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闽中沿海游击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1381
颗粒名称: 第二节 闽中沿海游击队
分类号: E297.33
页数: 2
页码: 73-74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闽中沿海游击队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长乐游击总队、连江游击队、闽中游击队。
关键词: 福建省 抗日游击队 游击队

内容

938年下半年,中共闽中地方组织开始在连江、福清、莆田诸县建立抗日武装。11月,在连江马鼻组织起多人的队伍,后称闽海抗日游击队,发展到30多人。连江下洋也组建一支20人的“突击队”。1940年2月,中共闽南(闽中)特委在莆田忠门建立了一支200多人的群众抗日武装。7、8月间,平潭中共组织成立了一支100多人的抗日游击队。1941年4月福州及其周围地区沧陷后,中共福建省委和闽中特委组织领导闽海人民组建了近10支抗日游击队,总人数达1600余人,枪支500至600支。其中取得较大战绩的有长乐抗日游击总队和连江抗日游击队。
  一、长乐游击总队
  1941年4月长乐、福清沧陷后,中共福清中心县委根据中共福建省委指示,决定将隐蔽在伪“和平救国军”内的武装人员调回,并发动爱国青年参加抗日游击队。中共福建竹委委员陈金来以福清县标头为基地,建立了福清抗日游击队。这支队伍与国民政府平潭县长罗仲若达成合作抗日协议,编为福(清)平(潭)沿海抗日游击队第8中队。中共长乐工委书记陈亨源在长乐县梨洞、南阳、首祉一带,组建了长乐抗日游击队。5月,福建省保安纵队司令部委派长乐县国民兵团副团长刘润世(中共地下党员)为长乐县游击队总队长。中共闽中特委遂决定由陈亨源率部在罗都与刘润世会合,编为长乐抗日游击总队(对外行文署“长乐县游击总队”)第2大队,陈任大队长。长乐县国民兵团督练员林宝荣任总队副兼第1大队长。6、7月间,福平沿海抗日游击队第8中队、平潭县大富民众自卫团、闽侯县青、兰圃游击队和莆田海上抗日游击队,亦先后到达长乐,并入长乐抗日游击总队,组成第3大队,陈金来任大队长,长乐抗日游击总队很快就发展为一支具有1000余人的队伍。9月,曰军退出闽中各地后,刘润世被国民党委任为长乐县长;中共闽中特委机关迁罗都乡。长乐抗日游击总队大部遣散,留下80人精干武装编入长乐县保安队,再从中精选三四十人组建罗都乡警卫队。翌年春,又转为江田区警卫队。
  二、连江游击队
  中共连江临时县委曾于1941年4月组建闽海人民抗日游击队在丹阳山区和浦口一带打击日伪军。中共下洋支部组建了下洋抗日游击队。1944年9月,日军再次占领连江。下洋抗日游击队重建后投入抗日游击战。
  三、闽中游击队
  1944年10月,日军第二次侵占福州、长乐、福清、连江等地。根据中共福建省委在长乐召开的扩大干部会议的决定,黄国璋、陈亨源等人分别组织抗日武装共数百人,在闽侯、福清、长乐等地活动。1942年9月由中共闽中特委派员在平潭建立的“沿海突击队”,此时重新集中后,也在长乐壶井和福州鼓山等地开展抗日活动。1945年5月日军撤退后,闽中抗日游击队遭到国民党军袭击,损失较大,部分武装转入大田、永安等地隐蔽,后组成闽中人民游击队。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

《福建省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撰写。既体现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的统一,又体现时代的特色和地方特色。把握重点,注重创新,既客观地记述福建的武装斗争和军事工作历史,又着重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福建军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建立的军事方面的光辉业绩。同时,实事求是地反映历史发展中的支流与曲折,以利总结历史经验。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