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中法马尾海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1437
颗粒名称: 六、中法马尾海战
分类号: E289.57
页数: 4
页码: 176-179
摘要: 本文记述了清代时期中法马尾海战的记事,马尾又称马江,位于福州东南,是闽江下游的天然良港。清朝最早建立的第一支海军福建水师和创建于同治五年(1866年)的福州造船厂,均在此港。马尾港区处于闽江两分流一台江、乌龙江会合处,港阔水深,可泊大型舰船。水路距福州16.4公里,距闽江口26.6公里。闽江口附近,岛屿棋布,沙礁纵横,长门江面两山交锁,有“五虎把门,双龟守户”之称;溯流而上直至港区,航道狭窄,两岸峰峦夹峙,炮台林立,形势十分险峻。
关键词: 中法马尾海战 清代 战事

内容

马尾又称马江,位于福州东南,是闽江下游的天然良港。清朝最早建立的第一支海军福建水师和创建于同治五年(1866年)的福州造船厂,均在此港。马尾港区处于闽江两分流一台江、乌龙江会合处,港阔水深,可泊大型舰船。水路距福州16.4公里,距闽江口26.6公里。闽江口附近,岛屿棋布,沙礁纵横,长门江面两山交锁,有“五虎把门,双龟守户”之称;溯流而上直至港区,航道狭窄,两岸峰峦夹峙,炮台林立,形势十分险峻。
  光绪九年(1883)十一月,侵越法军向驻守越南北部山西的清军进攻,挑起中法战争。十年闰五月,法军袭击驻在谅山的清军,制造“北黎事变”,借此要求中国立即从北圻(越南北部)撤军,并索取巨额赔款。清政府一面下令撤回北圻清军,一面命令两江总督曾国荃与法使巴德诺在上海谈判。法国侵略者在同清政府的谈判的同时,即命海军远东舰队司令孤拔率领所属舰只从南海北上,企图占领中国沿海港口,踞地为质,索取赔款。清廷虽令沿海各省将军、督抚“密饬各军,严阵以待”,但又采取“倘有法军前来按兵不动,我亦静以待之”,(③《军机处电寄各省将军督抚谕旨》,见《清光绪朝中法交涉史料》卷十九。)的消极防御方针。
  当时负责福建军事指挥的要员有钦差会办福建海疆事宜大臣张佩纶、闽浙总督何璟、福建巡抚张兆栋、福建船政大臣何如璋、福州将军穆图善。他们秉承清廷“不可衅自我开”的旨意,对法舰入侵不敢阻止。闰五月二十一日,法舰以“游历”为名,要求进入闽江口。次日,何璟允许其开进两艘,停泊罗星塔附近。二十三日,又允许孤拔率旗舰“窝尔达”号等两艘开到马尾,并给予款待,妄想借此缓和局势。此后,法舰在马尾港或五六艘,或七八艘,出入无阻。它们与中国军舰首尾相接,日夜监视福建水师行动,前后达月余之久。其间,法远东舰队副司令利士比曾于六月十五日率部分舰只进攻基隆,被台湾军民击败后,法舰仍然自由进出马尾港,未遭任何阻挡。
  对法国侵略者的战争挑衅,闽江两岸军民义愤填膺,纷纷请缨杀敌。法舰首次人口当天,福州人民就涌向仓前山外国使馆区游行示威,抗议法舰入侵,并向总督、巡抚提出“堵塞海口”、“关门打狗”等主张,未被采纳。法军进犯基隆后,有人根据国际法有关规定,(④当时国际公法规定,人口军舰不得超过两艘,停泊时间不能超过两周,否则主权国可以向其开战。)要求先发制人,又遭拒绝。闽侯尚干乡农民则集合到福州向何璟递交“万民书”,献计请战,并表示 愿意“自备干粮武器”上前线杀敌,“要是官家害怕,不敢抵抗,那抗法的事,我们愿意承担 下来”(①林世芬《尚干乡万人请战》,《福建日报》1961年5月21日第3版。)。何璟却以“军法论处”恫吓他们,不允许人民“乱动”。回程中群众又到马尾向张佩 纶请战,才允许其挑选300余名熟悉水性的壮士,由武举人林培基带领,进驻海潮寺、朏头 一带备战。闽侯、福州、连江各地民众也纷纷举办团练,训练乡兵,准备痛击侵略者。福建 水师官兵和闽江两岸炮手、陆勇始终“枕戈待旦”,严阵以待,随时准备以身殉国。陆军千总 张德胜上书请战,他指出“彼已开衅(指进攻基隆),势难中止,若不先发制人,恐为彼所 乘”(②欧阳昱《见闻琐录》后集二。)。水师下层官兵见中国舰船“一字”排列,紧靠敌舰,倘法舰突然开炮,势必全军覆没, 建议调整部署,“疏密相间,首尾数里,万一前船有失,后船亦可接战”(③唐景崧《请缨日记》卷五。)。福建军事当局对此 无动于衷,反而严令官兵“不准先行开炮,违者虽胜亦斩” (④唐景崧《请缨日记》卷五。)。
  孤拔于基隆战败后,即将舰队主力集中于马尾,泊于罗星塔以南、以东江面;少数舰只 泊于马祖澳,控制闽江口,完成了作战部署。在马尾的法舰编成两个梯队:前梯队由轻巡洋 舰“窝尔达”号,炮舰“益士弼”、“蝮蛇”、“犲狼”(一说“野猫”)号和45、46号鱼雷艇编 成;后梯队由巡洋舰“杜居土路因”号和炮舰“维拉”(一说“费勒斯”)、“德斯丹”号编成。 加上临战前赶来的装甲巡洋舰“凯旋”号,共10艘,总排水量近1.5万吨,火炮72门(一 说77门),船员1790人(一说1830人)。
  福建水师军舰原驻港的仅有轻巡洋舰“扬武”号和炮舰“福胜”、“建胜”号3艘,后从 本省各港口调回炮舰“振威”、“伏波”、“艺新”、“福星”号,从广东调回炮舰“飞云”、“济 安”号。在厂待修的台北武装船“永保”、“琛航”号也驶离船槽备战,共11艘。其中除“福胜”、“建胜”号为铁壳外,其余均为木壳船。总排水量约为6500吨,火炮44门(一说45门)。船员1200余人。其中8艘泊于罗星塔以西,法舰上游;3艘泊于罗星塔东南,分别与法舰前、后梯队对峙。另有水师营旧式兵船、武装渔船各20余艘,散泊于港区沿岸。江防陆军至临战前增至20余营,并有大量自动参加战备的群众武装。其中11个营扼守马尾船厂和附近江岸,11个营驻守琯头到长门各要点,民壮近2000人协守闽安至琯头两岸。从马尾至闽江口有新旧炮台10余处,仅马尾附近就有7处,共有岸炮30余门。何璟、张兆栋留守福州,张佩纶、何如璋住马尾负责指挥附近水陆各军,穆图善坐镇长门,控制闽江口。由于清廷和战不定,缺乏周密有效的作战准备,加上装备陈旧,弹药不足,虽然总兵力大于法军,而战斗力却很弱。
  六月二十七日,清政府见和谈无望,遂撤回上海谈判代表,令沿海各省极力筹防,严行戒备。但对马尾方面,仅指示“法舰在内者应设法阻其出口,其未进口者不准再人”(⑤《军机处寄福州将军穆图善电旨》,见《中法战争》(五)第503页。),并未解除不得主动出击的禁令。
  七月初一日,法国驻北京代办谢满禄以基隆事件为借口,下旗离京。初二日,法海军部电令孤拔消灭福建水师。当晚8时,孤拔召开作战会议,决定于次日下午2时,利用退潮船体转向的有利时机开战。当时在港法舰从吨位、防护能力、重炮数量、兵员素质上均占明显优势,而且“在退潮时方攻击”(①(法)罗亚尔《中法海战》,见《中法战争》(三),第549页。),使大部中国军舰舰尾(火力最弱部位)置于法舰舰首主炮之前,这对福建海军极为不利。
  七月初三日(8月23日)8时,法国驻福州副领事白藻太将开战时间通知各国驻福州领事馆。闽浙总督何璟于“午刻接法领事照会”(②《闽浙总督何璟等来电》,见《中法战争》(五),第512页。按:法何时宣战,战书交给何人,各种资料说法不一。据郑师渠《甲申马尾之役法国宣战史实辩误》一文考证,以何璟于初三日给总署的电报为是。因孤拔系借宣战之名,行偷袭之实,不可能过早将战书交给中方。),才知当日开战,立即向马尾、长门打电话,“长门线断不得达,马尾未接电音,而法人已先开炮”(③《会奏闽省接仗情形摺》,张佩纶《涧于集、奏议》卷三第58页。)。当日下午1时56分,孤拔指挥在港所有法舰对近在咫尺、毫无准备的中国军舰突然开火。福建水师舰只来不及起锚就被敌舰第一排炮弹击沉两艘(“琛航”和“永保”号),重创多艘。清军官兵在敌人密集炮火下,断锚转舵,浴血还击。
  福建水师旗舰“扬武”号用舰尾炮准确地还击在它下游的法军旗舰“窝尔达”号,首发命中舰桥,击毙其引水和5名水手,孤拔差一点丧命。此时法军46号鱼雷艇冲过来发射鱼雷,“扬武”号中雷下沉。该鱼雷艇也被清军岸炮击毁。“扬武”号即将下沉时,舰上官兵继续坚守岗位,战斗到该舰沉没。炮舰“福星”号离法舰最近,一开始就受了重伤。但它立即断锚转向,冲向敌阵,瞄准“窝尔达”号猛烈射击,连续命中,并击退了45号敌鱼雷艇的进攻。孤拔遂指挥3艘法舰围攻“福星”号,该舰管驾陈英在舰身多处中弹、人员伤亡过半的情况下,登高传呼“以死报国,有进无退”(④陈培锟《甲申抗法战役记略》,见《福州文史资料选辑》第三辑第4页。),舰上官兵高喊着杀敌声开足马力冲向法军旗舰,吓得“窝尔达”号急忙后退。不幸“福星”号火药舱中弹爆炸,官兵壮烈牺牲。受伤的“福胜”、“建胜”号也奋力抵抗,直至沉没。附近的“伏波”、“艺新”号受伤后突围西驶,搁浅林浦,丧失了战斗力。
  在罗星塔下游的“振威”、“飞云”、“济安”号遭到袭击后拼死奋战。“振威”号受到法巡洋舰“凯旋”号等攻击,船身中弹累累,管驾许寿山带伤指挥还击,并下令全速向“凯旋”号冲去,决心与敌舰同归于尽。“振威”号半途又遭侧面法舰重炮轰击,官兵在烈火浓烟中仍奋战不止,在被敌鱼雷击中沉没前一瞬间,还发射了最后一颗炮弹,击伤一法舰舰长和两名士兵。“飞云”、“济安”号在“振威”号沉没后继续抵抗到底。“飞云”号督带高腾云一条腿被炸断,忍着剧痛扶着望台栏杆指挥战斗,被一颗炮弹掀落江中,英勇殉国。由于两舰均为木壳,中弹后起火,先后在烈火燃烧中下沉。
  江面战斗仅约半个小时,福建水师11艘舰9艘沉没,2艘重搁浅,尚存官兵攀援碎木板、断桅杆沉浮江中。惨无人道的法国侵略军又向漂浮于江面、已经丧失抵抗能力的中国官兵射击,江水顿时染成了红色。
  下午2时30分以后,法国舰队主力转攻马尾造船厂和附近炮台,一部兵力继续炮击周围水域的水师旧兵船和武装渔船。清军在失去指挥情况下,各炮台自行还击。下午4时55分,炮战停止,法舰仍泊罗星塔附近。人夜,沿江军民自动驾驶炮船、渔船、盐船、火攻船,携带土炮、火炮、漂雷、放火器等,从四面八方不断逼近袭击法舰,使法舰整夜不得安宁,多次转移船位。初四日,法舰派出十余艘小艇驶入附近港叉搜索,见船就投弹炸毁。或纵火焚烧。法舰3艘再次炮击船厂,刚建成在厂的一艘巡洋舰也被炸毁。游戈在闽江口的两艘法舰也向长门、金牌炮击。林浦、魁岐数千群众听到炮声,自动移石填江,阻断法舰进福州的水路。
  初五日,法装甲舰“拉加利桑尼亚”号从台湾驶至闽江口,炮击金牌等地。金牌炮台守军猛烈还击,击伤该舰,击毙4名侵略者。港内法军在炮火掩护下登陆罗星塔,劫走克虏伯炮3门。午后,法舰沿江而下,攻击田螺炮台。孤拔乘“杜居土路因”号经长门驶出闽江口,被岸炮“缺咀将军”(①它是闽中要塞礼台4门210毫米岸炮中的1门,因炮口有点缺,马尾战役中仅发一炮即命中孤拔座舰,被誉为“缺咀将军”。)击中驾驶台,孤拔受伤(一说被击毙),多人被击毙。
  初六日,法军陆战队登岸炸毁田螺炮台,法舰直下闽安,炮击南、北岸炮台。击毁炮台后,一支法军窜入闽安镇抢劫,杀人放火。乡民陈明良率民众与敌激战,受伤被俘,不屈牺牲。当地群众纷纷集结还击,守将张世兴乘机夺回炮台,击退敌人。次日,法舰集中8艘,由琯头江面向长门、金牌炮台攻击。由于岸炮固定向外,无法向内还击,陆勇用轻武器回击。初八日,法舰开至长门掩护陆战队登陆。初九日下午,长门、金牌炮台被炸毁。在守军和群众武装还击下,法军全部舰只于初十日撤离闽江口,马尾战役结束。
  此役,法军被击沉鱼雷艇1艘,伤军舰3艘(一说伤5艘),伤亡200余人。(②法军伤亡数说法不一。有的说伤亡30余人,也有说50余人,似指初三日江面战斗而言,未含以后数日的战斗伤亡数。)清军被击沉军舰7艘、武装商船2艘,伤军舰2艘;所有兵船、炮船、鱼杆雷艇悉被破坏;阵亡官兵、民勇有名者796人,(③清军牺牲人数按昭忠祠开列名单为796人,实际可能大于此数。)伤数百人。清政府艰辛创建的船厂、学校、基地设施和防御工事均遭到严重破坏。
  马江之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义愤。清政府被迫于七月初六日向法国宣战。
  战后,清廷将临阵脱逃的张成斩首。张佩纶、何璟、张兆栋、何如璋被革职。为表彰在这次抗法战役中英勇献身的将士,在马尾马限山下建立了昭忠祠。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

《福建省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撰写。既体现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的统一,又体现时代的特色和地方特色。把握重点,注重创新,既客观地记述福建的武装斗争和军事工作历史,又着重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福建军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建立的军事方面的光辉业绩。同时,实事求是地反映历史发展中的支流与曲折,以利总结历史经验。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