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劳动保护科学研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劳动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1903
颗粒名称: 第五节 劳动保护科学研究
分类号: X9
页数: 4
页码: 186-189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在新中国成立后到1990年对劳动保护的科学研究工作的情况。
关键词: 劳动保护 科学研究 福建

内容

一、应用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至60年代初,福建的劳动保护科学研究工作处于空白状态,没有统一的科学研究规划、专门的科学研究机构及专业的科学研究人员。1964年8月,省卫生厅成立福建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所,1980年5月改为福建省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主要从事职业病的调查、诊断、治疗的研究,同时也开展一些防尘防毒技术的研究。
  从60年代起,一些企业为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和尘毒危害问题,开展了尘毒危害治理的研究和技术攻关。1965年7月,福建机器厂为解决铸造清砂过程中矽尘弥漫,噪声震耳,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的问题,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组成试验小组,根据《国外铸造>杂志上介绍的“铝合金汽缸头浸水清砂法”,开展“水爆清砂法”的试验。技术人员在没有技术资料的情况下,经过两三个月的反复实验,进行各种影响“水爆”因素的测定,前后积累了数百个数据,找出铸造结构,铸件入水温度、深度、速度、方向以及外力对“水爆”的影响的规律,终于将“水爆清砂法”试验成功,并应用于生产,彻底解决了铸件清砂过程中矽尘对工人的危害。同年12月,省科委、经委、重工业厅、劳动局联合在该厂召开“六五清砂”现场会,将这项研究试验成果向全省铸造行业推广。“文化大革命”期间至70年代末,劳动保护科学研究工作基本停顿,工矿企业中的尘毒危害情况相当严重,未能得到有效研究和治理。1982年,福建日报印刷厂为解决熔铅铸字过程中铅烟对工人的危害及环境的污染,积极开展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攻克技术难关,试制安装了高效能铅烟净化器,经测定,全部监测点铅浓度均达到国家卫生标准,有效地防止了工人的铅中毒。这一科研成果,在全省防尘防毒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得到推广。
  1984年,经国家科委和省人民政府批准,省劳动局成立福建省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省劳保所),这是本省唯一专门从事劳动保护科学研究的机构。到1990年,省劳保所有职工44人,其中科研技术人员34人。拥有科研、测试大搂3668平方米以及供培训百人左右的教学和生活配套设施,有先进的科研、检测、化验等仪器设备100多台,设有安全技术、尘毒防治、检测检验、情报资料等研究室,初步建成为融“科研一检测一宣传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所。
  省劳保所成立后,克服困难,创造条件,面向企业,为劳动保护安全生产服务,积极开展劳动保护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1986年,该所承担劳动人事部下达的《高温防护鞋及制定国家标准》和《成套引进设备中小型酸雾净化设备的消化仿制》两项科研课题。科研结果中的《高温防护鞋》1990年12月被劳动部批准为部颁标准,标准代号LD32-92《高温防护鞋》。同年,省劳保所派科研人员参加全省环境污染调查中的《福建省工业污染源调查》,该项目于1987年6月获“全国工业污染源调查重大科研项目三等奖”。参加调查的省劳保所科研人员还同时进行了全省各地区尘毒污染源和重点行业及厂矿的尘毒噪声状况的调研,绘制出本省各地区、行业、厂矿企业的尘毒污染源状况图以及129家重点厂矿的尘毒污染源情况卡片,为本省厂矿企业尘毒及噪声的治理重点提供了依据。1987年,省劳动局安全监察处与省劳保所合作,进行“推广应用生物节律理论,降低汽车交通事故”的课题研究,与福州市运输公司共同组成试验小组开展工作,确定以货车二队为试验点,对该队1985~1987年发生的交通事故按生物节律理论进行绘图分析,并对印有“驾驶员1988年的三条生物节律曲线”进行计算绘制,从1988年1月份开始,该队对驾驶员按生物钟节律曲线进行科学调度,明显降低了交通事故。该课题1989年通过省级技术鉴定,课题论文《应用生物节律降低交通事故的课题研究》获福建省自然科学学术论文三等奖。1987年,省劳保所还承担省科委下达的科研课题《聚胺脂泡沫塑料尖劈型空间吸声板的研究与应用》,确定福州齐安消声设备厂为协作厂家,对吸声板的设计和工艺制作方案进行反复研究,并建立噪声测定室,对吸声效果进行测试。经过3年多的研制与试验,证明聚胺脂泡沫塑料尖劈型空间吸声板设计合理,制作方便,降低噪声效果显著,且易于推广。1990年12月,该项目通过了省科委主持的省级技术鉴定。
  1988年后,省劳保所积极承担企业职业危害的治理工作。6月,承担了南平电线电缆厂裸线车间盐酸雾治理项目。次年1月和7月,分别进行了福州华侨塑料厂冲床噪声治理和福州铅笔厂带锯机噪声治理。1990年,又承担了三明水泥厂噪声治理项目和福州第二塑料厂空压站噪声治理项目。通过治理,降低了职业危害,保护了工人的身体健康。
  二、安全评价
  1985年起,福建开始推广应用安全系统工程,编制企业安全检查表,劳动安全监察程序表等,努力提高劳动安全工作的科学水平。1987年,省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成立系统安全研究室,开展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对企业进行系统安全可靠性评价的研究。通过广泛收集有关方面的资料,包括国家标准,政策规定、设计规范以及各行业企业的基本情况,提出了开展安全评价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案。1988年,该所在省劳动局劳动安全监察处的配合下,以福州铅笔厂为安全评价试评点,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开展系统安全可靠性评价。评价分综合性管理评价、危险性评价(对各种设备)、作业环境评价3个部分进行,根据国家的有关标准、行业的各种规范、对照企业的实际情况,分别列出各种详细的安全检查表,然后对安全检查表的内容逐项检查检测评分,最后作出全面性的评价报告,肯定企业安全工作做得比较好的地方,指出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对如何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安全评价,全面展示了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为企业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提供了依据,受到企业领导的好评。同年,厦门市劳动局应厦门食品厂的要求,聘请有关安全技术人员21名,在食品厂开展为期20天的安全可靠性评价,发现问题390处,提出大量建设性意见,既为食品厂进一步搞好安全生产提供了依据,也为该市开展安全评价工作积累了经验。1989年初,省劳动局发出通知,要求巩固和扩大安全系统工程试点单位成果,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有条件的地市可进行企业安全评价试点。之后,一些地、市相继开展了企业安全评价工作,并把安全评价运用到对申报国家级和省级先进企业的安全考评工作中去。促进企业加速提高现代安全科学管理水平。到1990年,仅省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就对20个企业开展了安全评价工作。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劳动志

《福建省志·劳动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这部志书沿着福建劳动事业发展的轨迹,着重反映福建省近代工业诞生以来劳动工作从起步到发展,从落后到辉煌的全部过程。同时展现旧中国在反动阶级统治下,低下的生产力和落后的生产关系,以及劳动者所受的残酷压迫和剥削;重点记述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福建省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劳动管理体制逐步发展、完善并形成体系的过程;表现通过改革,国民经济实现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劳动制度正在出现。本书如实记载福建省劳动工作在各个时期的经验和教训。“以史为镜,可知兴替”,这部记述福建省劳动工作历史全貌的专业分志,对于研究福建劳动工作历史,探索规律,借古鉴今,继往开来将是大有裨益的。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