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1599
颗粒名称: 综述
分类号: E22
页数: 2
页码: 373-374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中国国民党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大力协助下兴办的,其政治工作主要是当时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建立起来的,综述的情况。
关键词: 福建省 政治工作 综述

内容

中国军队的政治工作始建于1924年创办的黄埔军校。该校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中国国民党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大力协助下兴办的,其政治工作主要是当时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建立起来的。在北伐战争中,国民革命军的党代表和政治部主任大多由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担任,他们积极培训政治工作骨干,组织政治宣传队,向士兵和民众宣传革命政策,进行战场鼓动,对北伐战争前期的胜利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国共合作破裂后,国民党军队虽仍保留政治工作制度,但其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当时福建的国民党军队,均设有党部(特派员)、政治部(政工处、政训室)等机构,其任务是歪曲宣传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向官兵灌输“忠于党国、忠于领袖”的奴隶思想,诬蔑共产主义,诽谤共产党和红军,为“围剿”红军和杀害共产党人与革命群众制造反革命舆论;并在军队内部实行特务统治,排除异已,防范“异党活动”和逃亡。抗日战争时期,曾向军内外进行抗日救国的宣传,并组织士兵识字和开展文娱体育活动,起过一些积极的作用。国民党发动反革命内战后,其政治工作则完全成了反共反人民的工具。到了后期,国民党军节节败退,军心涣散,军内盛行打骂刑罚,其政治说教和反共宣传被基层官兵称为“卖狗皮膏药”、“吹牛皮”,政工干部被视为特务,其所谓的政治工作只能起反动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继承了黄埔军校、北伐战争前期政治工作的传统,并在革命战争中不断发展、丰富,形成了一整套新型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方针、原则和方法。它是人民解放军生存发展的生命线和具有无限战斗力的重要因素。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福建各革命根据地的工农红军一开始就置于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之下,成为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1929年12月,红四军在上杭古田召开第九次党代表大会,总结红军的建军经验,通过《关于纠正党内错误思想的决议》,为人民军队的政治工作奠定了基础,是建党建军的伟大纲领。按照《决议》精神,红四军政治部颁发了各级(军政治部、纵队政治部、支队政治委员、大队政治委员)政治工作纲领,规定了各级政治工作人员的任务和职责。福建各红军、游击队认真贯彻《决议》精神,加强政治工作建设和宣传、组织群众。红四军第4纵队写了贯彻古田会议的总结。1932年9月,福建军区随营学校编写了《政治工作与政治部》教材。此外,还认真贯彻东南作战军政治部编写的《紧急情况中政治工作方式》等,进一步广泛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建立地方政权,巩固和扩大了革命根据地。红军东路军攻打漳州时,毛泽东亲自向部队作了动员,讲清攻打漳州的意义和城市政策,因而红军入城后商店照常营业,市面秩序井然,扩大了共产党和红军的政治影响。主力红军长征后,福建的红军游击队,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坚持了必要的政治教育。中共闽赣省委书记黄道亲自给闽北红军游击队讲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阐明共产主义必然要代替资本主义的道理,坚定指战员的革命信念。1936年4月1日,闽西南军政委员会颁布《关于争取白军工作的指示》,以加强瓦解敌军工作。各根据地的红军游击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强大敌人的反复“会剿”、“围剿”、“清剿”中,紧密地依靠人民群众,保存和发展了革命力量。抗日战争爆发后,各根据地的红军游击队及时进行形势任务和党的抗日方针、政策教育,积极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并主动向国民党地方当局提出合作抗日的主张,改变一些不利于抗日的做法,争取各界人士参加抗日统一战线。解放战争时期,福建的革命武装积极开展游击战争,配合全国的解放战争。各地的游击队除及时宣传解放战争的胜利,鼓舞士气外,针对队伍发展较快的情况,着重进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建军宗旨和严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关心群众利益的教育。闽北游击队连以上单位均组织了工作队,每打下一个地方,就开仓济贫,实行减租减息,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得到了群众的拥护和支持。福建的革命武装斗争,之所以能够坚持20余年,直至全省解放,最根本的原因是有一支由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的人民军队,这支军队有坚强的政治工作,纪律严明,官兵一致,军民一致,自觉为人民利益而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驻闽部队的政治工作,继承了革命战争时期红军的优良传统,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新的发展。福建面对台澎金马,又是侨区,部队长期处于战备状态,随时准备解放沿海国民党军占领的岛屿,从组织上、思想上、作风上、训练上都要适应这一要求,驻闽部队各级党委加强了党的建设,坚持党委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充分发挥党委核心领导作用与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长期坚持把战备思想教育摆在重要的位置,保持部队高昂的士气,常备不懈.有备无患;经常不断开展反对“和平演变”、反敌“心战”的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反腐蚀斗争的能力;50年代初的文化大进军,把文化教育摆在战略的地位上,至70年代曾三次掀起学习文化的热潮,使指战员的文化水平有很大提高;前线部队业余文化生活活跃,.荷戈顾曲,战士业余演出队数次进京汇报演出,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与赞许。同时,福建驻军发扬了我军既是战斗队又是工作队的优良传统,从解放初期的帮助地方建设政权以至建党,到以后抢险救灾,支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都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虽然在“文化大革命”前后,受林彪反革命集团鼓吹“突出政治”的影响,将政治强调到不适当的地步,以及后来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有些单位一度产生忽视政治思想工作的倾向,但是,一旦中央纠正了错误,各级领导和政工干部迅速跟上,拨乱反正,教育部队尽快转到正确路线上来,使政治工作始终保持坚定正确的方向。从而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保证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保证了守卫海防和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

《福建省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撰写。既体现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的统一,又体现时代的特色和地方特色。把握重点,注重创新,既客观地记述福建的武装斗争和军事工作历史,又着重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福建军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建立的军事方面的光辉业绩。同时,实事求是地反映历史发展中的支流与曲折,以利总结历史经验。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