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革命根据地民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1733
颗粒名称: 第三节 革命根据地民兵
分类号: E28
页数: 3
页码: 482-484
摘要: 本节记述了福建省志的民兵的古近代民兵的革命根据地民兵,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革命根据地内,建立有赤卫队(军)、少先队等群众性武装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福建 军事 民兵

内容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革命根据地内,建立有赤卫队(军)、少先队等群众性武装。赤卫队(军)由23~40岁的青壮年组成,少先队由16~23岁的青少年参加。他们是在中国共产党统一领导下,受苏区政府军事部或军区、军分区领导,或受二者双重领导。配合红军、游击队作战时,受战场最高军事指挥员统一指挥。1932年9月,中华苏维埃中央执委15号训令中规定:赤卫军编制为一县成立一军,赤卫军隶属于各军区,军长由军事部长兼任,政委由县委书记兼任。土地革命时期,民兵组织得以蓬勃发展。
  1927年10月,莆田广业区组织了赤卫队,有队员200余人。1928年,崇安、平和、上杭等县出现民众队、工农自卫军、农民军等群众武装组织。1929年春,长汀、连城、漳州等地也都建立赤卫队。同年9月,龙岩、上杭、永定三县赤卫队己编成系统组织,其编制是各区编成赤卫队,又组织常备队(20~50人),平时散处各乡定期操练,需要时集中执行任务,并开始向白色区域游击。此外,县政府另有特务大队,集中好枪,常训练。永定编成赤卫大队23个,共2000多人,另有县特务大队。龙岩编成赤卫大队9个,另有县特务大队(内工人纠察队40人),共2000多人。上杭东五区、东二区、北二区(白砂)各编一个大队,白砂另有一个大队归红四军4纵队指挥。同年冬,闽西各县赤卫总队、赤卫大队、赤卫队己发展到2万余人。毛泽东在1929年12月召开的古田会议上,针对红4军中存在的单纯军事观点和忽视武装群众的错误,提出要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的任务。之后,闽西和福建其他革命根据地的群众武装有更大的发展。1930年5月后,闽北革命根据地各县,将16~45岁男女青壮年都编入赤卫队和少先队。1931~1934年夏,各革命根据地先后普遍建立了赤卫队、少先队等群众性武装组织。宁化、明溪、清流、建宁等县,80%的青壮年均参加了游击队、赤卫队(军)和少先队。
  福建革命根据地民兵的武器,除少量步枪外,大多是梭镖、大刀、鸟铳、土炮、土炸弹等。各地刚建赤卫队、少先队时,枪支极少。1929年春,漳州北乡建立赤卫队时只有9支步枪。1932年4月福鼎组织筼筜赤卫队时只有5支枪。以后赤卫队、少先队的武器,通过作战缴获敌人武器和红军主力部队留下少量枪支而逐步增多。到1934年春,闽西革命根据地各县赤卫队每人有—件武器,其中有相当数量的步枪。每支鸟枪还有0.5公斤土硝,每门土炮和松木炮都有10~20公斤土硝。仅龙岩县就有五响枪、单响枪、鸟枪5072支。永定县有枪支2870支,土炮200门。以后10多年,民兵武器随着根据地、游击队的变化,时有增减,但直至全省解放前夕,民兵武器不仅数量有限,而且都是一些单一的老式步兵武器。
  但是赤卫队、少先队等民兵,为了翻身解放,打破国民党军“围剿”和反动民团的进攻,保卫红色政权,自觉自愿地参加军事训练。闽西苏区民兵的军训是在苏区军事部的领导下,以连排为单位,每月出操两次(模范赤卫队每月四次),每次不超过半天;课堂教育,军事和政治各占一半;不定期进行检阅。上杭县赤卫队军事训练的一周课目表规定,每日训练一个课目,有操枪法、装退子弹、立姿射击、跪姿射击、卧姿射击等。红军领导机关还编写《赤卫队训练大纲》,以加强指导,同时主力红军部队常派训练有素的干部帮助赤卫队和少先队训练。许多苏区的政府工作人员也都参加军训,使日常生活和一切行动都完全军事化,以适应严酷的战争环境。在革命战争时期的民兵训练,虽然环境极端恶劣,物质条件很差,但参加军训人员政治觉悟高,加上领导重视,从实际出发训练,注重实战要求,所以训练效果较好。
  这一时期,福建革命根据地的赤卫队、少先队积极配合红军、游击队粉碎国民党军的“围剿”,有力地回击和消灭反动民团和保安队,保卫了红色政权。1929年6月7日,上杭赤卫队配合红四军一举攻下上杭白砂,全歼守敌,缴获步枪300余支、炮2门、机枪3挺。1931年1月,永定县赤卫队和溪南里、湖雷群众约3万人配合红军第11军48团,向盘踞在城内的上杭、武平、连城保安队和湖雷民团进攻,全歼敌人,缴枪300余支,子弹万余发。同年,国民党军2000多人向龙岩到上杭的必经之地马洋洞发动进攻。当地赤卫队、少先队和随营学校学员仅1000人,使用刀矛、土铳和少量单响枪,利用高山密林有利地形,英勇顽强地打击敌人,毙敌30余人,生俘20余人,缴获长短枪50余支。第二天在红10军独立师支援下,经过激烈战斗,打败敌人,缴获各种武器600多件。1934年,福安、福鼎赤卫队配合闽东红军游击队12次出击,消灭了当地反动民团,拔除了敌人据点,扩大和巩固了根据地。赤卫队和少先队又是扩大红军的重要兵源。红军每次在根据地招兵,赤卫队员和少先队员均踊跃带头参军,有时整营整连赤卫队被编为红军。中央红军被迫长征后,赤卫队、少先队从各方面支援红军游击队坚持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为了打破国民党军的封锁和“围剿”,赤卫队、少先队与群众创造了竹杠装盐,双层桶装米(上层装肥料,下层装米)和大蒲包装饭等多种巧妙办法,越过层层封锁线,冒着生命危险,不断给游击队送去生活必需品。在闽南游击区,许多赤卫队员被迫当了国民党军的守望队员。他们后来成了“白皮红心”的守望队员,替红军游击队做了很多事,守望队实际上成了赤卫队。他们白天在家生产,晚上集中行动,到据点或炮楼周围打冷枪,吓得敌人不敢出来巡逻。有时敌人从据点出来的人少,守望队就将他们消灭;人多了,守望队就给游击队送信。他们破坏交通、不断骚扰敌人,搅得敌军不得安宁。
  1934年秋,中央红军北上抗日后,各革命根据地遭到严重破坏,赤卫队和少先队等群众性武装大都失散或停止活动。留在根据地的红军游击队,坚持三年游击战争,不仅保存了革命力量,还使一些地方的赤卫队和少先队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1936年7、8月间,闽西各县义勇军(赤卫队)均发展到一二百人。闽东、闽北的赤卫队、少先队也都得到恢复,配合游击队打了一些胜仗。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闽西、闽东的一部分赤卫队、少先队随同红军游击队一起分别被编为新四军第2支队和第3支队第5团。
  在解放战争时期,随着国民党军在各个战场上的溃败,福建各民主根据地人民受到鼓舞,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先后组织起民兵队伍。1946年,平和县建立了乌山民兵,打了几次胜仗。到1948年,民主根据地内各县已普遍建立起民兵组织,通过发动群众反“三征”(征兵、征粮、征税),建立城镇秘密工作组织,配合游击队活动,打击和瓦解敌人。福建解放前夕,广大民兵配合游击队打击和消灭处于全面崩溃的国民党军和地方反动势力,迎接人民解放军入闽。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

《福建省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撰写。既体现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的统一,又体现时代的特色和地方特色。把握重点,注重创新,既客观地记述福建的武装斗争和军事工作历史,又着重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福建军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建立的军事方面的光辉业绩。同时,实事求是地反映历史发展中的支流与曲折,以利总结历史经验。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