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红军学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1378
颗粒名称: 第七节 红军学校
分类号: E297.2
页数: 2
页码: 69-70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工农红军时期红军学校的基本情况。1929年3月,红军第4军随营学校随军入闽。年底,改称为红军学校。直至1933年3月。此后闽西不再有红军学校。
关键词: 福建省 工农红军 红军学校

内容

1929年3月,红军第4军随营学校随军入闽。年底,改称为红军学校。1930年1月红四军主力离开闽西后,中共闽西特委在龙岩创办闽西红军学校,校长谭希林,政治委员邓子恢,主要任务是培养连排基层军政干部。招生200人,预定4个月毕业。不久,改为福建红军学校,5月,经中共中央军委批准,福建红军学校改称中国红军军官学校第1分校(11月又改称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1分校),校长谭希林(1931年3月后为何长工),政治委员邓子恢,直属红一方面军建制,校址仍在龙岩县城。招生800名,于1930年8月开学。1931年1月,因国民党军杨逢年旅攻陷龙岩城,校址迁龙岩大池,后又迁江西瑞金。原福建红军学校直属于红一方面军建制后,1930年11月,在闽西重新创办闽西红军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刘瑞生。1931年5月,闽西红军学校改组为彭杨红军学校,亦称彭杨军事政治学校第3分校或彭杨红军学校第3分校,归闽粤赣军区建制领导。校长、政治委员分别由肖劲光、张鼎丞兼任。
  1931年秋,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1分校与彭杨红军学校第3分校及红军第3军团随营学校合并组成中国工农红军学校。校长肖劲光,政治委员何长工(代)。
  1932年1月,刚成立的闽西军区组建了随营学校,校长杨海如。3月,改称彭杨红军学校,仍归闽西军区建制。12月,归福建军区建制,直至1933年3月。此后闽西不再有红军学校。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

《福建省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撰写。既体现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的统一,又体现时代的特色和地方特色。把握重点,注重创新,既客观地记述福建的武装斗争和军事工作历史,又着重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福建军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建立的军事方面的光辉业绩。同时,实事求是地反映历史发展中的支流与曲折,以利总结历史经验。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