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纂说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1344
颗粒名称: 编纂说明
页数: 3

内容

编纂说明
  一、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撰写。既体现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的统一,又体现时代的特色和地方特色。把握重点,注重创新,既客观地记述福建的武装斗争和军事工作历史,又着重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福建军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建立的军事方面的光辉业绩。同时,实事求是地反映历史发展中的支流与曲折,以利总结历史经验。
  二、本志的编纂贯彻详近略远,立足当代,以记述近现代、当代军事为重点的原则,上限尽量追溯到顶,下限至1985年,某些内容延至事件结束止。着重记述机构、驻军、重要战事和民兵建设。总体结构上先按事物性质横分门类,后按时代顺序记述事物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但机构驻军和重要战事篇,因记述内容纵贯古今二千多年,变化巨大,性质各异,无法横排,只能按朝代、时期竖写。对于历史上的重要战事,着力于记述农民起义、反抗民族压迫和反对外来侵略,把在旧志中被颠倒的历史重新颠倒过来。
  三、本志的层次结构,除概述外,一般为篇、.章、节、目四层。多数篇首设综述,概括本篇内容,并记述无法横排的重要资料。记述军队建设的“军事训练”、“政治工作”和“后勤”三篇,因古代、近代福建军队这方面的资料极少,加之时代变迁,武器装备发展变化,古今无法类比,故只能在综述中记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前的一些片断资料,横分的章节就集中记述中国人民解放军1949年后的重要活动与业绩。某些章节由于时间跨度大,内容繁杂,在目以下设子目。另有一些章节则不设目。个别章不设节。
  四、本志书采用志、图、表、录四种形式,以志为主体。军队序列、重要战役战斗、重要统计资料辅以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入志照片,除全书插页外,尽量图文紧靠,以利阅读。除正文外,突破旧志格式,设全书附录与某些篇章附录,既对存史资治有一定价值,亦可与正文相辅相成,增强志书可读性。
  五、对事物一般用学名或常用名,将俗名附在括号内。军事专业名词术语,以中央军委批准、由军事科学院主编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增修本)》(1982年8月出版)为准,对军外人员不易看懂的个别军语加以注释。对于必须保留原样的古代军事术语,难懂的亦加注释。
  各种机构、部队、会议名称和历史事件等,在行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均用全称,再次出现时酌情用简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下的军队,别的政党没有在军队中建立组织。因此,在记述人民解放军的党委、支部时,文前一般不冠“中国共产党”或“中共”字样。
  北洋政府时期及其以前的军队番号依照历史上的记述方法,如新军第十镇、陆军第二十四混成旅。国民革命军、人民解放军和外国军队,其野战军(方面军)和军分区的序数用汉字,其余自兵团至班的番号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在同一目或子目中第一次出现的团以上部队以及独立营、连的番号中,均有“第”字,如第29军、炮兵第12团等;再次出现时,“第”字一般予以省略;几级部队番号连写时,一般仅在最高一级番号前加“第”字,如陆军第28军82师244团;几个同级部队番号并列时,一般每个部队番号前均有“第”字•如炮兵第3、第64、第65师。军队代号一律用阿位伯数字。
  对人物,直书其名,在书中第一次出现时,或再次出现职务有变动时,在姓名前冠以职务或其他表明身份之词,不注简历,不作评价;用姓名简称、字、号、笔名等,均注本名。地名,以国家和省地图出版社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测绘局出版的标准地图为准;当时地名与今名不一致的加注今名;乡镇村名前加冠县名;地名以及铁路、公路名简称的,加括号注明全称,如鹰(潭)厦(门)铁路,云(霄)(平)和诏(安)根据地等。
  六、本志纪年,清朝以前用朝代、年号并加注公元纪年,公元前纪年加“前”字,如清道光二年(1821)同一页内如年号未变,只在首次出现时加注。中华民国纪年用阿拉伯数字,如民国38年(1949)。记述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政权、军队和群众团体的活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事件,一律用公元纪年。其余有关时间的记述举例如下:八月十二日(清朝以前、夏历)、9月15日(民国以后、阳历)、公元前8世纪、20世纪80年代、星期六、18时30分等。
  七、本志使用规范化现代汉语书面语,记叙体,用第三人称书写。除人名、地名简化后易造成误解者仍用繁体字外,均使用规范化的简化字。引文为文言文者,加以点校,以期明白易懂。
  八、数字用法遵照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七个部门,于1986年11月31日公布的《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执行。
  九、本志书资料来源广泛,在行文中一般不注明出处。援引资料原文则加引号并注明出处。有歧义、别说和需要注释的专用名词、特定事物,亦加注释。注释一律采用页末注。引文标注中的版次、卷次、页码,除古籍外,一般均用阿拉伯数字。
  十、本编纂说明未作特殊规定者,一律按《福建省志》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

《福建省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撰写。既体现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的统一,又体现时代的特色和地方特色。把握重点,注重创新,既客观地记述福建的武装斗争和军事工作历史,又着重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福建军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建立的军事方面的光辉业绩。同时,实事求是地反映历史发展中的支流与曲折,以利总结历史经验。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