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福建海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1397
颗粒名称: 第四节 福建海军
分类号: E201
页数: 1
页码: 103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海军的基本情况。1949年9月,成立华东军区海军驻福州办事处,负责接管福州、厦门地区原国民党海军机关、财产,登记原海军人员。
关键词: 福建省 人民解放军 福建海军

内容

1949年9月,成立华东军区海军驻福州办事处,负责接管福州、厦门地区原国民党海军机关、财产,登记原海军人员。办事处辖警卫连及马尾、厦门两个工厂,共340人。
  1951年4月,海军福州办事处与陆军厦门要塞部队炮兵指挥所合并,组成华东军区海军厦门基地筹备处,李友田任主任。辖直属营,海岸炮兵第1、第2营和1个布雷分队,共1481人。
  1953年6月,在上海组建福州巡逻艇大队;10月,进驻连江琯头,装备50吨炮艇和由渔船改装的巡逻艇各4艘。同年7月,在上海组建厦门巡逻艇大队;11月,进驻马尾,装备50吨炮艇6艘。同月,厦门基地筹备处改建为厦门水警区,归华东军区海军建制领导。郑友生任政治委员兼代司令员。1955年2月,杜彪任司令员,辖福州、厦门两个巡逻艇大队,海岸炮兵第1、第2营和1个布雷分队,共1962人。同年3月,组建闽中巡逻艇大队,驻泉州后渚,装备50吨炮艇8艘。4月,组建三都澳巡防区。
  1958年10月,以厦门水警区为基础组建福建海军领导机关,归海军东海舰队建制,地区性的战斗活动归福州军区指挥。东海舰队副司令员彭德清兼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2月18日正式对外办公。领导机关设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以后又增编装备技术部。11月,三都澳巡防区改建为三都澳水警区,陈雪江为司令员,张尔庆为政治委员。以后又组建了海坛水警区和沙埕巡防区
  1964年11月,福建海军领导机关迁三都澳。同时,将三都澳水警区机构移厦门,改称厦门水警区。
  福建海军的水面舰艇部队,除将早期的巡逻艇大队、炮艇大队改组为护卫艇大队外,又先后组建了鱼雷快艇部队、导弹快艇部队、猎潜艇部队,以及登陆艇、防救船、勤务船等部队。岸防部队,除海岸炮兵外,又增建了岸舰导弹部队。此外,尚有高射炮兵部队和观察通信部队等。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

《福建省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撰写。既体现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的统一,又体现时代的特色和地方特色。把握重点,注重创新,既客观地记述福建的武装斗争和军事工作历史,又着重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福建军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建立的军事方面的光辉业绩。同时,实事求是地反映历史发展中的支流与曲折,以利总结历史经验。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