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参加生产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1759
颗粒名称: 四、参加生产建设
分类号: E28
页数: 3
页码: 512-514
摘要: 本节记述了福建省志的民兵的当代民兵的重要活动的参加生产建设的兴修水利、植树造林、垦荒围海、参加重点工程建设、抢险救灾、除害兽保生产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福建 民兵 生产 建设

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大民兵继续发扬革命战争年代“劳武结合”的光荣传统,积极参加生产建设,成为各自生产岗位的骨干力量,参加重点工程建设的一支生力军,完成了许多急难险重的任务,发挥了民兵突击队的作用,涌现了许多劳动模范和生产标兵。
  (一)兴修水利
  许多地区在建设较大水利工程时,动用成建制的民兵担负最艰巨的任务。1953年,南平地区民兵参加新建水库60座,水圳水渠1.27万多条。1958年7月,惠安县修建惠安水库,参加施工的1.5万民兵中,有1.3万是女民兵。她们推车、打夯、挖土、采石样样抢着干。经过1年零8个月的艰苦奋战,一座坝高58米,坝长380米,可蓄水1亿立方米的“惠女水库”提前两年建成,使24万亩田地摆脱了干旱威胁。参加修建水库的女民兵代表多次出席省、地、县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会议,有3000多名民兵立了功。1980年,龙海县组织4万名民兵参加引九龙江水到厦门经济特区的北溪引水工程建设。由于民兵组织严密,突击力强,出勤率高,只用20天时间就完成了13公里长的明渠暗涵施工任务,为工程按时竣工通水做出了贡献。
  (二)植树造林
  20世纪50年代初,为了发展农林业,沿海各地组织民兵大造海岸防护林,内地山区组织民兵垦荒造林。闽侯地区1960年动员32万民兵编成团、营、连,分片包干,开荒造林84万亩。地处闽北、闽西山区的广大民兵更是把植树造林,发展林业生产作为主要任务,在造林、育林、护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南平市王台公社是护林、造林的先进单位,从1956年到1973年,平均每年为国家提供1万多立方米的木材。他们在2.2万多亩森林面积上,以民兵为骨干组织各种形式的耕山队、突击队,每年春耕前突击造林、育苗;夏季抢收抢种前突击抚育幼林;秋收前突击劈草炼山;冬季突击采种、整地。做到常年抓管护,当年砍伐、当年清山、第二年更新造林,砍一片、造一片、管一片、成林一片,保持青山常在。
  (三)垦荒围海
  民兵在发展农业和渔业生产中向山进军向海要地,组织各种突击队垦荒围海造田,发展海水养殖。50年代初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60年代初克服暂时经济困难时期,各地以民兵为骨干组织了数以千计的民兵垦荒突击队,建造梯田,改造低产田,扩大种植面积。1978年,东山县以民兵为主体,围垦西埔湾海滩,在方圆数十里内,摆开了移山填海战场,每天有3000多名民兵战斗在工地上,经过一年半的艰苦努力,围堤4300米,扩大水产养殖面积3万多亩。有13个民兵连被县评为先进集体。漳浦接组织6.7万多名民兵,组成38个垦荒专业队,开垦果园7.6万多亩,种植各类果树164万株,创办了“花果中心”。同时,组织沿海14个乡的民兵利用大面积的滩涂和广阔的浅海水面,创办水产养殖中心,使全县养殖面积扩大到8.4万多亩,总产跃居全省第一。
  (四)参加重点工程建设
  1969年,福建省在连城县建设一个重要国防工程。龙岩地区7个县和三明地区的永安、宁化、三明等县市组建了一个支前民兵团,共4096人参加施工。经过两年多时间的艰苦奋战,顺利完成了国防施工任务,受到了省政府的表扬。1986年至1987年,在建设厦门经济特区中,组织民兵完成了200多项突击性任务。东渡港万吨级深水码头是厦门经济特区建设的重点工程。负责主体工程建设的交通部第三航务处六公司选调21名身体健壮,敢打敢拚的民兵组成潜水队。他们克服种种困难,很快掌握了潜水作业技术,提前一年进入水下施工,使主体工程提前3个月竣工,受到省政府的嘉奖。东山县硅砂码头工程,开始时进度缓慢。县人武部根据县委指示,组织560名民兵代替民工投入建设。民兵以拚搏精神,抢时间,争速度,使施工进度比原来加快1.33倍,工程质量也得到了保证。
  (五)抢险救灾
  在历次抢险救灾中,各级领导总是把民兵作为骨干和突击力量,把最困难、最危险、最紧迫的任务交给他们去完成。民兵在突击抢险、救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开展生产自救重建家园等方面,表现了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和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1959年8月23日,3号强台风正面袭击福建沿海,造成经济损失总值人民币3亿多元,遇难身亡583人。各地出动了大批民兵投入抗风抢险。福清县高山公社莲峰大队民兵班长林双成等人在海边作业,发现海面上有5条木帆船被风浪打翻,就驾船冒死抢救出20多名群众。龙海县石码镇民兵排长张傅在妻子和3个儿子因遇风翻船不幸遇难时,仍强忍悲痛,奋不顾身,带领民兵冒险从大海里抢救出30多名群众。台风袭击福安县时,山洪暴发,矿区的枕木、矿柱沿白马河向海里漂流。下白石公社下岐村80多名民兵,抢捞6个小时,打捞出1.2万多根木材,计3000多立方米。1963年,福建省遇到百年未遇的特大干旱,持续200多天,受灾面积达1301万亩,受灾群众600多万人。广大民兵在“旱天不旱地”的口号下,以战斗姿态投入抗旱。龙海县角尾民兵师组织近万名民兵整连整营在九龙江北溪出海口筑起一道200多米长的拦江大坝,引北溪水灌溉1.5万亩旱田。很多地区组织民兵夜以继日地挑水点种,或用一二十层水车盘水上山,或凿石打井,战胜了干旱。1981年6月,建阳地区遭受特大洪水灾害,全区组织5.8万名民兵投入抗洪救灾,从洪水中救出群众2900多人,转移群众4.8万多人,保护和抢修水利、交通设施2037处,抢救各类物资价值533万元。全区民兵在抗洪救灾中有85个单位、529人受到县以上各级领导机关的表彰。在1984年5月26日爆发的一场泥石流灾害中,沙县大洛公社前村大队民兵教导员林世邦的儿子、儿媳、孙子3人及岳父全家6人不幸遇难。林世邦忍着极大的悲痛,带领民兵抢救遇难群众,并组织群众转移,灾后又带领群众开展生产自救、重建家园,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民兵干部的高贵品质,被省委、省人民政府、省军区授予“模范民兵教导员”的光荣称号。
  (六)除害兽保生产
  1949年后的一个时期,福建70%山区兽害十分严重,特别严重的有30多个县。据寿宁县不完全统计,1950年至1964年,每年因兽害损失的粮食达150万公斤,占全县常年粮食总产量的6%以上;永春县从1949年至1952年,被害兽咬死咬伤300多人。为了消灭害兽,保护生产和群众安全,在1950年至1960年期间,各地共组织民兵打猎队2000多个,参加的民兵2万余人,消灭各种害兽、害禽84万多只,有效地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农业生产。
  在除害兽保生产中,民兵打猎队不怕苦、不怕累,机智勇敢,受到了人民群众的赞誉。南平刀霞民兵打猎队,从1950年建队后,转战闽、浙、赣等7个省、56个县1.37万多个山村,消灭各种害兽19.6万只。在同害兽搏斗中,先后牺牲了5个队员。从中央到地方的许多部门、单位先后赠给他们430件奖品。队长章仰猷先后光荣出席全国劳动模范代表会、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代表会和全国民兵代表会议。他们的事迹不仅在国内的一些报纸、杂志刊载过,而且被苏、美、英等国家的杂志、画报转载。福建电影制片厂把他们的事迹拍成新闻纪录片。尤溪县西洋公社科竹民兵打猎队,有一次在南平樟湖坂镇,围猎一只危害大、多年未打着的大野猪,队长刘秀祯在受伤野猪冲来时,一跃骑在猪背上,用枪托猛击猪头。野猪狂吼一声,从地上蹦了起来,把刘摔倒在二三米远的草丛里。就在野猪猛扑过来的瞬间,刘开了枪,正中野猪脑门,这只重达228公斤的野猪终于倒地不动。沙县富口乡盖竹村有一片300多亩的农田,经常受野猪糟蹋,民兵连长罗文金就把它包下来自己种,他搭草棚吃住在田边,日夜巡逻,寻机伏击。从1951年至1959年,共消灭野猪、豪猪130多头,其他害兽害禽1100多只。他先后5次出席省、地、县民兵积极分子代表会。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

《福建省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撰写。既体现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的统一,又体现时代的特色和地方特色。把握重点,注重创新,既客观地记述福建的武装斗争和军事工作历史,又着重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福建军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建立的军事方面的光辉业绩。同时,实事求是地反映历史发展中的支流与曲折,以利总结历史经验。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