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八•二三”炮击金门后勤保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1682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八•二三”炮击金门后勤保障
分类号: E23
页数: 4
页码: 443-446
摘要: 本节记述了福建省志的战勤的“八•二三”炮击金门后勤保障,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奉令于1958年8月23日开始,对国民党军占据的金门岛实施大规模炮击封锁作战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福建 后勤 保障

内容

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奉令于1958年8月23日开始,对国民党军占据的金门岛实施大规模炮击封锁作战。炮击战备期间,正值台风季节,福建沿海遭台风袭击和30年来少有的暴雨,给战役后勤准备工作带来很多困难,但在参战部队和各级后勤部门的艰苦努力下,在地方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下,紧张迅速地完成了后勤供应准备,保障了作战的胜利。
  一、组织指挥
  炮击金门,是以炮兵为主体,由海、空军协同进行的较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福州军区后勤部以部长龙飞虎等组成后勤前线指挥所,统一组织指挥炮战中的后勤保障工作。
  为了及时掌握情况和有效地实施保障,后勤前线指挥所决定按作战部署,将不同建制部队的后勤部门组成统一的整体,采取划区、分工包干的形式,使后勤供应与指挥相一致。在实际工作中,贯彻平时、战时分开的供应办法。属于经常性供应,按原建制系统办理;属作战需要,由炮群后勤部门统一负责,以借贷手续领发,按原供应系统结算。
  二、物资供应
  在福建人民的大力支援下,福州军区组织闽南、福州两个补给基地。从7月21日起,采取统一指挥,统一计划,上下结合,按级负责的方法,对炮战实施后方供应保障。除战初汽车材料和卫生药材因储备不足,一度造成供应紧张外,其它各项作战物质的储备供应是及时和充足的。
  弹药储备8个基数,按参战部队3个、军区一线库2个、二线库3个配发。战中消耗(截止1958年11月底统计)各种弹药338745发,折合7.613个基数;封锁阶段平均日消耗0.147个基数。油料储备6个基数,按参战部队2个、军区一线库4个配发,并开设一个先头油库,一个加油站。战中消耗1827吨,折合6.13个基数,准备阶段平均日消耗0.05个基数;炮击阶段为0.0455个基数。粮食按一线部队存10天量左右、二线存1个月量的标准落实,岛屿则根据其实际需要及保管条件而定,最多不超过3个月量的标准储备,既可避免损失,又能保证供应。副食则采取划区包干、分点供应的办法。凡在军队配置地域,经与地方协商,分散开设粮站,保证及时供应。另外还下发帐篷1489顶,铺板35522块,灭火机541个等。
  炮战期间,正值暴雨季节,部队在雨水泥泞中作业、战斗和生活,前沿弹药等物资存放保管遇到很大问题。但参战部队士气高昂,忍受艰苦,克服困难,采取搭棚、油布覆盖垫高、排水等措施,基本上做到了上级对后勤提出的“人无露营受冻染病,物无淋雨受潮,岛无断粮缺弹”的要求。
  三、运输保障
  进入作战准备阶段,大批的作战物资需要及时向前输送。当时适值暴雨,部分道路、桥梁被冲毁,铁路塌方,后方交通受阻;对岛屿部队的运输,除受潮汐、台风影响外,还受敌机、敌舰、敌炮威胁,致使运输时有中断。炮战初期,入闽空军转场,海军南下,三军物资沿鹰厦铁路同时前进,由于统一组织协作不够,造成前送任务更加紧张。鹰厦线最紧张时一昼夜积压780个车皮。7月24日,三军集结近200台汽车在角美站,但物资卸不下来,造成车辆拥挤,道路堵塞。对此,福州军区炮兵前方指挥部及时召开了三军协作会议,按照整体任务,互相支援,统一安排运输,如海、空军运力不足,则由军区调整运力给予支援,并统一实施交通调整指挥勤务,始扭转了被动局面。
  福州军区根据炮战阵地稳定、纵深配置短、急需弹药等特点,确定首先集中运力,抢运弹药和工程器材。为便于组织与管理,分工军车运弹药、商车运器材。为提高运输效能,在前送组织方法上,采取军、师、团三级结合,改变单一的按级请领、按级前送,达到简化手续,减少层次,充分发挥各级运力的作用。向前运输,以部队领取为主,并交付前送穿插进行,以减少中转卸载,省人节时,减少差错事故,保证随耗随补。截止1958年11月底共前送弹药及工程器材208908吨,使用汽车63456台次。
  炮击期间,为保障岛屿(①岛屿指厦门、大嶝、小嶝、角屿、浯屿,青屿等。)及前沿供应,海军担负了运送弹药、油料、作战物资及协助解决岛屿居民战时吃水与医疗救护任务。参战运输人员,在风大雨骤、海浪翻涌的情况下,苦战50余天,仅厦门水警区及东海舰队某部向前运送各种作战物资即达84.7万余吨。海运分队针对海运特点,摸索敌炮规律,在遇敌炮击时,沉着应变,确保航运安全。
  被战士称为“海上小舰队”的民船在近海补给运输中也起了重要作用。船工们勇与海浪搏斗,冒敌炮击威胁,克服许多困难,提高运输效率。他们在船底装沙(每船约2吨),或下装石料上装木材,既保持航行稳定又提高装载量一倍以上。为抓紧多运,于平潮装浅水卸,不等满潮开航,不等潮落卸船。使原来两、三天装一趟,变为多数船一天一趟,最快的三天四趟;为防止船只搁浅,采取卸载时不系锚绳,达到船随潮退,卸完即能返航。到10月18曰共使用机帆船19艘、民船108艘,向岛屿运送弹药等物资器材1.7万吨,使岛上弹不缺粮草不断。在50余天的“超常”运输中,共发生车辆事故199起,损坏车辆177台,战中补给青屿岛的1000发炮弹,在距离岛屿400米处,因风浪大造成船只触礁沉没。
  四、技术保障
  炮战中,火炮和车辆损坏率高,抢修任务繁重。福州军区按照“统一安排、按级分工、密切配合”的原则,统一使用各级修理力量。分别在炮群(分群)后方配置修械所,设立了流动修械所,并新组成一个军械汽车修理连、2个火炮修理组。总后勤部直属工厂和福州军区军械修理厂的技工及总后军械学校的教员学员也到前线。他们采取划分小组、分片包干、常住阵地、巡迥检修的方法协助部队进行抢修,使70~80%发生故障的火炮在阵地上得到及时修复。整个炮战中,共修理各种火炮2283门次,平均每日3.8门次;车辆中、小修近700台次,使车辆完好率达98%左右。修理人员因出色完成抢修任务,受到部队指战员的热情赞扬,主动为他们请功,仅炮兵第3师就有40%的修械工在炮战中立功受奖。
  五、卫生保障
  作战准备阶段因部队整日在泥泞中生活和作业,非战斗减员较多,且病员多于伤员。因此,各级卫生力量于炮战初期重点保障病员救治。共收治病员4479名,短期治愈3305名,占78.3%;伤员408名,短期治愈出院者93名,占28%。在战伤救护中,第94医院从院长到工友,全力以赴,“要人有人,要血有血,要皮有皮”,夜以继日,成功地抢救了烧伤面积达67%的胡德安等3名英雄战士,为全区医务人员树立了一面“战士爱祖国,我们爱战士”的光荣旗帜。
  六、拥军支前
  炮击金门的后勤工作得到了福建人民在人力物力上的积极支援。为抢修工事,前沿各地政府和群众仅在炮战发起前后,就供应木料近4万立方米,麻袋30万条。有的群众自动把猪圈、厕所、被敌人打垮的房子的石料,甚至战前准备建房的石料献给部队。厦门何厝乡几天内就献石5000立方米。大嶝双沪村60余岁的郑妈妈,把家中仅有的两块磨石也捐出来,说:“我的孙子小,儿媳是瞎子不能支前,我用这两块磨石支援你们解放金门、台湾”。同安、南安两县组织常备民工4356名,出动临时民工45.6万人次。在拥军支前活动中,有80岁的老大娘为部队烧水、洗衣;有十来岁的“红领巾”指挥交通;一个刚流产3天的妇女瞒着别人,为部队搬石头,连续晕倒5次仍然坚持;3副担架的民工冒着炮火危险连续抢救7名伤员;一艘满载炮弹的船只触礁,眼看就要沉没,70多名群众不顾风大浪急,奋力将炮弹抢运上岸。部队驻在哪里,当时政府就立即组织力量将主副食品供应到哪里。
  在支前工作中,战初对实施统一领导、周密计划和军地分工负责等注意不够,出现一些问题。如地方根据部队要求在同安县集结100艘船,溪东集结100名民工,前坂集结40辆牛车,等了几天没人带领;调进厦门的100吨沥青也没有用上等。鉴于以上情况,经与地方支前部门协商,采取改进措施,政府负责筹划,部队负责申请,并对地方提供的支前物资,实施统一管理,严格控制,防止盲目申请,造成浪费。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

《福建省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撰写。既体现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的统一,又体现时代的特色和地方特色。把握重点,注重创新,既客观地记述福建的武装斗争和军事工作历史,又着重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福建军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建立的军事方面的光辉业绩。同时,实事求是地反映历史发展中的支流与曲折,以利总结历史经验。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