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建(宁)黎(川)泰(宁)战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1460
颗粒名称: 五、建(宁)黎(川)泰(宁)战役
分类号: E289.57
页数: 2
页码: 200-201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32年秋,当国民党军对湘鄂西、鄂豫皖两苏区的第四次“围剿”基本结束,对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围剿”尚未准备就绪之际,闽西、赣东北苏区红军根据中共临时中央的意图,积极主动出击,配合中央红军作战,以破坏敌人的“围剿”准备。
关键词: 建黎泰战役 土地革命

内容

1932年秋,当国民党军对湘鄂西、鄂豫皖两苏区的第四次“围剿”基本结束,对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围剿”尚未准备就绪之际,闽西、赣东北苏区红军根据中共临时中央的意图,积极主动出击,配合中央红军作战,以破坏敌人的“围剿”准备。7月,中共闽粤赣省委将红12军部署在杭、永、岩地区,以对付国民党军第19路军和粤军的可能进攻;同时,令闽西红军独立第7师北进,先后攻占宁化、清流等地,扩大了闽西根据地。9月,红10军在赣东北省委书记方志敏和军长周建屏、政委聂鸿钧的率领下,挺进闽北,在闽北红军独立团的配合下,连战崇安赤石、星村,继而攻克浦城县城,歼灭国民党军约3个团,巩固和扩大了闽北根据地,打通了赣东北与闽北两苏区的联系。
  中央红军在取得乐安、宜黄进攻战役胜利之后,根据闽赣边境之建宁、黎川、泰宁、邵武、光泽等广大地区仅有国民党军新编第4旅和第24师1个团兵力,是中央苏区周围国民党军的薄弱方向的情况,决定出敌不意发动建黎泰战役,“赤化所在地域,及征集红军所需资材,以利于此后的战役”(①1932年10月14日《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战役计划》,转引自中共福建省委党校主编《福建革命史》(上)第393页。)。10月16日,红一方面军在苏区中央局书记兼总政委周恩来、总司令朱德的率领下,由江西广昌一带东进。其进攻部署是:以红22军为右路,取道建宁之均口,北击泰宁;以红1军团为中路,正面突击建宁;以红3军团为左路,向东北进攻,夺占黎川;以红5军团为总预备队,策应红1军团和红22军行动。18日,红3军团攻占黎川,守军第24师1个团向南城败逃;红1军团攻克建宁,击溃新编第4旅1个团。19日,红22军攻下泰宁,歼灭新编第4旅1个团。随后,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进驻建宁;红22军乘胜向北发展,连克邵武、光泽,新编第4旅余部东逃;红1、3军团和红5军团13军于南丰以东击溃国民党援军第8师2个团。11月中旬,红一方面军主力从黎川、邵武、光泽继续北进,接着举行金溪、资溪战役。
  建黎泰战役和随后进行的金溪、资溪战役,恢复和发展了建黎泰苏区,打通了中央苏区与赣东北、闽北苏区的联系,为第四次反“围剿”创造了有利条件。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

《福建省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撰写。既体现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的统一,又体现时代的特色和地方特色。把握重点,注重创新,既客观地记述福建的武装斗争和军事工作历史,又着重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福建军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建立的军事方面的光辉业绩。同时,实事求是地反映历史发展中的支流与曲折,以利总结历史经验。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