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期的工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1788
颗粒名称: 一、初期的工程
分类号: E955
页数: 1
页码: 537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人民防空初期的工程的统计概况和工程类型的具体内容介绍。
关键词: 福建省 工程建设 人防工程

内容

1949年至1966年是人防工程建设的初期。新生的人民政权刚刚建立,即面临台湾国民党飞机的轰炸袭扰。省人民防空委员会成立后,发动和组织广大人民群众开挖各种防空壕、防空洞等,以减少受空袭时的损失。1952年,福州市建有防空洞817个、防空壕602条、单人防空掩体276个,可容7万余人;厦门市建有防空地下室356个、防空洞608个、防空壕574条、防空墙44条,共可容29万人。1955年1月20日国民党飞机轰炸福州市区后,全省各市和重要城镇的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都主动构筑了各种防空工事。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单人防空掩体亦称单人防空坑。这是一种最简易的防空工事。坑的深度略小于1人身高,大小可容纳1人。人蹲在坑内可防弹片侵害和飞机扫射。
  露天防空壕在不靠近房屋的空地上,构筑露天的防空壕。其形状有折线形、波浪形、垛口型等。
  掩盖防空壕顶盖用圆木铺设,上复土,设通风口和排水沟。每条防空壕有两个不同方向进出口。
  半地下防空壕在地势较低、地下水位高的地方构筑。防空壕一半在地面上,一半在地下。地面部分用砖、石块、沙包等垒砌。
  地面防空墙在房前屋后用砂箱、砂包垒起两道高度约1人高的厚墙,可防弹片和扫射。
  防空洞利用山坡挖掘,形如窑洞,大小、形状不一,可容1人或多人。
  此外,市区有些居民在室内搭起坚固的棚架,在上面垒放砂包等。
  上述防护工事抗力低,只能防普通航弹的破片和机枪扫射,而且都是人民群众自发构筑的,缺乏技术指导,因而质量较差。时间久了,无人管理维护,多自行倒塌,或被拆除。
  1955年,省人民防空委员会在福州按国家规定的防护等级二级的标准动工修建省、市防空指挥所。工程内安装了通风、滤毒、供水、采暖设备,有洗消、医疗卫生设施和地下管道系统。于1964年建成,为全省第一批永久性防护工程。1958年南(平)福(州)铁路通车后,为防国民党军空袭,南平市人民防空委员会动员240余个单位挖掘了防空洞(壕)215个(条),可容1.2万余人,占全市人口22%以上。1962年,南平市增建防空壕114条,使该市人防工事总容量达到5万余人。1964年,南平市又投资41万元修建地下防空指挥所,翌年竣工,工程达到防护等级四级标准。从1957年开始,全省各城市对本市各区、街的人口分布、房屋结构与类型、水源与地下水,以及重要机关、仓库的分布等情形,进行了调查研究,为进一步的防空工事建设做了必要的准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

《福建省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撰写。既体现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的统一,又体现时代的特色和地方特色。把握重点,注重创新,既客观地记述福建的武装斗争和军事工作历史,又着重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福建军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建立的军事方面的光辉业绩。同时,实事求是地反映历史发展中的支流与曲折,以利总结历史经验。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