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煤种与煤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煤炭工业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1947
颗粒名称: 三、煤种与煤质
分类号: F426.21
页数: 2
页码: 19-20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煤炭工业的煤种与煤质发展情况。
关键词: 福建省 煤炭资源 煤种 煤质

内容

(一)煤种
  福建省除漳平矿区有少量烟煤(贫瘦煤)外,几乎全为无烟煤,且绝大多数属无烟煤一号,仅永安丰海、东坑仔矿,龙岩田螺形、红炭山、虎坑山、坑柄矿及苏邦煤矿有部分煤属无烟煤二号。
  (二)煤质
  1.煤岩特征
  福建无烟煤煤化程度很高,具有清晰的条带结构。条带由亮煤、镜煤相间组成。煤岩类型大多属半亮型,少数煤层因部分煤分层中矿物杂质多而呈现半暗型,光亮型的煤很少。由于后期构造的影响,煤层被挤压、错动、揉搓,原生结构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条带结构完全的煤,外生裂隙发育,裂隙中常充填有石英细脉或碳酸盐薄膜,性脆,敲击后即成碎块。条带结构遭到破坏的煤有两种情况:一是粉状、粉粒状,非常疏松,开采过程中几乎没有块,即使有块,往往呈鳞片状集合体,一碰击即碎;另一种是被挤压成不同粒度的碎块及至粉末(碎块由2~3毫米到20毫米不等),并混杂有顶、底板及矸石中的泥质成分,最终被挤压成坚硬的碎粒状煤或似“结晶高岭土”状煤层,滑动镜面发育。此种煤在上京及天湖山矿区特多。
  福建成煤原始物质主要为高等植物,属于腐植煤。煤中有机组分平均含量一般为85~93%。矿物杂质体积含量波动范围较大,为2.04~31.89%,其中天湖山、上京矿区最低,邵武和将乐矿区最高。矿物质种类主要为粘土类矿物、硫化物类矿物、碳酸盐类矿物和氧化物类矿物,其它矿物含量很少。
  无烟煤显微硬度最低的是龙岩苏邦北井田的20号煤层,仅60.2公斤/平方毫米;最高的是清流罗口煤矿7号煤下分层,硬度值达233公斤/平方毫米;绝大多数煤层的显微硬度值都在100公斤/平方毫米以上。
  2.煤质主要指标
  (1)元素分析指标
  碳:无烟煤中,无水无灰基碳含量一般都在90%以上,最高达98.2%(龙岩陆家地38号煤),最低为82.45%(龙岩坑柄3号煤)。
  氢:无烟煤中,无水无灰氢含量一般均小于2%。
  氮:除漳平煤矿贫瘦煤中无水无灰基氮含量达1.8%外,无烟煤中一般都小于1%,仅龙岩苏邦、坑柄个别煤层在1%左右。
  (2)工业分析指标
  灰分:主要可采煤层灰分由南向北逐渐增高。天湖山矿区较低,一般在14~18%,邵武矿区最高,达30~38%。商品煤灰分平均在23%左右。
  硫分:从西到东逐渐变少。永定矿区含硫量最高达2.8%,天湖山矿区一般为0.2~0.5%。
  磷:含量较低,变化在0.005~0.02%之间。永定、龙岩矿区含磷量相对稍高。
  挥发分:无烟煤一号一般为2~3%,无烟煤二号4~6%,漳平的贫瘦煤挥发分为11~15%。
  发热量:变化范围在6000卡/克~7500卡/克之间。
  灰溶点:二迭系煤的灰熔点较低,一般在1300~1400℃;三迭系煤的灰熔点较高,一般在1300~1450℃。全省灰熔点常见值为1250~1350℃。
  综上所述,福建省多数煤层属于低硫、低一中灰、高热值、热稳定性好、强度高的优质无烟煤,但块煤率不高。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煤炭工业志

《福建省志·煤炭工业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时限始于明代,止于1990年底。包括煤炭资源与勘探、煤矿建设、煤炭生产、煤矿安全、行业管理、煤矿专用器材设备生产、煤炭专业教育与科研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