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汉武帝平闽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1405
颗粒名称: 一、汉武帝平闽越
分类号: E289.57
页数: 3
页码: 113-115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商、周时期至元封元年汉武帝平闽越的记事。
关键词: 汉武帝 福建 闽越

内容

商、周时期(前1600至前256),在今福建及其邻接的浙江南部、江西东北部、广东东部地区,散居着与华夏民族殊异的各种部族,史称“七闽”。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前221),七闽之地曾先后为长江流域的吴、越、楚等诸侯强国的势力范围。战国中期,楚灭越后,越王族子孙流散于东南沿海各地,与当地土著部族融合,建立许多王国或君国。越王勾践的后代无诸、摇,即在七闽之地称王,建立政权。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秦统一中国,将全国划分为三十六郡,随即派兵南下平百越,“乃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一军塞镡城(今湖南靖县境)之岭,一军守九嶷(今湖南江华境)之塞,一军处番禺(今广州)之都,一军守南野(今江西南康境)之界,一军结余干(今江西余干境)之水,三年不解甲弛弩”(①刘安《淮南子•人间训》。)。无诸等战败,皆被废为君长。秦遂以其地为闽中郡(②秦设闽中郡的具体时间无可考。但知《史记》卷一百十四《东越列传》称:“秦已并天下,(无诸、摇)皆废为君长,以其地为闽中郡”。《史记》又称“(闽中)自秦时弃弗属”。史籍中也未见秦派守尉令长到闽中任职。《汉书》卷六十四上《严助传》载淮南王刘安给汉武帝的上书中也称“(闽)越方外之地,〓发文身之民也”。录以备考。)。秦二世元年(前209),陈胜、吴广领导大规模农民起义,旧诸侯乘机纷纷起兵反秦。无诸、摇等也率闽中兵随鄱阳令吴芮北上,与诸侯共灭秦,后又助汉伐楚,为汉统一中国做出了贡献。为此,汉高祖五年(前202),刘邦重立无诸为闽越王,建都于冶(今福州),统治原闽中郡地区。十二年(前195),汉又立南武侯织为南海王,其领土为今之闽西南、粤东、赣南地区。汉惠帝三年(前192),汉廷以闽君摇“功多,其民便附”(③《史记》卷一百十四《东越列传》。),复立摇为东海王,建都东瓯(今温州),领地为今之浙南、闽东北地区。这样,原闽中地区同时存在着三个王国。
  闽越国重建后,国势日渐强盛,在今福州、邵武、建阳、崇安、浦城均建有城邑,其“甲卒不下数十万”(①《汉书》卷六十四上《严助传》。),并多次侵扰邻国和汉的边郡。邻近汉的诸侯王便与闽越勾结,在汉有罪的官民也往往逃到闽越避难。汉文帝初年,南海王反汉,汉淮南王刘长派楼船军讨伐,南海“以其军降,处之上淦(今江西清江境)”(②《汉书》卷六十四上《严助传》。),南海之地遂归闽越所有。汉景帝三年(前154),以吴王濞为首的七王叛乱,不久失败,吴王逃到东瓯,汉收买东瓯将其诱杀。“吴王子子驹亡走闽越,怨东瓯杀其父,常劝闽越击东瓯”(③《史记》卷一百十四《东越列传》。)。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闽越举兵围东瓯,东瓯向汉廷告急。年青的汉武帝不顾贵戚大臣太尉田盼的反对,毅然派中大夫严助征调会稽郡(治所在今苏州)的水师南救东瓯。汉兵未到,闽越已撤兵退回,严助也没追击。东瓯畏闽越之强,“请举国徙中国”(④《史记》卷一百十四《东越列传》。)。汉即将东瓯之众四万余人,迁徙到江淮之间的庐江郡境内。东瓯地虚,不久也为闽越占有。
  建元六年(前135)八月,闽越王郢举兵从冶南进犯南越(今两广大部地区)边邑。“南越守天子约,不敢擅发兵击”(⑤《史记》卷一百十四《东越列传》。),上书报告汉廷。武帝即命大行王恢出豫章(今南昌)、大农韩安国出会稽(今苏州),分率两路大军征讨闽越。淮南王刘安上书谏阻。武帝认为闽越“数举兵侵陵百越,并兼邻国,以其暴疆阴计奇策,入燔寻阳楼船,欲招会稽之地,以践勾践之迹”(⑥《汉书》卷六十四上《严助传》。),若不以武力给予震慑,“则会稽、豫章必有长患”(⑦《汉书》卷六十四上《严助传》。)。故对刘安上书未予理睬。闽越王得知汉军临境,即派兵扼守险隘抗汉。其弟余善唯恐抗汉会招致灭国,遂与宗族和相计议,杀了闽越王,送郢头给王恢,请求免战。武帝即命王、韩二将退兵,封未参与郢谋乱的无诸孙繇君丑为越繇王。但余善“威行于国,国民多属”(⑧《史记》卷一百十四《东越列传》。),便擅自称王,繇王无法制驭。武帝虽知余善曾与郢同谋反汉,不愿为此再次兴兵,于是又封余善为东越王,“与越繇王并处”(⑨《史记》卷一百十四《东越列传》。)。
  元鼎五年(前112),南越相吕嘉反汉,武帝兴兵征讨。东越王余善自请率八千兵从楼船将军杨仆进讨南越。余善率师到揭阳(今潮汕地区),借口风浪大,停止不前,暗地里却派人与南越勾结,至汉军攻破番禺,仍不去与杨仆会师。汉军灭南越后,杨仆上书建议乘势引军进攻东越。武帝认为士卒劳倦,令暂屯兵豫章梅岭(今江西宁都境)待命。此时,中大夫朱买臣献策说:“故东越王居保泉山,一人守险,千人不得上。今闻东越王更徙处南行,去泉山五百里,居大泽中,今发兵浮海,直指泉山,陈舟列兵,席卷南行,可破灭也”((10)《汉书》卷六十四上《朱买臣传》。)。武帝委任朱为会稽太守,“治楼船,备粮食、水战具”((11)《汉书》卷六十四上《朱买臣传》。),待诏随军出征东越。六年(前111)秋,余善得知杨仆上书请伐东越,汉军已屯驻边境,便起兵反汉。他一面派兵扼守险要通道;一面主动出击,任命驺力等为吞汉将军、徇北将军,分路进攻白沙(今江西波阳西)、武林(白沙东南)、梅岭等地,杀了汉军三名校尉。汉大农张成、原山州侯刘齿等驻屯军不敢出击,反而退避,被武帝以畏敌罪处死。余善初战获胜,便自立为东越武帝,刻制玉玺。
  汉武帝见东越已公开反汉,即发四路大军进攻东越。其部署是:以横海将军韩说从句章(今浙江余姚东南)航海南下;以楼船将军杨仆向武林方向进击;以中尉王温舒向梅岭方向进攻;以归汉的二位越侯为戈船、下濑将军,从若邪(今浙江绍兴南)、白沙(今浙江乐清东)向南推进,对东越形成三面合击。东越据守武林的徇北将军曾一度打败汉军的几名校尉,杀了汉军长吏。至元封元年(前110)冬,楼船将军率军吏辕终古阵斩徇北将军,攻克武林,其余三路汉军也攻人东越境内。东越另一将军多军,于汉军到达时即弃军归降。前住汉地的越衍侯吴阳受命回东越劝谕余善,余善不听。当横海将军从海上登陆时,吴阳即率其封邑七百人反攻汉阳城(今浦城北),随后又与越建成侯傲、繇王居股合谋,杀了余善,率领部众向横海将军投降。至此,东越国亡。
  汉武帝以“东越狭多阻,闽越悍,数反复”,“终为后世患”,(①《史记》卷一百十四《东越列传》。)下令军吏将越人全部迁往江淮间安置。汉平闽越.有利于中国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但将居民迁走,致使繁荣一时的闽中成了空虚之地,直至二十五年后,逃遁山林的少数越人出来聚居,才成立冶县。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

《福建省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撰写。既体现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的统一,又体现时代的特色和地方特色。把握重点,注重创新,既客观地记述福建的武装斗争和军事工作历史,又着重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福建军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建立的军事方面的光辉业绩。同时,实事求是地反映历史发展中的支流与曲折,以利总结历史经验。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