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福州军区空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1398
颗粒名称: 第五节 福州军区空军
分类号: E201
页数: 3
页码: 104-106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福州军区空军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领导机构、航空兵部队、场站部队、高射炮兵部队、地空导弹部队、雷达兵部队、探照灯部队。
关键词: 福建省 人民解放军 空军

内容

一、领导机构
  (一)福建航空办事处
  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航空处于1950年5月在福州设立福建航空办事处。负责接管福建地区国民党空军和民航遗留的机构、人员、设备和器材;管理维护福州、厦门、漳州、莲塘、建瓯、长汀机场;培养航空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1951年3月,该处与福州航空站合并为华东军区空军福建基地场站。
  (二)防空军第1军
  1950年7月,福建军区成立防空处,负责对空作战事宜。1953年2月,防空处划归华东军区防空司令部建制,由福建军区代管。1955年4月,扩编为高射炮兵第105师师部,负责指挥福州地区地面防空部队。
  1955年9月,在福州组建防空军第1军,隶属于南京军区防空军,同时接受福建军区领导指挥。军长方升普,政治委员罗维道。辖驻闽高射炮兵、雷达兵、探照灯兵部队,担负福建地区防空作战任务。
  (三)空军第1军
  1957年2月,人民解放军空军和防空军合并,整编为空军。7月,防空军第1军改称为空军第1军,领导指挥驻福建的空军地面部队。
  (四)福州军区空军
  1958年7月,空军航空兵部队入闽。同月24日,国防部长彭德怀命令组建福州军区空军。聂凤智为司令员,裴志耕为第一副政治委员(1959年9月李世安为政治委员)。以空军第1军机关大部和南京军区空军机关、空军第5军机关各一部,在晋江组成福州军区空军领率机关(1960年6月移驻福州)。军区空军机关设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干部部、军训部、航空工程部、高炮指挥部和雷达兵部。1970年整编为司、政、后三大部。1976年又增设航空工程部。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以下简称空军),受空军和福州军区双重领导和指挥。辖闽、赣两省的航空兵、高射炮兵、地空导弹兵、雷达兵和各种勤务保障部队。1985年8月,福州军区空军和南京军区空军合并,整编为南京军区空军。驻闽空军部队继续担负国土防空和协同陆、海军作战任务。
  二、航空兵部队
  歼击航空兵部队。由空军统一安排,采取分期分批入闽轮战的方式驻防福建。入闽部队归福州军区空军统一指挥。从1958年至1985年,先后有130余个航空兵团次入闽担负国土防空和协同陆、海军作战的任务。运输航空兵部队。福州军区空军的一个独立飞行大队于1966年9月由江西移驻福建,先后在连城、福州、崇安等机场驻防。主要担负本区内空运、空投、通信、救护等任务。1976年4月,改称福州军区空军航空兵独立运输大队。曾多次执行抢险救灾、航空物探和紧急空运等各项任务。
  三、场站部队
  1949年福建解放后,设有6个航空站:福州、厦门、漳州、莲塘、长汀、建瓯航空站。1956年至1958年,先后修建了福州、龙田、晋江、惠安、漳州、连城、崇安机场。各机场均组建了场站部队,为团级单位,归驻场航空兵师领导,主要负责作战、训练的物资供应,机场维修、防护,医疗救护和通信、气象、生活等保障工作。
  四、高射炮兵部队
  1955年4月,以福建军区防空处为基础扩编为高射炮兵第105师(简称高炮第105师,以下类同)师部,驻福州市。师长吕信之,政治委员杨辛。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突军建制,归福建军区指挥领导。同年9月,归防空军第1军建制。该师辖高炮第503、第521、第527团及城防高炮独立第1营,分驻福州地区和厦门市。1957年2月,该师改称空军高炮第105师。1964年12月又改称空军高炮第5师。1968年1月起,该师驻防漳州、连城。1969年8月调离福建。
  1955年9月,防空军高炮第103师师部率第516团由朝鲜归国入闽,驻防晋江,并将同年4月入闽的城防高炮第513团划归该师建制。该师隶属于防空军第1军。师长鲁赤诚,政治委员张烈。1956年3月移防厦门市。1957年2月,该师改称空军高炮第103师。1958年7月,空军高炮第508团调厦门,归该师建制。1964年2月,改称空军高炮第3师。1966年11月,移防福州、漳州、连城。1969年9月,调离福建。
  空军高射炮第110师(1964年改称第7师)于1962年10月率第511、第512、第524团入闽,担负防空作战任务。先后在漳州、福州、龙田、晋江、惠安驻防。1964年8月离闽归建。1965年3月,再次入闽担负防空作战任务。1966年4月,调离福建。
  空军高炮第4师于1969年9月入闽,接替高炮第3、第5师防务。该师隶属于福州军区空军。师长赵官政,政治委员张文秀。驻漳州、福州、连城。
  五、地空导弹部队
  1966年至1975年期间,福建地区曾组建地空导弹部队。先后赴漳州、连城、平潭等地担负防空作战任务。
  六、雷达兵部队
  1953年4月,成立对空监视第243团。团部由福建军区防空处兼任,下辖4个对空监视连,共有65个哨,分布于福建各地,使用望远镜、报话机等工具遂行对空情报报知任务。同年6月,在福州组建雷达第343营。1955年2月,该营扩编为雷达第343团。同年8月改编为防空军对空情报兵第225团,归防空军第1军建制,担负福州及闽北地区的对空警戒任务。1955年6月,对空监视第243团改编为防空军对空情报兵第243团;7月,易名第223团,归防空军第1军建制,担负闽南地区对空警戒任务。
  七、探照灯部队
  探照灯兵第401团于1955年3月入闽,隶属于防空军第1军。辖3个探照灯营,另1个独立营,部署于福州、龙田、晋江、漳州等地,配合高炮部队执行防空作战任务。1957年12月,该团(欠3营)调离福建。其3营归空军第1军军部直接领导,作战指挥归高炮第105师,后改番号为福州军区空军探照灯营。1975年4月,该营撤销。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

《福建省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撰写。既体现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的统一,又体现时代的特色和地方特色。把握重点,注重创新,既客观地记述福建的武装斗争和军事工作历史,又着重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福建军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建立的军事方面的光辉业绩。同时,实事求是地反映历史发展中的支流与曲折,以利总结历史经验。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