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军队生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1720
颗粒名称: 第六章 军队生产
分类号: E144
页数: 6
页码: 463-468
摘要: 本章记述了福建省志的军队生产的军工生产、农副业生产,参加工农业生产,是人民解放军的传统,早在革命战争年代,广大指战员利用战斗间隙,在根据地、解放区从事生产活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改善部队生活,减轻人民负担,保障作战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驻福建的部队,响应中央军委关于“人民解放军不仅是一支国防军,而且是一支生产军”的号召,在执行各项军事任务的同时,积极参加生产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福建 军需 生产

内容

参加工农业生产,是人民解放军的传统,早在革命战争年代,广大指战员利用战斗间隙,在根据地、解放区从事生产活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改善部队生活,减轻人民负担,保障作战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驻福建的部队,响应中央军委关于“人民解放军不仅是一支国防军,而且是一支生产军”的号召,在执行各项军事任务的同时,积极参加生产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第一节 军工生产
  50年代初福建军区开始创办企业化工厂,于60年代后期部队又兴办一批军办工厂和家属工厂。军工生产规模逐渐扩大,1984年发展到有各类中小型工厂112个。从1964年至1984年累计工业总产值达3.93亿元,创利润总额7777.5万元,为部队的建设作出了贡献。
  一、企业化工厂
  军队企业化工厂是全军统一列编的军工生产骨干企业。从1953年开始推行企业化管理。福建有5个厂,分设在福州、南平两地区,以修理部队装备为主;1980年后调整生产结构,“军民兼顾,以民养军”。经过30多年的艰苦奋斗,发展速度比较快。到1984年职工增加51倍,拥有机床、锻压设备506台,总产值达3265.98万元,为1952年17.26万元的187倍,己成为部队执行任务的一支重要保障力量。
  第7318工厂,原系苏中军区炮弹厂,渡江战役前为第10兵团修械厂,后缩编为修理所。1957年起为福州军区后勤部军械修理厂。1952年至1984年共为部队修理火炮5522标准门、枪械189126标准支,光学器材51202标准具,制造武器配件716万件。在1958年炮击金门战斗中,派出流动修理分队到前沿阵地,奋战50多个昼夜,抢修火炮200多门(次),圆满完成任务,立集体三等功。1977年被福州军区、福建省分别评为“大庆式企业”。1980年国民经济调整改革,军品生产任务不足,他们贯彻“军民结合,以民养军”的调整生产方针,改变单纯生产型为生产经营型企业,集中技术人员和设备,开发民用产品,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1985年民品创利占全厂利润的90%。该厂产品武夷牌系列电风扇,可年产25万台,质优销路广。他们还与上海光学技术研究所等单位合作,研制2B4F广角眼底相机,光、机、电结合精密度高,可供眼底黑白、彩色摄影及莹光底血管造影检查,为国内首创产品,1983年经专家鉴定,己批量生产,推广使用。
  第7427工厂,1949年从修车班扩编为第10兵团后勤部交通大队汽车修理厂,1957年起为福州军区后勤部汽车修理厂。从1952年至1984年共修理车辆23920标准台,翻修轮胎126496只,制造机床1138台,汽车配件1415万件,为保障部队“开得动”作出贡献。1977年以来,开展技术革新,完善企业管理,与全军同类型工厂相比,全员劳动生产率、流动资金占用、成本和上缴利润等4项指标名列第一,取得全军汽车修理质量评比优胜和全国轻型汽车修理质量评比华东片区第一名,于1978年被福州军区评为“大庆式企业”。拥有汽车、摩托车修理、轮胎翻新、机械加工等较雄厚的技术和设备。
  第7228工厂,原是第10兵团政治部印刷所,现发展成为以平、凸印为主的综合性印刷企业。有电子分色机、吊式照相机、双面晒版机、打样机等系列配套制版设备;有四色对开、四开胶印机,各种新型单、双色胶印机,图版凸印机等成套印刷设备。1979年企业全面整顿,推行全面质量管理,1984年总产值比1977年翻了两番多,利润增长53.2%,全员年劳动生产率16466元,增长2.4倍。从1952年至1984年完成汉文排字898146千字,铅印印刷862325千印(①印书刊用一种颜色印1000张即谓“千印”。),平印印刷1217598色令(②以54X78厘米规格纸,用一种颜色印1000张或用四种颜色印250张,均谓“一色令”。),装订624774令(③78X108厘米规格500张或54X78厘米规格1000张即谓“一令”。)。
  第7428工厂,原是工程机械修理所,1960年改为福州军区司令部工程机械修理厂。生产发展较快,产值平均年递增10.9%。1962年至1984年为部队修理工程机械1704标准台,制造钻机配件480353件、工程器材54884件。1981年开始开发民用产品,可年产实腹钢门窗10万平方米,铸铁、铸钢的铸造加工能力达千吨以上。该厂生产的“跃进130”汽车变速轴(宝塔齿轮)畅销全国。
  第7014工厂,1960年筹建,1962年投产,是全军生产通信木担专业厂,产值平均年递增11.3%。该厂到1984年累计生产四线通信木横担285万条,八线木担60万条,线拐31万个,电杆防腐处理5万立方米,为部队和地方邮电通信建设作出了贡献。
  二、军办工厂
  1967年开始,部队团以上单位自筹资金,在上级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帮助下,先后筹办起7个军办工厂。生产人员以军工为主,后吸收随军家属为职工,生产民用产品,供应市场需要。1978年后,经整顿和批准,纳入军办工厂管理的,有制碘厂、造纸厂各1个和制药厂2个。1970年至1984年共创产值7647万元、利润2015万元,增加部队收入,补助军费供应。
  军办工厂在创办初期,资金、厂房、设备、技术力量都短缺,依靠军工艰苦创业,才逐步发展起来。福建省军区制碘厂、闽清制药厂、莆田造纸厂,都经历过这样一个发展过程。制碘厂原是独立第2师于1970年创办的,厂房设在一座破庙里,租用燃料公司的旧品仓库,充当办公室、宿舍、伙房、食堂,四壁透风,用竹席、塑料薄膜遮挡,50多人挤住在一起。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干部、战士、职工和家属同心协力,自己动手创业。没有设备,修旧利废,土法上马,仅用4个月就调试安装好设备,8月投产,年底就生产出国家急需的碘25公斤、海带胶3285公斤,创利3500元。他们继续努力,先后仿制、改造、技术革新共125项。在海带提碘的生产过程中,改革酸化为钙化,缩短了生产过程,减少人员一半,降低成本,每年节约盐酸120吨。经过7年努力,改变了捵厂生产面貌,成为国家水产总局的定点厂家,并投资102万元,改造厂房和更新设备,使生产工艺赶上国内同行业的先进水平。1985年产碘2.65吨、海带胶151吨,销往京、沪、川等8省市,还出口泰国。
  军办工厂靠善于经营管理,求生存与发展。闽清制药厂获福建省企业管理优秀单位的称号。一是抓“立法”,即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例如《企业管理制度》、《经济责任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厂区管理规定》等;二是抓落实,即严格对班、组进行产量、质量、物耗、安全、卫生、文明生产等指标的考核,干部按工艺、质量控制要求严格把关,厂领导深入车间,解决生产遇到的问题,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1985年优质产品率达93.6%,年均全员劳动生产率达2.25万元,比1984年增长22%。该厂当初以一台电动机、三口铁锅创业,现已发展成综合性制药厂,能生产胶囊、糖浆、丸剂等7种剂型、26种规格药品,年产值达466.9万元,产品销往全国,有6个品种进入国际市场。
  三、家属工厂
  为了把随军家属和待业子女组织起来,从事生产劳动,减轻军官的家庭经济负担,同时为国家创造财富,各单位于70年代开始,先后兴办家属工厂。福州军区于1976年拨出200万元,作为办厂补助资金。1977年8月,福建省和有关、市、县政府把产、供、销纳入地方计划,使家属工取得县以上集体所有制的职工名额,还采取其他一些措施,大力扶植家属工厂的生产。到1984年已有103个家属工厂,行业种类包括铸造、建材、通信、电器、造纸、缝纫成衣、纺织、塑料、制药、制茶、工艺美术、橡胶制品、饲料加工、食品酿造等等。1978年至1983年总产值达7920.95万元,利润1537.9万元,上交税金964.92万元。产品不仅在军内外销售,有的还出口,如守备第3师泉州塑料厂,为福建省生产供出口用的酱油、海蛎油、荞头、生姜等10多种土特产品的大包装桶,1984年创汇200万美元。
  据1981年对家属工厂的调查,安排为县以上大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的随军家属、子女4208人,占应就业人数的67.3%,到1984年,安排纳入大集体企业职工名额的达万人以上。从事生产劳动的家属、子女的人年均工资,1980年以前为360~640元,1981年至1985年为600~1200元,缓和了大部分随军家属经济收支的紧张状况,促进家庭团结,邻里和睦,解除了部分军官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更好地献身国防事业。
  第二节 农副业生产
  在完成战备、训练任务的同时,各部队都坚持农副业生产。它经历了伙食单位的业余生产到建立生产基地、农场的发展过程,并逐步向综合经营方向发展,成为辅助供应和支援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
  一、业余生产
  以养猪种菜为主的业余生产,从50年代初部队进驻营房开始。到1957年,如以给养标准为100%,每人每天吃肉达到170%,吃菜达到119%,食油达到110%。并且完成了每人每天节约1两粮食上交的任务。在1959~1961年国家经济困难时期,各部队利用营区空地种菜、种油料作物,共产食油35.9万公斤,蔬菜9450万公斤,自给率达72.2%。福州军区司、政、后机关,利用庭院,见缝插针,1960年人均产菜178.5公斤,自给有余。步兵第274团4连,肉食全部自给,被军树为“养猪标兵连”。守岛部队的业余生产,从部队一进岛就开始。位于金门周围的大嶝、小嶝、角屿和青屿、浯屿,即使在激烈的炮战中,也利用战斗空隙进行生产。与国民党军占领的岛屿相距仅二三公里、面积不足零点二平方公里的青屿、角屿的驻军,在交通壕两侧种菜,在防炮洞内养猪。台山岛守备部队刚进岛时,主副食品全靠大陆运送,遇上大风大雾,只好喝萝卜咸菜汤。为了达到“长期坚守,独立作战”的要求,他们从石缝抠土,从大陆上运土,铺在山坡上,填在石壁间造出69亩菜地。还利用房顶“造田”。3连1排的“房顶菜园”,年产菜1500多公斤。旱季缺水,他们在菜地旁修了上百个蓄水池,并用脸盆、水桶接下岩缝渗出的水,先洗脸,再洗脚,最后浇菜。为了抗御风灾,在菜地周围又垒起6000余米长的挡风墙,其长度可绕该岛一周半。通过劳动,获得了物质和A化生活的改善。全营伙食费每人每天比供给标准提高了28%;买了电视机、收录机;添置了营具和文体器材;积累生产费3万余元,节约粮食3.9万公斤。南日岛守备部队,在乱石坡上,用锄头挖,用镐刨,用炸药炸,挖土石4.7万立方米,造地207亩,挖井650眼,垒挡风墙4500米,还营造了防风林带。经过几年努力,生产条件得到改善,蔬菜自给率达85%以上。1983年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授予驻南日岛和台山岛的守备部队“农副业生产先进单位”称号。
  二、农场生产
  大规模创办农场,始于1959~1961年。当时,面对国家经济困难,为保障部队供给,福州军区成立了增产节约委员会,由司令员韩先楚兼任主任委员,下设办事机构,领导部队发展生产。福建省人民委员会专门拨出部分土地给部队。地方农业部门和农业院校从技术上给予部队指导。为加强生产管理,军区制订了《农副业生产管理办法》。按统一管理、分级经营的原则,采取专业生产与业余生产相结合,粮、猪、菜生产都有了相应发展。三年中,耕地面积增加到4.8万亩,产粮881.5万公斤,产肉302万公斤,自给率达到64.5%。
  (一)围海造田
  福建省是“八山一水一分田”,耕地少。部队发展生产,主要靠围海造田和上山开荒。1964年连江官坂围垦,是第一个围海造田工程。参加围垦的陆军第84师,在军内外10多个单位的配合下,战胜大潮、台风的袭击,经11个月奋战,终于建成3条总长2310米的海堤和四孔排水闸,垦区5010亩,可耕面积3600余亩。共用166万个工日,投入沙石土方71.6万立方米。取得经验之后,围海造田逐步展开。到1970年先后投入7个师,围垦建成福清渔溪、晋江西滨、龙海紫泥以及长乐文武砂、福清坑边、晋江陈埭、惠安石任、霞浦利埕、福鼎秦屿、下浦等11个中小型农场,建水库2座,蓄水量2300立方米,可灌农田4万多亩。围垦工程,共建堤坝10条,2.44万米,围海占地3万余亩,可耕地1.9万亩;投入军工240万工日,民工技术工540万工日;挖填土石沙422万立方米;投资2400万元。在围海造田的同时,驻内地、山区部队,上山开荒,想方设法扩充土地。陆军第93师十里亭农场,耕地分布在8条山沟,有1条沟原有32亩土地,高差1.9米,他们劈掉5条山腿,填平取直,扩大为50亩。1970年驻闽部队耕地面积扩大到9万多亩,其中包括2.3万亩新开荒地,举办团农场108个,年产粮食1996万公斤。
  (二)科学种田
  部队农副业生产的特点之一,是土地少、规模小。尽管围海和开荒扩大了耕地面积,但仍然以分散经营为主,加上战备任务繁重,生产用兵减少,因此,不能靠广种薄收,只能在有限的耕地上努力创高产稳产。“济南第二团”创办的农场为创高产提供了经验。该团在14平方公里的山坡上和山沟里,开垦1000多块共200余亩土地。最大的田块2.1亩,最小的只能插24株水稻。山坡上的沙土地占65%,山沟里的烂泥田占35%。为创高产稳产,他们挖了近万米水沟,排掉田里的锈水、酸水和污水;挖去三层积沙,铺上熟土;打了800多眼水井。从选种、育苗、田间管理到改良土壤,都向当地有经验的老农和科技人员请教。为了试验水稻杂交,缺仪器,就用土法代替。在农场工作的该团后勤处副处长刘文龙,连续观察四昼夜,终于掌握了浸种催芽新技术。通过改良土壤和科学种田,使水稻亩产由1966年的162.5公斤提高到1969年的1044公斤,成为全军水稻高产的先进单位。福州军区于1970年1月在该团召开现场交流会,推广他们的经验。1979年又在各农场推广杂交水稻新品种,出了一批低产变高产、高产更高产的单位。西滨农场亩产由1976年的575公斤跃为853.5公斤。地处山区的高炮612团农场亩产达1008公斤。到1981年粮食亩产双千斤(1吨)的农场占20%,亩产双千斤的面积占稻田总面积的21%。1983年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授予陆军等军队农场同安后溪农场、惠安石任农场、龙海紫泥农场、晋江西滨农场和厦门白石农场等军队农场以“先进农场”称号。
  (三)多种经营
  70年代末实行“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政策之后,部队农副业生产的布局进行了调整,生产结构也相应改变。生产体制改为只由一级办农场,即师办团不办,团办师不办;生产用兵规定师办农场一个营,团办农场一个连。调整后,减少耕地2万余亩,即压缩25%,生产用兵压缩56.9%。80年代开始,逐年减少粮食种植面积(1984年比1982年减少35%),腾出土地种植花果和经济作物。1977~1984年,种植果树70万株,开辟菜园4600亩,建成了1个香料基地,2个水果基地,3个茶叶基地。守备第5师师直农场全部种植香蕉,当年种当年就收益10万余元。漳浦崎溪农场种植茅草,自己加工提炼香料油,年收入3万余元。生猪饲养,1977~1984年驻闽部队每年饲养量超过10万头。除一部分出售外,年产肉250~300万公斤,实现了肉食自给。有5个师按供应标准自给率达到120~189%。在大量养猪的同时,牛、羊、兔、鸡、鸭和鹌鹑等的饲养量也成倍增长。根据1977~1984年的统计。共创建8个万头养猪场,20个千头商品猪场,15个万只养鸡场,年养家禽50万只。闽侯的一个仓库养鸡场,每年为市场提供肉鸡2.5万只。水产养殖,从80年代开始成为多种经营的重要途径。1983年冬季,据4个农场统计共扩建规格化鱼塘1100亩、鱼苗池110亩,改造旧塘和港叉800亩。1984年,水产品总产量25万余公斤。军区司令部机关农场,1983年6亩试验塘亩产鱼400公斤,1984年高产试验塘亩产650公斤,人工塘大面积平均亩产达400公斤以上。守备部队长乐文武砂农场8亩新塘,投放四大家鱼、武昌鱼、罗非鱼、革胡子鲇等进行高密度短时间试验,混养5个月,平均亩产587.5公斤,取得当年施工当年投产当年获高产的经验,在福建淡水养殖史上开创了先例。食用菌生产发展也很快。仅1982、1983年两个冬春,即产食用菌10万公斤。后溪农场办的菌种室,培养凤尾菇、黑木耳等菌种,对发展食用菌生产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高炮部队坑边农场,仅利用冬春两季生产蘑菇一项,每年收入即达3万余元。
  部队农副业生产收益,除上交国家外(①据统计1957~1983年的26年中,驻闽部队共上交国家粮食5745万公斤,约占总产10%。),每年用于补助粮、饲养粮、种子粮约1750万公斤,补助肉食300万公斤、食油10万公斤。给团以上机关每人每年补助粮票18公斤;营以下分队干部、战士每人每年无代价补助大米22.5公斤。军区每年还掌握250万公斤粮食用于调剂品种余缺,兑换食油、豆类等,以供部队作豆腐、酿酱油、生豆芽,及会议、招待所、新兵集训标准内不足和标准外无法解决的问题。为扶持伙食单位养猪,基本上按生产1公斤肉补助1公斤粮食。师以上单位还用历年积累的生产费为基层添置生产、生活设施及建设文化活动中心等。仅1982~1984年的三年中,用于这方面的开支即达2200万元。主要用于购置电视机、电风扇、洗衣机、缝纫机、自行车等生活用品。有一个守备师除补助部队生活外,1982年拨款26万元,补助各团营建费和建设文化活动中心;1984年又拨出29万元,为基层办14件好事。有一个陆军师1980~1982年直接用于补助连队生活的开支达187万元,用于营区建设和生产设施建设196万元,用于修建露天电影场、购买电视机等128.7万元。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

《福建省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撰写。既体现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的统一,又体现时代的特色和地方特色。把握重点,注重创新,既客观地记述福建的武装斗争和军事工作历史,又着重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福建军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建立的军事方面的光辉业绩。同时,实事求是地反映历史发展中的支流与曲折,以利总结历史经验。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