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篇 后勤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1663
颗粒名称: 第六篇 后勤
分类号: E23
页数: 44
页码: 425-468
摘要: 本篇记述了福建省志的后勤工作,包括后勤保障体制、战勤、军队卫生、海岛后勤建设、营房、仓库、军队生产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福建 省志 后勤

内容

综述
  军队后勤是军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筹划和运用人力、物力、财力,从物质、技术、医疗、运输等方面保障军队建设和作战需要等各项专业勤务。中国古代军队的后勤保障,无论内容、方式或组织都比较简单,主要是粮草、装备和俸饷的供给。
  古代南方多舟师。福建早在汉初闽越国时,其部族军就善于用舟,习于水斗,说明己有一定的造船技术。三国时,东吴把长江下游的造船中心移至闽中,在建安郡设置了专管造船的典船校尉。侯官(今福州)建有规模宏大的造船厂,所造大海船,大者长二十余丈,高出水面二三丈。温麻(今霞浦)建有船屯,供舟船屯泊。闽中便成为东吴水师的后方保障基地,它为东吴水师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舟船和水手。
  唐代前期,在均田制的基础上实行府兵制,寓兵于农。高宗总章二年(669),陈政率数千府兵镇守闽南,采取耕战结合的政策,积极进行屯田,开垦了云霄镇火田村等大片土地,解决军队的供应。开元十九年(725),福州设立泉山折冲府,府兵集训、戍守、出征除战马和重兵器由国家供给外,其它装备和资粮均由兵士自备。福州都督府曾开辟海坛山(今平潭岛)为牧马场,为府兵提供战马。
  宋代,福建的造船工业,在国内基本上处于领先地位。福建造的海船坚实高大,操纵方便,为水军广泛征用。南宋初,张浚贬职到福州时,曾建海舟千艘供朝廷北征之用。建炎三年(1129)金兵南侵,宋高宗赵构由明州逃往温州,就全赖有千艘闽船。绍兴三十二年(1162)宋军水师两路北伐,即用福建船运兵,福建路奉旨选派海船赴用。当时福州、泉州、漳州、兴化所造的舟船大小不等,大者5000料,可载五六百人,中等2000料至1000来料,亦载二三百人。宋军还在全国建立了制造军器的都作院41所,其中福建路一所,有正、副指挥使各1人,下分为箭作、弓弩作、甲作、铜作、皮作、漆作、绦作、木作、旗作、磨锃作、铁作等11个专业。制造的军器除上供朝廷外,主要为本州府驻军使用。宋初诸州设有牧监,福州牧监设于海坛山。
  元代至元十三年(1276)冬,元军入闽,10余万军队水陆并进,所需粮草,常靠袭掠补充。据《罗源县志》记载,一支元军,经罗源北去,在湖格诸乡驻扎10天,“财务掠尽”。元军有时依靠随军备用马的马奶和必要时食用马肉,作为保障给养的一种办法。元朝统治福建后,建立屯田军专事垦种,以资军饷。至元十八年(1281),屯田己有很大发展,置汀漳屯田万户府,命管军总督郑楚等发镇兵士卒年老不堪备战者114人,又募南安等县居民1825户立屯耕作。元贞三年(1297),汀州屯屯户1525户,田2烈顷;漳州屯屯户1513户,田250顷。基本解决了戍边部队的粮食自给,减轻了国家财政负担。元代福建造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福船体积大(四层甲板),隔舱多(近百个),结构牢固(舷底为3~5层夹板)。摩洛哥伊本.拨图曾记述福船“载水手1000人,其中600是篙师,400是兵勇”。(①金秋鹏《中国古代的造船和航海》第110。)欧人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说:“海船之往来波斯湾、中国海间者,华船为最大,多为广州和泉州所造,泉州造船最发达”。(②《泉州海外交通史料汇编》第17页。)由于泉州制造的海船质量好,元廷每每敕谕泉州建造军用战船。至元二十九年(1292),发水军两万征爪哇,由泉州启航,基本上以闽入闽船为主。当时,福建备有大量船只,随时供元统治者调遣使用。
  明代初期,养兵百万,其粮饷的解决办法,主要靠军屯和商屯。大力推行军屯制度,且耕且战,自筹粮饷。洪武年间,“闽中诸卫……拨军十之七守城,十之三往田所屯种,每军(人)给田24或26亩,随远近肥瘠为差,岁徵粮24石,内民粮12石,收贮屯仓,听本军支用,余粮12石,给本卫官军俸粮”(③《闽书》卷之三十九《版籍》。)。到了正统末年(1449),因沿海倭寇侵扰,各地调回屯军备寇,军田多荒芜,屯田制也因此有所松弛。成化初年曾遣官清理整屯,采取减免征粮等措施。嘉靖年间,出现了军田佃于民种。明中叶之后,由于政治日趋腐败,国库日绌,屯田渐为边将和权贵侵吞,军士无以为生,四处逃散,遂以募兵制取代卫所军户制。明代福建军工生产亦很发达,所造军器曾上供朝廷。洪武二十六年(1393),福建上供的军器,每副盔甲备腰刀1件、弓1张、弦2条、箭30枝、撒袋1副、铳箭5枝。每两副加斩马1、长牌1。弘治三年(1490)令各有司,每岁造解福建弓1.6万张,箭199962枝、弦79963条。此外,规定各军卫有司,每年上供的军器数额。(④各军卫定额:福州左'右卫、镇东卫,每卫100副;福州中卫,福宁卫、泉州卫、永宁卫、兴化卫、平海卫、漳州卫、建宁左、右卫、延平卫、邵武卫、汀州卫,每卫80副;镇海卫60副;将乐所、武平所、大金所、定海所、莆禧所、龙岩卫中左所、高浦所、福泉所、铜山所、玄钟所、六鳌所、永安所、万安所、金门所、崇武所、梅花所、上杭所,每所20副。)明军还多次在福建、浙江赶制海舟、快橹船充实水军。嘉靖年间,福清县造的大船,宽约三丈五六尺,长十余丈;龙溪县玄钟卫所造的中小哨船,宽二丈,长七八丈,弓矢刀盾战具都备。其中大福船,为铁木合制的船身,巨大坚头,可谷百人,吃水深达一丈三尺,龙骨及骨架坚实不怕冲撞,威力强大。抗倭名将俞大猷、戚继光曾率领水军,驾驶大福船在深海中作战,占有绝对优势,能“犁”沉倭船。
  清顺治三年(1646),民族英雄郑成功以厦门、金门为抗清基地时,为扩军筹集军饷,除征收田赋外,还采取“通洋裕国”政策,分别在京师、苏杭、山东等地开设五个大商行,把内地货物、土特产先期集中到厦门,再贩往日本和东南亚各国,积蓄黄金90万两,珠宝几百镒,米粮几十万斛。康熙元年(1662)收复台湾岛之后,郑成功大兴军屯,预支文武官员6个月俸银,作为垦荒的基金,用十分之一的士兵守卫,余者开荒屯种,发展粮食生产,解决岛上军需民食。清驻闽八旗兵的后勤保障,由将军署左、右司衙门分别掌管。清军官兵的俸饷、粮草,每月由左司衙门先期造册,送布政司、粮驿道办理,所有俸饷折成银两,在司库领出后分发部队。粮食由各旗营持米票赴仓支领。清军官兵俸饷差别很大,八旗将军的年俸高出100名以上士兵的年收入(参看表6-1)。雍正七年(1729)特发帑银2万两,交将军、都统府掌管,在省城开设当店1座,钱布杂粮店3座,将每年所得生息银两,作为福州驻防兵丁家中红白事的补助。
  驻闽清军,为了在粮食青黄不接或米价昂贵时保障部队的用粮,于雍正三年(1725)在旧闽县建仓积谷,至雍正十年(1732)共贮谷14076石。每年出陈人新,以一分借兵,二分存仓始终保持有足够的备用粮。清军官兵的乘马,按职配给。(①八旗将军额定20匹,副都统15匹,协领12匹,参领10匹,防御、骁骑校、笔帖式各4匹,领催兵3匹,役匠2匹。)康熙五十七年(1718),四旗马兵共有1606名,铁匠19名,按额定应配马5018匹,实有2746匹。由于南方喂养马匹甚难,每年约有五六百匹马倒毙退役,而闽省素不产马,须赴张家口外及湖广等处购买补充。雍正九年(1731)议定改为一兵一马。四旗马兵缺马千匹,每匹马须银24~25两,如要在一次内购买补充完毕,经费又无从筹措,且手续繁琐,故马匹亦致渐少,实际上达不到一兵一匹的要求。福州旗营对马匹的管理,定有兵丁养马赏罚条款。(②将马匹按少壮老瘦分为三等,凡喂养头、二等少壮马匹的兵丁,三个月内倒毙者,责30鞭,罚差四班;六个月内倒毙者,责20鞭,罚差三班>九个月内倒毙者,责10鞭,罚差二班,一年内倒毙者免责,罚差二班;一年外倒毙者免议。凡精心喂养者,予以奖赏。)
  福州八旗四营和水师旗营,在康熙至乾隆年间,先后在福州屏山、大鲤鱼山等处修建军械库、火药库共5座。八旗营备贮枪药8143斛,炮药9000斛,铅子10179斛;水师旗营备贮枪药2592斛,炮药l73l斛,铅子1620斛。均可供三年使用。每年训练所消耗,当年生产补充,出陈贮新。
  对于装备器械的维修,虽有制度规定,但无维修费用,各旗营只好在其他款项内支付。道光以后,由于对外战争连战皆败,割地赔款,朝廷财政日益拮据,除保障驻军额支俸饷、粮草外,各种临时军费,均赖各省设法筹措。
  同治五年(1866),闽浙总督左宗棠在马尾设局造船。经费来源,左宗棠建议从海关收入中提取,预定年需银60万两,5年开支300余万两。左宗棠奉调陕甘总督后,由沈葆桢总理船政,兼节制福建水师。同治七年一月,船政厂制造的第一艘木质兵轮“万年青”号下水。该船排水量1370吨,马力580匹,时速10海里,载重450吨。光绪二年(1876)开始仿造铁胁船,次年第一艘铁胁船“威远”号下水,标志着中国造船摆脱木质结构,进入铁木合构时期。光绪七年(1881)船政厂的制造又进入新阶段,仿造巡海快船(早期巡洋舰),同年11月,第一艘铁胁巡洋舰“开济”号开工建造,光绪九年(1883)建成下水。该舰排水量2200吨,时速15节,配炮13尊。光绪十五年(1889),双机钢甲舰“龙威”号(亦称“平远”号)完工,该舰装有“三面旋放”的克虏伯大炮4尊,连珠炮8尊和鱼雷发射管2具,是装备最强的一艘钢甲舰。马尾船政厂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发展到自行设计、制造、修理各型战舰、商船的配套体系。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共建造大小舰船40艘,为全国最大的造船厂。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战事频起,闽省财政大部分支出为军费。民国3年(1914)福建镇守使李厚基的军费预算为百余万元。(①镇守使署并军乐队143307元,补充第5团第3营11409元,陆军监狱5127元,陆军小学12091元,巡防各营27573元,内河水师5626元,闽厦要塞15787元,测量局20850元,军械各局厂33819元,差遣各轮船70051元。又各局厂炮台轮船临时费约10万元,各军队临时费约19万元。)据统计,民国5年福建陆军军费一年需188.86万元,平均月耗15.73万元,到了民国11年军费猛增三倍多,月耗51.5万元。(表6—3:福建督军署官员薪水表)民国6年,李厚基受北洋政府段祺瑞的指使,准备进攻广东护法军政府,在福州加紧筹饷制械,扩军备战。李厚基委派亲信为制造局总办,在福州西门外先后扩建炮厂、步枪厂、机关枪厂、枪弹厂、炮弹厂和炸药厂等6个军工厂。由此导致财政不敷支应。于是在制造局下设造币厂,仿铸广东毫洋,由福建督军署同淞沪护军使署订立合同,推销上海一带,还由厦门运销南洋各埠,获利甚多。李厚基还迫令农民栽种罂粟,抽收田亩捐,每亩6元至24元不等。仅铸币和抽收田亩捐两项,搜刮四五千万元之巨。李还举借外债,以充军资。民国7年6月发行公债109917元,11月发行全省金库有利证券789200元;向北京中华汇业银行借200万元,以全省矿产作抵押;向台湾银行福州分行借日元682625元等等。此外,强令预收丁粮正税两年。
  同年,闽粤战事起,援闽粤军攻人福建。11月粤军与闽军在福建划界停战,粤军在闽南、闽西驻扎期间,实行屯田,以资军粮。将漳属各地开辟沙田数千亩,委海澄县长为监理专员,其第二军军长许崇智,在漳境内地垦辟荒田成效显著,所种粮食除耕兵留用外,还输出谷米千担以上。以后又选拨耕兵千余人,开赴永安、长汀、连城、上杭、武平、永定等地垦辟荒田。
  民国12年(1923)至15年,周荫人治闽时,其督军署军需课成为全省收支总机关,年总收入为1400万元,其中90%以上作军费开支。在延平(今南平)、泉州、漳州各设军需局,各县所收捐税,悉向附近军需局缴纳。再由军需课按月指拨给各部队军饷。周荫人的第12师全年军饷和服装费共需150万银元,其聚敛钱财的主要手段是诱迫农民种鸦片而征收烟苗捐和征收赌捐。该师的旅长级军官蓄私财一二十万银元,团长级军官蓄私财五六万银元,营长级军官也有三四万银元。驻汀属8县的李凤翔部搜刮最为苛刻,苛捐杂税名目繁多。如义务捐、草鞋费、招待费、临时借款等等。每年额定各县政府支付军费最低限度为80万银元。
  民国16年(1927)北伐军入闽,其军费的筹措、粮饷的供给,均由闽省负担。闽省财政每月支付军费100万元左右,经费在田亩税下支付。民国23年以后,驻闽中央部队和省保安部队的军饷都以现金支付,粮价虽不断上涨,饷款却无增加。军队领到饷金后,就以原价向民间征购粮食,或责成县政府代为办理。征购的数量常常超过实际需要的数量,再按市价将多余粮食抛售以牟取厚利,因而造成地方秩序混乱。驻闽绥靖公署虽有后勤组织,但手中不掌握粮食,对部队所作所为,只得采取不闻不问态度。因此,常发生军队购粮骚扰之事。福建省主席陈仪也采取迁就纵容的态度。抗日战争爆发后,由于法币贬值,粮价暴涨,民国29年实行“田赋征实”政策,保军粮和民食供应。省设粮食管理局和公沽局,县设田粮处。军粮调拨由驻闽绥靖公署负责。每月按各驻地部队的人数,造表册送交省政府开办的“贸易公司粮食部”,核定后就地拨实物供应。粮食收购价高于军粮定价,省保安部队粮差价由省政府负担;中央驻闽部队的差价,因第三战区军需署不认账,暂由省库筹垫。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挑起内战,把百万军队赶到“剿共”前线。民国37年,国民党中央政府电令福建征粮,征实配额160万石,另征借120万石。民国38年,国民党政权濒临崩溃前夕,朱绍良被调任福州绥靖公署主任兼福建省主席,他到职后,即令全省加紧搜刮粮食。声称:“此次国军开人闽境,驻防多日,军粮民食之供应,至关重要。田赋催征工作应加紧征收,将应完未完田赋及亏欠赋谷,火速完纳缴清,如有不依法清缴者,决以军法严办。”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流动性大,后勤部门不健全,部队多数仍沿用国民党军队后勤编制的名称如经理处、副官处或军需处。1928年4月,红军第4军,军部设经理处、军医处、军械处和留守处,担负后勤工作。团部设经理科、卫生队、辎重队。连队设司务长、卫生员。取之于敌为当时红军的补给物资主要来源,特别是武器、弹药、药品、布匹等,靠打仗缴获;经费主要靠夺取敌人资财和没收地主豪绅的财产;粮食靠部队自筹自给。红军战士穿戴的衣服极不整齐统一。1929年3月红4军进军闽西,在汀州(今长汀县)四都歼灭郭凤鸣混成旅,缴获枪械1000多支;向长汀城商人筹集部分资金,缝制灰色夏服。该军转战一年多,第一次统一发给全体官兵每人两套军装、一顶缀五角星的新军帽。1932年毛泽东率领红军攻占漳州后,在长汀县福音医院休养时,得知该院自1927年秋以来,一直为红军伤病员医伤治病,便提议改院名为“中央红色医院”,任命傅连暲为院长、郭实秋为政治委员、陈炳辉为医务主任。还附设“红色医务学校”,为红军培养一批医务人员,解决当时部队缺医的困难。1933年初,医院迁往江西瑞金。红军实行供给制,官兵待遇平等。官兵伙食供给标准规定:前方每人每天吃粮1斤2两,后方人员12两(16两制副食以实物计,每人每天5钱盐、4钱油、1至2斤菜,即使这样低标准,由于频繁战争环境亦难保证供应。1934年主力红军开始长征,留下来坚持敌后游击战争的福建各地游击队,遭到国民党政府和军队的严厉封锁,游击队的供给主要靠人民群众的支援及作战缴获,生活十分艰苦。如闽北独立师1935年在崇安县白北坑山上,有一次靠当地群众支援的5升米,煮了一锅稀粥,供200人吃。最困难时,游击队员以山粉、竹笋、野菜、野果充饥。到了抗日战争爆发,国共第二次合作时期,供给一般由当地政府负责,但有的地方政府不履行协议,如闽西人民抗日义勇军第1支队的军饷,由于龙岩专员公署不履行协议,常借故拖欠或不发,该支队只得找商会借垫5000元,再分别向当地豪富借款,维持粮饷供应。解放战争时期,福建各地的人民游击队武装力量不断扩大,但游击队的经费物资来源,仍主要依靠人民群众支援和取之于敌,生活供给仍很艰难。个别地区,如闽浙赣人民游击纵队闽中支队司令部,编设供应部,下属军实、粮食、运输、财务等四个科。供应部办起被服厂、修械所,担负制作部队被服装具和修制枪械任务。在参谋部设立军医室,担负部队医疗防疫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驻闽部队进入正规化、现代化建军的新阶段。而后勤工作也经历了历史性的变化:一是按照全军统一部署,从过去分散就地补给,取之于敌转到依靠国家供应,统一财政法规,执行全军统一的财务、给养、被装、军官薪金、战士津贴费等供应标准;二是由过去单一的步兵后勤工作向多兵种合成军队后勤过渡,扩大了保障范围,专业性、技术性更强,例如增加军事交通、军械雷达、油料器材、航材帆缆、营房仓库、机场码头等等专业技术保障。几十年来,驻闽军事机关和部队,积极实施海岛后勤建设和战役后方建设,既着眼于海防斗争需要,又考虑到未来作战发展,不断完善后勤组织机构和集中统一的供应保障体制,使军事指挥与后勤供应相适应,平时与战时、管理与供应相结合。从前沿岛屿、浅近纵深到战役后方,建成各种大中型军用仓库为骨干的供应基地网,使物资供应、军事运输、医疗救护、装备修理的后勤综合保障能力大为加强。如陆军装备完好率平均达到90%以上;卫生勤务,建立了以总医院、驻军医院为主体的医疗保障体系,医院建设成绩显著,卫生队伍拥有一批专业骨干和专家,装备了一批较为先进的仪器设备,医疗水平有很大提高,有效地保障了部队官兵的身体健康;军队生产取得显著效益,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减轻国家负担和市场供应压力,也增加了部队收入,改善了基层物质文化生活,安排一部分军官家属和子女就业,为培养军地两用人才创造了条件;专业技术队伍,通过抓好军医学校和后勤干部、汽车技工、军械技工、水兵训练大队等“一校四队”的教学建设,后勤人员不仅具有一定的军政素质,而且文化水平、专业技术水平都有所提高。据1983年调查统计,在职卫生干部具有中专以上文化水平、经过院校培训的占93.5%,营房干部具有大中专业务水平的占30%;后勤业务管理走上制度化、正规化,各项专业建立了业务管理规章制度,办事有章可循。80年代又开始运用电子计算机、微电脑、遥测遥控等先进技术管理业务。
  第一章 后勤保障体制
  第一节 第10兵团兼福建军区后勤
  1949年8月,第10兵团奉命兼福建军区,后勤部机关也随即作了调整和充实,由蔡长风任部长,张潮夫任政治委员。兵站处改为运输处,下辖兵站。1950年1月至7月,为再战金门作准备,军区后勤部在南平设军实补给站,担负物资中转和闽北部队供应;在泉州设军实储备库和军粮总站,储备战役物资。同时,在沿海各城镇设6个中心站和15个一线补给站,担负各军和兵团直属单位的保障任务。1951年初,组建兵团后勤前线指挥所(以下简称前指),又增设4个兵站,直接保障到军和直属师。1953年3月撤销各军后勤部,组建福建军区福州、莆田、厦门供应站,直接保障到师和独立团。1954年,恢复各军后勤部,撤销供应站,由军区后勤部保障到各军、直属师、军分区和独立团。
  第二节 福州军区后勤
  一、福州军区后勤部
  1956年7月1日,福州军区成立,军区后勤部以原福建军区后勤部为基础充实和加强人员组成。龙飞虎任部长,罗应怀任政治委员。福州军区后勤部组成后,担负原福建军区负责供应和由南京军区移交福州军区后勤部负责保障供应的单位,共计个。
  1970年4月在军区后勤部内增设直属供应部,担负军区机关、直属师、团单位的保障任务。1971年1月,军区后勤部根据军区现行兵力部署,为缩短供应线,保障部队及时供给,在原有基础上实行划区供应。1985年8月,福州军区后勤部的保障供应任务移交南京军区后勤部负责。
  二、后勤分部与兵站(略)
  第三节 福建省军区后勤
  1958年5月,组建福建省军区后勤部。后勤机关设组织计划、军需给养、财务、车船油料、营房、卫生等科。1959年12月,将科改称处。随后几经分合与撤建后,至1985年9月,后勤部机关设战勤、财务、军需、军械、卫生、运输油料、营房和政治等处。
  省军区后勤部成立后,负责保障供应省军区所属各军分区、人民武装部和地方部队。省军区机关由福州军区后勤部直接供应。
  第四节 福建海军后勤
  福建海军后勤部组建于1958年,担负驻闽海军各部队后勤保障任务。财务供应,1958~1985年归东海舰队后勤部;军需供应,1958~1974年归福州军区后勤部,1975~1985年归东海舰队后勤部;军械供应,通用弹药归福州军区后勤部,专用弹药和枪炮归海军后勤部;药材供应归海军后勤部;钢材、木材、水泥等物资供应归海军后勤部。
  第五节 驻闽空军后勤
  驻闽空军后勤供应原由第10兵团后勤部,后由福建军区后勤部代供。1955年3月,空军后勤第5分部入闽,担负驻闽空军部队的后勤供应任务。
  1958年8月,福州军区空军成立,以空军后勤第1分部为基础组建福州军区空军后勤部。对所属晋江指挥所、高炮师、独立团、场站、国防仓库、修理厂等实施直接供应,航空兵师、飞行团的后勤保障由所驻场站负责。
  1985年9月,福州军区空军与南京军区空军合并后,驻闽空军部队的后勤供应归南京军区空军后勤部。
  第二章 战勤
  第一节 福州战役后勤保障
  福州战役始于1949年8月11日,历时13天。其战役的后勤保障,则从7月下旬部队进至建瓯时即投入临战筹备。由于战役的规模大、参战兵力多、消耗大,后勤保障任务特别是粮食供应极其艰巨、繁重。第10兵团后勤部在中共福建省委及全省人民的大力支持下,组织动员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以筹粮、运输和卫生防疫为重点,抓紧各项后勤保障工作。
  一、筹粮
  第10兵团参战部队15万人,骡马8835匹,加之随军南下干部以及支前民工1.5万人,每天需粮20万公斤。当时除从苏南支前司令部运来150万公斤大米外,主要依靠部队就地筹措。而福建闽北地区山多地少,村庄分散,产粮不丰。部队筹粮来源:一是没收国民党政府、军队粮库遗留粮、征实粮及官僚资本家、战犯囤积粮;二是向地主、富农提借;三是向闽北己解放的各县地方政府及群众征(缴)借等。为保证实施筹粮,7月初省委成立闽北支前委员会,各县成立分会,抽调一批干部组成筹粮工作队,配合兵团筹粮大队、各军筹粮队分赴各县筹借粮草,建立粮库、粮站,并随之将分散各地的粮食向指定粮库(站)集运囤结,组织供应部队。第10兵团确定以“军为主体、兵团协助、统一领导、按级负责”的原则,及时发出“保障军食,做好筹粮”的战斗号召,迅速抽调干部组建各级筹粮机构,仅兵团供应部就扩建了由民运部负责的500余人的筹粮大队,下辖4个中队。部队各级党委组织筹粮委员会,由各级党委书记兼筹委会书记,负责统一计划、筹借、调度粮食及掌握筹粮政策等。筹粮区划分:第28军在建瓯、松溪、政和;第29军在南平、沙县、尤溪、顺昌;第31军在古田、水口、屏南;兵团直属队在建阳、浦城、邵武、崇安、水吉及建瓯一部份。从8月6日起,参战部队由闽北向战区开进。兵团随之将在闽北筹集的粮食向南运送,并在古田开设补给站,作为重点补给基地。部队进入战区后,主要靠自己就地筹粮解决。各级筹粮队在闽清、闽侯、罗源、连江等县中共组织、游击队的大力支援下,筹借供应部队的粮食100多万公斤,生猪800多头。为保障作战所需,避免临时筹集不及,规定参战部队补足米袋,每人携带3~5天粮食。并动员饲养人员自己动手就近割草喂马。28军山炮团,就是全靠自己割草解决了300余匹牲口的战时饲料。
  遵照中共中央华东局和第三野战军关于新区筹粮工作指示,要求有力出力,有粮出粮,粮多多征(借),粮少少征(借),无粮不征(借),合理负担。通过深入调查,充分宣传共产党、人民解放军的筹粮政策,激发群众自愿交粮,避免了强迫摊派。同时根据当地土地肥瘦、产量多寡及群众的生活状况等,决定征筹粮数量,如闽北地区一般按每亩征糙米5公斤,最多不超10公斤,每公斤粮附柴草2公斤。严禁不顾群众利益的乱筹乱借。
  部队向当地政府提取或直接向农户借粮,严格办理征粮手续,凭团以上政治机关出具的借粮证函,付给群众粮草证。为避免混乱,经第10兵团与中共福建省委商定,在福建境内禁用华中币,统一使用华东财办印制的粮草证,日后凭证可抵交公粮,多借偿还,少借补平,以昭公允。对慈善、教育机构的粮食一般不动用;属于商人所有者,可经商会召集商人会议后酌情征借。
  部队各级筹粮队在新区、战区工作,分散至各地,挨家逐户访问、宣传、动员,工作异常艰难,而且常遭土匪的袭扰。兵团供给部筹粮大队仅在将口一带20天筹粮中,就牺牲干部5名,被抢走短枪5支。29军筹粮队,在顺昌农村筹粮,被土匪打死干部6名、警卫员1名,被土匪抓去游击队员1名,他们花7天时间筹到的6000公斤粮,俱被抢去。为确保筹粮安全,凡处残匪匿藏地区,筹粮队员均携带武器,对粮多、匪多的重点地区配武装分队掩护。全兵团共筹大米420万余公斤,柴草855万公斤,基本保证了参战部队的粮草供给。
  二、运输
  为保障福州战役,第三野战军后勤部于江西上饶设立兵站办事处,配属汽车第31、第32团,把后方大批的作战物资陆续运抵南平地区。从南平向南运输,由兵团负责。兵团于建阳、南平、古田间开设了兵站运输线,统一组织南进部队的粮食、弹药、军需等物资的运输补给;并随着战役的进展将原驻建阳、建瓯的两个兵站延伸至福州枕峰和洪山桥,实施就近补给。兵团当时控制的主要运力是汽车大队120辆汽车和马车营120辆马车,后又从浙江增调1个汽车连(60辆汽车)支援兵团运输。各军临时配属12辆汽车,补发汽油600桶。
  在由闽北向南运输中的突出问题,是道路失修、路况甚差。正如8月8日第10兵团党委向第三野战军和中共华东局的报告中所述:“此间山地交通不便,道路稀少、崎岖,除公路外,牲口难走,运输工具极缺,全靠人力肩挑,但民工雇不到。虽有水路,但船只大部被敌人拉走,仅南平有两只小汽船。我们带来的100多部汽车,因山路路面太坏,已损四五十部。携带的500多吨(重2轻0.25基数)弹药,仅运400多吨。29军由南平、尤溪沿闽江南岸向永泰、福清攻击前进,全是山路,虽派工兵修了一条牲口勉强可以通过的大路,但辎重完全无法通过。因此只能带3门山炮(每门需100余人搬运)和1.5个基数弹药。31军由古田向连江攻击前进,由于游击队发动群众数千人抢修,有两条大路可走牲口,能带12门山炮,勉强可带2个基数弹药,但以后的补给因动员不到民工则甚为困难。只有28军沿福、古公路及闽江前进,运输补给较易。”为解决运输困难,兵团确定设立转运站,以人力、驮运为主前送。以教导队、新训团、机关二梯队及其勤杂人员等组织2个转运大队,运送弹药、伤员。因动员民工困难(除随军南下民工外,就地动员民工仅3000名),各部队己实行轻装。集中骑兵牲口,抽出机关干部的骡马,原每人一匹改为2人一匹,每人2匹的抽一匹运弹药。指挥机关分成前后梯队,除一部分随同部队担负战勤保障外,大部负责组织、带领辎重及伤病人员随后跟进。广泛开展“后方支援前方,机关支援部队,健康人支援病员”、“驻军支援过境部队”的活动。负重骡马在崎岖山路和陡坡上行进极其困难,稍有疏忽,即失蹄滚下山崖。步兵第93师在开进中,先后滚下悬崖跌死骡马31匹(后改道绕公路行走)。由于骡马减少,加重了战士、民工的负荷量(每人携带近25公斤),扛炮身、抬担架、背粮弹,翻山越岭,行进艰难。许多干部、战士因鞋子供应不上,脚上磨起血泡,为夺取战役胜利忍痛前进。
  三、卫生
  部队入闽,由于水土不服,天气炎热,饮水不足(且常饮生水、污水),没有蚊帐,长途行军,负荷过重,疲劳过度,所吃菜、肉、油达不到供给标准等,致使病员骤增。至8月初,全兵团非战斗减员即达1万人,占总人数的6%。其中有4508人因病住院,有13人中暑死亡。当时发生的疾病以疟疾、肠炎、痢疾、皮肤病为多,其次为中暑、感冒、肺炎、心脏病等。疟疾发病率为27.4%,痢疾20%,非伤性皮肤病为20%。据此,7月26日,兵团在建瓯召开了卫生行政联席干部会议,强调“防病重于治病”,进一步落实了个人和集体的卫生防范措施。“济南第二团”向全团发布8条卫生命令(①“济南二团”于1949年7月17日发布8条卫生命令的内容要点是:(1)做好防暑;(2)洗澡要用井、泉水,严禁用稻田臭污水;(3)露营搭棚,睡觉挂蚊帐(防蚊面罩);(4)不吃馊饭、臭肉、烂菜,做好食物、食具防蝇叮;(5)吃水果要洗净削皮;(6)衣服要常洗常换;(7)鞋袜要配套,严防行军脚打泡;(8)重视牲口卫生饲养,避免死亡。),提出“卫生8条执行好,表扬奖励立功劳;如若违犯不执行,批评处分不容饶”。兵团直属二支队在开进途中,也制定了7条卫生纪律(②7条卫生纪律的内容:不喝生冷水,不吃生冷不洁东西,不下河洗澡,不露天睡觉,不在地上睡觉,睡觉要穿衣盖被,饭前饭后要洗手、漱口、洗碗盆。),反复教育,落实行动。从而促使整个兵团卫生防病状况明显好转,各种疾病发病率从8月下旬起普遍开始下降。
  第10兵团根据当时的卫生力量,对实施战伤救治,采取了“逐级前配,按级下接”的办法。把兵团所辖各医院配属各军,各级医疗队逐级向下加强,跟随部队前进,靠近收容、转运。使之有利于贏得时间,克服运力不足,避免因山地转运而增加伤病员的痛苦,提高其收治率。在实战中逐步形成战时阶梯治疗抢救体制:连组成火线抢救组,配担架班;营设救护所,配担架排;团设收容所,配担架连;师、军设医疗队;兵团设野战医院,各按职责范围实施收治。在部队南进途中,又于建瓯、古田等地开设了医疗收容站,随时收治伤病员,进行突击治疗。各级医疗卫生人员,恪尽职守,处处关心爱护伤病员。每到宿营地后,他们不顾自己疲劳、饥饿,先给伤病员检伤换药、治病打针,喂饭送水,使伤病员尽快恢复健康,重返前线。31军担架团的人员,行进途中遇有高山狭道,担架行走不便时,就背着伤员走;一路上为伤员喂水喂饭,用竹筒接尿、用芭蕉叶接屎,体贴入微。在部队由集结地域向南开进时,虽补发各军抗疟疾药4万片、痢疾药38磅、普通人员敷料10万人份、战伤敷料及急救包1200人份,仍不敷需要。在医药极缺的情况下,除积极设法购买药品外,广大指战员和医护人员还广泛采用民间土方治病。
  第二节 漳厦金战役后勤保障
  福州战役结束后,第10兵团即着手组织漳厦金战役的后勤保障工作。各级后勤人员,依据战役实施计划要求,经过月余辛勤工作,基本完成了战前的后勤准备和战中的各项保障供应,保证了作战的需要。
  一、筹集船只
  为解决渡海船只急需,使其“人人有船”(①“做到人人有船”是第三野战军司令部对漳厦战役发出的作战指示中提出的。),第10兵团、福建军区第五军分区支前司令部指定交通部门派员负责筹集管理调度船舶,及集中动员教育船工。在惠安、晋江地区分别由步兵第85、第86师会同地方交通部门成立船舶管理委员会,下设具体船管办事部门。第28军于9月12日成立船管机构,仅在福州地区就筹集数百条船,可供一次载3个团的兵力;第31军成立了船管委员会,所属各师也相应成立了船管大队和中队,在九龙江和沿海一带先后筹集木帆船440只,动员船工1000人,同时,在石码镇用美式大道奇汽车发动机改装机帆船10余艘。至9月19日,全兵团共筹集各种船只1054只,其中中等以上船742只,一次可供8个团的兵力使用。对征集、动员的船只进行整理、修补后迅速移至各攻击启碇场。第31军后勤辎重营,为保证对厦门北半岛实施攻击,创造了以“陆上行舟”的办法——即采用多马牵引、多人扶推的胶轮大拖车,把80只大小船只,通过陆路,经6天日夜兼程,从九龙江等地运至马銮港人海,从而成功地隐蔽了作战意图,保证了步兵第92师渡海作战需要。
  对征集来的船只,依据战术要求和船只大小、速度、形状及船工的素质等情况,区分为突击船、二梯队船、三梯队船、火力船及交通船等。一般以3~5条编成队,指定正副船长,固定船工,并加以教育训练。船只停泊,做到隐蔽分散,便于集中。严密落实防空、防舰、防火等措施,确保安全。
  在距敌较近的情况下,船只隐蔽是一个重要问题。漳厦战役期间,国民党军每天都派飞机侦察、轰炸解放军集结的船只。攻厦翌日晨,第一梯队船只返回,无处隐蔽而遭轰炸,加上战中损坏,余不足二个团的船只,至第三天只剩一个团的船只了。为此,延迟一周才发起攻金战斗。但仍无足够的船只保证,不仅未掌握二梯队的所需船只,就是一梯队也不敷分配。一梯队除尽量减少非战斗人员外,每周尚有一、二个连留作二梯队,即使如此,仍感船上拥挤。对潮汐掌握不准确,组织不严密,一梯队船只输送攻击部队登陆后,未及时组织返回,致天亮后遭敌全部摧毁,是造成攻金失利的重要原因。
  二、粮草供应
  作战所需粮食,按参战部队每人每天1公斤筹集。因有前段筹粮基础,因此,在闽南筹粮比在闽北容易。以各军自筹自给为主。31军抽调673名干部战士组成筹粮大队,各师组成200余人的筹粮中队。战前在南安、安溪、永春地区自行筹集;战斗发起后,配合中共漳州地委筹集解决。至10月15日,该军共筹粮539万公斤,柴草705万公斤。29军在莆田、仙游、惠安、泉州、南安、同安等县筹集,除保证该军自己需要外,并完成了在该地区内的第28军2万人的需要,兵团直属队6000人及炮团、民工、战俘4万人所需粮食供应。兵团又于莆田、枫亭、惠安、晋江、南安、官桥、安溪、安海、石狮、同安分别设立粮站,保证部队开进途中粮草供给;同时福建军区第五军分区组成支前司令部,各县成立支前办事处,积极协助部队统筹统支,保证供粮。全兵团在漳厦金战役期间共筹粮1500万公斤,柴草2350万公斤。
  三、弹药保障
  准备4个基数。即师以下部队携带1个基数,军配备1个基数,兵团控制2个基数。为适应渡海作战须要炮火大力支援的特点,以供应穿甲弹及破坏力大的重型炮弹为主。兵团后勤部迅即组建弹药供应站,设在泉州,战斗发起后,前进至同安;为便于对前沿实施补给,又在安海、角尾各设补给站,各军也酌情开设补给分站。补给关系为兵团→军→师→团逐级下供。攻克漳州后,为充分保障厦门作战需要,又将储存于泉州的弹药计750吨,动用90辆汽车前送至同安地区,补给作战部队。各级重视在渡海作战中对武器弹药的防护与保管。他们把枪支弹药用油布包扎好以防潮湿或泥沙侵入;浅滩运动时,将武器高举,信号弹等用铁皮箱密封防海水浸蚀;炸药备有防湿、防火设备。保持了装备弹药的良好战斗性能。
  四、后方运输
  首先通过水路把存于南平、白沙地区的600余吨弹药、油料及军需物资,雇用18艘轮船,于9月15日前陆续运至福州。从福州至厦门地区,主要以汽车前运。除使用兵团汽车大队的汽车外,又动员地方70余部商车,以补充运力不足。从9月1日起运,至9月25日,共前送各种作战物资875吨。为加快运输周转,汽车分队做到计程按时返回,快装快卸,禁止“以车代库”;克服了用车单位擅自扣留汽车或用作其他运输的现象。战役运输中,因通过沿海公路,为避免白天暴露目标,防敌舰炮击,改于夜晚行车,闭灯驾驶,并在汽车后挡板上涂白石灰,做为引路标志,保证运输安全。汽车运输人员,日以继夜,忘我执勤。第29军汽车中队,从7月份入闽以来,持续2个多月,往返运输,得不到休整。驾驶员为按时运送前线急需的粮弹,硬是坚持出车,不顾疲劳,忍受炎热和饥饿,毫无怨言,有的患病未愈,仍坚持出车,保证了全中队出满勤,在漳厦战役中为人民立下了战功。
  五、卫勤保障
  根据战役伤亡预计,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集中医疗力量、卫生器(药)材,分别组成一线抢救救护所、二线收容站、三线野战医院的医疗体系,保证对战伤的及时收容、治疗和后转。兵团野战医院设于泉州。31军医疗队于战役第一阶段设于漳州东30公里处的后井,攻打厦门时设于龙海角尾。29军医疗队设在同安。各师分别在战区后方开设收容站。收容站距各军医疗队不超过10公里,团救护所距师不超过5公里,以便及时接转。战役中每一医疗队平均完成收治任务1200人。
  重点做好渡海作战中的伤员救护。首先通过战前“战救”训练,广泛开展“普包”活动,人人掌握各部位的包扎(止血)技术,使其在海上作战受伤后能自行急救。对于战中落水人(伤)员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实施紧急人工呼吸急救。为便于被炸伤的救治,战前每人剃光头。针对南方气候炎热,蚊蝇孳生,伤口易化浓感染,医务人员对战伤者都做到仔细包扎及时清洗换药,严防蝇叮、生蛆、化浓感染,并适量注射防破伤风抗毒血清。为预防战区鼠疫传染,共布洒DDT灭鼠药17万磅,消毒面积520万平方米,堵塞与消毒鼠洞12.3万个,注射鼠疫疫苗仅卫生部机关及第31军就有46290人。防治期间,发生5名鼠疫病例当即被扑灭,杜绝其蔓延。
  第三节 “八•二三”炮击金门后勤保障
  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奉令于1958年8月23日开始,对国民党军占据的金门岛实施大规模炮击封锁作战。炮击战备期间,正值台风季节,福建沿海遭台风袭击和30年来少有的暴雨,给战役后勤准备工作带来很多困难,但在参战部队和各级后勤部门的艰苦努力下,在地方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下,紧张迅速地完成了后勤供应准备,保障了作战的胜利。
  一、组织指挥
  炮击金门,是以炮兵为主体,由海、空军协同进行的较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福州军区后勤部以部长龙飞虎等组成后勤前线指挥所,统一组织指挥炮战中的后勤保障工作。
  为了及时掌握情况和有效地实施保障,后勤前线指挥所决定按作战部署,将不同建制部队的后勤部门组成统一的整体,采取划区、分工包干的形式,使后勤供应与指挥相一致。在实际工作中,贯彻平时、战时分开的供应办法。属于经常性供应,按原建制系统办理;属作战需要,由炮群后勤部门统一负责,以借贷手续领发,按原供应系统结算。
  二、物资供应
  在福建人民的大力支援下,福州军区组织闽南、福州两个补给基地。从7月21日起,采取统一指挥,统一计划,上下结合,按级负责的方法,对炮战实施后方供应保障。除战初汽车材料和卫生药材因储备不足,一度造成供应紧张外,其它各项作战物质的储备供应是及时和充足的。
  弹药储备8个基数,按参战部队3个、军区一线库2个、二线库3个配发。战中消耗(截止1958年11月底统计)各种弹药338745发,折合7.613个基数;封锁阶段平均日消耗0.147个基数。油料储备6个基数,按参战部队2个、军区一线库4个配发,并开设一个先头油库,一个加油站。战中消耗1827吨,折合6.13个基数,准备阶段平均日消耗0.05个基数;炮击阶段为0.0455个基数。粮食按一线部队存10天量左右、二线存1个月量的标准落实,岛屿则根据其实际需要及保管条件而定,最多不超过3个月量的标准储备,既可避免损失,又能保证供应。副食则采取划区包干、分点供应的办法。凡在军队配置地域,经与地方协商,分散开设粮站,保证及时供应。另外还下发帐篷1489顶,铺板35522块,灭火机541个等。
  炮战期间,正值暴雨季节,部队在雨水泥泞中作业、战斗和生活,前沿弹药等物资存放保管遇到很大问题。但参战部队士气高昂,忍受艰苦,克服困难,采取搭棚、油布覆盖垫高、排水等措施,基本上做到了上级对后勤提出的“人无露营受冻染病,物无淋雨受潮,岛无断粮缺弹”的要求。
  三、运输保障
  进入作战准备阶段,大批的作战物资需要及时向前输送。当时适值暴雨,部分道路、桥梁被冲毁,铁路塌方,后方交通受阻;对岛屿部队的运输,除受潮汐、台风影响外,还受敌机、敌舰、敌炮威胁,致使运输时有中断。炮战初期,入闽空军转场,海军南下,三军物资沿鹰厦铁路同时前进,由于统一组织协作不够,造成前送任务更加紧张。鹰厦线最紧张时一昼夜积压780个车皮。7月24日,三军集结近200台汽车在角美站,但物资卸不下来,造成车辆拥挤,道路堵塞。对此,福州军区炮兵前方指挥部及时召开了三军协作会议,按照整体任务,互相支援,统一安排运输,如海、空军运力不足,则由军区调整运力给予支援,并统一实施交通调整指挥勤务,始扭转了被动局面。
  福州军区根据炮战阵地稳定、纵深配置短、急需弹药等特点,确定首先集中运力,抢运弹药和工程器材。为便于组织与管理,分工军车运弹药、商车运器材。为提高运输效能,在前送组织方法上,采取军、师、团三级结合,改变单一的按级请领、按级前送,达到简化手续,减少层次,充分发挥各级运力的作用。向前运输,以部队领取为主,并交付前送穿插进行,以减少中转卸载,省人节时,减少差错事故,保证随耗随补。截止1958年11月底共前送弹药及工程器材208908吨,使用汽车63456台次。
  炮击期间,为保障岛屿(①岛屿指厦门、大嶝、小嶝、角屿、浯屿,青屿等。)及前沿供应,海军担负了运送弹药、油料、作战物资及协助解决岛屿居民战时吃水与医疗救护任务。参战运输人员,在风大雨骤、海浪翻涌的情况下,苦战50余天,仅厦门水警区及东海舰队某部向前运送各种作战物资即达84.7万余吨。海运分队针对海运特点,摸索敌炮规律,在遇敌炮击时,沉着应变,确保航运安全。
  被战士称为“海上小舰队”的民船在近海补给运输中也起了重要作用。船工们勇与海浪搏斗,冒敌炮击威胁,克服许多困难,提高运输效率。他们在船底装沙(每船约2吨),或下装石料上装木材,既保持航行稳定又提高装载量一倍以上。为抓紧多运,于平潮装浅水卸,不等满潮开航,不等潮落卸船。使原来两、三天装一趟,变为多数船一天一趟,最快的三天四趟;为防止船只搁浅,采取卸载时不系锚绳,达到船随潮退,卸完即能返航。到10月18曰共使用机帆船19艘、民船108艘,向岛屿运送弹药等物资器材1.7万吨,使岛上弹不缺粮草不断。在50余天的“超常”运输中,共发生车辆事故199起,损坏车辆177台,战中补给青屿岛的1000发炮弹,在距离岛屿400米处,因风浪大造成船只触礁沉没。
  四、技术保障
  炮战中,火炮和车辆损坏率高,抢修任务繁重。福州军区按照“统一安排、按级分工、密切配合”的原则,统一使用各级修理力量。分别在炮群(分群)后方配置修械所,设立了流动修械所,并新组成一个军械汽车修理连、2个火炮修理组。总后勤部直属工厂和福州军区军械修理厂的技工及总后军械学校的教员学员也到前线。他们采取划分小组、分片包干、常住阵地、巡迥检修的方法协助部队进行抢修,使70~80%发生故障的火炮在阵地上得到及时修复。整个炮战中,共修理各种火炮2283门次,平均每日3.8门次;车辆中、小修近700台次,使车辆完好率达98%左右。修理人员因出色完成抢修任务,受到部队指战员的热情赞扬,主动为他们请功,仅炮兵第3师就有40%的修械工在炮战中立功受奖。
  五、卫生保障
  作战准备阶段因部队整日在泥泞中生活和作业,非战斗减员较多,且病员多于伤员。因此,各级卫生力量于炮战初期重点保障病员救治。共收治病员4479名,短期治愈3305名,占78.3%;伤员408名,短期治愈出院者93名,占28%。在战伤救护中,第94医院从院长到工友,全力以赴,“要人有人,要血有血,要皮有皮”,夜以继日,成功地抢救了烧伤面积达67%的胡德安等3名英雄战士,为全区医务人员树立了一面“战士爱祖国,我们爱战士”的光荣旗帜。
  六、拥军支前
  炮击金门的后勤工作得到了福建人民在人力物力上的积极支援。为抢修工事,前沿各地政府和群众仅在炮战发起前后,就供应木料近4万立方米,麻袋30万条。有的群众自动把猪圈、厕所、被敌人打垮的房子的石料,甚至战前准备建房的石料献给部队。厦门何厝乡几天内就献石5000立方米。大嶝双沪村60余岁的郑妈妈,把家中仅有的两块磨石也捐出来,说:“我的孙子小,儿媳是瞎子不能支前,我用这两块磨石支援你们解放金门、台湾”。同安、南安两县组织常备民工4356名,出动临时民工45.6万人次。在拥军支前活动中,有80岁的老大娘为部队烧水、洗衣;有十来岁的“红领巾”指挥交通;一个刚流产3天的妇女瞒着别人,为部队搬石头,连续晕倒5次仍然坚持;3副担架的民工冒着炮火危险连续抢救7名伤员;一艘满载炮弹的船只触礁,眼看就要沉没,70多名群众不顾风大浪急,奋力将炮弹抢运上岸。部队驻在哪里,当时政府就立即组织力量将主副食品供应到哪里。
  在支前工作中,战初对实施统一领导、周密计划和军地分工负责等注意不够,出现一些问题。如地方根据部队要求在同安县集结100艘船,溪东集结100名民工,前坂集结40辆牛车,等了几天没人带领;调进厦门的100吨沥青也没有用上等。鉴于以上情况,经与地方支前部门协商,采取改进措施,政府负责筹划,部队负责申请,并对地方提供的支前物资,实施统一管理,严格控制,防止盲目申请,造成浪费。
  第四节 崇武以东海战后勤保障
  1965年11月14日晨,人民解放军福建海军在惠安崇武以东海区,与窜犯的国民党海军南区巡逻支队舰艇发生激战。福建海军共参战各种舰艇19艘。在任务紧急、时间短促的情况下,福建海军领导机关迅速拟定了作战保障计划,组建后勤指挥机构,调整各级保障力量,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后勤保障。
  福建海军领导机关,以后勤部副部长许廉政为主,抽调战勤、指挥、军需、卫生、军械、帆缆等部门人员,组成战勤指挥组,随前进指挥所进驻崇武以东观通站,负责海战后勤保障的组织指挥。
  一、物资保障
  弹药,战前按规定配足,另在竹屿储存57毫米炮弹2880发,37毫米炮弹18914发,12.7毫米机枪弹40000余发。鱼雷储备2个基数,参战舰艇自带1个基数,并由“利东号”捞雷船带雷随艇前往指定海域机动。战斗实耗533毫米鱼雷6条、各种炮弹7165发、枪弹250发。油料,由基地按快艇2个大队、护卫艇4个大队储备3个基数用量,舰艇自带1个基数。帆缆器材,战前按装备数配齐,战中随耗随补。急救包,舰艇部队每人发3个,勤务分队每人发1个,机关人员平均每2人发1个。参战部队配备阶梯医疗器材1000人份。再由野战医院补给部队1000人份,另于闽中储备700人份。战备服装,由海坛水警区后勤部按15~20%储备。救生衣每人1件,各艇多配2~3件机动。
  二、给养保障
  主副食品,舰艇发5~7天量(快艇配3天熟食)。快艇第31大队给养由快艇基地后勤负责保障。各供应点与地方支前部门商定,在部队驻地附近储存1个月量的给养和燃料。50吨以上的舰艇及辅助船只,每人配发1日份脱水干粮和部分饼干。各舰艇所需淡水均于战前装满。
  三、卫勤保障
  海军福建基地直属门诊部负责基地指挥所之医疗救护。由海坛水警区后勤部门组织力量,负责海坛岛及海上救护。福清第722野战医院在南清开设伤员救护所,加强该区战伤救护与后送。海军第416医院于后渚码头建立救护所,并抽8人组成机动救护组,原地待命,随时听从基地指挥所命令展开。
  海战中,所有伤员经火线急救后迅速送码头救护所作进一步的检查救治。参战卫生人员在严重晕船的情况下,坚持在炮火中包扎救治伤员。夜间视度不良,即用手从头到脚细心地摸,把伤口一个不漏地包扎好。军医程玉琢为抢救严重休克伤员,采用口对口的人工呼吸,使伤员转危为安。
  四、运输保障
  战前,由厦门水警区组织车辆在天马山仓库待机。战时分工,海坛水警区负责本区物资运输;海军福建基地后勤负责海坛、三江地区前送物资;厦门水警区负责后渚地区前送物资。在运输实施中,为保证作战需要,运输人员表现出色,担任抢运的驾驶员在18小时内连续出车20多次,有的车管人员连续执勤30多小时不休息,圆满地完成了海战运输任务。
  五、技术保障
  炮艇以海坛水警区后勤修理力量为主,海军福建基地加强技术人员,担负战区艇炮修理;由海军福建基地修理所组成流动修理组,担负后渚地区艇炮修理。车辆修理,由海坛水警区后勤为主组织负责,另抽基地修理所5名技术骨干组成流动修理组实施机动修理。鱼雷的检修由快艇基地负责,并备有“利东号”捞雷船随艇保障。
  第五节 空军入闽作战后勤保障
  1958年7月,人民解放军空军入闽作战的后勤保障工作,是在时间紧急、后勤保障机构不健全的情况下进行的。7月19日,入闽空军部队接到上级关于“做好航空兵入闽作战准备”的指示,由南京军区空军后勤部为主负责组织保障供应。8月10日,福州军区空军后勤部成立。本着边组建边执勤的原则,组织动员人力、物力、财力重点抓紧各项物资储运。经过月余夜以继日工作,按规定的时限和作战要求,圆满地完成了各项供应准备,保障了作战的胜利。
  一、调整部署
  为适应作战要求,迅速调整、充实了福建各场站机构。空军领导机关从华东、东北地区抽调3个场站入闽,组建或重建连城、福州、晋江场站;漳州、龙田、惠安等场站,从8月13日起,也相继进行了较大的机构调整,担负对入闽航空兵的作战供应。
  为满足大批入闽航空兵作战补给需要,驻闽空军后勤迅速组建了油料、弹药、航材、军械、军需和制氧等各类补给仓库和分队。
  二、突击抢运
  从7月19日起,入闽空军部队即集中运力,通过铁路、公路、水路,紧急实施对作战所需物资、器材的突击抢运及部队转场运输。针对福建境内交通道路及各机场的分布状况,及时组建了运输指挥机构。成立了转运办公室,增设鹰潭、永安、角尾、莪洋、洪山桥等5个转运站,并于转运任务最繁重的永安、角尾地区设立了运输指挥部。
  驻福建的空军后勤部第1分部,于7月19日接到执行紧急运送作战物资的命令后,迅速集中一切运力,克服缺少司机、点多分散、供给不及和台风大雨造成的重重困难,投入连续突击抢运。至7月31日的13天中,完成了大批转场入闽部队和937个车皮计23400吨作战物资器材的调运。同时,调汽车第8、第11团和外区支援的250台运输车入闽,加强各机场的运输力量。对执勤的运输部(分)队,实行划定路线、分工包干,并将以连(排)为单位的行车编组改为以班为单位的分散行车。从而,使其在限定的路段和时间里,减少了车辆拥挤和事故,提高了运输周转效率。此外,还临时安装了34艘油船,充分利用闽江航道运输,缓解了陆路运输力不足的矛盾。
  在实施突击抢运中,战斗在运输线上的广大官兵,不顾疲劳,废寝忘食,战胜了困难,担任主要运输的汽车部(分)队,从7月中旬以来,连续执勤22天未进营房,无人叫苦。在连日大雨中执勤,驾驶员宁肯自己受淋,而把雨布、雨衣、甚至自己的外衣盖在汽车引擎上,以防受潮。汽车第8团一名副连长,在行车途中对车辆逐车检修,保证全连车辆出勤率达98%以上。空军第39库全体人员在角尾站连续奋战四昼夜,直到卸完75个油槽车,避免了车站物资积压。至1958年12月底统计,共运送油料、弹药和军需等物资计71775吨和大批入闽作战人员、装备等。
  三、作战供应
  为保障航空兵入闽作战和战斗转场,各级后勤机关、场站及空勤部(分)队,夜以继日投入各项作战保障供应工作。自7月12日起,先后保障了包括师以上部队指挥机构、航空兵团、舟桥团、场站在内的共37次空中和地面转场供应。部队转场供应,都是在时间极其紧迫的情况下进行的。原浙江嘉兴场站,7月19日16时接上级转场命令,8小时后即开出第一列车,24小时内全部人员、装备、车辆等离开驻地,提前9小时到达福建连城机场,于7月27日即担负对航空兵部队的作战供应。在争夺制空权作战中,福州军区空军后勤部调动各方人力物力,全力保障福建6个机场、6个机种、4种气象条件下作战起飞和其它飞行11208架次,消耗航空煤油、汽油13902吨,各种炮弹7831发,副油箱409付,航空器材保障达99.9%。
  为提高保障能力,各场站根据实际情况经常调整和改进战时供应的组织形式和方法。连城场站在组织外场供应时,将外场轮流值班改为由司、政机关抽专人固定值班制度;又将各种值勤人员按业务性质编成特勤、运输、物资管理、夜航照明及场道维护等6个小组,做到业务对口,分工明确,提高实效。福州场站,针对两个部队在跑道两端值班、两头起飞的特点,采取统一指挥、明确分工、灵活调度、分点供应的办法,保证了在各种情况下的飞行供应。
  为提高加油、充氧速度,油料等供给部门由单管加油、充氧,改为双管加油、双管充氧。对零星小批次飞机着陆,常采用一辆油车跟一架飞机的“流水作业法”;对大机群起飞,则采取把油车上的油直接加入机上的“过桥加油法”,从而有效缩短了飞机再次起飞的准备时间。
  四、防轰炸准备
  航空兵进驻机场后,为防国民党空军的轰炸破坏,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各机场相继成立了机场抢修委员会,由部队师、团领导和驻地地方政府的主要领导成员组成。拟定机场抢修计划,统筹组织实施机场抢修工作,保证一旦机场被炸后能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抢修任务。每一机场组成有2000~2500人的抢修大队,分成运输、纠察、消防、救护、机弹和电器夜航设备抢修分队。共计筹备砂石62044立方米,可填500公斤炸弹弹坑74个;石料2654立方米,可填500公斤炸弹弹坑152个。备足了抢修工具,并多次进行排除定时炸弹、填弹坑及消防等演练。地方各级政府还动员了256000余人日、1500余辆板车、600余艘船投入机场突击备料。组织有11000人的抢修队伍,担负福建6个机场的抢修任务。他们提出为了支援作战需要,“要什么给什么,要多少给多少”。有的地方还主动组织民兵协助部队在机场、仓库周围日夜巡逻放哨,确保机场、库区安全。
  五、救护组织
  为做好海上救护飞行员工作,及时地组成了以海军为主、渔民参加的海上救护组。陆上救护,组成若干个救护组织。以场站为主、高炮部队参加的基地救护组;以高炮为主、雷达等分队参加的阵地救护组;以公社(乡、镇)为主体、民兵为骨干的沿海、内陆地区救护组,形成了严密的战时卫生救护网。同时,还派出12个有军官、战士及医务人员参加的流动救护组(内2个组各配备1架直升飞机)。战时救护工作,同样也得到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援。他们先后在全省范围内组织202个救护队。漳州地区成立了以干部、家属为主的5000余人的输血队,随时保证为空战受伤人员输血。1958年8月14日空战中,飞行员周春富跳伞落海,平潭县曾组织数以百计的渔船,连续数日出海寻找。
  第三章 军队卫生
  驻闽人民解放军的卫生工作,坚持贯彻预防为主,实行中西医结合,不断提高医学科学技术水平,为保障部队作战、训练和支援地方,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第一节 医院
  一、医疗体系
  1949年7月,人民解放军第10兵团进军福建。随军入闽的医院有第10兵团所辖的第23、第24、第25医院,不久又组建重伤员医院。1950年至1953年底,福建军区、第10兵团后勤部根据上级指示,先后组建了华东军区第17、第18、第19野战医院;以第25医院为基础,组建福建军区医务学校;以第23医院为基础,在南平组建福建军区医院;以第29军医疗2队为基础组建武夷山疗养院;将第28、第31军医院改编为华东军区第9、第10野战医院;将接管的原国民党军联勤第2肺病疗养院改编为军区直属医院;增加新调入闽的华东军区第8野战医院和第14陆军医院等。上述新建、改编和新调入的医院编制、名称很不统一,大多数医院也没有固定的营房。1954年,根据中央军委的命令,驻福建的军队医院进行了整编,基本上统一了医院的分类、名称和隶属关系。至1959年,驻闽部队有各类型医院19所。其中,总医院1所,驻军医院5所,预备医院11所,疗养院2所。
  1963年,根据中央军委指示,撤销预备医院,组建野战医院担任战备第一线卫勤保障任务。野战医院作为福州战区卫勤机动力量,发挥了积极作用。第727野战医院在长期担负战备值班中,曾获得福州军区“常备不懈”奖旗。同时,新建和扩建了一批驻军医院,使驻闽部队医院增加到22所,建成总医院、驻军医院(11所)、野战医院(8所)、疗养院(2所)为主体的部队医疗体系,并按驻地划分了医疗协作关系。
  70年代中期,各驻军医院在编制定额内编组了野战医疗队(所),作为战时和抢险救灾等卫勤机动力量,较好地解决了医院发展技术和保持机动的矛盾。
  1984年,驻闽陆、海、空军共有医院20所。其类型有军区总医院、中心医院、驻军医院、疗养院,各类医院均与邻近部队建立防治协作关系,定期召开防治体系会议,派出医疗队深人部队,为指战员医伤治病,帮助基层卫生单位进行业务技术建设。各医疗机构按“划区医疗,就近收治”的原则,既分工负责,又紧密联系,构成一个平战结合、前后衔接、纵横联系的医疗网络,既能实施平时的医疗预防工作,也能适应战时和紧急情况下伤员救治的需要。
  二、技术建设
  医疗设备。50年代初期,各医院医疗设备都较简陋,鼓浪屿疗养院仅有一台匈牙利制造的30毫安旧X光机和一台日本产的300倍显微镜,全院唯一的运输工具是一辆大胶轮马车。5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驻军医院进入营房,各种医疗设备日益增多。第175医院在60年代初就引进日本的同位素扫描仪,同时添置了高压氧舱,日本产800毫安X光机以及预真空高压锅,建成用于治疗烧伤的水平层流无菌病房。其他各医院的医疗设备也得到不断更新,500毫安以上的X光机、各种纤维光学内窥镜、B型超声诊断仪、同位素扫描仪、脑电图仪、体外反搏仪、多道生理仪、生命信息仪、自动化分析仪、R-计数仪、预真空消毒柜,以及微型电子计算机等己广泛应用于临床,为病人提供了快速、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手段。福州军区总医院拥有万元以上价值的医疗设备达190台(件),总金额2058万元,其中包括价值560万元一台的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CT)和价值700多万元一台的1000毫安X光机。
  医疗技术。50年代初,各医院不仅缺乏比较先进的医疗设备,而且缺乏一大批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如第95医院化验科,当时仅有临床检验一项,还没有血库和病理;放射科也只能做一般透视和摄影;临床科医生只能做一般的诊断治疗,还没有掌握专科技术。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各医院专科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1963年,第175医院在第二军医大学吴立超教授的指导下,开展了肝叶切除手术。1964年,第180医院开展了脑血管造影,椎静脉造影等,先后进行了颅脑肿瘤切除,脊髓肿瘤摘除等神经外科手术,收到较好的效果。1972年,第175医院成功地为一名妇女切除了46.75公斤重的巨型神经纤维瘤。1973年,军区总医院开始开展心内直视手术,至1984年共手术17个病种190余例,治愈率达94%。1977年,该院泌尿外科,开展了肾移植手术,至1984年先后开展异体肾移植8例,全部成功。
  医学科研。军区总医院全军医学检验中心,自1979年至1984年底,共开展业务项目537项,完成科研和新业务111项,其中,血清微量元素等10余个项目,填补了国内、军内的空白。生化室间质控达到A级实验室标准。1986年研制的“抗HCG-B亚单位克隆抗体”,经上海中科院细胞生物所鉴定,已在军内外广泛使用,这是国内首先进入实用的抗体。该项目获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第175医院全军创伤外科中心,自1979年至1989年共收治病人9000余名,手术8000多例,开展新业务90项,技术革新27项,发表医学论文56篇,获军队科技奖23项。该中心已形成一个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骨科中心。1978年军区总医院眼科的“眼科三用激光治疗机”、第92医院的“液态脉图显象仪”、军区总医院、军区门诊部的“临床医学检验”等,获全国科学大会科技成果奖。1980年1月,第92医院和第7318工厂合作研制的“眼底荧光快速摄影机”获总后勤部科技成果二等奖。福州军区总医院自1978年以来,共获军队科技奖217项。其中二等奖2项,三等奖51项,四等奖93项,五等奖71项。空军福州医院1983年至1986年共获军队科技奖35项。“胸腺因子D”,通过部级鉴定,获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并获两项国家发明专利权。第180医院研制的“与微机配接的多道通用生物放大仪”,为我国今后设计生产数字程控生物信号放大与记录仪器提供了经验,具有显著的社会与经济效益。该项目获国家发明奖与专利权,并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技术队伍。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各医院都拥有一批高级技术职务的专业骨干。福州军区总医院现有正、副主任医师和相当技术职务的专业骨干137名,比1980年刚评定技术职称时的24名,增加了近五倍。在医疗技术队伍中,还涌现了许多先进人物,他们中有被中央军委授予“雷锋式模范军医”称号的陈大新、被福州军区授予“雷锋式白衣战士”称号的陈依娇、全军先进医务工作者李澍、全军科技工作先进个人杨立民和全国“三八红旗手”黄凯琪等。
  三、向社会开放
  军队医院在保证部队伤病员收治的前提下,每年都收治一部分地方伤病员,特别是急症、危重伤病员。1975年,驻龙岩的第178医院全力以赴抢救7名为扑灭山林火灾而严重烧伤的群众。1979年,驻闽部队医院为支援地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极向社会开放,在编制床位大幅度减少的情况下,诊治了大批地方伤病员。据第175、第180、第92、第95医院和鼓浪屿疗养院的调查统计,年均门诊地方病人20万人次左右,收治地方病人1.8万人次左右。为适应改革开放形势的需要,各医院先后启用了第二院名。如福州总医院、第92、第95、第175、第180医院分别为“东方”、“武夷”、“兴化”、“东南”、“海峡”医院,以方便群众就医。为解决因医院缩编而带来的医务人员不足的问题,根据医疗工作的特点,各医院设立3~7人的技术顾问组(专家组)和回聘部分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第175医院与地方联办传染病科,病床由原来40张增至90张,收容量增加了60%,还与漳州业余大学联办高级护士班,由国家成人高招办统一考试招生,培养护师;与漳州职业中学联办初级护士班。
  军队医院向社会开放后,不仅缓解了人民群众看病难、住院难问题,支援了地方建设,而且有利于密切军政、军民关系,也有利于军队医务人员在实践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以及弥补医院经费不足,促进了军队医院的自身建设。
  第二节 防疫
  一、防疫机构
  自50年代初至1985年,驻闽解放军各级卫生防疫行政管理机构和专业技术单位不断发展,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卫生防疫体系。从军区卫生部到团卫生队都设有卫生防疫工作管理机构或人员;营卫生所、连卫生员、班卫生战士,也成为卫生防疫体系的组成部分。在技术机构方面,1950年8月成立第10兵团卫生部防疫队(27人)、第28军防疫队(17人)、第31军防疫队(21人);1952年4月,以第18野战医院为基础,组建华东军区第4卫生防疫大队,下辖12个中队,共38人,归福建军区代管。同年10月,军区防疫委员会成立,由副司令员胡炳云任主任委员,后勤部长张岗任副主任委员,下设防疫办公室于后勤部卫生处。1956年6月,成立后勤部卫生防疫检验所,编制32人,1962年4月扩编为医学科学研究所,1970年3月撤销。1976年5月,组建福州军区后勤部军事医学研究所(团级)。1979年2月,组建福州军区防疫队(团级),编制50人。1985年8月,组建福建省军区卫生防疫队。
  二、卫生防病
  50年代初期至中期,卫生防病工作的重点,是鼠疫和恙虫病。兵团卫生部与省卫生厅联合成立“鼠疫防治委员会”,下设4个分会,统一防疫组织机构的领导。同时,将东南鼠疫防治处的4个防疫队,临时划归军队指挥,派赴各地开展工作。1952年10~11月,部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共捕鼠33万余只;清除垃圾杂草12万公斤;疏通沟渠200多万米。恙虫病系福建沿海地区主要地方流行病之一。据1951~1953年的统计,部队及地方共发病1577例,死亡21例。其中,部队发病410例,死亡9例。仅1953年,平潭居民发病就达925例。1954年6~9月,军事医学科学院、华东军区卫生防疫检验所、福建军区卫生防疫队联合派出60余人,共同组成福建地区恙虫病调查研究小组,对以平潭岛为重点的沿海地区恙虫病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通过几年防治,恙虫病明显下降。据1955年1~10月统计,部队恙虫病发病为28例。
  50年代中期至末期,以防治细菌性痢疾为中心,通过群防群治,取得明显成绩。据11个师以上单位统计,无主要传染病的团1个、连32个;无痢疾的军分区1个、团2个、营8个、连104个;无疟疾的师1个、军分区4个、团18个、连107个。
  60年代,重点转到预防肝炎和副霍乱。据福州军区卫生部1961年工作总结记载,部队主要传染病发病率进一步下降。痢疾发病率为22.13‰,比1960年降低36%,其中,控制在15‰以下的师以上单位,有2个步兵师、1个守备师、1个炮兵师和福建省军区;团单位有19个,占团单位总数的37.4%。肝炎发病率为3.18‰,比1960年降低14%。达到无痢疾、基本无痢疾单位的有2个军分区、2个疗养院、1个仓库、12个营、249个连。1962年8月,为预防副霍乱流行,福州军区医学科学研究所组织了三个防疫组,分别配置在福州、福安、云霄协助部队开展预防工作。驻重点疫区的部队医院各组成一个10~12人的防治组,负责医疗体系范围内部队的救治工作。各师卫生营和团卫生队,也相应组织了1~2个防治组,负责本单位的防治工作。另外,驻漳州、厦门、泉州、莆田、南平、福州等地区的部队医院及军区医学科学研究所设立了检验中心点,为部队检查送政标本。60年代中期以后,部队防病工作转入与驻地群众防病工作相结合进行。为驻地农村、工矿单位培训了13万余名卫生人员;每年为群众治病均达12~20万人次;为配合血吸虫重点疫区开展防治工作,先后组织过4个“血防”医疗队计99人。
  80年代后,各级卫生部门把爱国卫生运动纳入了部队建设轨道,重点抓住“两管、五改”(管水、管粪,改良水源、厨房、厕所、畜圈、环境),对不符合要求的设施,逐步进行改造;对新建营房做到把卫生设施建设与营区整治、连队生产生活设施建设统一布局,有机结合。截止1984年底,各部队“五改”达标的比例是:水源87.3%、厨房83.3%、厕所89.2%、畜圈56.9%、环境89.2%。营区卫生环境有明显改观。全区除个别分散小分队外,都用上自来水,厨房、食堂有防蝇设备,有电风扇,有食具柜、碗柜、流水洗碗池,有菜架、开水保温桶,有洗漱间、洗澡间,有晒衣场、垃圾坑(桶)、密封式田头粪坑,厕所有三级化粪池。同时,还开展了群众性灭臭虫、蚊蝇、老鼠和蟑螂活动,降低了“四害”密度,如1978~1984年,五次大规模灭鼠活动,共灭鼠56.5万只。随着卫生状况的改善,部队健康水平有明显提高,昼夜发病率逐年下降。1983年,部队昼夜发病率为0.78‰。比1978年下降21.2%,传染病总发病率为13.03‰。下降56.9%。有8个师的病毒性肝炎发病率控制在1.5‰。以下;有13个师的急性肠炎发病率控制在5‰以下;有12个师无食物中毒;有11个师无伤寒病例。1983年9月,陆军第29军1万多人,在副霍乱疫区举行军事演习达20多天,由于防疫工作做在前头,演习期间没发生副霍乱病例。
  三、军马疫病防治
  50年代,军马疫病防治的重点是锥虫病、骨软症、马鼻疽病等。1953年2月,福建军区兽医防治队与军委兽医防治队、华东军区兽医防治队共同组成锥虫病检查组,抽查部队军马836匹,全部阴性;检查福州市郊区耕(乳)牛754头、马23匹,发现带锥虫的牛4头,可疑的14头,随即采取了预防性的治疗措施。同年7~8月,福建军区军马防治队10人与华东军区兽医防治队34人,对全区军马实施检疫,共检出鼻疽病马271匹,采取分别集中隔离治疗。至年底,军马季发病率,由1952年的17.2%降低到13.3%,治愈率由1952年的51%提高到87%,死亡率降低到2.7%。1954年3~6月,军区后勤部与省农业厅联合组成“福建省锥虫病防治大队”,对军马和民间耕牛进行锥虫病普查,划定疫区,分工防治。同时,军区还组织对军马骨软症的普查工作,共检出骨软症病马255匹,按单位集中统一治疗。同年10月,全区共评出军马无骨软症的师3个,团12个,师直属队5个。
  兽医科技的研究工作从50年代末开始,至1963年,对军马的胸疫、疑“流脑”、腰瘘病等病原病因探讨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1971年试制军马乙型脑炎疫苗成功。1972年用自制“乙脑”疫苗为部队马骡防疫注射5600匹,有效地控制了该病的发生。1973年,由福州军区军马防治组、兽医大学及陆军第85师军马所共同组成“马腰瘘病研究协作组”,开始了军马腰瘘病的研究,经多次实验证实军区范围的“腰瘘”病马中,多数是脑脊髓丝状虫病。1978年,马脑脊髓丝状虫病原研究及免疫试验和马乙型脑炎疫苗研制两项科研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科研成果奖。1981年,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研究了传染性贫血检测抗原成功。
  此外,进入80年代后,随着部队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加强了主要畜禽疫病的防治和研究。1981年12月,根据总后卫生部的通知,福州军区后勤部卫生部成立了《家畜流行病学》调查领导小组。1982年6月,基本完成驻闽部队家畜流行病学的调查任务。
  第四章 海岛后勤建设
  福建省海域宽阔,岛屿众多,多数岛屿林木稀少、水源不足,居民多以捕鱼为生,粮食、燃料不能自给。1949年国民党军在大陆溃败后,占据金门、马祖、白犬、乌丘等沿海岛屿为骚扰大陆的据点。为巩固海防、保护渔业生产及航海安全,驻闽人民解放军先后在一些岛屿设防。遵照中央军委关于把守备岛屿建成战时摧不垮的钢铁堡垒、平时海上乐园的要求,驻闽部队一向把设防海岛的营房、仓库、供水、照明、交通、医疗等后勤保障,作为海岛战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30多来,经历了50年代至70年代的重点建设、80年代全面完善配套建设的过程。
  第一节 重点建设
  50年代前期,建设重点放在厦门、平潭、大小嶝岛,1953年7月东山岛保卫战后,逐步扩大到南日、东山、川石等岛。因经费有限,后勤建设仅安排急需项目。1953年起在厦门岛新建海防部队团营房,以及在厦门、平潭各建一座小型弹药洞库。1956年,后勤建设投资有所增加,为岛屿部队建造供交通运输用的登陆艇6艘、小舢板134条、活动码头5座,整修简易公路382公里。由于造价较低,以及对岛屿气象、水文地质等资料掌握较少,所建营房多数为砖木瓦屋面结构,不能抗台风袭击,仓库的防潮防热达不到要求,部队打浅井取地表层水,旱季出水量锐减甚至干涸。驻守川石和黄岐半岛等地部队常遭台风袭击,武器装备和营房受损,影响海防战备;驻守大嶝、小嶝、角屿的守备部队,面对金门岛,营房建在地下、半地下,多为窑洞式、坑道式结构,低洼、阴暗、潮湿、通风不良,官兵患腰腿痛病和其它慢性病比较普遍。针对这些问题,1959年7、8月间,福州军区首长带工作组对设防岛屿进行勘察,对后勤保障问题作调查,11月举行海岛工作会议,总结了海岛建设的经验教训,为以后建设留下有益的借鉴。
  60年代至70年代,海岛后勤建设有了新的发展。1960年5月,福州军区与中共福建省委联合召开第五次海防工作会议,讨论实行地方与军队统一领导的具体办法。此后福建前线海岛建设走上依靠党政军民共同建设的新阶段。福州军区后勤部于1961年8月召开师以上单位后勤部长座谈会,专题研究解决岛屿、边防要点的粮弹储备、坑道饮水、照明以及生产生活保障问题。1963年2月中央军委在福州召开全军岛屿工作会议后,福州军区后勤部制订了《海岛建设五年规划》,在原有基础上,新建营房13395平方米,仓库53830平方米,水池26个,水库1座,安装水管1680米,抽水机26组(台),配发电机98台等,总投资2603.5万元。在建设上采取新的措施:营房布局因地制宜,力求与阵地工事、坑道相结合,以石墙混凝土平顶为主,达到坚固、抗台风、防炮击、防白蚁侵蚀的要求;仓库采取地下与地面相结合,分散、小型、隐蔽、梯次配置,便于平时、战时使用;组织军内外专业人员对水文地质进行普查,寻找地下水源,修建水库、蓄水池、山塘和打机井。后来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干扰,《海岛建设五年规划》未能如期实现。这期间,各级政府和福州军区后勤机关还为海岛军民办了两件事:
  一是修建战备粮库。从1964年起,在沿海岛屿先作小规模试点。到1968年1月,国家计划委员会拨出专款修建一批战备粮库,由当地政府负责修建,部队协助,所建地下粮库采取双层被复,底部架空,有严格的防潮密封措施,使原粮贮存5年不变质。至1973年5月,完成厦门、平潭、南日、东山等19个岛屿建库的任务,保障岛上军需民食。
  二是组织“服务上岛”活动。岛屿生活条件艰苦、交通不便,后勤保障的问题比驻大陆部队多。1960年福州军区后勤部提出:“先海岛后大陆”的保障原则,组织上岛服务,项目有发放物资、报账结算、防病治病、维修装备、改灶节煤等等,从此持续不间断。1955年曾经开始在海岛试办的第一批20个军人服务社,至70年代便发展到各守备岛屿,为守岛官兵解决了日常生活、文化用品的供应问题。1960年2月为驻岛营以上单位配发粮食加工设备。1964年7月为营、连单位配发缝纫机和修理工具,坑道和前沿支援点配发小型厨具。卫生部门上岛服务己成制度,仅1965年就有14个医院组织26个医疗队(组)至海岛为部队和群众防病治病。
  1978年,福州军区投资335万元,解决海岛、边防部队的吃水、照明和营房添建问题,制作配发连队3900个防潮储粮铁桶,发给每人1件棉大衣和床上棕垫、防潮塑料袋。通过开展服务上岛活动,岛上部队“衣、食、住、行”的条件逐步得到改善。
  第二节 全面建设
  进入80年代,台湾海峡形势出现缓和,但军事对峙依然存在,海岛后勤建设转入逐岛完善配套阶段。1981年3月,福州军区后勤部工作组,到海岛及沿海突出部调查100多个连队、哨所,拨出专款100万元,解决守备连队急需的吃水、照明、生活设施等问题。1982年4月,总后勤部全军边海防工作组对福建沿海岛屿进行全面调查研究,随后拨出海岛后勤建设专项经费1390万元、钢材1287吨、木材1340立方米、水泥3789吨,安排655个后勤设施项目,用三年时间进行全面配套建设。
  守岛部队发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精心施工,勤俭建岛。驻守大嶝、小嶝、角屿的部队,大量建筑材料靠岛外运人,船运因受潮水限制,中途需多次倒运。三年中,指战员轻装轻卸,减少损耗,还自己动手拣石子100多立方米,挑砂子1200立方米,烧壳灰4吨。驻川石岛官兵挖土方13340立方米,开山炸石,用军工自建节余的经费,为连队修建了猪栏22间、围墙270米、花圃2个、羽毛球场1个、营区道路360米、护坡200米、工具棚11间、维修电影场2个,美化了环境。守备第2师投入军工2.84万个工日,自采石料2900立方米,砂子5200立方米,指战员爱惜一砖一木,精打细算,共节省开支15.8万元,保证了各项建设任务的完成。
  经过守岛部队的艰苦努力,到1985年底,海岛后勤建设基本上达到配套的要求。建成地面与地下结合、营具配套、通风明亮的营房。这些营房多数为石墙、混凝土平顶结构,可防潮抗台风。物资储存有了可隔热防潮抗台风的标准化库房。部队打井600余口、修水库9座,可储水2万多立方米,并修了一批小型山塘、水池,安装抽水设备170余套,守岛部队自供发电机58台(共1660千瓦),接地方电源100余处。如川石岛连队过去没有电,1983年1月,福建省政府拨出经费,从大陆跨海拉起高压电线,有了长明电,并用上了电冰箱。全省建成军民兼用码头26座,海岛公路582公里。各岛建立卫生机构,配齐医疗设备和药材,并增发红外烤灯和显微镜160具,扭转卫生设施差、缺医少药的状况。
  第五章 营房 仓库
  福建解放后,驻闽部队由战争年代的流动环境,逐步转向相对稳定驻扎,同时,部队的技术装备不断更新,要求有适合部队驻守和训练的兵营及后方基地仓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仅有接收国民党军队的少量房产,野战部队几乎没有营房,后方基地几乎没有仓库。根据福建海防守备任务的需要,驻闽陆、海、空部队逐年投入大量兵力物力,进行营房和仓库建设。
  第一节 营房
  一、营房建设管理
  中央军委1950年1月发出《关于营房建设的指示》。驻闽部队认真贯彻“保障战备,兼顾生活,注重质量,厉行节约”的方针,修建营房以军工参建、招工自建为主的方式进行。50年代以解决部队临时住房为主,在连江、莆田等地兴建了一批低标准、土木结构的师团部队营房。后期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又在南安、漳州、晋江等地新建质量较好的砖木结构营房;在南平、福州、漳州等地新建驻军医院用房。至1959年底,共新建175万多平方米,使大部分野战部队住进了营房。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受到“左”的指导思想影响,营房建设发展曲折。一些工程项目,边设计、边备料、边施工,不按基本建设程序办事,片面降低造价和建筑质量标准,修建了一批“干打垒”、“乡土化”的营房(①“干打垒”指用土坯砌墙或用土混合料筑墙的房子。“乡土化”指房屋的造型、质量与当地民房要相似。);许多营房进山分散;附属设施不配套。这期间,部队的部署调整变动,除总部继续拨款建房之外,缺房单位还自筹资金添建了部分急需用房,至1975年营房数量增加到537万平方米,高炮、工兵等部队也大部分住进了营房。70年代中期至1985年,除了继续修建驻军医院和新组建特种兵部队营房之外,另拨专款400多万元,解决部队在编车辆、火炮所缺库棚15万平方米。根据总部关于营区治理整顿建设规划的安排,从1978年开始,对50年代和60年代修建的低质量、不适用的旧营房进行改建或重建,除了上级补助部分经费之外,各部队自筹经费计400多万元,每年出军工150万工日,自产地方建材(砖、瓦、灰、砂、石)价值210万元,投入营区治理工程。至1984年,共翻修改建营房23.2万平方米,先后为580个连队改建伙房,为800个营以下单位改造添建了阅览室、小作坊等,为近千个连队食堂安装纱门纱窗,修建流水洗碗池,改造厕所三级化粪池,治理饮用水源,拨出80多万元专款整修50年代制作的旧“四人、八人”木质双层床。有89个团以上单位的营区建设,基本实现营房坚固、设备完好、营具配套、内务统一、道路畅通、树木成荫、环境整洁的要求。驻闽南的一个陆军师原营区建设基础较好,又重新规划,削平十几处山头,平整土地,修筑道路,砌筑护坡挡墙,疏通排水沟渠,综合治理山、水、田、林、路、房,被福州军区评为“营区建设先进单位”。
  到1984年,驻闽部队的营房建设投资达28.3亿元,建成各类营房计建筑面积818万平方米,其中混合结构占50%,楼房占32%,配置各种营具131.68万件、发电机组358台、抽水设备1272台、机井1051眼、水塔和蓄水池894座、供水管道90万米、在用锅炉181台、消防器材7188台(具),总价值达11亿元。
  福建军区后勤部为加强对营房管理,于1953年11月成立福州、厦门、南平等3个营管区,分别对8个军分区的房产实行分区管理。1957年为改变住房单位只住不管,住管脱节的状况,改由住房部队负责管理,调动了住房单位管理、维护营房的积极性。依靠部队广大官兵,逐级建立健全了营产管理责任制、营产交接制、营产损坏赔偿制等三项营产管理制度,开展“营产无损”的群众性活动,营房营具人为损坏丢失现象大为减少,延长了营产使用年限。1977年以后,中央军委把营产管理列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规定的一项管理内容;总后勤部重新颁发了营产管理条例和制度。福州军区在贯彻中又补充制定了《营产住用管理规定》,发给部队执行。步兵第276团把营房管理作为部队正规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全团建立营产“登记、分工、交接、检查、奖惩”等方面管理制度,并落实到连队基层,促进了部队正规化建设。
  1979年以来,住房单位进一步探索用行政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的办法,做好营房管理工作。有一个陆军师实行营产标准化管理,师、团坚持管修结合的方针,每年对本单位的营房有计划地轮修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重点安排营房易损部位的修缮。营房小修费、水电费定额包干到基层单位,把“责、权、利”落实到基层。该部1984年被总后勤部授予“营房管理工作红旗单位”。
  二、营区绿化
  驻闽部队历来重视植树造林、绿化营区。原福州军区司令员皮定均走到哪里讲到哪里,亲自为部队示范种树。团级以上单位都成立绿化委员会或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把植树绿化作为营区建设的一项内容,常抓不懈。在长期开展群众性植树造林活动中,涌现出了一批全国全军性的先进单位。
  驻福州地区的一个陆军师,1976年以来坚持不懈地开展绿化造林。每年植树季节,官兵上荒山安营扎寨,在山坡开沟挖坑,营造了5条2.5米宽、总长3800米的防风林带,开垦茶园1152亩、油茶40亩、栽种杉树24万棵,自育苗木3.98多万株,建造花坛花池39处,植草坪12000平方米,实现上级提出“营区绿化、美化和花果化”的要求。该部官兵帮助驻地政府和群众开荒、种植油茶1250亩、油桐树1000亩。在营区外公路干线两旁,义务植树12万棵,长达70公里。1983年被中央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先进单位”,被全军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军植树造林红旗单位”。
  南平的一个陆军仓库从1976年开始,连续植树造林6年,“以山养山”,营造杉木林2534亩(74万多棵)。1981年库区的宜林荒山全部造林绿化后,重点转到营区环境的美化和花果化上,建成一片用材林(杉木林)、一片经济林(油茶160亩)、一个果园(桔、桃树63亩)、一片绿竹林,实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的目标。库区周围的20多个大小山头林木葱茏,1983年被评为全国全军植树造林红旗单位。
  驻闽部队35年来绿化营区、植树造林成活树达1265.8万多棵(其中陆军1090万多棵,空军115.8万多棵,海军60万棵),成片荒山造林达4.5万亩,有138个团级以上单位达到或超过总部提出的人均20棵树的目标。
  第二节 仓库
  一、仓库建设
  福建长期海防斗争,物资储备任务繁重,从50年代初开始,驻闽部队有计划地逐年进行后方基地仓库工程建设。50年代建造的后方仓库,工程规模和库房个体容量都偏小,地面库居多,防潮隔热性能差。随着国家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仓库工程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规模扩大,建设投资增多。多数仓库布局合理,基本上符合“适用、坚固、安全、经济”和“建为用”的要求。过去油库混凝土被复,多数是贴壁式,防潮措施差,湿度大,不适宜物资长期储存。60年代后采取离壁式被复,上下两侧均用沥青油毡处理,内壁喷刷防水涂料,口部设密闭门,提高了防潮性能。工程兵部队改进施工方法,把过去人工操作的笨重劳动改为机械化施工,采用电瓶车、装岩机、自动倒碴架、混凝土自动拌和站、皮带输送机,以及油罐体被复活动滑模、移动式钢拱架模板等施工设备,使洞库掘进和被复作业,都形成机械化施工流水线,做到安全施工,提高工效。福州地区一项油库工程,先后由工程兵建筑部队和地方工程队招标承包修建,由于精心施工,精心管理,被评为军队全优工程和优秀设计奖。经过30多年的建设,至1984年底,驻闽部队先后建成的武器、弹药、油料、专用物资、通用物资等各类仓库的总建筑面积达80多万平方米(含业务技术用房),库区、技术区有水电保障,有公路或铁路专用线,基本构成闽北、闽西、闽南和福州4个供应补给基地。
  二、仓库管理
  仓库以业务管理为中心,以安全工作为重点,做好物资的收、发、管、修,保证物资收得进、发得出、管得好。为此,各仓库除了贯彻执行上级颁发的规章制度外,结合本单位的任务与业务特点,补充制定各类人员的工作职责、技术操作规程、库房细则和红旗库房与先进保管员的评比标准等等,使业务管理规范化。领导干部查库、库房钥匙双人管理、翻堆倒垛、温湿度登记、门卫检查、民工政审等制度,都能严格执行。综合仓库的库存物资,一般做到分类储存,顺序排列,定位存放,堆垛稳固,标卡统一,收发方便。军械仓库基本上达到“无锈蚀霉烂、无丢失损坏、无鼠咬虫蛀、无事故差错”的要求。油料仓库建立了设备登记清册和技术档案,实行岗位责任制,定设备、定人员、定任务,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保养,防止发生漏油、跑油和混油现象。
  确保仓库安全是管理工作的重点。福州军区后勤部从1979年开始,每年组织一次仓库安全大检查,帮助基层消除不安全隐患。各仓库普遍建立了安全组织,库有安全委员会,股有安全小组,班有安全员;制订了消防、反敌特破环、物资紧急疏散等预案,与驻地乡(村)建立军民联防小组,定期进行防卫与消防演练;通过开展拥政爱民活动,密切军政军民关系,加强库区的安全保卫工作。空军在后方的一个仓库把库区安全作为第一位工作来抓,坚持政治思想建设与安全设施两手抓,做到27年无政治事故,17年无业务事故,4年无行政责任事故。各仓库从实际出发,坚持开展经常性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调动官兵积极性和政治热情,“身居山沟,放眼祖国”安心本职工作。组织官兵开展在职训练和岗位练兵,培训“活账本”保管员,提高专业技能。海军有一个仓库的战士化验员,用手摸、鼻闻及直观的办法,能在7分钟内识别54种油料。福州军区直属的一个仓库1982年收发各类物资59700多吨,收发单位16056个次,日吞吐量195吨,日平均收发单位52个次,全库上下齐心协力,做到随来随发,不怕麻烦、不怕苦累,不出差错,圆满完成物资补给任务。
  各仓库长期开展技术革新,努力提高收发、检修作业机械化程度。陆军在后方的一个仓库内拆码垛、洞内短途运输和洞口、站台装卸一条龙机械化半机械化作业,现有机械可以同时展开4条作业线,日吞吐量可达1300~1500吨。该库革新的“拱平吊”、“洞口悬臂吊”获得福州军区科技成果四等奖。空军航材库自1969以来,先后研制了涡喷式航空发动机油封台和活塞式发动机油封台、机械自动晾伞机、活塞发动机翻转架、自动恒温油料加温槽等设备,还研究了库房温度自控等课题,共10多个项目。其中涡喷式航空发动机油封台的研制成功,解决了空军航材库保养航空发动机的油封问题。过去每台发动机两年送厂油封1次,路途往返3至4个月,费用1万元,现仓库自行油封,每台成本700元,及时保障了飞行训练和战备任务的完成,又节省了大量保养维修费用。第六章军队生产
  参加工农业生产,是人民解放军的传统,早在革命战争年代,广大指战员利用战斗间隙,在根据地、解放区从事生产活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改善部队生活,减轻人民负担,保障作战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驻福建的部队,响应中央军委关于“人民解放军不仅是一支国防军,而且是一支生产军”的号召,在执行各项军事任务的同时,积极参加生产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第一节 军工生产
  50年代初福建军区开始创办企业化工厂,于60年代后期部队又兴办一批军办工厂和家属工厂。军工生产规模逐渐扩大,1984年发展到有各类中小型工厂112个。从1964年至1984年累计工业总产值达3.93亿元,创利润总额7777.5万元,为部队的建设作出了贡献。
  一、企业化工厂
  军队企业化工厂是全军统一列编的军工生产骨干企业。从1953年开始推行企业化管理。福建有5个厂,分设在福州、南平两地区,以修理部队装备为主;1980年后调整生产结构,“军民兼顾,以民养军”。经过30多年的艰苦奋斗,发展速度比较快。到1984年职工增加51倍,拥有机床、锻压设备506台,总产值达3265.98万元,为1952年17.26万元的187倍,己成为部队执行任务的一支重要保障力量。
  第7318工厂,原系苏中军区炮弹厂,渡江战役前为第10兵团修械厂,后缩编为修理所。1957年起为福州军区后勤部军械修理厂。1952年至1984年共为部队修理火炮5522标准门、枪械189126标准支,光学器材51202标准具,制造武器配件716万件。在1958年炮击金门战斗中,派出流动修理分队到前沿阵地,奋战50多个昼夜,抢修火炮200多门(次),圆满完成任务,立集体三等功。1977年被福州军区、福建省分别评为“大庆式企业”。1980年国民经济调整改革,军品生产任务不足,他们贯彻“军民结合,以民养军”的调整生产方针,改变单纯生产型为生产经营型企业,集中技术人员和设备,开发民用产品,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1985年民品创利占全厂利润的90%。该厂产品武夷牌系列电风扇,可年产25万台,质优销路广。他们还与上海光学技术研究所等单位合作,研制2B4F广角眼底相机,光、机、电结合精密度高,可供眼底黑白、彩色摄影及莹光底血管造影检查,为国内首创产品,1983年经专家鉴定,己批量生产,推广使用。
  第7427工厂,1949年从修车班扩编为第10兵团后勤部交通大队汽车修理厂,1957年起为福州军区后勤部汽车修理厂。从1952年至1984年共修理车辆23920标准台,翻修轮胎126496只,制造机床1138台,汽车配件1415万件,为保障部队“开得动”作出贡献。1977年以来,开展技术革新,完善企业管理,与全军同类型工厂相比,全员劳动生产率、流动资金占用、成本和上缴利润等4项指标名列第一,取得全军汽车修理质量评比优胜和全国轻型汽车修理质量评比华东片区第一名,于1978年被福州军区评为“大庆式企业”。拥有汽车、摩托车修理、轮胎翻新、机械加工等较雄厚的技术和设备。
  第7228工厂,原是第10兵团政治部印刷所,现发展成为以平、凸印为主的综合性印刷企业。有电子分色机、吊式照相机、双面晒版机、打样机等系列配套制版设备;有四色对开、四开胶印机,各种新型单、双色胶印机,图版凸印机等成套印刷设备。1979年企业全面整顿,推行全面质量管理,1984年总产值比1977年翻了两番多,利润增长53.2%,全员年劳动生产率16466元,增长2.4倍。从1952年至1984年完成汉文排字898146千字,铅印印刷862325千印(①印书刊用一种颜色印1000张即谓“千印”。),平印印刷1217598色令(②以54X78厘米规格纸,用一种颜色印1000张或用四种颜色印250张,均谓“一色令”。),装订624774令(③78X108厘米规格500张或54X78厘米规格1000张即谓“一令”。)。
  第7428工厂,原是工程机械修理所,1960年改为福州军区司令部工程机械修理厂。生产发展较快,产值平均年递增10.9%。1962年至1984年为部队修理工程机械1704标准台,制造钻机配件480353件、工程器材54884件。1981年开始开发民用产品,可年产实腹钢门窗10万平方米,铸铁、铸钢的铸造加工能力达千吨以上。该厂生产的“跃进130”汽车变速轴(宝塔齿轮)畅销全国。
  第7014工厂,1960年筹建,1962年投产,是全军生产通信木担专业厂,产值平均年递增11.3%。该厂到1984年累计生产四线通信木横担285万条,八线木担60万条,线拐31万个,电杆防腐处理5万立方米,为部队和地方邮电通信建设作出了贡献。
  二、军办工厂
  1967年开始,部队团以上单位自筹资金,在上级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帮助下,先后筹办起7个军办工厂。生产人员以军工为主,后吸收随军家属为职工,生产民用产品,供应市场需要。1978年后,经整顿和批准,纳入军办工厂管理的,有制碘厂、造纸厂各1个和制药厂2个。1970年至1984年共创产值7647万元、利润2015万元,增加部队收入,补助军费供应。
  军办工厂在创办初期,资金、厂房、设备、技术力量都短缺,依靠军工艰苦创业,才逐步发展起来。福建省军区制碘厂、闽清制药厂、莆田造纸厂,都经历过这样一个发展过程。制碘厂原是独立第2师于1970年创办的,厂房设在一座破庙里,租用燃料公司的旧品仓库,充当办公室、宿舍、伙房、食堂,四壁透风,用竹席、塑料薄膜遮挡,50多人挤住在一起。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干部、战士、职工和家属同心协力,自己动手创业。没有设备,修旧利废,土法上马,仅用4个月就调试安装好设备,8月投产,年底就生产出国家急需的碘25公斤、海带胶3285公斤,创利3500元。他们继续努力,先后仿制、改造、技术革新共125项。在海带提碘的生产过程中,改革酸化为钙化,缩短了生产过程,减少人员一半,降低成本,每年节约盐酸120吨。经过7年努力,改变了捵厂生产面貌,成为国家水产总局的定点厂家,并投资102万元,改造厂房和更新设备,使生产工艺赶上国内同行业的先进水平。1985年产碘2.65吨、海带胶151吨,销往京、沪、川等8省市,还出口泰国。
  军办工厂靠善于经营管理,求生存与发展。闽清制药厂获福建省企业管理优秀单位的称号。一是抓“立法”,即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例如《企业管理制度》、《经济责任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厂区管理规定》等;二是抓落实,即严格对班、组进行产量、质量、物耗、安全、卫生、文明生产等指标的考核,干部按工艺、质量控制要求严格把关,厂领导深入车间,解决生产遇到的问题,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1985年优质产品率达93.6%,年均全员劳动生产率达2.25万元,比1984年增长22%。该厂当初以一台电动机、三口铁锅创业,现已发展成综合性制药厂,能生产胶囊、糖浆、丸剂等7种剂型、26种规格药品,年产值达466.9万元,产品销往全国,有6个品种进入国际市场。
  三、家属工厂
  为了把随军家属和待业子女组织起来,从事生产劳动,减轻军官的家庭经济负担,同时为国家创造财富,各单位于70年代开始,先后兴办家属工厂。福州军区于1976年拨出200万元,作为办厂补助资金。1977年8月,福建省和有关、市、县政府把产、供、销纳入地方计划,使家属工取得县以上集体所有制的职工名额,还采取其他一些措施,大力扶植家属工厂的生产。到1984年已有103个家属工厂,行业种类包括铸造、建材、通信、电器、造纸、缝纫成衣、纺织、塑料、制药、制茶、工艺美术、橡胶制品、饲料加工、食品酿造等等。1978年至1983年总产值达7920.95万元,利润1537.9万元,上交税金964.92万元。产品不仅在军内外销售,有的还出口,如守备第3师泉州塑料厂,为福建省生产供出口用的酱油、海蛎油、荞头、生姜等10多种土特产品的大包装桶,1984年创汇200万美元。
  据1981年对家属工厂的调查,安排为县以上大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的随军家属、子女4208人,占应就业人数的67.3%,到1984年,安排纳入大集体企业职工名额的达万人以上。从事生产劳动的家属、子女的人年均工资,1980年以前为360~640元,1981年至1985年为600~1200元,缓和了大部分随军家属经济收支的紧张状况,促进家庭团结,邻里和睦,解除了部分军官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更好地献身国防事业。
  第二节 农副业生产
  在完成战备、训练任务的同时,各部队都坚持农副业生产。它经历了伙食单位的业余生产到建立生产基地、农场的发展过程,并逐步向综合经营方向发展,成为辅助供应和支援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
  一、业余生产
  以养猪种菜为主的业余生产,从50年代初部队进驻营房开始。到1957年,如以给养标准为100%,每人每天吃肉达到170%,吃菜达到119%,食油达到110%。并且完成了每人每天节约1两粮食上交的任务。在1959~1961年国家经济困难时期,各部队利用营区空地种菜、种油料作物,共产食油35.9万公斤,蔬菜9450万公斤,自给率达72.2%。福州军区司、政、后机关,利用庭院,见缝插针,1960年人均产菜178.5公斤,自给有余。步兵第274团4连,肉食全部自给,被军树为“养猪标兵连”。守岛部队的业余生产,从部队一进岛就开始。位于金门周围的大嶝、小嶝、角屿和青屿、浯屿,即使在激烈的炮战中,也利用战斗空隙进行生产。与国民党军占领的岛屿相距仅二三公里、面积不足零点二平方公里的青屿、角屿的驻军,在交通壕两侧种菜,在防炮洞内养猪。台山岛守备部队刚进岛时,主副食品全靠大陆运送,遇上大风大雾,只好喝萝卜咸菜汤。为了达到“长期坚守,独立作战”的要求,他们从石缝抠土,从大陆上运土,铺在山坡上,填在石壁间造出69亩菜地。还利用房顶“造田”。3连1排的“房顶菜园”,年产菜1500多公斤。旱季缺水,他们在菜地旁修了上百个蓄水池,并用脸盆、水桶接下岩缝渗出的水,先洗脸,再洗脚,最后浇菜。为了抗御风灾,在菜地周围又垒起6000余米长的挡风墙,其长度可绕该岛一周半。通过劳动,获得了物质和A化生活的改善。全营伙食费每人每天比供给标准提高了28%;买了电视机、收录机;添置了营具和文体器材;积累生产费3万余元,节约粮食3.9万公斤。南日岛守备部队,在乱石坡上,用锄头挖,用镐刨,用炸药炸,挖土石4.7万立方米,造地207亩,挖井650眼,垒挡风墙4500米,还营造了防风林带。经过几年努力,生产条件得到改善,蔬菜自给率达85%以上。1983年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授予驻南日岛和台山岛的守备部队“农副业生产先进单位”称号。
  二、农场生产
  大规模创办农场,始于1959~1961年。当时,面对国家经济困难,为保障部队供给,福州军区成立了增产节约委员会,由司令员韩先楚兼任主任委员,下设办事机构,领导部队发展生产。福建省人民委员会专门拨出部分土地给部队。地方农业部门和农业院校从技术上给予部队指导。为加强生产管理,军区制订了《农副业生产管理办法》。按统一管理、分级经营的原则,采取专业生产与业余生产相结合,粮、猪、菜生产都有了相应发展。三年中,耕地面积增加到4.8万亩,产粮881.5万公斤,产肉302万公斤,自给率达到64.5%。
  (一)围海造田
  福建省是“八山一水一分田”,耕地少。部队发展生产,主要靠围海造田和上山开荒。1964年连江官坂围垦,是第一个围海造田工程。参加围垦的陆军第84师,在军内外10多个单位的配合下,战胜大潮、台风的袭击,经11个月奋战,终于建成3条总长2310米的海堤和四孔排水闸,垦区5010亩,可耕面积3600余亩。共用166万个工日,投入沙石土方71.6万立方米。取得经验之后,围海造田逐步展开。到1970年先后投入7个师,围垦建成福清渔溪、晋江西滨、龙海紫泥以及长乐文武砂、福清坑边、晋江陈埭、惠安石任、霞浦利埕、福鼎秦屿、下浦等11个中小型农场,建水库2座,蓄水量2300立方米,可灌农田4万多亩。围垦工程,共建堤坝10条,2.44万米,围海占地3万余亩,可耕地1.9万亩;投入军工240万工日,民工技术工540万工日;挖填土石沙422万立方米;投资2400万元。在围海造田的同时,驻内地、山区部队,上山开荒,想方设法扩充土地。陆军第93师十里亭农场,耕地分布在8条山沟,有1条沟原有32亩土地,高差1.9米,他们劈掉5条山腿,填平取直,扩大为50亩。1970年驻闽部队耕地面积扩大到9万多亩,其中包括2.3万亩新开荒地,举办团农场108个,年产粮食1996万公斤。
  (二)科学种田
  部队农副业生产的特点之一,是土地少、规模小。尽管围海和开荒扩大了耕地面积,但仍然以分散经营为主,加上战备任务繁重,生产用兵减少,因此,不能靠广种薄收,只能在有限的耕地上努力创高产稳产。“济南第二团”创办的农场为创高产提供了经验。该团在14平方公里的山坡上和山沟里,开垦1000多块共200余亩土地。最大的田块2.1亩,最小的只能插24株水稻。山坡上的沙土地占65%,山沟里的烂泥田占35%。为创高产稳产,他们挖了近万米水沟,排掉田里的锈水、酸水和污水;挖去三层积沙,铺上熟土;打了800多眼水井。从选种、育苗、田间管理到改良土壤,都向当地有经验的老农和科技人员请教。为了试验水稻杂交,缺仪器,就用土法代替。在农场工作的该团后勤处副处长刘文龙,连续观察四昼夜,终于掌握了浸种催芽新技术。通过改良土壤和科学种田,使水稻亩产由1966年的162.5公斤提高到1969年的1044公斤,成为全军水稻高产的先进单位。福州军区于1970年1月在该团召开现场交流会,推广他们的经验。1979年又在各农场推广杂交水稻新品种,出了一批低产变高产、高产更高产的单位。西滨农场亩产由1976年的575公斤跃为853.5公斤。地处山区的高炮612团农场亩产达1008公斤。到1981年粮食亩产双千斤(1吨)的农场占20%,亩产双千斤的面积占稻田总面积的21%。1983年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授予陆军等军队农场同安后溪农场、惠安石任农场、龙海紫泥农场、晋江西滨农场和厦门白石农场等军队农场以“先进农场”称号。
  (三)多种经营
  70年代末实行“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政策之后,部队农副业生产的布局进行了调整,生产结构也相应改变。生产体制改为只由一级办农场,即师办团不办,团办师不办;生产用兵规定师办农场一个营,团办农场一个连。调整后,减少耕地2万余亩,即压缩25%,生产用兵压缩56.9%。80年代开始,逐年减少粮食种植面积(1984年比1982年减少35%),腾出土地种植花果和经济作物。1977~1984年,种植果树70万株,开辟菜园4600亩,建成了1个香料基地,2个水果基地,3个茶叶基地。守备第5师师直农场全部种植香蕉,当年种当年就收益10万余元。漳浦崎溪农场种植茅草,自己加工提炼香料油,年收入3万余元。生猪饲养,1977~1984年驻闽部队每年饲养量超过10万头。除一部分出售外,年产肉250~300万公斤,实现了肉食自给。有5个师按供应标准自给率达到120~189%。在大量养猪的同时,牛、羊、兔、鸡、鸭和鹌鹑等的饲养量也成倍增长。根据1977~1984年的统计。共创建8个万头养猪场,20个千头商品猪场,15个万只养鸡场,年养家禽50万只。闽侯的一个仓库养鸡场,每年为市场提供肉鸡2.5万只。水产养殖,从80年代开始成为多种经营的重要途径。1983年冬季,据4个农场统计共扩建规格化鱼塘1100亩、鱼苗池110亩,改造旧塘和港叉800亩。1984年,水产品总产量25万余公斤。军区司令部机关农场,1983年6亩试验塘亩产鱼400公斤,1984年高产试验塘亩产650公斤,人工塘大面积平均亩产达400公斤以上。守备部队长乐文武砂农场8亩新塘,投放四大家鱼、武昌鱼、罗非鱼、革胡子鲇等进行高密度短时间试验,混养5个月,平均亩产587.5公斤,取得当年施工当年投产当年获高产的经验,在福建淡水养殖史上开创了先例。食用菌生产发展也很快。仅1982、1983年两个冬春,即产食用菌10万公斤。后溪农场办的菌种室,培养凤尾菇、黑木耳等菌种,对发展食用菌生产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高炮部队坑边农场,仅利用冬春两季生产蘑菇一项,每年收入即达3万余元。
  部队农副业生产收益,除上交国家外(①据统计1957~1983年的26年中,驻闽部队共上交国家粮食5745万公斤,约占总产10%。),每年用于补助粮、饲养粮、种子粮约1750万公斤,补助肉食300万公斤、食油10万公斤。给团以上机关每人每年补助粮票18公斤;营以下分队干部、战士每人每年无代价补助大米22.5公斤。军区每年还掌握250万公斤粮食用于调剂品种余缺,兑换食油、豆类等,以供部队作豆腐、酿酱油、生豆芽,及会议、招待所、新兵集训标准内不足和标准外无法解决的问题。为扶持伙食单位养猪,基本上按生产1公斤肉补助1公斤粮食。师以上单位还用历年积累的生产费为基层添置生产、生活设施及建设文化活动中心等。仅1982~1984年的三年中,用于这方面的开支即达2200万元。主要用于购置电视机、电风扇、洗衣机、缝纫机、自行车等生活用品。有一个守备师除补助部队生活外,1982年拨款26万元,补助各团营建费和建设文化活动中心;1984年又拨出29万元,为基层办14件好事。有一个陆军师1980~1982年直接用于补助连队生活的开支达187万元,用于营区建设和生产设施建设196万元,用于修建露天电影场、购买电视机等128.7万元。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

《福建省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撰写。既体现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的统一,又体现时代的特色和地方特色。把握重点,注重创新,既客观地记述福建的武装斗争和军事工作历史,又着重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福建军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建立的军事方面的光辉业绩。同时,实事求是地反映历史发展中的支流与曲折,以利总结历史经验。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