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陈文帝征讨陈宝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1408
颗粒名称: 四、陈文帝征讨陈宝应
分类号: E289.57
页数: 2
页码: 116-117
摘要: 本文记述了陈文帝征讨陈宝应的重要战事,陈宝应晋安侯官(今福州)人,“性反复,多变诈”他的父亲陈羽是闽中雄豪。南朝梁代,晋安人多次暴动,屡次杀死郡太守。陈羽往往先参与其事.随后又引官兵进行镇压,一郡的兵权就逐渐落到他的手中。梁末侯景之乱时,陈羽把晋安太守肖云逼走,梁元帝遂任命他为晋安太守。陈羽年老,只管政务,由宝应管军务。当时江浙一带发生大饥荒,陈宝应乘机由海上劫掠临安、永嘉、会稽、余姚、诸暨各郡县,并运粮到灾区换取玉帛子女,以扩张势力。
关键词: 陈文帝 征讨 陈宝应

内容

陈宝应晋安侯官(今福州)人,“性反复,多变诈”(⑥《陈书》卷三十五《陈宝应传》。)。他的父亲陈羽是闽中雄豪。南朝梁代,晋安人多次暴动,屡次杀死郡太守。陈羽往往先参与其事.随后又引官兵进行镇压,一郡的兵权就逐渐落到他的手中。梁末侯景之乱时,陈羽把晋安太守肖云逼走,梁元帝遂任命他为晋安太守。陈羽年老,只管政务,由宝应管军务。当时江浙一带发生大饥荒,.陈宝应乘机由海上劫掠临安、永嘉、会稽、余姚、诸暨各郡县,并运粮到灾区换取玉帛子女,以扩张势力。绍泰元年(555),陈羽请求把郡守让给儿子,梁敬帝便授予陈宝应壮武将军、晋安太守。
  永定元年(557),陈霸先废梁自立,是为陈武帝。陈朝初立,北有肖梁残余势力联合北齐反陈,南有地方豪强割地称雄。当时,周迪在临川(今江西抚州),留异在东阳(今浙江金华)、陈宝应在建晋(今福建),“共相连结”(①《陈书》卷二十一《肖乾传》。)。陈王朝首先要对付王琳和北齐的联合进攻,对割据势力不得不采取绥抚政策,暂求相安。于是特命给事黄门侍郎肖乾招抚闽中,并设闽州(州治在今福州,辖建安、晋安、南安三郡),以陈宝应为闽州刺史。同时加封江州刺史周迪为平南将军。晋升留异为缙州刺史,仍领东阳太守,还把丰安公主嫁给他的儿子贞臣。周、留、陈虽表面臣服于陈,实际上心怀两端。陈朝命留异为南徐州(治所在今江苏镇江)刺史,留异“迁延不就”,并与王琳“潜通使往来”。(②袁枢《通鉴纪事本末》卷二十四《周陈之乱》。)征调周迪出镇湓城(一作盆口),周迪也观望不至,暗中与留异勾结。陈宝应娶留异之女为妻,积极支持留异、周迪抗陈,并把陈朝任命的建安太守肖乾逼走。
  天嘉二年(561),陈文帝打败王琳以后,即着手消除地方割据势力。当年十二月,命司空侯安都督军进讨东阳。天嘉三年三月,安都于桃枝岭击败留异,留异父子逃奔晋安依附陈宝应。同月又命吴明彻为江州刺史,督军进击临川。天嘉四年正月,周迪战败,率残部入闽,投靠陈宝应。陈宝应先是出兵救援留异,这时又以兵、粮支援周迪,要周迪向临川反攻。当年九月,周迪带领余部和闽中援兵西出东兴岭(今光泽以西),得到东兴、南城诸县旧部的响应,一时声势复振。十一月被陈护军将军章昭达击溃,逃窜于山林之中。
  天嘉四年十二月,陈文帝乘势出动大军征讨闽中。陆路由章昭达统率缇骑五千、组甲二万,随行的有十位牧守、二位将军,由杉关(今光泽西)人邵武;水路由信威将军余孝顷督率会稽、东阳、临海、永嘉诸军,号称羽林二万,随行的有八位将军,由海道取晋安。陈宝应集中主力于建安(今建瓯)湖漈,依山临水设置栅栏,以阻击陈军。天嘉五年章昭达进抵建安,与陈宝应接战失利,遂占据上游,命军士伐木并带枝叶,以绳索连结为筏(③《陈书•章昭达传》、《南史•章昭达传》均称筏。《南史•陈宝应传》则称为簰。),夹于两岸。宝应屡次挑战,昭达始终按兵不动。待到连日大雨,溪洪暴涨,昭达即放筏冲破宝应水栅,继以步兵从岸上攻击。这时余孝顷从晋安登陆后赶到,两军前后夹击,宝应兵败南逃。章昭达率军乘胜追击,十一月十一日于莆口(今莆田)擒获宝应父子及留异等二十余人,送建康(今南京)斩首。天嘉六年,周迪也在临川被捕。闽浙赣的割据局面终告结束。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

《福建省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撰写。既体现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的统一,又体现时代的特色和地方特色。把握重点,注重创新,既客观地记述福建的武装斗争和军事工作历史,又着重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福建军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建立的军事方面的光辉业绩。同时,实事求是地反映历史发展中的支流与曲折,以利总结历史经验。

阅读

相关人物

陈文帝
相关人物
陈宝应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