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供电与照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煤炭工业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1968
颗粒名称: 一、供电与照明
分类号: TU852
页数: 2
页码: 92-93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煤矿生产辅助系统,供电与照明的情况。
关键词: 福建省 供电 照明

内容

(—)供电
  50年代,乡村煤矿没有电,国营煤矿基本上靠自备的小型发电机组供电。1956年,永春煤矿安装一台24马力煤气机带动单相13千瓦发电机组。1959年,漳平煤矿在大坑片安装120马力煤气机两台,带动60千瓦发电机组;在大瑶片安装4台40马力柴油机发电机组;苏邦煤矿安装2台200马力柴油机发电机组;邵武煤矿也安装1台176马力柴油机发电机组。
  1960年,邵武晒口建成装机容量为2X1500千瓦的火力发电厂,专供邵武煤矿用电。1961年,建成漳平煤矿电厂,装机容量6000千瓦。邵武、漳平电厂在两矿由国家大电网供电后,先后停止发电。1963年,天湖山煤矿自建桂洋水电站,装机容量2X115千瓦。1966年,天湖山矿区又新建仙荣火电厂,总装机容量4X1500千瓦。该电厂未并入省电网,专向天湖山矿区供电,现仍是该矿区主要电源。1967年,天湖山煤矿自建黄沙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为2X160千瓦;1969年又自建苏区坂水电站,装机容量2X250千瓦。同年,上京矿区自建桃源水电站,后又几经扩建,总装机容量达925千瓦,成为该矿区主要自备电源。到60年代末,国营煤矿除天湖山、上京两个矿区外,陆续就近由国家电网供电。乡村煤矿基本上无电。
  70年代,乡村煤矿有的由乡村办小水电站供电,有的由附近国营矿区转供电,有的仍无电。80年代初,上京矿区完成从永安至上京的输变电工程,至此,国营煤矿除天湖山矿
  区外,都就近由闽北、闽西电网供电,并陆续形成双回路供电系统。
  各矿区电源来自省电网的电压为35千伏,矿区自备电厂(站)的为6千伏。从矿区变电所送到各井口的电压有6千伏、1万伏两种。省属矿除4个矿井外,都实现6千伏高压下井,井下低压供电电压为380伏特或660伏特。
  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省属煤矿综合电耗呈逐年上升趋势,1990年为31.74千瓦小时/吨,是1980年的1.26倍,1970年的2.45倍,1962年的4.17倍。其屮,最高的是邵武煤矿,1990年达45.14千瓦小时/吨;最低的是永安矿务局,为25.54千瓦小时/吨。
  省属矿区各变电所基本情况见表3一8。
  (二)照明
  50年代前,井下照明用油灯、松明、蜡烛。50年代末60年代初,一些矿井在峒口置镜子反射日光照明;新建的国营煤矿主要大巷、峒室、掘进工作面开始使用普通白炽灯,井下工人开始使用酸性蓄电池矿灯。1962年,全省煤矿在用矿灯仅615盏。至60年代末,国营煤矿均已使用矿灯,全省矿灯总数达4442盏。70年代以后,井下禁止使用普通白炽灯,各矿陆续改用防爆白炽灯或防爆荧光灯,电压127伏。1990年后,省属煤矿井下开始推广使用本省矿灯电源厂生产的KJ一13S碱性矿灯。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煤炭工业志

《福建省志·煤炭工业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时限始于明代,止于1990年底。包括煤炭资源与勘探、煤矿建设、煤炭生产、煤矿安全、行业管理、煤矿专用器材设备生产、煤炭专业教育与科研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