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专题训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1587
颗粒名称: 第二节 专题训练
分类号: G812.43
页数: 1
页码: 360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1960年后,国民党军空军启用较先进的RF101型超音速侦察机,在较长时间内采取低空隐蔽出航、速进速出的方法,专题训练的情况。
关键词: 福建省 专题 训练

内容

1960年后,国民党军空军启用较先进的RF101型超音速侦察机,在较长时间内采取低空隐蔽出航、速进速出的方法,对福建沿海地区进行侦察活动,其时速比驻闽空军飞机大300~400公里。针对这种情况,福州军区空军机关组成了专责班子。各轮战部队挑选精干飞行员6~8名、性能优良的飞机4~6架,组成“尖刀”作战分队。地面指挥所的领航员、雷达操纵员也以技术尖子组成“1号班”,与“尖刀”分队配套训练。这些专责分队(班子),针对RF-101型飞机的特点及其侦察活动规律,研究编写了负速度和等速度条件下截击方法的7个练习科目,进行艰苦的训练。在战术上探索了斜对头进入攻击,实施拦阻射击的一套新战法(①即飞行员在双方飞机相对时速近3000公里,与对方飞机斜对头成120度至150度进入,发现目标后仅20秒钟左右,就与对方飞机相交在一点的条件下进行作战的战法。)。经过反复的演练和实战的磨炼,飞行员们终于掌握了“起飞快、发现早、靠得上、瞄得快、打得准”的一套快速勇猛的过硬功夫。1967年1月13日反侦察作战,航空兵第70大队飞行员胡寿根驾驶歼-6飞机,运用斜对头拦阻射击的战法,在漳州地区上空一举击落国民党军F-104G型飞机1架,创造了在负速度差条件下,实行大角度攻击,击落敌机的先例。
  1974年后,国民党空军的战斗机逐步换装为性能较好的F-5E型飞机。驻闽空军为了研讨对付F-5E型飞机的作战对策,提出建设和训练“蓝军”分队的措施。目的是通过这个专门分队扮演“假设敌”,为部队进行对抗训练提供一个近似实战的空中对手。1983年,福州军区空军首先在轮战航空兵第145团进行试点。该团挑选技术好、战术意识强、反应灵活的飞行员6~8名,组成了模拟F-5E的“蓝军”小分队。他们在详细分析了F-5E的战术技术性能后,编写了模拟F-5E战术动作的练习课题,然后通过试飞论证,逐步完善了一套比较符合实际的战术动作。在逼真模拟对手的基础上,再组织作战分队开展对抗空战的训练。训练中又着重从模拟的逼真性、对抗的有效性、战术的实用性和战法研究的超前性上进行分析评估,力求不断提高,有所突破。这样的战术训练,推动了训练改革,也促进了战备工作。以往的对抗空战训练,只限于同型机之间进行,不可能充分发挥歼6飞机的战术技术性能,而且存在只有理论研究,不能实践检验的缺点。通过作战分队与“蓝军”分队的较量,检验和不断修改与完善了歼6飞机打F-5E飞机的战术和方法。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

《福建省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撰写。既体现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的统一,又体现时代的特色和地方特色。把握重点,注重创新,既客观地记述福建的武装斗争和军事工作历史,又着重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福建军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建立的军事方面的光辉业绩。同时,实事求是地反映历史发展中的支流与曲折,以利总结历史经验。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