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煤田分布及煤层赋存特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煤炭工业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1942
颗粒名称: 二、煤田分布及煤层赋存特征
分类号: F426.21
页数: 3
页码: 10-12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煤田分布及煤层赋存特征情况。
关键词: 煤田分布 煤层赋存 特征

内容

(一)下二迭统童子岩组煤田
  1.龙(岩)永(定)煤田
  龙永煤田位于龙岩市及永定县境内,主要包括龙岩矿务局、永定矿务局、苏邦煤矿等所辖的42个井田。累计探明储量4亿吨,保有储量3.53亿吨。
  童子岩组一、三段为该煤田的主要含煤地层。第一含煤段地层厚度255米,含煤15层,其中可采及局部可采7层,可采总厚度平均4.29米。第三含煤段地层厚度434米,含煤30层,其中可采及局部可采10层,平均可采总厚度7.38米。
  煤田基本构造位于广平一龙岩复式向斜南端,向斜轴向北东,向南东倾斜,向南西方向抬起。煤田内次一级褶皱、断裂发育,构造较复杂。在龙岩市附近,因受深部缓倾角断裂影响,含煤地层多次重复。在龙岩王庄井田出现前泥盆系被推覆到煤系地层之上,在白沙井田见到煤层被推覆到赤石层之上。
  2.永安煤田
  永安煤田位于永安市城西直距16公里,包括加福、斑竹坑、半罗山、东坑仔及洪田等共15个井田,累计探明储量2.67亿吨,保有储量2.50亿吨。
  童子岩组第一、三段为该煤田含煤段。由于受缓倾角断裂影响,第一含煤段在多数井田内保留不全。该层厚度250~300米,含煤9~11层,可采3层,平均可采总厚度1~2.81米。第三段地层发育较全,含煤性好,地层沉积稳定,平均厚度339米,共含煤63~70层,其中可米和局部可米11~15层,平均可米总厚6.62~8.83米。
  永安煤田基本构造位于沙县一永安复向斜北端,属加福复式向斜。向斜轴向26°~25°,向北东倾伏,核部较宽展,两翼倾角不对称,呈东缓西陡的向斜构造。向斜北端东翼构造简单,倾角平缓,西翼构造复杂,褶皱断裂发育,常见倒转扭曲现象;向斜南端东翼构造复杂,褶皱多、倾角陡,西翼倾角较缓。煤田内发育北东、北北东及北西向三组断裂,对煤层影响较大的是缓倾角断裂。
  3.大田煤田
  大田煤田位于大田县北西直距15公里,包括大田上京、永丰东、小华、溪口以及大竹林、山贵岐、桃舟、笔架山、广平坑口等13个井田。累计探明储量1.84亿吨,保有储量1.73亿吨。
  大田煤田主要含煤地层为童子岩组第一、三段。其中第一段含煤性较好,为该煤田的主要勘探和开采对象,地层厚度250~317米,含煤26层,其中可采和局部可采10层,平均可采总厚度7.27米。第三段含煤地层厚约100米,含较稳定可采煤层一层,平均厚1.3米。
  煤田基本构造属太华一长塔复式背斜,背斜轴向北东,向南西方向倾伏。含煤地层普遍褶皱,形态有斜歪、倒转、平卧、翻卷等,规模大小相差极大。主要断裂有北东,北西向两组,既有缓倾角断裂,也有陡倾角断裂,形成了极为复杂的构造形态。
  4.永春天湖山煤田
  天湖山煤田直距永春县城西北36公里,包括铅坑、大蔗沟、曲斗、天湖岩、含春;新村、西萍、荷殊、南湖、杏山头、长汀等11个井田。累计探明储量1.23亿吨,保有储量1.10亿吨。
  该煤田含煤地层为童子岩组。第一段含煤地层较发育,含煤性好,地层平均厚度376米,含煤41~63层,其中可采与局部可采3~7层,平均可采总厚2.47~5.86米。第三段由于受构造破坏,含煤地层一般保存不全,地层厚度300~400米,含煤71层,其中可采及局部可采3层,平均可采总厚2.26米。
  煤田基本形态为一个走向北东,倾向南西的单斜构造。由于受断裂影响,下侏罗统梨山组地层被推覆于童子岩组煤系地层之上。煤田内煤系地层褶皱强烈,断裂发育,形成了复杂的紧密线状褶曲,并伴有倒转。
  5.清(流)连(城)煤田
  清连煤田位于连城县北东方向,包括连城的西山、北团、文峰、黄坊、隔川、庙前、江畲、清流的长灌、上坪等9个井田。累计探明储量0.46亿吨,保有储量0.43亿吨。
  童子岩组煤系第三段为该煤田主要含煤地层,该段地层厚251~272米,含煤23层,其中可采及局部可采3层,平均可采总厚4.05米。
  煤田基本构造形态属清流罗口一连城肖坑复式向斜,核部出露为溪口组地层,两翼依次由大隆组至南靖群地层组成。此外,向斜轴部附近还广泛分布梨山组至第三系“红层”,向斜轴向为北北东10°~25°,向北倾伏,在西南部轴线偏转为沿走向呈反S型的复式向斜构造。向斜两翼地层倾角西陡东缓,次级褶皱发育,在长灌、上坪井田煤系地层常见直立或倒转现象。煤田内断裂发育,赖坊一庙前大断裂由北往南纵贯全区。向斜两翼还发育有北西、北东向断裂,致使煤系地层遭受较大破坏。
  (二)上三迭统大坑组、文宾山组煤田
  1.大坑组、文宾山组(闽北称焦坑组)煤田
  大坑组、文宾山组煤田主要分布于漳平市境内,以大坑井田含煤较好,其中大坑组含煤11层,主要可采2层,平均可采总厚2.14米,局部可采3层,平均可采总厚1.07米;文宾山组含煤9层,主要可采2层,平均可采总厚1.77米,局部可采5层,平均可采总厚1.57米。煤层均为单斜(伴有倒转)构造。大坑组煤层多呈鸡窝状,厚度变化较大。文宾山组构造较简单,但由于倒转致使煤层倾角变陡,大多为倾斜一急倾斜煤层。
  2.焦坑组煤田
  分布在闽北的邵武、建瓯、崇安、浦城等地,其中以邵武焦坑井田含煤性较好,含煤2层,可采1层,平均可采厚度4.25米。煤层倾角较平缓,厚度变化幅度较大,越往深部厚度越小,直至尖灭。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煤炭工业志

《福建省志·煤炭工业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时限始于明代,止于1990年底。包括煤炭资源与勘探、煤矿建设、煤炭生产、煤矿安全、行业管理、煤矿专用器材设备生产、煤炭专业教育与科研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