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仓储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煤炭工业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2034
颗粒名称: 三、仓储管理
分类号: F423.3
页数: 2
页码: 149-150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煤炭系统仓库管理检查评比活动一直坚持下来,仓储管理水平逐年提高。
关键词: 煤炭工业 行业管理 物资管理 仓储管理

内容

1958年,省燃料工业局直属物资仓库有三处:福州中洲仓库;来舟屮转仓库(转运站)和邵武仓库。1960年7月来舟中转仓库撤销。1961年福州中洲仓库移交省物资厅管理后,全省煤炭生产、建设大部分物资的储备及屮转主要由邵武仓库承担,并由邵武仓库具体负责仓储业务管理,办理在邵武地区的物资提货事宜。邵武仓库地处鹰厦铁路主干线两侧,邵武市区水北,交通运输方便,沿铁路可直达主要矿区,邵武仓库成为当时全省煤炭企业物资储备集散基地。
  1961年,省燃料局组织省属企事业单位清查物资、资金,以加强物资集屮统一管理。据当年底统计,全省煤炭系统库存物资总金额1112.99万元,积压物资金额405.11万元,调剂处理钢材90.73吨、各种机电设备5520台(件),共值230.2万元左右(实际处理财务发生额80万元)。通过这项工作,全面整顿r物资仓库,完善物资人库验收、保管、保养、领发料及交旧领新等规章制度。同时,开始按物资器材供应目录(统配、部管、站管及商业部门经营产品)分类,实行分帐、分库管理。仓库管理逐步走向正规。
  “文化大革命”朗间,仓库管理制度执行不严,仓管工作比较混乱。1977年,召开全省煤矿物资供应工作会议,传达贯彻国务院在兰州召开的全国清仓查库经验交流会议精神,部署清仓查库工作。全省煤炭企业通过清仓查库,弄清了家底,做到了5个核实(核实库存、周转、超储、利库、定额),使原有仓库管理制度得到恢复和健全。物资逐步实行按类分区分库保管,四号(库号、架号、层号、货号)定位,“五五”(五、f成行,五、十成方,五、十成堆)摆放,以及做到“五净、五无、三条线(物资堆码一条线、料架摆放一条线、料签悬挂一条线)”,并上盖下垫,以防潮湿。同时实行资金下库,分口管理,落实到人,明确责任,保持帐、卡、物、资金四对口。库存物资实行每季每年清查盘点制度。是年,根据煤炭部关于大搞仓库管理科学化的通知,组织仓库开展检查评比和岗位练兵、技术表演活动。省煤炭局为此制定《物资仓库竞赛评比办法计分标准》和(仓管员竞赛评分标准)。此后,煤炭系统仓库管理检查评比活动一直坚持下来,仓储管理水平逐年提高。
  福建煤炭系统直属邵武仓库经70年代两次扩建改造,占地面积4853平方米,共有库房5座,安装配置了5吨行车、3吨叉车等设备,提高仓储作业机械化水平,年吞吐量最高达7000吨,周转物资金额近千万元。70年代建成投产的永定、永安两个矿务局总仓库均按设计标准建设。永安矿务局总库经几次扩建改造,建设面积达5500平方米。仓库外设长1500米、高3.2米的坚实围墙,有150吨高位水塔及全套消防设施。总库装备QY一8吨汽车装吊机一台,CPC一3吨叉车一台,QZ一140加油车、ZGT一30吨地中衡及两部送料车,基本上实现仓储作业机械化,是福建煤炭行业机械化装卸和物资保管条件最好、面积最大的仓库,年工作量在4000万元左右。1985年,龙岩矿务局新建设备库一座,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安装3吨行车一台。其它省属矿务局仓库设计标准较低,设施不够完善,特别是机械化装备较差。县及乡镇煤矿的库房及设施更为简陋。但各煤矿企业的火药、雷管等危险品均设专门仓库管理。这种仓库的设计均符合保安规程的要求。
  1990年,全省煤炭系统开展仓库管理评比达标活动,按(全国煤矿先进仓库评分标准)对省属12个煤炭企业的11个总库33个分库进行检查、抽查和验收,考评结果全部达标。从中评选出3个省级先进总库和11个矿级先进分库,并推荐参加全国煤矿仓库评比。永安矿务局总库和永定矿务局铜锣坪矿、上京矿务局后畲矿仓库分别获全国煤矿先进总库和全国煤矿矿级先进仓库称号。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煤炭工业志

《福建省志·煤炭工业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时限始于明代,止于1990年底。包括煤炭资源与勘探、煤矿建设、煤炭生产、煤矿安全、行业管理、煤矿专用器材设备生产、煤炭专业教育与科研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