。
1984年3月,为加强对煤炭企业经理、厂(矿)长国家统考的组织领导,成立省煤炭工业总公司经济干部考试领导小组。
1985年6月,省煤炭总公司制定《1985~1990年“七五”期间职工教育规划》和《关于开展干部中专教育的暂行规定》。是年,省属各单位职教办改为教育科或宣传科。
1985年,省职工教育委员会评定省煤炭工业总公司、龙岩矿务局、永定矿务局、邵武煤矿、省煤炭基本建设公司、漳平煤矿为职工教育先进单位。1988年,省煤炭工业总公司、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永安矿务局、上京矿务局、天湖山矿务局又被评为职工教育先进单位。
至1985年,全省煤炭系统共有培训中心7所,干部学校1所。用于职工教育的校舍面积8175.5平方米,职教专职干部、教师60人,兼职教师100多人,培训职工164924人次。
(一)基础教育补课
1982~1985年,主要开展青壮年职工的“双补”,即初中文化补课和初级技术补课。“双补”对象12903人,其中“文补”5823人,“技补”7080人。各单位自编了各科的教材,聘请学校老师和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教员,采取矿办、工区办等多层次的办学形式。学员以工余学习为主,有严格的考勤考核制度。“文补”合格5514人,完成率95%;“技补”合格6018人,完成率85%;均超额完成上级规定的80%指标。
(二)岗位培训
1.干部岗位培训
各类适应性培训。1981年开始,举办安全系统工程、新闻、文秘、经营管理、电子计算机等共20个专业360期短训班,培训干部16140人次。
厂(矿)长统考。1984年起,全省煤炭系统经理、厂(矿)长参加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培训20人,参加省煤炭干部学校短训130人,参加其他系统培训11人。经培训后149人参加国家厂(矿)长统考,其中145人企业管理和方针政策两科考试成绩合格,达到企业管理专业单科大专水平。
干部现代化管理知识培训。1985年,按照煤炭部和省经委的要求和安排,从煤炭企业选送30多名师资到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培训。培训后回各单位办干部培训班,对企业领导及从事生产、调度、机电、运输、通风、地质测量、安全监察、计划、财务、劳资、供销、党政工团干部和采掘队长进行现代化管理方法培训。至1986年,共有1147人经培训考试合格,取得省经委颁发的合格证书,占应培对象1432人的80.1%。
领导干部岗位培训。根据1986年中共中央组织部和国家经委制定的《“七五”期间全国大中型企业领导干部岗位专业培训规划要点》及煤炭部关于全国煤炭大中型企业领导干部岗位专业培训的要求,省煤炭总公司对全省煤炭企业县团级以上领导干部的培训进行了统筹安排。1987年以来,先后选送37位到部属成人高等院校及省委党校学习,其中有22人获得国家经委颁发的领导干部岗位培训合格证书。
区队长岗位培训。1989年开始,省煤炭总公司组织省属8个矿务局(矿)和省煤炭基建公司开展区队长岗位培训。具体做法:一是通过调查研究,摸清队伍状况,制定《福建省煤炭企业区队长岗位标准》;二是采取“六统一、一分散、一灵活”的措施(即统一大纲、教材,统一考核形式,统一题型题量,统一培训师资,统一评卷标准,统一发证;分散办班;灵活办学),加强对培训工作的管理,保证培训质量;三是进行跟踪考核,促进学以致用,提高区队长生产管理水平;四是开展检查评比,搞好经验交流总结。至1990年底已培训492人,占区队长总数579人的85%,经理论考试及跟踪考核全部合格,获省经委颁发的“岗位培训合格证书”。1990年,福建煤炭系统区队长岗位培训工作受到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和省职教委表扬,工作总结材料由统配总公司印发全国煤炭系统各单位。
2.工人岗位培训
技术等级培训。重点抓了青壮年初级技术培训及机电等重要岗位中级技术培训。1981~1990年,参加技术等级培训的工人共18146人,其中初级工15638人,中级工2431人,高级工77人。
班组长岗位培训。1986年,省煤炭总公司根据国家经委、劳动人事部、全国总工会、全国职工教育委员会发出的《关于加强企业班组长培训工作意见》,结合福建情况,制定《福建省属煤炭企业班组长岗位标准》,并在全省煤炭系统推广龙岩矿务局班组长岗位培训试点经验,全面开展班组长岗位培训工作。至1987年,共培训班组长2338人,占班组长总数的87%。1987年底,省煤炭总公司对班组长培训工作进行检查评比,龙岩、永安、永定矿务局及邵武煤矿被评为先进单位。龙岩、永安矿务局还被省职工教育委员会评为班组长岗位培训工作先进单位。
生产技术短训。1981年以来,每年都有上万人次接受短训。短训内容有采掘、机电、汽修、安全技术等30多个工种。
(三)学历教育
1.大专学历教育
主要途径:一是通过参加全国成人高考,输送部分合格者到成人大专院校(主要是煤炭部属成人院校)学习;二是参加“五大”(电视大学、夜大学、函授大学、职业大学、自修大学)学习;三是煤炭系统内自办电大班。1982~1988年,经有关部门批准,上京、永安、天湖山矿务局及省煤炭设计院先后举办电大班,培养大专毕业生75人,其中工业企业管理专业35人,中文专业19人,工业企业经营管理专业21人。
2.干部中专教育
1985年,省煤炭总公司根据中央提出的年龄在45岁以下未达到中专(高中)文化程度的干部,1992年前要达到中专文化程度的要求,制定了《关于开展干部中专教育的暂行规定》,对煤炭系统干部队伍的年龄、文化结构进行摸底,共有干部中专教育对象1234人,用文件形式公布应学人员名单。各单位本着定向培训,干什么学什么的原则,采取函授、送外代培、自学考试等途径开展干部中专教育。至1990年共有403人参加,其中福建煤校开办采煤脱产班及政工、企管函授班,培训干部中专人才294人。
(四)继续工程教育
1981年以来,分期分批对大专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再教育。共有4453名专业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参加电子计算机、英语、系统工程、现代信息、现代工程师等继续工程教育。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煤炭工业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时限始于明代,止于1990年底。包括煤炭资源与勘探、煤矿建设、煤炭生产、煤矿安全、行业管理、煤矿专用器材设备生产、煤炭专业教育与科研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