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坑木使用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煤炭工业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2035
颗粒名称: 四、坑木使用管理
分类号: F423.3
页数: 2
页码: 150-151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煤矿所需坑木由当地物资部门组织供应或到邻近林区采购,改进采煤方法及开拓布置,有计划研究和推广使用坑木代用品。
关键词: 行业管理 物资管理 坑木 使用管理

内容

1958年前,煤矿所需坑木由当地物资部门组织供应或到邻近林区采购。1958年后,纳入省统一分配。省计委按煤炭工业年度生产、基建计划下达木材供应指标,由省林业厅办理调拨手续,按行业归口分配供应。
  坑木是煤矿生产的主要原材料,特别是福建矿井地质构造复杂,绝大部分系薄煤层开采,万吨掘进率高,吨煤坑木费用占吨煤材料费用的40~50%。1961年,坑木计划供应的定额为230~250立方米/万吨,但实际消耗达339.8立方米/万吨,大大超过定额指标。由于坑木消耗量大,直接影响原煤生产成本。1961年2月,省燃料工业局提出《关于节约坑木的意见》,要求各中.位加强坑木管理,做好坑木回收防腐工作。1962年根据国务院《关于节约木材的指示》又颁发《关于加强木材管理、节约木材的意见》,要求各矿提高坑木回收率和复用率。同年9月,省燃料局成立坑木节约代用领导小组,计划当年使用混凝土支架946架,金属支柱750根,金属棚梁420根。1963年初,省燃料局在邵武煤矿召开坑木管理现场会议。当年邵武煤矿、漳平矿务局、红炭山煤矿、苏邦煤矿和建瓯煤矿建立贮木场及木材加工厂,制定节约木材实施方案,建立木材验收、加工、保管、盘点、领发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制度。这些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一、坑木管理要做到“三清、四必须”,即木材场地清、井上下清、木材帐清;验收必须检尺点根,保管必须分类整堆,月终必须盘点,发料必须有定额。二、木材使用要符合合理、经济、节约的原则,同时要采取“回、改、代”措施,即提高坑木回收复用率,改进采煤方法及开拓布置,有计划研究和推广使用坑木代用品。
  三、用材要做到小材大用、劣材优用、短材长用,旧料全部加工利用。1965年,全省生产水泥支架8000架,金属棚1000架,锚杆500根,可代用坑木3000立方米。采取以上措施后,煤矿木材消耗量逐年下降。至1966年原煤万吨坑木耗为226.3立方米,比1963年363立方米下降了37.7%。“文化大革命”期间,合理的规章制度被打破,坑木消耗又开始回升,1968年高达392.8立方米/万吨。1975年,省属煤矿平均原煤万吨坑木耗仍达311.8立方米。1976年后,省煤炭局在全行业整顿和健全木材使用管理制度,加强坑木定额管理及回收复用工作,煤矿木材消耗量有较大幅度下降。1984年省属局(矿)原煤万吨坑木耗为211.1立方米,比1975年下降了32.3%。
  1985年,省属各局(矿)广泛开展支护改革,积极推广使用坑木代用品,改革回采工作面支护材料,积极推广使用金属摩擦支柱。是年8月,省煤炭总公司颁发《贷款购置金属摩擦支柱的试行办法》,对资金有困难的单位,给予优惠贷款。之后,永安矿务局等单位相继购置了一批金属支柱,并在采面推广使用。同时,各局、矿积极推广各种井巷支护新技术和新工艺,大量采用锚喷支护和U型钢、工字钢可缩性金属支架,并在急倾斜煤层推广采用中深孔爆破采煤法。1986年后,全省投入矿用U型钢、工字钢1000吨以上,支护主巷约5000米;购进金属支柱、顶梁近万根,;喷浆支护巷道总长度15万米左右。1986年,永安、龙岩、上京矿务局及漳平煤矿先后兴建坑木防腐厂,推广应用木材防腐新技术。
  1987年,省煤炭总公司制定《关于坑木补贴和矿井支护改革奖励办法》,各煤矿企业都建立以局、矿、区(队)各级分管生产的领导为主、供应和生产部门配合的支护目标管理网络,定期召开坑木消耗分析会,广泛开展坑木回收复用和综合利用活动,具体制定坑木耗定额指标及管理措施,并实行指标承包,按季(月)考核,节奖超罚等形式的经济责任制,促进和加强了坑木采购供应管理、消耗定额管理及储备加工管理等项工作,有效地降低了坑木消耗指标。
  1990年末,全省煤矿共使用防腐坑木约1.5万立方米,坑木使用寿命平均延长4~5倍,创效益近1000万元。各种代用坑木支护的在籍量为:摩擦支柱2000根,铰接顶梁560根,水泥支架10622架,金属支架4067架,锚喷巷道142716米,使用非木材支护的巷道总长度为464481米,占巷道总长度的57.6%,使用非木材支护的采煤工作面5个,占年末正规采煤工作面的8.7%。这一年,省属煤矿平均原煤万吨坑木耗为120.3立方米,创历史最好水平,比总承包前的1984年下降了42.9%。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煤炭工业志

《福建省志·煤炭工业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时限始于明代,止于1990年底。包括煤炭资源与勘探、煤矿建设、煤炭生产、煤矿安全、行业管理、煤矿专用器材设备生产、煤炭专业教育与科研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