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支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1622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支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分类号: D267
页数: 5
页码: 401-405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支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参加交通建设、兴修水利的情况。
关键词: 福建省 社会主义 经济建设

内容

一、参加交通建设
  1949年7月,解放军第24军奉命修建浙江江山至福州、江西上饶至福州两条战略公路。7月15日动工,9月完工,共修筑公路420公里。这两条公路的修建,不仅有重要的军事价值,对于闽北和整个福建的经济建设也都有重大的作用。
  1954年7月23日,铁道兵奉中央军委命令,抢建鹰(潭)厦(门)铁路。王震司令员亲临现场勘察和指挥。1955年2月21日正式动工,先后投入6个师又1个团的兵力,和闽赣13万民工共同奋战,于1956年12月29日完工,1957年4月12日全线正式通车。全长700公里的鹰厦铁路,大部分蜿蜒于崇山峻岭之中,需凿隧道12.7公里,修筑桥梁9.2公里。其中大禾山隧道长1460米,施工困难,铁道兵领导亲自到工地与指战员共同研究改进施工方法,使隧道提前118天打通。为把铁路修到厦门,施工部队和民工把近100万立方米的砂石投进大海,筑成由集美至高崎长5公里、宽19米的海堤,使大陆和厦门连接起来。朱德委员长特为海堤题写了“移山填海”四个大字,以表彰军民共同创造的这一丰功伟绩。远隔重洋的华侨纷纷来电来信祝贺,还组织了回国观光团。他们抚今忆昔,不胜感慨。1906年,华侨曾为福建家乡捐款建铁路,腐败的清朝政府花了几年时间,才修起一条东不到海(厦门)、西不过江(九龙江)的28公里铁路,并且很快就停运了。到了国民党政府手里,连路轨也拆掉了。由此,广大华侨看到了祖国的光明未来。
  与修建鹰厦铁路的同时,铁道兵第10师自1955年5月起负责修建福(州)温(州)公路宁德至温州段,尔后又投入修建外(洋)福(州)铁路。铁道兵第3师于1958年入闽修建漳(平)龙(岩)铁路。
  1957年4月,福州军区将退役的价值100万元的56条船只、85台机器、8只舢舨、2条汽轮渡船和1个浮动码头,分别赠送给省交通厅和厦门市,支援地方发展交通运输事业。从1957年至1960年间,全区部队投入近100万个劳动日,帮助修筑国家公路和乡村公路3763公里。此外,协助邮电部门架设农村通信线路845公里。1969年6月至1970年7月,福州军区独立舟桥营和一个守备师船运大队共1100人,参加了修建闽江大桥。1970年4月至1971年9月,福建生产建设兵团第4师12团与军区独立舟桥营共2100人,负责建成乌龙江大桥,大大缓解了进出福州市的交通紧张状况。1977年4月5日,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成立由福州军区副司令员朱绍清等12人组成的打捞“阿波丸”号沉船工程领导小组。在福州军区统一领导下,由海军、交通部、上海救捞局组织实施。到1980年8月结束,共捞获价值人民币约6000万元的5400吨物资。为保障打捞工作的安全,驻闽海、空军组织舰艇、飞机进行了巡逻掩护。
  二、兴修水利
  1957年11月14日,福州军区领率机关、直属队和第84师一个营的指战员,参加修建福州“八一”水库的劳动。到1958年4月16日,共投入9.5万多个劳动日,挖运土石10.5万多立方;派出汽车69台,行驶12.7万多公里,运输土石和建筑材料23万多立方。水库建成以后,.保证了7500亩农田旱涝保收。1959年2月,第31军抽调274团等部队支援厦门坂头水库的建设,并承担了坂头至厦门水渠中8公里艰险地段的开挖任务,共投入6万个工日,挖运土石6.4万多立方,为解决厦门市人民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作出了贡献。3月,军区抽调炮兵第13、第17团2000多人参加修建惠安县惠女水库,历时3个月,投入劳动力7万多个人日,出动汽车6600多台次,运输物资2.2万多吨。与此同时,“济南第二团”参加了海澄县(今属龙海县)海堤的抢修任务,为表彰该团指战员的功绩,地方政府将海堤命名为“济南第二团英雄堤”。4月,步兵第244、第245团出动1300多人,支援莆田东圳水库建设。在团领导的带领下,奋战27天,挖运土石9.5万多立方。1959年,全区部队共支援地方农田基本建设161万个劳动日,派出汽车7.27万多台次,参加新建和续建水利工程项目达410个。
  三、植树造林
  1960年2月,驻闽部队响应中共中央和福建省委关于大办农业的号召,到高山安营扎寨,风餐露宿,投入15.3万多个劳动日,开荒造林1.16万亩,植树363万株。7月,守备第74团各营、连,分别与南日岛的生产大队、生产队挂钩,共同开展建设海岛的活动。仅上半年,部队即以8383个劳动日,协助群众建花园、花圃120个,栽种各种果树5900株。1979年全国人大颁布《森林法》后,1980~1984年驻闽部队共投入劳动日45.4万个,植树973.85万株,成片造林1.6219万亩;参加公路植树117公里,计12.5万株;参加福州鼓山风景区绿化,植树19.8万株。1965~1989年,驻闽空军帮助福建省飞播造林2475架次,约4800小时,完成造林面积1266万亩,有效面积1140万亩,其中成功面积746万亩。经复查核实,现福建省保存飞播郁闭林177万亩,其中成材林面积为120万亩。
  四、参加工业建设
  1958年,驻福建部队抽调近11个团的兵力,参加全省各地修建工厂、矿山、盐场等,出动汽车55939台次,以及大批马车、船只,帮助运输各类物资24万多吨。捐献人民币48万多元,支援地方办工业。7月,步兵第246团开赴三明,支援钢铁厂建设。他们同地方干部、技术人员和民工一道艰苦创业,为福建建设第一座钢铁厂出了大力。1959年3月,三明钢铁厂第一期工程完成,按期投入生产。为保证钢铁厂的矿石供应,炮兵部队抽调40台汽车,支援潘洛铁矿运输6个月。1960年,部队派出9000多名指战员,调动123台机械,参加地方17座厂、矿的新建和扩建工程,挖煤1.3万多吨。同时,出动汽车11.4万多台次,为地方运送钢铁、煤、粮食等物资276万吨。广大官兵的辛勤劳动,为福建工业建设和克服当时的经济困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福州军区工兵团、7427工厂参加了省重点工程晋江地区青阳糖厂的建设。后勤汽车部队每年派出数十台汽车帮助运输糖蔗,支援各主要糖厂生产。军区舟桥团派部分干部战士、技术人员,携带工程机械支援华安水电站的建设,经过三年与地方人员一道奋战,至1980年,发电厂第一、二、三台机组提前投产发电。
  据1958年至1960年、1972年至1985年的不完全统计,驻闽空军先后派出运-5飞机9架,支援省地质矿产局进行航空找矿,作业飞行1401架次,3373小时,完成工作量55万测线公里,测量面积27万多平方公里,发现航磁异常680处,放射性异常4处,为迅速探明福建省的矿产资源提供了资料。飞机找矿要在50~100米高度,在丛山峡谷间作超低空飞行,难度大,稍不慎就会机毁人亡。福州空军独立运输大队运5飞机机长邵明星,飞行员张永祥在执行航测任务时,由于天气突然变坏,飞机撞山失事,以身殉职。但所有参加飞机探矿任务的飞行人员没有被困难和危险吓退,前赴后继,团结战斗,终于完成了航测探矿任务。省地质矿产局给独立运输大队赠送一面“军民同浇四化花”的锦旗。
  五、支援经济特区和开放地区建设
  1979年8月,总参、总政、总后联合发出《关于军队参加和支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见》,要求部队把支援国家经济建设列入年度计划,切实做出成绩。10月19日,驻闽南的两陆军师和工兵第1团等单位派出3760人,抽调机械101台、车辆35台,支援九龙江北溪引水工程建设,担负最艰险地段的施工任务。他们发扬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攻克了一个个难关,其中吴宅暗涵进口处,流沙、烂泥和塌方不断堵塞作业面,指战员们采取以快制快的办法,边打桩边开挖,雨夜天冷,战士们赤脚站在齐膝深的稀泥里,一干就是几个小时,双脚麻木了,从没有一个人叫苦。担任现场指挥的副军长王保田,遇有关键工程,每天都跟班作业十几个小时,有时通宵在工地上。在五个月的施工中,部队共投入劳动日49.9万多个,机械消耗摩托小时2.93万多个,各种车辆行驶46.39万多公里,挖填土石68.8万多立方米,砌暗涵762米,扩建总干渠1200米,在全线施工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受到中共福建省委的表扬。
  1983年3月,在厦门火车站的扩建工程中,当地驻军主动承担了车站三座带顶棚引桥和2600平方米站台路面的混凝土浇筑任务,近千名指战员在淫雨中昼夜施工,为避免新浇筑的引桥被雨水冲刷留下孔洞,战士们宁肯自己淋雨,脱下雨衣为引桥搭起天棚。经过近两个月的突击施工,如期在“五一”节前交付使用。驻厦门部队还相继援建厦门国际机场和东渡港码头。根据特区建设的需要,部队还主动让出营区3.19万平方米、土地210多亩,搬迁营房10幢。
  1984年夏,厦门市要在鼓浪屿建两个现代化旅游码头,急需勘测两万多平方米复杂海域的水深、流速、流向和海底障碍物。海军航海保障部队承担了这一任务。指战员连续在海上测量60多天,为两个码头的兴建提供了可靠的资料。驻厦门海军工程技术人员还承担了兴建和改建海上航标的艰巨任务。他们每人背着约50公斤的建筑器材,涉海滩、爬礁石,常常在齐腰深的海水里连续工作10多个小时,在厦门至东山62海里的航道上,提前建成了符合国际航海标准的航标14座,为过往的客货轮船提供了安全保障。与此同时,工兵1团5连,自带机械11台、自卸车8辆,支援了福州金山文化区沿江公路拓宽工程建设,历时34天,把原来长1050米、宽4米的江堤,改造成宽12米的平坦大道,改变了以往交通拥挤、事故时有发生的状况。
  1985年2月,陆军第85师承担了福(州)马(尾)一级公路下院至上坂段的扩建施工任务。这个地段位于鼓山南麓,长5.7公里,是整个工程中地形地质最复杂的地段。他们住在简易工棚里,在缺少技术人员和先进设备,又无施工经验的情况下,边学边干。下半年部队精简整编,原来一个师的任务全部落在步兵第253团身上,而且完成期限不变。全团指战员团结一致,奋力拼搏。风钻手一个班次要打三四十个炮眼;排碴分队的战士,每人每天平均要搬20多吨重的石块装车外运;被大家誉为“我们的总工程师”的副团长侯开健,家就在福州,但连续三个春节都是在工地上度过的;4连指导员贺志勇,在施工中被拖拉机皮带绞断两个指头,他忍着钻心的疼痛,继续组织施工;战士刘长华、李再强在施工中被坠石夺去了年轻的生命。经过两年多奋战,打通4条总长3188米的隧道,建成立交桥2座、桥涵18座,完成了一级公路5.7公里,挖填土石总量64万立方米。整个工程于1987年7月完工。中央军委给该团记集体一等功,福州市人民政府为部队在隧道口树碑铭文,并建造塑像,以作永久纪念。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

《福建省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撰写。既体现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的统一,又体现时代的特色和地方特色。把握重点,注重创新,既客观地记述福建的武装斗争和军事工作历史,又着重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福建军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建立的军事方面的光辉业绩。同时,实事求是地反映历史发展中的支流与曲折,以利总结历史经验。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