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工农红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1371
颗粒名称: 第六章 工农红军
分类号: E297.2
页数: 14
页码: 57-70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工农红军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闽西地区、闽南地区、闽北地区、闽东地区、闽中地区、闽赣边游击区和红军学校。
关键词: 福建省 工农红军 反革命政变

内容

1927年4月,国民党右派相继在福州、厦门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翌年1月,中共福建临时省委在厦门召开紧急会议,传达了中共中央“八七”会议精神,通过了政治决议。决议号召全省各级中共组织“领导工人、农民武装暴动,夺取政权,建设苏维埃(工农兵代表会)政权”。
  从1928年春开始,平和、龙岩、上杭、永定、崇安等地先后举行了武装暴动,并在暴动中相继建立起游击队和工农革命军。9月,中共福建临时省委在厦门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了中共福建省委。省委设军事委员会,由陶铸任书记。1929年上半年,朱德、毛泽东率领红军第4军两次入闽西作战。6月,闽西苏区初步形成,并组建了红四军第4纵队。1930年8月后,赣南、闽西苏区统称中央苏区,建立了一支支中央红军部队。闽北、闽南、闽东、闽中各地也都相继创立了各自的工农红军和游击队,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在福建的土地上建立的主力红军和地方红军,先后有过8个军和12个独立师、43个独立团的番号。(①红军第12军和新第12军只计1个军的番号,余类同。)
  1934年10月,红军第一方面军8.6万余人,被迫举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其中有福建人民子弟兵2万余人。留在福建各革命根据地的红军游击队坚持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直至国共合作北上抗日。
  第一节 闽西地区
  1928年4月3日(一说3月4日)龙岩后田暴动后,成立了闽西第一支游击队。同年7月初,永定暴动的农民革命武装成立了闽西红军独立营(溪南红军营);15日,又在永定成立了闽西暴动委员会,王海萍任总指挥,邓子恢、张鼎丞、傅柏翠任副总指挥。当月,中共闽西临时特委和闽西暴动委员会决定,将龙岩、永定、上杭暴动中建立的游击队、赤卫队共200多人,在永定溪南编成工农革命军第7军第19师(辖第55、第56、第57团)。这支队伍在国民党军进攻下被打散,只留下少数武装队伍坚持游击战。1929年3月,红军第4军由赣人闽作战后,闽西建立了第一支主力红军——红军第4军第4纵队。此后,闽西陆续组建了红军第9、第12、第20、第21、第19军和独立第7、第8、第9、第10、第11师等主力部队和地方部队。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军事领导机关先后有闽粤赣边区军事委员会、闽粤赣军区、闽西苏维埃政府军事部、闽西军区、福建军区、闽西南军政委员会等。1934年10月,闽西红军主力在第一方面军序列内开始长征。福建军区及所属第19、第20团、明光独立营留在闽西。另有建制直属中央军区、后归闽西南军政委员会领导的红军独立第8、第9团,在闽西和闽南部分地区坚持三年游击战争。到1937年8月下旬,部队集中,准备北上抗日时,闽西地区还保存1200余人的武装。
  一、闽粤赣边区军事委员会与闽粤赣军区
  1931年3月,成立直属中央军委的闽粤赣边区军事委员会,张鼎丞任主席。5月,组成闽粤赣军区,肖劲光任参谋长兼政治部主任,辖闽西红军新12军、彭杨红军学校(为纪念彭湃、杨殷烈士而命名)、警卫团等单位。9月,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后,闽粤赣苏区革命委员会(1931年3月组成)改称闽西苏维埃政府军事部。(①《中国人民解放军组织沿革和各级领导成员名录》(修订版)第9、第52页。第52页所示闽粤赣军区存在时间为1931年5~9月。)1932年3月,中共闽粤赣省委(1931年7月成立)在汀州召开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决定将闽粤赣省委改成福建省委。主力红军长征后,各地中共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彼此失去联系,也失去了同中共中央的联系。中共福建省委机关人员于1935年4月在战斗中全部阵亡。福建各地中共组织和红军、游击队基本上独立自主地开展斗争。
  二、闽西军区
  1932年1月,闽西苏维埃政府军事部撤销;2月,组建直属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以下简称中革军委)的闽西军区,统一指挥闽西红军部队。总指挥罗炳辉,政治委员谭震林,政治部主任谭政。辖红军第12军、.独立第7师、独立团和随营学校。4月,增辖闽南独立第3团。5月,增辖(上)杭永(定)武(平)(新)泉指挥分部(辖独立第1、第4、第8团)和汀(州)连(城)宁(化)清(流)指挥分部(辖独立第5团)。下半年增辖独立第8、第9师;并于10月将独立第7师编入新红12军,另成立新独立第7师,均归闽西军区建制领导。
  三、福建军区
  1932年12月,闽西军区改为福建军区,仍直属于中革军委。总指挥刘畴西(后周子昆),政治委员震林,参谋长杨海如,政治部主任李明光。辖新独立第7师,独立第8、第9、第11师,(龙)岩永(定)(上)杭游击纵队和彭杨红军学校。1933年3月至5月中旬,辖独立第2师,新独立第7、、第8、第9师和汀(州)连(城)军分区。5月至9月,辖独立第2师,闽中独立团,第1、第2、第3军分区(依次分别辖独立第8团、独立第9团、独立第7团及明光独立营),汀连军分区和模范师。此时,总指挥改称司令员,仍由周子昆担任,政治委员仍为谭震林(后曾日三),参谋长薛子正,政治部主任曾日三。9月至12月,辖第1、第2、第3、第4军分区。1934年1月至10月,增辖独立第17团、特务团和闽中独立团。10月,中央红军长征后,福建军区改隶于中央军区。司令员龙腾云,政治委员由中共福建省委书记万永诚兼任,辖独立第19、第20团和第3作战分区(辖明光独立营)。(①《中国人民解放军组织沿革和各级领导成员名录》(修订版)第87页称1934年1月至10月间,福建军区司令员仍为周子昆,后由叶剑英、万永诚依次继任;第236页称中央红军长征后,万永诚任福建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本文据《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第一卷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附表54(1),司令员为龙腾云。)由于万永诚执行中央军区“保卫苏区,等待主力回头”的消极方针,以致1935年4月间,中共福建省委、福建军区机关及红军独立第19、第20团共4000余人,于长汀四都、分水泗先后被国民党军包围,全部壮烈牺牲。
  四、闽西南军政委员会
  1935年3月,张鼎丞与丘金声率领的红军独立第8团、方方率领的红军独立第9团在闽西会合后,在永定月流召开会议,决定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闽西军政委员会,统一领导闽西的军事、政治斗争,并推举张鼎丞为主席。4月,苏区中央分局派陈潭秋、邓子恢、谭震林等率领红军第24师余部100余人,从江西突围到达永定,同红军独立第8、第9团等部队会合,两部共1500余人。同月,在永定赤寨村召开的闽西党政军领导人会议决定,将闽西军政委员会改称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闽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张鼎丞(1936年1月增补邓子恢、谭震林为副主席)。闽西南地区划分为4个作战分区。第1作战分区,由红军独立第9团2营、原福建军区明光独立营和闽赣军区第17、第18团余部及当地游击队合编而成,司令员罗忠毅,政治委员方方,在龙岩、连城、宁洋边界一带活动。第2作战分区,由红军独立第9团(欠2营)和永(定)东游击队合编而成,司令员吴胜,政治委员谢育才,负责开辟永定、平和、诏安与广东大埔、饶平边界地区。第3作战分区,由红军独立第8团及龙岩等地游击队合编而成,司令员丘金声,政治委员丘织云,活动于龙岩、南靖、漳平一带。第4作战分区,由原中央军区第24师余部100多人和上杭、永定游击队合编而成,归张鼎丞、谭震林直接领导。1936年1月,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决定把闽西南的红军游击队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闽西南抗日讨蒋军,将原4个作战分区合并为3个游击作战分区。部队整编为第1、第3、第5、第7等4个支队。.各县游击队改编为人民抗日义勇军。8月,又组建了第2、第4两个支队,闽西地区游击武装发展至2000余人。1936年10月,闽西南抗日讨蒋军改编为两个纵队。第1纵队辖第1、第2、第3支队,第2纵队辖第4、第5、第7支队。1937年10月,根据中共中央指示,撤销闽西南军政委员会,成立中共闽粤赣边省委员会,张鼎丞任书记。
  五、红军第4军第4纵队
  1929年初,以上杭蚊洋暴动留下的武装为骨干,成立闽西工农红军第59团。6月,该团和张鼎丞领导的永定、上杭、龙岩等地方武装,在连城新泉组建红军第4军第4纵队。纵队长傅柏翠(后胡少海),党代表李力一(后张鼎丞、傅伯翠),政治部主任谭震林。辖第7、第8支队。9月,罗瑞卿任参谋长,第7、第8支队依次改称第10、第11支队,共870余人,400余支枪,另增辖第12支队。此后,第4纵队在红4军编成内转战广东东江、闽西、赣南。1930年6月,红军第4军与红军第6、第12军在长汀合编为红军第1军团。总指挥朱德,政治委员毛泽东,参谋长朱云卿,政治部主任杨岳彬。7月初,红1军团人赣,北上南昌。红4军第4纵队留闽西,后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21军。
  六、红军第9军
  见“红军第12军”。
  七、红军第12军
  1930年3月,根据闽西工农兵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决议,闽西各县赤卫队集中改编为红军第9军。军长邓毅刚,政治委员高静山(后邓子恢),参谋长郑益(邓〓),政治部主任陈正。辖5个团。龙岩、上杭、永定、连城、武(平)北及汀(州)南赤卫队依次编为第1至第5团。(①《中共福建省龙岩地区组织史资枓(1926年夏至1987年12月)》,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版,第56页称,中国工农红军第9军辖6个团。其第6团由上杭独立团西北路赤卫军编成,500余人。全军3000余人,2000余枝枪。)全军3000余人,2000余枝枪,4月,中共闽西特委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将红军第9军改称红军第12军。军政领导人未变(后由李力一继邓子恢任政治委员)。辖第1、第2、第3纵队。全军仍为3000余人。6月,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红军第12军在长汀编入红军第]军团。当时,军长伍中豪(后罗炳辉),政治委员谭震林,参谋长林楚(林野),政治部主任谭政(8月起任职)。红1军团人赣时,红12军将第1纵队留在闽西。
  1930年5月,红军第12军向广东东江出击后,闽西又由地方武装上升组建红军第20军。军长胡少海。所辖第1纵队由龙岩地方武装约700人组成;第2、第3纵队由上杭、永定地方武装各200余人组成,全军约1200人。(①《福建全省群众组织情形报告》(1930年7月13日)。)6、7月间,又在连城、长汀分别建立第4、第5纵队,武平、平和两县游击队亦编入该军序列。全军3600余人,2200多支枪。(②《中共闽西特委报告第二号》(1930年8月25日)。)
  1930年6月底,中共闽西特委将留闽的红4军第4纵队与红军第12军第1纵队和闽西部分地方武装合编为红军第21军,“约共一千一百杆枪,快枪四百余,人二千”(③《左权、施简关于闽西苏区工作及红军情况给中央的报告》(1930年12月29日)。)。军长胡少海(后伍中豪),政治委员李任予(李力一),政治部主任陈正。辖5个纵队。红军第21军成立后,奉命出击广东东江,连遭失败。
  1930年11月7日,中共中央派施简到龙岩召开闽西总行动委员会(④1930年7月初,王海萍到闽西传达中共中央关于“以广州为中心,促成闽粤赣三省总暴动”的指示,成立“闽西总行动委员会”。)和红军第21军军委联席会议。会议决定将红军第21军与红军第20军合编为红军第12军。为区别于红1军团的红12军,合编后的红军第12军称“新红12军”,辖第1、第2、第3团,约2600余人。军长贺沉洋(代),政治委员施简,政治部主任李力一。不久,中共中央派左权任军长。新红12军属红军第一方面军序列,活动于连城、长汀、清流、宁化一带。
  1931年9月]1日,新红12军占领汀州城。10月间,红1军团第12军至汀州与新红12军会师,后在汀州一带进行了一个多月的休整。随后,红1军团第12军之第34、第35师调江西编入红军第1军团第4军,其余部分于年底与新红12军合并,仍称红军第1军团第12军。军长罗炳辉,政治委员谭震林,政治部主任谭政。辖第34师(下属第100、第101、第102团)第36师(下属第106、第107、第108团)。1932年1月起,该军归闽西军区建制领导。4月,增辖第35师,但暂未设师部。其第103团由闽西独立团改编而成,归军部指挥;第104、第105团分别由闽西军区独立第7师第2、第4团改编而成,分别归第34、第36师指挥。
  1932年8、9月间,闽西红军第12军第36师调江西参加组建江西军区红军第22军,为该军第66师。10月,闽西军区独立第7师并入闽西红军第12军。是为新第12军。军长仍由闽西军区总指挥罗炳辉兼任,后由肖克、彭遨、张宗逊相继担任;政治委员仍由谭震林兼任,后改黄甦;参谋长杜世光;政治部主任谭政,后为何醒南、黄一善(代)。辖第34、第35、第36师(下属第100至第108团)。
  1933年2月,新第12军奉命由闽西北上归红军第一方面军建制,并将部队缩编为4个团。军长张宗逊,政治委员黄甦,参谋长杜世光。辖第34师(下属第100、第101、第103、第104团)。5月,红军第12军缩编为红一方面军独立第1团。
  八、红军第19军
  1933年3月,由福建军区独立第11师在上杭旧县组成红军第19军。不久,福建军区独立第7、第8、第9师各一部编入该军。该军归中央革命根据地东南战区指挥部建制,军长由东南战区指挥部总指挥叶剑英兼(后游端轩),政治委员杨尚昆,政治部主任杨英。辖第55、第56师。6月,红军第19军缩编为红军第34师,4000余人,师长周子昆,政治委员曾日三(蔡中代),归福建军区指挥。不久,该师又改归红一方面军第5军团指挥。
  九、红军第20军
  见“红军第12军”。
  十、红军第21军
  见“红军第12军”。
  十一、红军独立第7、8、9、11师
  独立第7师乃1931年底由上杭、长汀两县独立团组成,辖第1、第2、第3、第4团,1000余人,归闽西军区建制领导。1932年4月,将第1、第2、第4团调出,分别改编为杭永武泉指挥分部独立第1团、第12军第35师第104、第105团。此时,独立第7师仅辖第2、第3两个团。10月,独立第7师编入闽西红军第12军后,又将宁化、清流、归化(今明溪)和江西石城地方武装组成新的独立第7师。12月,该师调归东南战区指挥部建制,与模范团合编为该指挥部第2纵队。1933年2月,又重新组建独立第7师(新独立第7师),归福建军区建制领导。
  独立第8师乃1932年6月,由闽西军区杭永武泉指挥分部独立第8团(原为龙岩地区游击队、赤卫队)扩编而成,归闽西军区建制。辖3个团,700余人。1933年3月,调归东南战区指挥部建制,改为独立第9师。福建军区重建独立第8师(新独立第8师)。
  独立第9师乃1932年10月,以长汀、连城独立团为主组成,归闽西军区建制。1933年3月编入红军第19军后,福建军区以连城的地方武装重新组建独立第9师,师长张梁。
  独立第11师乃1933年3月,由宁化和江西石城地方武装组成,归福建军区建制。同月,调东南战区指挥部改编为红军第19军。
  此外,1932年12月,曾以武平、上杭的独立团组成独立第10师,师长张荣发,政治委员张平凯,下辖第1、第2两个团。组建后即归东南战区指挥部第1纵队建制领导。十二、红军独立第8、9团红军独立第8团组建于1933年6月,归福建军区第一军分区建制领导。红军独立第9团1932年秋在连城新泉组建,全团1500余人,1933年8月起归福建军区第二军分区建制领导。1934年4月,根据中革军委瑞金叶坪会议的决定,红8团共400余人挺进到漳(州)龙(岩)公路两侧,破坏国民党交通运输;红9团1700余人,配合红军第7军团攻占永安城,而后挺进到(龙)岩连(城)宁(洋)地区,破坏国民党政府的漳(平)宁(洋)筑路计划,并相机向闽南发展。两个团直属中革军委指挥。10月后,建制直属中央军区,在闽西南地区独立自主开展游击战争。1935年4月,归闽西南军政委员会领导。1936年1月改为红军闽西南抗日讨蒋军的支队。1938年初编入新四军第2支队。
  第二节 闽南地区
  1928年2月,在中共闽南特委和平和县委的领导下,平和县成立以朱积垒为总指挥的暴动委员会,建立由朱积垒兼团长的福建工农革命军独立第1团。在3月8日举行的平和暴动后,闽南地区开始建立游击队。1930年12月,在漳州南乡成立工农红军闽南游击队第1支队,20多人。1932年2月后,这支游击队发展到100余人,开辟了(南)靖(平)和(漳)浦游击区。1932年5月底,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独立第3团。三年游击战争时期,红军闽南独立第3团和闽粤边区独立营在中共闽粤边特委领导下,在靖和浦与云(霄)(平)和诏(安)两地区坚持游击战争。(①闽南游击根据地是闽粤边游击区的一部分。闽粤边区独立营原称中国工农红军闽粤边支队,系1935年11月由粤东潮(安)澄(海)饶(平)游击大队与中国工农红军云(霄)(平)和诏(安)独立营(1935年月初成立)在诏安合编而成。)1936年7月,闽粤边红军游击队改称中国人民红军闽南抗日军。下辖第1支队(由闽粤边区独立营改编)、第3支队(由独立第3团改编)、第5支队(由云和诏游击队和潮澄饶模范赤卫连组成)。后有300余人编入新四军北上抗日。
  此外,在安(溪)南(安)永(春)德(化)边界地区,1932年4月曾成立工农红军闽南游击队第2支队,至1934年3月发展到500余人,还开辟了安(溪)南(安)同(安)边游击区。1935年3月,第2支队一部协助中共晋(江)南县委在晋南地区建立了工农红军闽南游击第3支队(30多人,后有发展)。这两个支队7月后遭国民党军“围剿”俱受严重损失。
  一、领导机构
  1927年1月,中共闽南特委在漳州成立,罗明为书记。1930年12月,陶铸奉命到漳州恢复了遭国民党破坏的中共闽南特委(漳州特委),并任书记。1934年5月1日,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成立中共闽粤边临时特委。8月,正式成立中共闽粤边特委,书记黄会聪。闽南的红军游击队先后归中共闽南特委和闽粤边特委统一领导。
  二、红军闽南独立第3团
  1932年4月20日,中央红军东路军攻占漳州。闽南游击队趁机迅速发展,并于5月底集中于漳浦成立中国工农红军闽南独立第3团(以下简称红三团),共800余人。建制属闽西军区,但不属于年底改称的福建军区。1935年5月,闽粵边苏区全部被国民党军占领。红三团所余400多人随即分散在苏区内坚持游击战争。1936年7月,红三团改编为中国人民红军闽南抗日军第3支队,队伍又逐渐发展到800余人。“漳浦事件”(见本篇第六章“抗日游击队”第一节)后重建的红三团300余人,1938年初编入新四军第2支队。
  第三节 闽北地区
  1928年9月底至10月间,中共崇安县委领导了以崇安上梅为中心的崇(安)浦(城)暴动。起义武装组成的民众队随后在崇安、浦城、建阳等县活动。1929年4月,成立闽北革命军事委员会;10月,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55团。1931年11月,在赣东北军委会(后改闽浙赣军区)下设闽北军委分会。1932年11月,闽北独立团扩编为闽北独立师;闽北军委分会改组为中国工农红军闽北军分区。
  1932年12月,组建直属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革军委)领导的、以肖劲光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建(宁)黎(川)泰(宁)警备司令部。1933年6月,以其为基础组成闽赣军区(1934年1月撤销)。闽北红军曾先后归建黎泰警备司令部(部分)和闽赣军区建制领导。同月,闽北独立师、建黎泰独立师和邵(武)光(泽)独立团合编为直属红军第一方面军的第20师。10月,该师编入第7军团。1933年12月,成立直属于中革军委的建宁警备区。
  1935年2月,重建闽北独立师,归中共闽北分区委领导。同月,又建立闽东北军分区。
  1936年4月,中共闽北分区委和闽东特委联席会议决定组成中共闽赣省委,黄道为书记,对闽北、闽东地区实行统一领导。但闽北、闽东部队实际上仍各自独立活动。8月,中共闽赣省委决定将闽北游击区划分为闽北、闽中、闽东北、抚东4个地区,分别成立军分区。闽北、闽东北军分区所辖地区详后。闽中军分区管辖邵(武)顺(昌)建(阳)、建(宁)泰(宁)、邵(武)将(乐)泰(宁)和邵(武)光(泽)地区的游击队;抚东军分区管辖金(溪)资(溪)光(泽)贵(溪)地区的游击队。到年底,闽北游击区扩大到闽赣两省10余县地区,部队发展到3000余人。此后,闽北红军游击队受到国民党军大规模的“围剿”,损失严重,但仍保存1200余人的实力。后来大部编入新四军北上抗日。
  一、闽北军分区
  1929年4月,成立闽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陈耿,参谋长李静愚。10月间成立的闽北独立团(即中国工农红军第55团,500多人)归其领导。闽北革命军事委员会至1930年7月撤销。8月,闽北独立团调赣东北,归赣东北省革命军事委员会指挥。1931年1月,成立闽北军委分会(闽北分区军事委员会),主席邹琦,归赣东北军事委员会领导,下辖闽北独立团等部队。
  1932年11月,闽北军委分会改组为闽北军分区,归闽浙赣军区(①1932年12月,原赣东北省委改为闽浙赣省委,原赣东北军事委员会改为闽浙赣军区总指挥部。)建制,司令员邹琦(代)(一说薛子正),政治委员由中共闽北分区委书记黄道兼任。辖闽北独立师、崇安独立团、邵光独立团、铅山独立团、广丰独立团等部队。1933年6月,在江西黎川成立中共闽赣省委和闽赣军区。闽浙赣军区与中央苏区打通联系后,闽北军分区划归闽赣军区指挥。1934年1月闽赣军区撤销后,江西抚东军分区一度归闽北军分区指挥。此时,闽北军分区仅归中共闽北分区委领导,辖闽北红军独立团(1933年7月以崇安、铅山、广丰红军独立团为基础组成,1934年夏改为闽北红军独立第1团)、红军第58团、闽北红军独立第2团(又称西南独立团,1934年夏成立)、邵武独立团(1934年4月重建)和广(丰)浦(城)独立营以及各县独立营、游击队。
  1936年4月后,闽北军分区归以黄道为书记的中共闽赣省委领导。管辖崇安、建阳、广(丰)浦(城)、上(饶)铅(山)等地区游击队。
  二、建宁警备区
  1933年12月成立,直属于中革军委。司令员由红一方面军参谋长叶剑英兼任,政治委员由红军第3军团政治委员滕代远兼任。辖建宁第1、第2大站。1934年初,原闽赣军区一部并入该区,增配政治部主任余泽鸿。辖建宁兵站和建宁独立师。师长由余泽鸿兼任。1934年10月撤编。
  三、闽东北军分区
  1935年2月,闽北独立师第2团挺进松溪、古田一带活动,并组成闽东北军分区,归中共闽北分区委领导。司令员吴先喜(后饶守坤),政治委员王助。1936年4月起归以黄道为书记的中共闽赣省委领导。管辖建(瓯)松(溪)政(和)地区及其后发展的屏(南)寿(宁)周(墩)地区的游击队。
  四、闽北独立师
  1932年11月,闽北军委分会领导下的闽北独立团扩编为闽北独立师,政治委员吴先喜(后黄怀仁),归闽北军分区建制。1933年6月,中共中央决定集中红军主力于东线作战,将闽北独立师调离闽北,编入红军第20师。闽北军分区将崇安、江西铅山、广丰独立团合并,重建闽北独立团。蒋介石发动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后,黄道、曾镜冰等率中共闽浙赣省委代表团和红军第20师第58团重返闽北。1935年2月,中共闽北分区委决定将闽北地区的红军第58团、闽北红军独立第1、第2团等部合编为闽北独立师。黄立贵任师长,卢文清任政治委员,下辖第1、第2、第3、第4团。1936年4月起,闽北独立师归以黄道为书记的中共闽赣省委领导。所属各团改编为4个纵队。到年底,曾发展到6个纵队近3000人。1937年9月,在国民党军的“围剿”下,闽北独立师减员至800余人。1938年初编入新四军第3支队。
  五、归建黎泰瞀备司令部建制的闽北红军
  泰宁独立师。1933年1月在闽北组建。师长兼政治委员李德胜。
  建宁军分区。1933年3月,建黎泰警备司令部所属部队整编为建黎泰独立师和两个军分区。在闽北的建宁军分区于4月组成。
  六、归闽赣军区建制的闽北红军
  1933年6月,在江西黎川建立中共闽赣省委的同时,以建黎泰警备区为基础组建闽赣军区。司令员肖劲光,政治委员肖劲光兼(邵式平代)。归其建制领导的闽北红军有:
  闽北军分区。已见前述。此时,军分区司令员薛子正(后李德胜),政治委员黄道(后肖韶)。9月后辖独立第1团、光泽邵武指挥部。
  第2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李德胜,指挥建宁、泰宁、广昌等县区武装。辖1个独立团。
  第3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余泽鸿,指挥宁化等县区武装。
  闽中军分区。1933年底组成,指挥第21师第61团。
  1934年1月,闽赣军区撤销。所属部队重组后成立闽赣边区指挥部,归江西军区建制。一部并入建宁警备区。闽北、闽中军分区均各自独立。此时,闽中军分区指挥夏忠兴,政治委员李述斌,辖闽中独立团和第61团。
  第四节 闽东地区
  1931年,福安、连江(透堡暴动后)已各组建一支游击小分队。1932年6月,福州中心市委书记陶铸先后两次到闽东地区指导革命斗争。同年7月至翌年10月,在连江官坂、福安双阳、宁德霍童、寿宁龟岭、福安甘棠和连(江)罗(源)地区先后创建了闽东工农游击第13、第1、第3、第7、第5支队和连江工农游击第9支队(亦称闽东工农游击第9支队)。除第3支队有100多人外,其余各支队当时仅有三四十人。1934年1月,中共福安中心县委领导了闽东全区性的武装暴动。各游击支队迅速发展。闽东工农游击第1、第5、第7支队合编为闽东红军独立第2团,共100余人,至6月扩充至500余人;闽东工农游击第13总队(1933年9月由闽东工农游击第13支队、闽中工农游击第1支队、连江工农游击第9支队在连江透堡合并组成)扩编为闽东红军独立第13团,100余人,3月间发展到七八百人。6月,又在霞浦建立闽东工农红军苐10团,200多人。同年4月到10月,霞(浦)(福)鼎、福(安)霞(浦)、(福)安(宁)德、霞(浦)(福)鼎泰(顺)、福(安)寿(宁)、(福)安福(宁)等边区及连江、罗源县相继建立红军独立营;周宁成立闽东工农游击第11支队;还组织3支海上红军游击队。此时,在中共闽东特委领导下的游击武装已达3000多人。
  1934年9月底,在宁德组建红军闽东独立师。闽东红军独立第13团编入独立师后,连江独立营和闽东红军海上游击队连罗总队,于12月在连江合编为闽东红军西南团,700余人。这时,闽东革命进入全盛时期,革命武装包括各县的独立营、警卫连等共有5000多人。年底,国民党军向闽东苏区大举进攻。至翌年春,闽东苏区全部被占领。各县红军独立营、游击队大部损失,闽东独立师也遭重大折损。5月,叶飞、阮英平等人在福(安)寿(宁)的含溪召开会议,重建中共闽东特委和红军闽东独立师。以后又逐步建立了政(和)屏(南)游击队,周墩县、寿宁、寿(宁)泰(顺)独立营,罗源第7、第9支队等红军游击队。
  1935年10月、11月,中共闽东特委主要负责人叶飞等人与浙南挺进师刘英、粟裕等人,两次召开联席会议,先后决定成立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和闽浙边临时省军区,统一领导闽浙边的斗争。但除将鼎平办事处的辖区及鼎平独立团(由闽东独立师第5团改称)分别划归中共浙南特委和配属挺进师外,实际上闽东、浙南的红军仍各自独立行动。
  1937年初,闽东苏维埃政府改称闽东抗日军政委员会,叶飞任主席,阮英平、范式人任副主席。领导闽东苏区军民打破了国民党军发动的第二次“清剿”,保存了1300余人的武装骨干,后来编入新四军北上抗日。
  一、闽东独立师
  1934年9月底,中共闽东临时特委以中国工农红军抗日先遣队在福州、闽东作战时留下的200余名伤病员和闽东独立第2、第13团为基础,在宁德桃坑支提寺成立红军闽东独立师。冯品泰任师长,叶飞任政治委员,辖第1、第2、第3团,共1000余人。1935年春,在国民党重兵“围剿”下,闽东独立师遭受严重损失。中共霞(浦)(福)鼎中心县委决定将在其所属地区活动的各路游击队合编为闽东独立师第4团。5月中旬,叶飞率特务队进入(福)鼎平(阳)地区,组建了闽东独立师第5团(年底改为鼎平独立团,拨归浙南挺进师)。同年夏,根据5月福寿边含溪会议“开辟新区,恢复老区”的决定,独立师下属团编成3个纵队,分别在宁德、罗源、古田,福安、福鼎、霞浦和福鼎、平阳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年底又组建了第4纵队。至1936年冬,独立师已发展到.800余人,建立了福寿、霞(浦)(福)鼎、古屏宁、鼎平边等4块比较巩固的根据地。1937年春,闽东独立师改称中国人民红军闽东独立师。当年,该师有1300余人。1938年初编入新四军第3支队。
  二、闽东红军海上游击队
  福鼎海上游击队。1933年8月,从当月在福鼎秦屿成立的福鼎县工农武装独立营中,抽调熟悉水性的赤卫队员二三十人组成海上游击队。以秦屿、大嵛山岛为根据地,活跃于福鼎沿海。1935年初已扩大到170多人枪,编为3个连。2月,编入霞鼎边县独立营。
  闽东独立第2团海上游击独立营。1934年春,中共福安中心县委将霞浦西洋岛民众武装柯成贵部100余人收编为红军闽东独立第2团海上游击独立营。至1935年初,发展到4个连队300多人。2月,中共连江县委机关与红军西南团200多人撤退到西洋、浮鹰等岛屿。3月,在国民党军优势兵力进攻下,柯成贵被捕遇害,海上游击独立营于4月解体。闽东红军海上游击队连(江)罗(源)总队。1934年4月,中共连江中心县委从闽东红军独立第13团中选调50多名战士,在连江可门组建连江海上游击总队。11月,总队扩大到100多人枪。12月,与闽东红军连江独立营合编为闽东红军西南团。
  这些海上游击队在配合陆上红军游击队作战,运送武器弹药、军用物资、伤病员和筹款等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
  第五节 闽中地区
  1929年夏,中共莆田中心县委将上年在沃柄、忠门、笏石等地建立的几支小游击队集中,于沃柄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23军第207团,共160余人;1930年11月,改编为福建红军游击队第2支队。1930年10月,仙游县游击队和人民群众500余人袭击大济民防团后,在钟山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独立第108团,40余人。11月间发展到100余人。
  1930年11月,成立中共闽中(莆属)特委,邓子恢任书记(一说王于洁),领导莆田、仙游、福清、惠安等县的革命斗争。12月,国民党海军陆战队和各地方反动武装800余人向刚成立不久的外坑苏维埃政府和红军游击队大举进攻。红军游击队遭到严重损失,被迫化整为零,分散活动。1931年2月,撤销闽中(莆属)特委,重建中共莆田中心县委,沃柄地区的游击武装又发展到70多人。1932年5月,又建立了莆田工农红军游击队。1934年10月,中共福清中心县委在福清西区成立了工农红军福清游击大队。
  主力红军长征后,闽中中共组织失去与上级组织的联系,独立坚持艰苦的游击战争。1935年3月,闽东地区的西南团在国民党军“围剿”下失利,有20余名骨干转至福清海口镇,在福清、永泰边境参加游击活动。5月,重新成立中共闽中特委,王于洁(即吴梅)任书记。根据中共闽中特委的决定,闽东红军西南团余部与工农红军福清游击大队合编为闽中工农红军游击第1支队,150余人。8月,又将莆田红军游击队改编为闽中工农红军游击第2支队。1936年6月,闽中工农游击第1、第2支队在莆田常太际川会师。随后,这两支红军游击队合编为闽中抗日救国义勇军第2支队。吴德标任司令员,刘突军任政治委员,并由山区转入沿海平原敌后地区开展斗争。
  第六节 闽赣边游击区
  主力红军长征后,在福建进行游击战争的还有闽赣军区部队和汀瑞游击队。
  一、闽赣军区部队
  闽赣军区系1934年10月在江西成立的中央军区所辖5个军区之一。司令员刘连标(后宋渊泉),政治委员杨世珠(后钟循仁)。(①据《中国人民解放军组织沿革和各级领导成员名录》(修订版)第236页。另《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第一卷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附表54(1)称:“闽赣军区司令员宋成泉,政治委员钟循仁”。)辖独立第17、第18团和瑞金、宁化军分区。宁化军分区政治委员温含珍。11月,闽赣军区机关率各团共1000余人,在归化、清流、宁化一带迎击向闽赣苏区进攻的国民党军。至12月初,归化、清流、宁化均失守。以后,闽赣军区部队转战于闽北、闽西、闽中16个县境,遭受较大损失。1935年5月间,第17、第18团余部100多人由闽中折龙岩,随即编入闽西红军。闽赣军区机关及直属队转移到德化、永春、仙游交界的紫山后,在国民党重兵围攻下,军区司令员宋渊泉、参谋长胥江汉、政治部主任彭祜率2个营叛变投敌。钟循仁率20余人突围,其余大部分人员被俘。
  二、汀瑞游击队
  1934年11月,福建军区将瑞金桃阳与长汀古城合并成立桃古区,并组建汀瑞游击队,共120余人。1935年3月起,闽赣边区连遭国民党军两个多师兵力“清剿”,瑞金等地各独立营与游击队大部遭受损失,余部数十人改称瑞金游击队。1937年春,汀瑞游击队、瑞金游击队和瑞金武阳游击队会合,共约人,仍称汀瑞游击队(一说改称汀瑞会游击队)。12月,汀瑞游击队300多人集结于瑞金蓝田石水湾,改编为汀瑞边抗日游击支队。后编入新四军第2支队。
  第七节 红军学校
  1929年3月,红军第4军随营学校随军入闽。年底,改称为红军学校。1930年1月红四军主力离开闽西后,中共闽西特委在龙岩创办闽西红军学校,校长谭希林,政治委员邓子恢,主要任务是培养连排基层军政干部。招生200人,预定4个月毕业。不久,改为福建红军学校,5月,经中共中央军委批准,福建红军学校改称中国红军军官学校第1分校(11月又改称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1分校),校长谭希林(1931年3月后为何长工),政治委员邓子恢,直属红一方面军建制,校址仍在龙岩县城。招生800名,于1930年8月开学。1931年1月,因国民党军杨逢年旅攻陷龙岩城,校址迁龙岩大池,后又迁江西瑞金。原福建红军学校直属于红一方面军建制后,1930年11月,在闽西重新创办闽西红军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刘瑞生。1931年5月,闽西红军学校改组为彭杨红军学校,亦称彭杨军事政治学校第3分校或彭杨红军学校第3分校,归闽粤赣军区建制领导。校长、政治委员分别由肖劲光、张鼎丞兼任。
  1931年秋,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1分校与彭杨红军学校第3分校及红军第3军团随营学校合并组成中国工农红军学校。校长肖劲光,政治委员何长工(代)。
  1932年1月,刚成立的闽西军区组建了随营学校,校长杨海如。3月,改称彭杨红军学校,仍归闽西军区建制。12月,归福建军区建制,直至1933年3月。此后闽西不再有红军学校。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

《福建省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撰写。既体现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的统一,又体现时代的特色和地方特色。把握重点,注重创新,既客观地记述福建的武装斗争和军事工作历史,又着重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福建军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建立的军事方面的光辉业绩。同时,实事求是地反映历史发展中的支流与曲折,以利总结历史经验。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