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军民联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1757
颗粒名称: 二、军民联防
分类号: E28
页数: 3
页码: 507-509
摘要: 本节记述了福建省志的民兵的重要活动的军民联防,福建省有24个沿海县市,海岸线长,岛屿多,为使如此漫长的海防线和众多岛屿得到有效防守,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驻沿海一线部队就同当地地方党委和人民政府建立了军民联防委员会,实行军民联防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福建 民兵 联防

内容

福建省有24个沿海县市,海岸线长,岛屿多,为使如此漫长的海防线和众多岛屿得到有效防守,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驻沿海一线部队就同当地地方党委和人民政府建立了军民联防委员会,实行军民联防。在中共地方党委和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集中党、政、军、警、民各方面的力量,组成以部队为骨干,以民兵为基础,军民一体,密切协同的防卫体系。几十年来,军民联防在打击国民党军和海匪的登陆、袭扰和破坏,抓捕内潜敌特(特别是零星偷渡的蛙人亦即“水鬼”)和下海外逃分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1950年开始,沿海一线711个乡镇的民兵实行联防,建立了800个民兵海防哨所,每天有1.09万多名民兵执勤。随后,在民兵联防的基础上发展到军民联防。在以部队为主防守的重要方向,民兵按建制编入部队序列;在以民兵为主防守的方向,军队与民兵挂钩,定期联系,遇有敌情,军队驰援并统一指挥作战。1956年,驻南日岛的公安第38团5连代表在全军政工会上介绍了军民联防的经验,受到高度评价。《解放军报》曾就此发表题为《军民一起,巩固海防》的社论,使军民联防得到进一步肯定和推广。
  1958年后,根据福建省委第四次海防会议提出的“建立海上防线,改进陆地前沿防线,加强纵深防线”海防斗争方针,福建广大军民认真总结了多年军民联防的实践经验,建立健全了“四道防线”。第一道海上防线,以渔民为基础,配合海军艇队、海上武工队和护航炮营开展海上斗争。这道防线有渔民民兵9万多名,600多艘机帆船,2.6万多条木帆船。第二道海岸防线,以守备部队为骨干,民兵为主体,群众为基础,严守海防一线乡村和岛屿。这道防线有数百个海防哨所,每天有1万多名民兵执勤,每个哨所都由一个武装基干民兵连负责。第三道陆地防线,由民兵监视反革命分子和坏分子,加强以护桥、护路、护电线、护仓库和防特、防炮、.防毒、防火、防盗为内容的安全保卫工作。第四道隐蔽斗争防线,以公安机关为主,专门机关和群众相结合,加强民兵侦察情报工作,及时打击敌特破坏活动。
  四道防线的建立,在千里海防线上筑起了一道钢铁长城。1959年2月2日,国民党军“情报局马祖闽北工作处”的63号炮艇,窜入平潭牛山洋渔场,妄图抢劫。平潭县流水公社两艘武装机帆船上的民兵和海防部武工队战士按照预定方案,立即收网,佯作逃避,向平潭岛方向急驶。敌艇猛追不舍。这时,隐蔽待机的人民海军炮艇迅速迂回到敌侧后。民兵掉转船头反击。敌艇很快被海军击沉,创造了渔民民兵劳武结合、协同海军歼敌的范例。1960年6月4日,国民党军“西江”号炮舰抵晋江围头东南4海里处进行侦察活动。海军岸炮营发出战斗警报,围头大队基干民兵连在5分钟内进入阵地,按照战时军民混合编组方案补人岸炮连作战。经过20分钟射击,敌舰负伤逃回金门。围头民兵2人荣立二等功,3人立三等功。1962年2月28日凌晨,国民党军“中”字号登陆舰一艘在龙海镇海附近海面骚扰。镇海大队基干民兵连接到驻军紧急敌情通报后,不到10分钟,就全部进入阵地,4个班配合岸炮部队战斗,其余搬运、擦拭炮弹。经过20分钟战斗,重伤“中”字号敌舰。此外,连江定海、福鼎南镇、厦门黄厝、霞浦北礵岛和西洋岛、漳浦下垵等地的民兵,在与解放军并肩作战或加强海防战备中,均作出了显著的成绩。
  军民联防是下海外逃分子的最大障碍。1950年至1983年,福建沿海军警民共捕(破)获下海外逃分子1284起,3191人。1968年12月8日,诏安县西虾、东虾、洪州、宫口等地400多名民兵和守备部队4连以及县公安中队,按照军民联防方案,密切配合,将23名企图下海外逃分子全部捕获。厦门市前哨大队胡里山哨所,从1958年到1983年,连续25年无缺岗误哨,共捕获下海外逃分子28名,有13名民兵被评为对敌斗争先进个人。
  军民联防,对于保卫重要军事目标的安全和做好战备工作,也具有重要的作用。福清县与某机场的军民联防,在组织部队和民兵保卫机场安全等方面,做出显著成绩,被誉为“活的铁丝网”。
  1978年8月,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公安部联名向全国转发了空军某场站依靠群众保卫机场的经验。同年12月,莆田军分区、中共福清县委、县人民武装部在某机场组织了战时抢修机场的检验性演习。参加演习的1700余名民兵,在空袭警报后,均能在规定的时限内到达指定地点,并完成了抢修跑道、填补弹坑(均摸拟设置)的任务。
  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重建后,福州军区、福建省人民政府于1983年12月决定,把沿海地区的军民联防,发展为军警民联防。在有驻军、武警、民兵的地区,组织军警民联防;在有驻军,无武警的地区,组织军民联防;在无驻军有武警的地区,组织警民联防;在无驻军、武警的地区,组织民兵联防。联防区域的划分,与部队防区、行政区、公安派出所的管辖区相适应,以便于组织、领导和指挥。1984年10月,全省沿海共组织118个联防区(其中军警民联防区37个,军民联防区7个,警民联防区55个,民兵联防区19个)、265个联防点。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

《福建省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撰写。既体现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的统一,又体现时代的特色和地方特色。把握重点,注重创新,既客观地记述福建的武装斗争和军事工作历史,又着重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福建军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建立的军事方面的光辉业绩。同时,实事求是地反映历史发展中的支流与曲折,以利总结历史经验。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