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三支两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1646
颗粒名称: 第六节 三支两军
分类号: D267
页数: 2
页码: 414-415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福建的“文化大革命”进入所谓夺权阶段,各派群众组织之间严重对立,武斗事件时有发生,三支两军的情况。
关键词: 福建省 三支 两军

内容

1967年初,福建的“文化大革命”进入所谓夺权阶段,各派群众组织之间严重对立,武斗事件时有发生,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大都被打倒,工农业生产受到影响,全省陷入无政府状态。驻闽陆海空三军奉中央军委命令,自1月起执行三支两军(支左、支工、支农,军管、军训)任务,至1970年9月,累计派出三支两军人员12.23万人次,其中干部3.1万多人次。1970年留在地方的三支两军人员尚有17643人,其中干部9049人。他们遵照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有关指示,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对稳定全省局势,发展工农业生产起了积极作用。
  参加地方各级革命委员会领导工作的军队干部,实际上挑起了领导全面工作的沉重担子,为制止武斗,维护社会秩序,主持日常工作,组织指挥生产,尽了很大努力,保护了一些干部和群众,减少了工农业生产的损失。到1967年4月5日止,福建省军区派出军代表324人(内有10名战士)、警卫人员334人,对14个单位实行军事管制,包括政法机关、电台、报社、邮电、航运、水电、银行、粮食、石油等重要部门和单位。公安机关军管后,各科室有人办公,城市交通、消防、治安、侦察破案等工作都有人负责。省航运局所属外海大队和闽江分局,军管前两个月发生事故17起,经济损失50多万元。军管后,事故大为减少,生产恢复正常。同年,福建省军区派出138名干部分别参加75个地、县“三结合”生产领导班子,使许多受批斗的农村干部重新出来抓生产。省军区抽调干部战士22086人、汽车30台次、肥料29359担,支援农业生产。同年,还派出干部战士298人,到90个工厂、2个公司,成立支工办公室,帮助这些企业建立“三结合”生产领导班子,支持企业干部大胆抓生产,使迟到早退和旷工现象大大减少,生产秩序明显好转。福州、厦门、三明、福安等地、市的工矿企业,自军代表进厂后,迅速扭转了前几个月生产下降的趋势。
  但是,由于“文化大革命”的指导思想错误,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干扰破坏,三支两军人员又缺乏地方工作经验,因而在三支两军工作中出现了不少缺点错误,特别是错误批判处理了一批干部,产生了一些消极后果,造成军队与地方之间的隔阂,也影响了部队的思想、作风和组织建设。参加三支两军的大多数人员是好的,但也有一些人骄傲自满,不尊重地方干部,个人说了算;有的滥用职权,安插亲友,以派性用人,重用亲近的人,排挤不同意见的人;甚至有个别人腐化堕落,违法乱纪。这些问题严重损害了人民解放军的声誉。
  1972年后,根据中央军委决定,三支两军人员陆续全部撤回部队。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依据中共中央指示精神,驻闽部队与地方都本着互相体谅、互相照顾、互相配合的原则,对三支两军遗留问题逐步作了妥善解决。1978年12月后,军队各单位派出大批人员到地方有关单位征求意见,赔礼道歉,做好善后工作。1980年7月和1981年9月,驻闽部队又对部队进行拥政爱民教育,通过走访、座谈等形式,与地方有关单位协商解决三支两军遗留问题。1984年6月19日,中共福州军区委员会和福建省委举行联席会议,军区司令员江拥辉、政委傅奎清等7人和省委书记项南、省长胡平等12人参加,就整党中抓好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解决部队三支两军的遗留问题交换意见。随后,江拥辉、傅奎清等又走访了福州市委、市政府,征求对部队工作的意见和要求。“八一”期间,军区机关和各部队又分别派出走访组,由主要领导干部带队,走访了驻地党委、政府和有关单位,听取批评意见,主动解决三支两军的遗留问题。驻福清炮兵师在福清“支左”,和地方隔阂深,前几年部队主动向地方作了检查,取得对方的谅解;这次走访,师长、政委再次向地方作了诚恳的检讨,进一步得到了对方的谅解。南安驻军炮团由团长、政委带领走访组到南安县官桥公社及三个大队,主动检查了部队的错误,并登门走访了“支左”中遭打击的3名社员,向他们赔礼道歉。其中一名曾被错定为历史反革命遭到批斗的社员,见团长、政委亲自上门再三道歉和慰问,深受感动,表示捐弃前嫌,照样拥戴解放军。许多单位在走访中和地方人员共同总结“文化大革命”中的经验教训,对一些尚未解决的冤假错案也建议地方予以平反,以实际行动消除隔阂,挽回影响,并结合走访检查了部队执行群众纪律的情况,使军政军民关系更加融洽。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

《福建省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撰写。既体现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的统一,又体现时代的特色和地方特色。把握重点,注重创新,既客观地记述福建的武装斗争和军事工作历史,又着重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福建军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建立的军事方面的光辉业绩。同时,实事求是地反映历史发展中的支流与曲折,以利总结历史经验。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