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粉尘防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煤炭工业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2014
颗粒名称: 四、粉尘防治
分类号: X4-49
页数: 2
页码: 128-129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福建煤矿开采初期,井下掘进采用干式打眼,个人缺乏保护措施,工人尘肺患病率高,粉尘防治的情况。
关键词: 福建省 粉尘 防治

内容

福建煤矿开采初期,井下掘进采用干式打眼,个人缺乏保护措施,工人尘肺患病率高。漳平煤矿从50年代建矿至60年代初期,由于井下没有防尘措施,粉尘浓度高达1960毫克/立方米,岩尘中游离Si0?含量为20.55~65.61%;煤尘中游离Si0?含量为2.88~6.12%。1966年拍片普查415人,患尘肺病人数达147人,患病率高达35.4%,在全省煤炭系统引起极大震动,各级领导开始重视井下防尘工作。
  60年代中期,各煤矿先后开展井下综合防尘工作。1965年,天湖山煤矿7个掘进工作
  面首先实现粉尘浓度降到2毫克以下的国家标准。省重工业厅在天湖山召开综合防尘现场会,向全省煤矿推广。之后,综合防尘工作作为煤矿安全和劳动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越来越受到煤矿各级领导的重视。1965年12月、1966年10月,省劳动卫生部门协助省重工业厅两次在苏邦煤矿等现场举办井下测尘训练班。全省煤矿企业多年来投人大量资金用于防尘设施建设和技术改造,使井下粉尘浓度和尘肺发病率得到有效控制。
  福建综合防尘采用的主要手段和措施是:一、湿式打眼;二、在采掘工作面、溜煤眼、装车口、翻罐笼、溜煤上山等粉尘较大处喷雾洒水;三、水炮泥爆破,降尘效果显著,粉尘浓度降低40~80%;四、在靠近尘源地点的巷道中设水幕,也起到很好的降尘效果;五、加强个人防护,井下工人都要佩戴防尘口罩。此外,邵武煤矿由于煤层干燥,采煤工作面粉尘浓度一般都在350毫克/立方米以上,放炮时高达1100毫克/立方米。1984年开始,在回采面开展煤层注水试验,用煤电钻垂直向工作面打孔,孔距7~8米,深8米,静压多孔注水,水压5~7千克/平方厘米,时间40~60小时,两个回采面轮换交替进行,取得一定降尘效果。1986年,邵武煤矿水采区投产,大大降低了煤尘浓度。
  综合防尘主要是以水降尘。各矿务局为确保井下防尘用水,都在地面或井下建立包括防尘水池和供水管道的防尘供水系统。永安矿务局“七五”期间新建防尘管路2.1万米,增设防尘水池19个,总容量690立方米。1989年末,全局共有防尘管路54858米,保证井下防尘用水的需要。
  采取以上综合防尘措施,取得明显效果。漳平煤矿1967年后招收进矿的854名井下工人,均没有发现矽肺病患者。现该矿井下岩尘浓度已控制在1.98~2.1毫克/立方米,煤尘浓度8.5~11.5毫克/立方米,基本上达到或接近安全规程的控制指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煤炭工业志

《福建省志·煤炭工业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时限始于明代,止于1990年底。包括煤炭资源与勘探、煤矿建设、煤炭生产、煤矿安全、行业管理、煤矿专用器材设备生产、煤炭专业教育与科研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