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政治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1747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政治教育
分类号: E221
页数: 5
页码: 496-500
摘要: 本节记述了福建省志的民兵的政治教育,民兵的政治教育是民兵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和主要任务。要把广大分散、不脱离生产的青年组织起来,成为具有组织性、纪律性的人民武装力量,就要经常对民兵进行生动的深刻的政治教育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福建 政治教育 民兵

内容

民兵的政治教育是民兵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和主要任务。要把广大分散、不脱离生产的青年组织起来,成为具有组织性、纪律性的人民武装力量,就要经常对民兵进行生动的深刻的政治教育。民兵的政治教育是在中共地方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由人武部门、宣传、文化部门和工会、青年团、妇联等组织,密切合作,齐抓共管。凡属全民性的教育,由地方有关部门统一安排,人武部门动员民兵积极参加;凡属国防教育,主要由人武部门组织实施。
  一、内容
  (一)全民性教育50年代初,围绕剿匪、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运动,对民兵进行阶级教育和民兵任务教育,提高了民兵阶级觉悟和保卫胜利果实的自觉性。广大民兵积极参加土地改革,镇反和剿匪斗争,自觉地维护社会治安,为保卫新生革命政权,作出了重要贡献。1952~1956年,在民兵中广泛深入地进行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教育,很多民兵经教育成为贯彻执行总路线的模范,走互助合作道路的带头人。1954年,全省农村80%以上的民兵参加互助组,有许多民兵担任了互助组组长。仅南平军分区8个县统计,在参加互助组的4.7万多名民兵中,担任互助组组长的就有4660人。1958年后,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教育,激励民兵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热爱劳动。广大民兵经过教育,在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植树造林、推广新技术、开展增产节约等运动中发挥了骨干作用。60年代,民兵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学习毛泽东著作和开展学习雷锋活动。开始几年,学风较正,学习效果较好,涌现了许多学习毛泽东著作积极分子。1966~1976年,民兵政治教育受“文化大革命”影响,贯彻“以阶级斗争为纲”,脱离实际,搞了不少形式主义的东西。但各级人武部门坚持对民兵进行坚守生产岗位的教育,收到一定的实效。1979年后。在民兵中普遍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新时期总路线总任务的教育。大多数民兵认真贯彻执行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带头参加两个文明建设。在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带头承包,在发展商品经济中起带头作用,走勤劳致富的道路。到1986年底,全省从事各种专业性生产的民兵17.3万多户,参加各类经济联合体的民兵6万多名,民兵带头创办的科技小组和信息站(组)1.34万多个,民兵科技信息员1.78万多名。晋江县由民兵带头创办的乡镇企业4000多家,占全县乡镇企业总数的60%。
  (二)国防教育
  在和平建设时期,不少民兵易产生和平麻痹思想,国防观念淡薄。有的不愿再当民兵,有的不愿参加民兵训练,认为参加民兵是“额外负担”。因此大力加强了对民兵的国防教育。国防教育的内容,主要有形势战备、人民战争思想、《兵役法》、民兵的性质与任务和光荣传统等。
  50年代初,在民兵中普遍进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教育。各地组织民兵学习中国近代史,举办揭露帝国主义侵华罪行展览,召开声讨会,进行回忆对比激发了民兵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仅1951年,全省民兵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就有21364人,占全省参军人数的82.96%。同时,使全省迅速实现了普遍民兵制度。1955年,《兵役法》公布后,在民兵中广泛开展依法服兵役和民兵性质任务教育,提高了民兵的法制观念和国防观念。随后结合每年一度的征兵工作,进行国防观念教育,这对完成历年征兵任务起了积极作用。1958年,在大办民兵中,广泛深入地进行了人民战争思想教育,动员和激励民兵配合和支援部队炮击金门。1962年进行紧急战备教育,激发了民兵对阶级敌人的仇恨,严阵以待。80年代初,适应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及时对民兵进行形势任务教育,使广大民兵明确了民兵建设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大局;认识到在和平时期民兵数质量的关系。随后,每年都对民兵和人民群众进行国防教育,使广大青年居安思危,积极参加民兵,随时准备参军,为保卫祖国履行自己的光荣义务。
  二、制度和形式
  (一)制度
  民兵政治教育,经过在实践中不断改革和发展,逐步形成制度。50年代,各地的民兵政治教育,一般是结合本地区实际,执行什么任务,就进行什么教育,未形成制度。1962年后,根据民兵工作“三落实”的要求,各地摸索总结了对民兵进行政治教育的办法。有的每月逢五或逢十为学习日,有的每周一个晚上上政治课,有的建立了教学登记统计、定期考核、总结评比等制度。但是,这些行之有效的制度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许多地方没有坚持下去。1981年后,认真贯彻解放军总政治部《关于加强民兵政治教育的意见》,对民兵的政治教育坚持了三项制度:一是基干民兵每月一堂政治课;二是从民兵年度军事训练中安排10%的时间进行政治教育;三是每年结合征兵、民兵整组和重大节日,对普通民兵进行四至五次教育。1984年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治教育制度也作了相应调整:将基干民兵每月一堂政治课压缩为每年进行四课国防观念教育;普通民兵每年结合征兵、整组和重大节日进行光荣传统教育。军训中政治教育的做法不变。
  (二)形式
  上政治课。从50年代起,很多农村利用夜校(有的称民校),组织民兵集中上课。1954年,福建军区会同有关军分区在12个乡进行民兵政治教育与民校教育相结合的实验,推动了民兵政治教育。60年代初,以民兵连队、哨所为单位上课,成了民兵教育的基本形式。1981年开始,各地为了上好基干民兵每月一堂政治课,采取了许多措施,诸如人武部门与地方有关部门组成联合教育小组、培训教学骨干、召开教育准备会、领导干部给民兵讲课等。顺昌县建立县、社、队三级分工责任制:即县安排教育计划,提供教材,培训教员;社(厂)负责组织教员备课,统一教案;大队(车间)具体组织实施。1982年至1983年,顺昌县84%的大队(车间)每年落实10课以上。福州第二造纸厂把民兵一月一课制度纳入企业管理,做到年有计划,月有安排,有人分管,建立考勤登记制度,把民兵政治教育列为企业年终总结评比的条件之一。1984年,全省基干民兵一月一课落实面达96%,到课率达80%。
  运用报纸、刊物、广播等进行教育。组织民兵读报、听广播是基层民兵组织进行经常性教育的一种形式。1958年各县市广播站新办的“民兵专题节目”和1966年福州军区创办的《前线民兵》月刊很受民兵欢迎。这些刊物和广播的内容,大多反映本地区民兵的人和事,民兵们特别喜看愿听,有的民兵称《前线民兵》是不见面的政治指导员。1964年7月,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省军区政治部召集福建日报社等7个新闻单位座谈,进一步推动了民兵宣传报道工作。
  以俱乐部为阵地,扩大教育面。1960年3月,福建省军区政治部发出《民兵俱乐部工作指示》后,各基层单位积极创造条件,因陋就简办起了各种形式的俱乐部。到1963年,全省农村有2400多个民兵俱乐部。对组织民兵学习政治,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娱活动起到了积极作用。“文化大革命”期间,民兵俱乐部活动停止。1981年,随着农村改革和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提高,青年和民兵迫切要求丰富文化生活,各地农村民兵和共青团一起创办了“青年民兵之家”(有的称俱乐部)。一般都建有教室、图书阅览室、活动室,配有各种书刊和球类、棋类等文体器材。到1984年,全省共创办“青年民兵之家”9700多所,遍及60%的村(大队)。民兵以俱乐部为阵地,学习政治、文化、科学、技术,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举办英模事迹报告会、读书演讲会、科学技术讲座和国防知识竞赛,寓教于乐,提高了教育效果。俱乐部活动不仅使广大民兵、青年受到教育,而且带动了全民教育。
  三、开展“创先”活动
  开展创造民兵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的活动,学习先进入物的事迹,开展革命竞赛,是民兵政治工作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对民兵进行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开展“创先”活动,除经常开展一些小型、单项的竞赛外,主要是开展立功创模和创造民兵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活动。
  (一)立功创模
  50年代初,民兵在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运动和剿匪斗争中,大力开展立功创模运动。1951年4月,福建军区召开的民兵模范代表会议,表彰了在解放沿海岛屿和剿匪斗争中的31名英雄模范人物。他们的先进思想、先进事迹在全省广大民兵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1958年“八•二三”炮击金门中,仅沿海一线参战支前的民兵,就有413名立功,30个单位被评为支前模范。1963年,在全歼4股武装特务的战斗中,前后有20个民兵连、排、班和129名民兵立功。各地还在组织民兵抢险救灾、担负重点工程建设等急、难、险、重的任务中开展立功创模活动,用英雄模范人物的思想教育广大民兵,涌现出许多功臣模范人物。
  (二)创先进活动
  1959年4月,根据解放军总政治部指示和福州军区民兵工作会议精神,在民兵中开展以“劳动生产(工作)好,学习好,团结互助和遵守政策纪律好,战备治安和爱护武器好,锻炼身体好”为内容的“五好”运动。据1960年福安、龙溪、闽侯、晋江4个军分区统计,共评出“五好”单位757个,五好个人73471名。1965年1月,福建军区政治部发出《关于开展“三落实”先进单位和五好民兵运动的指示》,各基层单位开展了以“组织落实、政治落实、军事落实”和“政治思想好、生产劳动好、三八作风好、军政学习好、治安保卫好”先进个人的评比竞赛活动。但这项评比竞赛刚开展不久,就为“文化大革命”所冲击,出现了一些“左”的做法和形式主义错误。1977年6月,省军区在邵武召开民兵工作会议后,恢复了“三落实”先进单位评比竞赛活动。1978年,全省评出民兵工作“三落实”先进营(连)2916个,占总数的15%。1981年,民兵组织进行调整后,为在新形势下使“创先”活动开展得更好,出现了一些新做法:把民兵“创先”活动同地方评比竞赛结合起来,民兵和群众一起评比,一起表彰,一起奖励;同民兵担负的任务结合起来,干什么,评什么,什么先进就宣扬什么;同年终工作总结结合起来,综合衡量民兵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1983年1月,省委、省人民政府、省军区联合召开福建省民兵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代表大会,表彰了156个民兵工作先进单位和183名民兵工作先进个人。福州军区授予罗源县人武部参谋饶禾里“舍身救民兵的好干部”荣誉称号。同年,全省各地市、各军分区共表彰了354个民兵工作先进单位和283名民兵工作先进个人。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

《福建省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撰写。既体现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的统一,又体现时代的特色和地方特色。把握重点,注重创新,既客观地记述福建的武装斗争和军事工作历史,又着重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福建军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建立的军事方面的光辉业绩。同时,实事求是地反映历史发展中的支流与曲折,以利总结历史经验。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