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国民革命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1365
颗粒名称: 第五章 国民革命军
分类号: E296
页数: 15
页码: 42-56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国民革命军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中央陆军部队、地方部队、海军、学校。
关键词: 福建省 国民革命军 指挥机构

内容

民国16年至38年(1927~1949)在福建的军事指挥机构,有省政府的保安处,负责内卫治安,统辖全省地方部队;驻军平时则由国民政府军委会领导,战时归战区指挥官或由临时成立的绥靖公署等机构直接指挥,而这些机构对该地区的所有军队又有统一指挥之责。16年福建省政府军事厅成立(在今省立医院址)。因省政府主席杨树庄拟任海军部部长兼海军总司令,遂由代省主席方声涛兼军事厅厅长。民国20年2月省政府成立保安处,方声涛兼处长。翌年8月在福州成立驻闽绥靖主任公署,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任主任,后由蔡廷锴接任。“福建事变”后,民国23年1月南京国民党政府派蒋鼎文率两师由浙入闽,派张治中率两师取海道至厦门,蒋鼎文任驻闽绥靖主任兼东路军总司令,设绥靖主任公署於晋江县。这一期间,尚有大量的陆军调进福建,与红军作战(见重要战事篇)。25年11月于福州设闽浙赣清乡司令部,司令李杨敬。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民国26年(1937)9月在福州、厦门均成立警备部,陆军第80师师长陈琪、第157师师长黄涛分任警备司令。27年闽绥靖公署成立,主任陈仪,后编制序列几经调整(详见附表一),至30年元月驻闽绥靖主任公署裁撤,未了事宜交第25集团军总部办理。第25集团军总司令由省主席陈仪兼任(陈离闽后,由副总司令李觉升任),总部设在南平县。同年2月成立漳州城防司令部。4月成立南平警备司令部与江防司令部,6月南平警备司令部撤销,将工作移交第二区保安司令部接收,同月成立建瓯(后改为建延)警备司令部。33年10月建延警备司令部於南平设置南平指挥所。翌年7月在永安成立省保安司令部,省主席刘建绪兼司令。日军投降后,8月省政府派省保安处处长严泽元率3个保安团前往漳州,接受日军投降;9月派江防司令李世甲前往龙溪,准备接受日海军投降。重庆国民政府派海军少将刘少浦于9月20日从上海抵厦门,协同厦门市长接收。10月,在厦门成立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行辕(当时省主席刘建绪兼有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的空衔),12月撤消。同月英国海军扫雷队200人,由舰长思昧瓦少校及泡顿少校率领到达厦港,进行扫雷。翌年2月,美国海军驻榕办事处结束工作,人员全部离榕。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积极准备内战。34年(1945)10月,蒋介石任命刘建绪兼福建省警备指挥,刘将福州、闽东、延建、建阳、漳码五个警备司令部一律裁撤,并将全省划分为十个警备区。翌年2月又将全省划为两个清剿区,第一区辖寿宁、政和、松溪、浦城、建瓯、水吉及崇安七县,设指挥部於崇安县,区指挥官阙〓;第二区辖龙岩、永定、上杭、武平、南靖、平和、云霄、诏安八县,设指挥部於龙岩县,区指挥官陈金珊。民国37年2月在福州成立省保安司令部,保安处长严泽元兼代司令,陈齐暄代参谋长。翌年初,朱绍良任福州绥靖公署主任兼省主席,辖厦门要塞、厦门警备司令部、第一编练司令部、伞兵总队、第十三编练司令部(福州绥靖公署指挥系统见附表一)。4月设立福州戒严司令部,陆军第121军军长沈向奎任司令,施觉民、董维金、何震、王认登、徐逸远、王调勋任副司令。5月设马尾要港司令部,杜涤生任司令。6月李良荣任第二十二兵团总司令。8月中旬,毛森接任厦门警备司令,胡琏兵团第十八军军长高魁元任闽粤赣边区警备司令。同年6月,蒋介石调台湾新军孙立人部及空军大队等到达福州。1至7月,李延年兵团、刘汝明兵团、胡琏兵团败军相继退人福建。
  第一节 中央陆军部队
  民国24年(1935)后,在福建的陆军有第75师、第3师、第9师、第10师、独立第37旅、第157师(27年1月12日离闽)等。抗日战争期间,福建驻军先为陆军第80军(28年4月改番号第100军),后为第70军。驻闽较长时间的有驻守福州的第80师(①民国31年第80师归陆军第70军指挥,军长陈孔达,军部驻南平夏道。)与驻守漳州的第107师(详见附录抗日战争时期驻闽国民革命军序列)。
  一、陆军第75师
  前身为西北军第2集团军暂编陆军第3师。民国23年(1934)进驻闽赣边界,辖3旅,每旅辖3个步兵团,师直属骑兵、炮兵、工兵、通讯兵、辎重兵及特务6个营。抗战开始后,先隶于27年1月成立的闽绥靖公署。同年7月,编入第80军序列,第80军改编为第100军时,该师每旅撤裁1个团,接管原陆军第157师的防区,担任从马巷起至闽粤交界诏安的沿海一线防务。厦门沦陷前,再次缩编为2个旅4个团。29年闽南防务移交新编第20师负责。该师调驻莆田、福清、连江、宁德直至闽浙交界之海防一线。翌年第3次缩编,撤消旅级建制,师辖3个步兵团。同年8月全师移驻江西。33年回驻福建建瓯,改为后调师,有官无兵,专事征训练兵,师长兼建延师管区司令。抗战胜利后该师离闽。
  二、陆军第80师
  抗战爆发后,80师主力置于福州外围大北岭地区。日军第一次侵犯福州,该师不战而溃,放弃福州。后李良荣率装备团在大湖与日军战斗获胜,陈仪(福建省主席兼第25集团军司令)、顾祝同(第3战区司令长官)向蒋介石推荐李良荣任第80师师长,调第三战区司令部少将高参谢懋任副师长,并允许李良荣按自己的意愿去收拾和改组第80师残部。李即将装备团和第十三补训处的一些军政干部调入80师,在古田县彻底改组该师,使其面目一新,战斗力大有提高。该师辖3个团,驻福州、连江等处,民国33年全师共6000余人。
  第二节 地方部队
  福建地方军阀起于北洋时期的福建民军。民国16年(1927)1月,国民革命军东路军总指挥何应钦将福建省境内民军(卢兴邦、郭凤鸣、吴威等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东路军新编第一军(简称新编军),以东路军第1军第3师师长兼第三路指挥谭曙卿为军长,下辖2个师,3个独立团、1个独立师。10月省政府主席杨树庄、委员方声涛借助蒋光鼐十一军的力量将新编军缴械遣散。后方声涛在其旧部支持下,组织起福建省防军。十九路军入闽后,鉴于杂牌军盘踞各地,政令不行,局面极为混乱,乃着手整顿。省防军与其他地方军阀,或被武力解决,或被收编,有的改为保安旅、团。
  一、福建省防军
  福建省防军由省政府主席杨树庄、委员方声涛为培植自己的嫡系力量所创立,先后组建4个混成旅,省防军番号存在五年。
  省防军第1混合旅民国16年(1927)11月省政府收编新编军独立团陈国辉部组成,系福建地方军阀较有实力的一部,最多时达2000余人。翌年7月方声涛离闽,改组后的省政府下令讨伐陈部,取消番号,通缉陈国辉。19年,方声涛再度回闽主事,以省府代主席名义下令取消通缉令恢复其所部番号,后又加委陈为南安、永德(永春、德化)警备司令。十九路军入闽后,为解决地方势力,树立声威,于21年9月以驻闽绥靖公署令调陈部前往仙游、福清一带填防。陈本人於20日应绥靖主任蒋光鼐之调来榕,即被扣留。10月下令撤消第1混成旅番号,该旅士兵交团长陈育材编为一个团。该部随即星散,盘踞晋江、南安一带为匪。12月,陈国辉被枪决。
  省防军第2混合旅民国16年(1927)11月,由省政府收编新编军第1旅郭凤鸣部组成,18年2月被红军消灭。详见第二篇第三章第二节。
  省防军第3混成旅民国21年5月,代主席方声涛将福建境内杂牌军加以整顿,改编为第3混成旅,以省保安处参谋长陈维远为旅长,准其就地自筹兵械、饷粮。十九路军入闽后,8月驻闽绥靖公署下令遣散该旅。
  省防军第4混成旅21年6月,方声涛将境内杂牌队伍加以整顿收编为第4混成旅,委钱玉光、黄炳武为正副旅长。同年8月,驻闽绥靖公署下令遣散,并将该旅一部士兵改编为闽北公路工程队。
  省防军教导团杨树庄在创立省防军前,为培养初级干部,决定先设立1个教导团。经过一段筹备,于17年4月,在福州东湖正式成立教导团。由肖叔宣中将任团长,下设3个营,营长中校。从福州附近十县招募学兵约400人,为第1营,另招募新兵数百名。经集中训练年余,参加了围剿陈国辉部与对闽西南红军的“防剿”,后移驻泉州。19年秋,将3个营编为两个支队,每支队辖三个营,每营三连。翌年回福州担任城防。
  民国20年(1931)夏,为扩充实力提高职位,省府决定,将教导团扩编为省防军新的第2混成旅,肖叔宣改任旅长,原两个支队改为两个团。翌年秋,将收编的德化、永春湖洋、福清等民团汰弱留强,编为第3团,后该旅奉令开往福清、莆田、仙游三县驻防。十九路军人闽后,取消了第1、3、4混成旅番号,因2旅素质较好,得以暂时保留。22年5月,省府将该旅改为省保安第1旅,归驻闽绥靖公署指挥。至此,存在五年的省防军历史全部结束。
  二、张贞部
  张贞的闽西南民军被方声涛编为靖国军第四旅,曾占踞晋江、南安、安溪、同安等地,为李厚基击败后,张吞并靖国军第三旅杨子明部,并把队伍全部拉上山。后张部参加了福建自治军,11年自治军进攻北洋军时,张为前敌总指挥,兵败后率部去广东,在潮汕地区被叛军陈炯明部击败。不久,许崇智委张为东路讨贼军独立团团长,驻诏安,与驻平和、云霄一带的李厚基部张毅旅对峙。张贞部在此休整,逐渐形成为闽军的一支部队。15年10月加入国民革命军,被委为暂编第1师师长。是年冬,东路军何应钦部北伐,张部亦随同入闽,被编为国民革命军独立第4师。后张随何攻取江浙和上海、南京等城市。经方声涛请求,于17年奉命由江苏开回漳州,控制了闽南十余县,后改为陆军第49师,师部驻漳州,辖145、146旅,每旅3个团,1932年4月间,被红军东路军击败后,整编为四个团。1933年7月,十九路军将其北上援热(热河)先遣队第二纵队与第49师旧部合编,任张炎为师长,肖越(原49师参谋长)为副师长。“福建事变”失败后,49师被中央军收编,开往川北与红军作战,毛儿盖一战受歼灭性打击。抗战中,49师改编为陈诚部干部队。
  三、卢兴邦部
  早在李厚基统治时期,卢兴邦就啸聚一群游民在尤溪、德化交界处为匪。7年春,卢部被收编为粤军第一军第三师第五旅第九团,卢为团长,不久又升为旅长。11年6月,广东军政府任卢为东路讨贼军第三路司令。翌年春,任卢为东路讨贼军留闽第一师师长,师司令部设于尤溪县城,势力扩及大田、永安、宁洋等县。15年,卢部协同北伐军攻克沙县、南平、古田、建瓯等城镇,受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1独立师,卢为师长,兼闽北各属绥靖委员,在南平设师司令部和闽北各属绥靖委员公署。卢在其盘踞的二十多县内,收编土匪,召集旧部,从原二旅四团扩充为三旅六团、三个补充团、特务营、炮兵营、工兵营各一,分驻闽西北各县,成为福建最大的实力派,与省府分庭抗礼。17年初,南京国民政府将卢部改为陆军第14师。后省府改组,卢未列为委员,部队又被缩改为暂编第2师。19年1月,遂发生“绑架六委”(①卢兴荣(第5旅旅长,卢兴邦堂弟),于民国19年(1930)1月6日晚,乘省府各委员在陈培锟委员家宴会时,暗调驻洪山桥兵工厂的一个排进城,将在座的省府委员郑宝菁(兼秘书长)、陈乃元(兼民政厅长)、许显时(兼建设厅长)、程时奎(兼教育厅长)、林知渊以及吴澍(水上公安厅长)等6人押解,分送尤溪、南平,监禁达10个月。此事又称“一六事件”。)事件,出兵攻打福州。战败后,卢部被编为省防军第3旅,卢降为旅长兼“闽西剿共前敌指挥”。不久,卢部为陆军新编第2师,卢升师长,副师长卢兴荣,师部驻沙县,编入赣粤闽边区“剿总”序列,归何应钦指挥参加“围剿”红军。“福建事变”后,改为陆军第52师,卢兴荣为师长,另派黄浦系军人进入该部担任团营连级军官,将52师全部中央军化。25年秋,奉命开往浙江整训,后参加“八•一三”松沪抗战,几乎全军覆没,残部撤到皖南,以连为单位编并到陈诚系的十一、十三两个师。
  四、福建省保安团
  民国23年(1934)驻闽绥靖公署将全省民军改编为省保卫团(后称保安团),计编成15个团、1个营、1个队又2个连,不久缩去5个团。5月,省府将保安第7团缴械解散。保安第6团(驻古田水口)一部官兵哗变后上山为匪,另一部(驻罗源)於10月亦哗变。翌年11月,省保安团合编成10个团,1个特务大队,3个独立大队,计有官兵万余人(详见附表二、三)。25年10月再缩为6个团,分隶3个旅,省府任陈佩玉、黄芳、叶成(省保安处处长兼)为第1、2、3旅旅长。
  第三节 海军
  一、马尾要港司令部
  民国16年(1927)海军易帜(①海军易帜是指民国16年(1927)3月31日海军总司令杨树庄率各舰队司令及全军官兵通电归附国民革命军,参加革命,更换红、黄、兰、白、黑五色旗为青天白日旗。),协助国民革命军奠定闽局,于12月改组海军闽厦警备司令部,分别在马尾、厦门设海军警备司令部。马尾警备司令部辖长门要塞和海军陆战队两个混成旅,郁邦彦任警备司令兼要港司令。翌年4月,郁邦彦任马尾要港司令兼宁福警备司令。民国18年9月,闽局安定,宁福警备司令部撤销,马尾要港司令部遂为专任。
  马尾要港编制。司令为少将级,司令部编制官兵83名,附有特务排。所辖要塞官兵:总台部49名,长门礼台163名,电光山主台147名,划鳅炮台136名,烟台山炮台71名,金牌山炮台49名,北岸炮台64名,崖山炮台36名,鱼雷台9名。总计724名。
  30年(l94l)4月福州沦陷,要港司令李世甲奉令转移谷口。5月于该处设海军闽江江防司令部,李世甲任司令。9月,李世甲率陆战队,收复马尾,江防司令部移设马尾。33年10月福州第二次沦陷,闽江江防司令部撤至大目埕。34年(1945)4月,刘德浦任司令,5月收复福州,江防司令部又移回马尾。
  二、海军陆战队
  民国16年(1027)8月,第一混成旅步兵第3团扩编为陆战队步兵第1旅,所遗第3团由新编独立团补之。17年2月,以陆战队步兵第1旅为基础改编为海军陆战队第2混成旅,林寿国为旅长,下辖步兵团3,炮兵营1,驻莆田、仙游、涵江一带。同年11月,奉令编遣裁减兵额,陆战队两混成旅,缩编为陆战队第1、第2独立旅。
  22年4月,陆战队两旅编制确定:每旅辖步兵团2、炮兵连1、特务排1、无线电台1;每团辖步兵营3、迫击炮连1、通信兵排1、无线电台1;每营辖步兵连3、机关枪连1。至23年在福建的两独立旅,共辖4个团,官兵约5000人。同年5月,两独立旅互易番号,以马尾要港司令李世甲兼任第2独立旅旅长,林秉周调任第1独立旅旅长,并率部赴江西,接防南浔路。26年抗战爆发,11月调第2独立旅第3团赴浙江。34年陆战队第1独立旅被改编为陆军,在闽仅剩第2独立旅直属炮兵连及步兵第4团,仍驻马尾、长门地区。35年第4团亦改为陆军。
  三、海军厦门航空处
  民国18年(1929)6月,海军部令厦门要港司令部就厦门选点建立航空处、飞机厂和水上飞机落水道。翌年1月于厦门岛曾厝垵兴建机场,约19.6万平方米,内分储机场(可容10架小型机的机库)、办公室、修理厂、动力厂、发电所、无线电房、测候室、保存库、水下码头等,4月建成。此前,18年8月购回英国教练机4架,命名为厦门号、江鹞号、江鹈号、江鹕号。厦门航空处以陈文麟为处长兼飞行教练官。工程完成后,乃将在上海受训的飞行员4人调回厦门,作为第一届航空学员,19年冬毕业,任命为少尉飞行员。第二届招新生9名,20年夏毕业,同年招第三届航空学员8名,23年8月毕业,后因经费困难,停止招生。
  22年2月,上海海军航空处移设厦门,沪、厦两处人员合并改编,规模较前扩充,编制处长为少将或上校级,下设总务、军务、机械三课,及教官、飞行员、机械长、技工长等。此时已拥有教练机、侦察机、轰炸机三个中队17架飞机。27年2月航空处奉令裁撤停办,航空人员均调参加抗日战争。
  第四节 学校
  一、福建陆军干部学校
  民国15年(1926)7月,为配合北伐军入闽而加紧地方军事干部的培养,遂在诏安县城创立靖国军干部学校,由独立团团长张贞兼校长,福建靖国军警卫总队队长许显时兼教育长,设有校本部主任、政治部主任,政治部教官四人(中陈尚有即陈伯达),军事教官数名。学员队先有2个中队,第一中队系抽调独立团的班排长和总队的分队长,第二中队系招闽西南青年学生和部分汕头市员警。每中队约有120人。
  干校7月开学,9月以演习为名迁汕头,改名福建陆军干部学校,北伐军于11月攻克漳州后,干校迁回漳州。1927年春,干校迁往福州,驻于讲武堂内,又招收第三中队学生共约400人,人多地小,时常闹晤。同年6月迁往苏州,经考试后分别并入南京中央军校第五、第六两期为学生。
  二、海军学校
  民国20年(1931)12月,改福州海军学校为海军学校。所学课程亦调整充实,以航海、轮机两科为主。民国22年福建事变,学校于11月底暂迁南京水鱼雷营授课,翌年2月返回马尾。民国26年抗战爆发,因遭日机轰炸,学校于9月迁往鼓山涌泉寺上课。次年6月迁湖南湘潭,10月迁往贵州桐梓。民国34年12月,又迁至重庆。
  一、民国27年(1938)1月17日隶国民政府军委会
  闽绥靖公署主任陈仪
  第七十五师师长宋天才
  第八十师 师长陈琪
  福建保安第一旅旅长陈佩玉
  福建保安第二旅旅长李树棠
  福建保安第三旅旅长赵琳
  海军陆战队第二旅
  二、民国27年7月隶第四战区第四集团军
  福建绥靖公署 主任陈仪
  第八十军 军长陈琪
  第七十五师师长韩文瑛(代)
  第八十师 师长李良荣
  厦门要港 司令高宪申
  海军陆战旅
  马尾要塞 司令李世甲
  三、民国28年4月隶第三战区
  闽绥靖区兼第廿五集团军 主任陈仪
  第一〇〇军 军长陈琪
  第七十五师 师长韩文瑛
  第八十师师长陈琪
  第一六〇师 师长王继祥
  福建保安司令部 司令陈仪(兼)
  马尾要塞司令部
  海军陆战队第二旅旅长李世甲
  四、民国29年7月隶第三战区
  第二十五集团军 总司令 陈仪
  第一军〇〇 军长陈琪
  第七十五师 师长韩文瑛
  第八十师师长王继祥
  新编第二十师师长钱东亮
  福建保安处 处长黄珍吾
  保安第一旅 旅长严泽元
  保安第二旅 旅长李树棠
  保安第三旅 旅长梁如焯
  保安第四旅 旅长涂友情
  保安第五旅 旅长易启基
  海军马尾要塞司令部 司令李世甲
  海军陆战队第二旅(欠一团) 旅长 李世甲(兼)
  五、第二次长沙会战参战部队战斗序列(1941.7~12)隶第三战区
  第二十五集团军总司令刘建绪
  第七十军 军长 陈孔达第八十师 师长李良荣
  第一〇七师师长宋英仲
  预备第九师 师长 胡达
  福建保安处处长黄珍吾
  保安纵队(第一至第四、六团)
  保安第七团
  保安第八团
  保安第九团
  保安第十一团
  闽江江防司令部
  海军陆战队第二旅(欠一团)
  六、民国32年3月驻闽部队战斗序列,隶第三战区
  第七十军 军长 陈孔达
  第八十师 师长 李良荣
  第一〇七师师长 宋英仲
  预备第九师师长 陈集辉
  闽江江防司令部司令 李世甲
  海军陆战队第二旅 旅长 李世甲(兼)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

《福建省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撰写。既体现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的统一,又体现时代的特色和地方特色。把握重点,注重创新,既客观地记述福建的武装斗争和军事工作历史,又着重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福建军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建立的军事方面的光辉业绩。同时,实事求是地反映历史发展中的支流与曲折,以利总结历史经验。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