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金融统计与调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金融志(1999—2005)》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1276
颗粒名称: 第五节 金融统计与调研
分类号: F832.2
页数: 7
页码: 443-449
摘要: 本节记述福建省金融统计与调研,其中包括金融统计管理体制、金融统计制度、经济金融形势分析制度、专题调研与定点监测。
关键词: 福建省 金融调研 金融统计

内容

一、金融统计管理体制
  1998年末,人民银行省级机构改革后,人行福州中支负有全省及福州辖区的金融统计与调查分析工作的管理、协调等职责。同年,农村信用合作机构的金融统计报表由农业银行代报改为人民银行系统直接上报。1999年,为适应金融分业经营及监管的需要,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统计数据不再纳入人民银行“全科目上报”统计。2003年,银行业监管职责调整后,人行福州中支主要负责货币信贷类的统计调查工作。至2005年,全省金融统计系统采集核对的全科目指标已近万个,牵涉省内数百家省、市级金融机构。人行福州中支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金融统计工作操作流程、检查流程、系统管理和资料管理等一系列制度,升级系统软件,确保金融统计在多次制度转换衔接中顺利过渡;加强对所辖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统计业务指导和培训,开展金融统计质量检查和考核通报,提升金融统计工作水平。同时,建立和完善金融统计工作机制,加强统计数据信息共享。
  二、金融统计制度
  从1997年1月1日起,福建省金融机构实施人行总行制定的人民币新指标体系统计制度。新指标总数为852项,其中月报579项、季报258项、年报15项。1998年,经营外汇业务的银行机构按新指标体系报送外币统计数据。外币统计指标以人民币“全科目”为模板,突出银行外汇业务特点,明确区分银行机构与境内外的金融交易,并以金融业务为主线,按流动性强弱排列,对外汇统计指标进行分类设置542项,其中月报294项、季报235项、年报13项。
  1999年,在统一指标月报部分增设农村信用社相关业务的14个指标,反映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清收;增设附报项目,反映新股申购冻结资金情况。在统一指标体系季报部分暂停反映拆借资金期限情况的指标,调整考核金融机构流动性指标的报送频度等。为适应法定存款准备与备付金账户等货币政策的改革,重新调整“缴存准备金存款”、“准备金存款”等项目的归属。建立国有商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按月报送不良贷款制度。执行人行总行修订的现金收支统计制度,以全面准确反映全社会现金收支总量的变化及构成情况。新的现金收支统计制度淡化所有制性质,以现金来源和用途为主要标准调整相关项目的归属内容,体现市场经济条件下现金收支活动的特征,同时实行统一规范的统计操作规程,实现全部金融机构的现金收支统计并表。
  2000年,执行国家统计局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明确金融统计职权和职责。随着华融、信达、长城、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在福州设立分支机构,人行福州中支增设“资产管理公司存款、贷款”等指标,反映人民银行、银行机构与资产管理公司的资金往来,并建立国有商业银行剥离不良资产数据报送工作,监督和反映资产管理公司从国有商业银行剥离不良资产情况。在统一指标体系报表的调整中,增设“代扣缴储蓄存款利息收入所得税”指标,反映由银行机构代扣的储蓄存款利息收入所得税。统一“个人贷款”中“个人住房贷款”、“个人消费贷款”数据的填报归属,自1999年结转数起统一归属报送,解决金融机构填报归属不尽—致问题。明确“卖出回购证券”、“证券公司存款”等指标的填报原则,加强统计监管。为适应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需要,规定人民银行分支行金融统计部门编制非现场监管报表的工作原则,开展省内处置中小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统计工作。
  2001年1月1日,新的金融会计科目开始启用。人行总行对相关金融统计制度进行重大调整,修订统计指标、统计指标的填报归属和信贷收支表的项目与归属。其中增加按行业、所有制划分的贷款指标,反映贷款在不同所有制经济成分中的构成及变化情况;增加和细化个人消费贷款指标,反映银行机构发放个人消费贷款的数量、期限等情况。开始实施本外币业务合并的信贷收支统计制度和人民币贷款累放统计制度,实现对银行机构经营状况的监管。从7月起,根据人民银行金融统计数据归口管理的原则,外资银行业务统计工作归口人民银行统计部门负责。
  2002年,开始执行人行总行《金融统计管理规定》,并按照规定要求,改善统计服务,规范统计信息披露工作。人行福州中支完善金融机构统计数据传输网络,保证数据传输及时、安全、准确。按季发布全省主要金融统计数据,编发有关经济金融指标摘要,实现对外提供统计服务的制度化、规范化。当年,新增“贷款质量五级分类”报表,反映银行机构按五级分类要求进行贷款清分数据。在“全科目”报表中修订“农副产品贷款”项下指标,反映农发行省分行“粮油贷款”、“棉花贷款”及“其他储备贷款”情况;修订“票据融资”等统计指标名称,对指标含义进行界定,反映银行机构对非金融部门债权情况;新增“支农再贷款”、“住房公积金贷款”、“所得税”等新统计指标,以适应经济的发展。同年,还按照人行总行有关通知精神,要求已开办中间业务和网上银行业务的银行机构报送相关基本情况。
  2003年,根据新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4754—2002),实施新的贷款分行业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统计制度,增加20个新的行业分类明细指标,反映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国内各行业企业、机构办理的贷款业务;增加“对境外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指标,反映境外贷款和银行机构对个人发放的消费贷款质量情况;增加贷款质量五级分类分行业明细指标,反映各行业的贷款总量和贷款五级分类情况。根据财政部《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以及人行总行《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设立8项统计指标,反映银行机构计提的贷款损失一般准备、专项准备和特种准备。修订债券回购业务有关指标及相关统计报表项目归属关系,反映银行机构之间以及与企业开展的回购业务。修订股票质押贷款、银行卡存款、社会保险资金、金融债券投资等相关指标。增设代理住房公积金业务及反映不良贷款形成与核销的指标及项目。当年,开始将外资银行纳入“全科目上报”统计范围,新增银行业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信贷收支表。同时,正式建立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统计制度。
  2004年,建立邮政储汇局“全科目”报送统计制度,适应邮政储汇局资金运用业务放开的情况。建立助学贷款专项统计制度,反映助学贷款政策的执行与实施情况;建立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专项统计制度,掌握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政策实施的进度与效果。修订季报中政策性住房存贷款指标,增设部分统计指标,建立较完善的房地产信贷统计制度。当年,因中行、建行、交行进行不良资产划转和核销,所有涉及三行的报表均改为可比口径。调整“贷款质量五级分类分行业指标”报送单位及报送频度。新增及修订“全科目”上报统计指标有:增设“特种票据”、“特种资产”、“专项票据置换的不良贷款”等19项统计指标,综合反映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进展情况;增设信用卡透支的明晰指标,准确界定银行对企业、个人发放的贷款;增设反映储蓄账户与结算账户的统计指标;增设“应收贷款利息”、“利息回收率”指标,反映当年新发生的应收贷款利息总额及本外币利息回收率。增加按剩余期限分类的次级债务统计指标,以便准确计算附属资本。新增“不良贷款按逾期期限分类季报附报”,客观反映不良贷款逾期的时间。依据财政部《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增加“一般准备金”、“其他资产减值准备”、“当年提取准备金”等统计指标。适应债券市场的发展,增设“境内发行债券”、“境内有价证券投资”等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的统计指标。调整“票据融资”、“向中央银行借款”、“财政预算外存款”等项目的归属关系。建立农村信用社可比口径信贷收支表。为全面反映银行业金融机构风险状况,按照“急用先行”的原则,执行银监会制定的有关贷款质量五级分类、不良贷款变动、资产减值准备变动、非信贷资产及表外业务等统计制度。实施资本充足率统计制度,明确提出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计算方法和统计要求。当年,还建立“客户大额授信”和“零售贷款违约客户情况”统计制度,定期收集授信额度在1亿元以上(含1亿元)客户和房地产、汽车零售贷款连续违约三个月以上(含三个月)的客户情况,以加强对商业银行风险提示和窗口指导,拓展商业银行信息渠道。同年,人行福州中支开始搜集整合数据资源,启动宏观经济时间序列数据库建设,搜集、整理福建省经济、金融数据资源,建立1985年以来全省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本外币存贷款主要指标和人民币分机构、分地区、分项目数据的月度时序库,并不断完善时序指标体系和追录历史数据。探索开发金融统计指标时序查询系统,提高统计工作智能化水平。同时,在福建银监局、证监局和保监局的统计信息网络逐步建立后,着手建立“一行三局”统计信息交流与共享制度。当年起,还开展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全省县以上银行业金融机构2000多人参加普查。通过调查摸底,确定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农村信用社等5000多个普查对象,其中法人机构1038个。
  2005年,福建省“一行三局”统计信息交流与共享制度进一步确立,实现省内金融业基本统计数据、报表和分析报告等信息共享,解决相关统计盲点,为货币政策决策和行业监管提供充分的信息支持,也为建立综合型金融统计工作打下基础。同年,人民银行建立中长期贷款按实际投向分类统计制度,掌握银行信贷资金在国民经济行业中的分布情况,反映银行信贷资金的流向。新增区域信贷收支统计制度,反映区域银行业资金的来源与应用情况;增设反映商业银行发行与持有金融债券的统计指标,反映商业银行的债权发行与投资;增设反映住房公积金存款的统计指标,同时将该业务数据由同业存放调整到各项存款中;调整其他委托贷款基金、个人委托贷款基金统计归属;增设反映实收资本折算差额的统计指标。修订外资银行机构统计制度。因工行进行不良资产划转和核销,所有涉及该行的报表均改为可比口径。银行业监管统计方面,新增贷款质量迁徙和房地产、汽车零售贷款违约法人客户统计制度及风险预警信息报告制度。为反映银行业对小企业授信业务的开展情况,加强对小企业授信业务的指导,制定包括贷款户数、贷款总额、贷款质量和表外授信等内容的小企业授信情况季度统计制度。
  三、经济金融形势分析制度
  1999—2000年,人行福州中支将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作为服务省市政府部门的重要工作,采取多项具体措施,包括完善经济金融动态反映工作制度,拓宽动态信息收集渠道;围绕金融指标开展专题分析和快速调查,做好货币监测。注意关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完善多向分析交流机制,定期牵头召开省市银行、证券和保险机构以及人行各中支分析情况交流会,探讨经济金融形势。1999—2000年,针对亚洲金融危机后出口受阻的实际情况以及扩大内需的经济政策,重点加强对福建经济金融运行规律、行业发展特点和产业结构等情况的分析,加强对本外币存贷款变化以及相互关系的调查研究。
  2001—2002年,针对中国加入WTO前后的经济形势变化,加强对投资、消费、储蓄和国际收支的观察分析,关注人民币汇率有关信息和可能带来的变化及影响。
  2003年以来,强化货币政策和金融服务职能,分析工作中拓宽视野,规范分析程序,完善分析框架,探索推进分析思路和方法。针对各时期经济金融热点问题,通过经常性的多渠道收集全国及全省近千个主要经济金融数据,分析反映全省经济金融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并转换分析视角,将福建经济金融运行融入全国乃至全球进行分析判断。结合相关数据资源建设,探索建立计量经济模型,预测福建省短期经济金融形势变化,为实现货币政策与福建经济特点的有机结合、发挥货币政策稳定经济作用提供依据。通过对1998年以来福建与全国基本经济走势的分析比较,揭示经济金融在增长和结构两方面的特点,为宏观调控提供决策支持;从省内工业产销变化以及“两金”占用增速高于全国的宏观情况及部分企业的典型情况调查入手进行分析,提出调整全省产业结构和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建议。
  四、专题调研与定点监测
  1999年以来,人行省内各中支围绕经济金融运行热点问题以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取向,抓住倾向性问题开展多项针对性调研和课题研究,发挥调研工作在传导货币政策、加强金融监管、改进金融服务和维护金融稳定中的作用。人行福州中支先后向人行总行和上海分行、地方政府提供上百篇100多万字的研究报告和调研报告,内容涉及发展非国有经济、加入WTO、金融企业竞争力、企业技术进步、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县域经济、外向型经济、宏观调控重点行业、房地产投资、民间投资与民间融资、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关系、经济运行先行指标、金融生态环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以及宏观调控实施效应等。针对宏观调控大背景下福建民间投资热点开展持续性调查,提出不仅宏观调控行业和部分“瓶颈”产业成为省内投资热点,且投资出现快速增长势头的实证报告;对宏观调控后民间借贷日趋活跃、利率持续上升等情况开展专题调查。
  2004年,人行总行与国家统计局联合建立的银行家问卷调查制度在福建省启动,主要开展企业景气调查、银行家问卷调查、企业商品交易价格调查、城镇储户问卷调查以及进出口企业调查等多项制度性调查与定点监测工作。为加强人民银行研究职能,人行福州中支设立金融研究处。当年,完成多份研究报告,其中完成人行总行重点课题《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发展研究》的海峡两岸外汇收支、资本账户、汇率与市场、离岸金融市场、货币清算机制、共同基金市场发展进程比较和启示等10个专项子课题,获得重点研究课题评审—等奖;完成人行总行货币政策执行效应地区性差别分析子课题《关于人民币汇率政策执行效果的实证分析和中短期对策》研究报告;跟踪研究福建价格走势和宏观调控政策效应,收集大量统计数据,完成《福建省价格走势和宏观调控政策影响效应》研究报告;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搭建闽港经济合作八大平台”的指示,完成《搭建闽港金融合作平台,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课题研究报告。参与创立“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金融论坛”,促进福建与泛珠三角区域金融合作与同业交流,完成《积极参与泛珠区域金融合作,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研究报告。
  2005年,全省工业企业景气调查共涉及153家企业,银行家问卷调查共涉及101家银行业分支机构,企业商品交易价格调查共涉及27家企业、219条规格品,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随机抽取800户居民。人行福州中支运用制度性经济调查的优势,利用调查网络及数据资源,形成多篇分析报告,反映银行业金融机构与企业景气运行特点和经营中的突出问题,并就微观经济运行情况,向人行总行和省政府有关部门反映银行业金融机构和企业经营动态。开展样本企业和调查商品调整工作,增强样本企业和规格品代表性。定期下达监测的方向、.任务和要求,拓展监测的广度和深度,提升调查监测工作水平。同时,组织全省重点调研课题59项,完成人行总行重点研究课题《人民币汇率波动与本外币政策宏观调控实证研究》,获得重点研究课题评审二等奖;完成人行上海分行重点研究课题《海峡两岸货币流通与清算模式研究》和《我国房价和汇价相关性研究》,其中《海峡两岸货币流通与清算模式研究》获得上海总部重点研究课题评审—等奖;针对新形势下国际收支跨境流动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配合人行总行研究局进行专题调研,完成《福建省国际收支跨境交易资金流动研究报告》;根据人行总行研究局要求,设计劳动力价格抽样调查的具体实施方案,完成《福建省劳动力供求与价格抽样调查研究报告》;完成省政府重点课题《改善金融生态,提高经济竞争力,多渠道筹集经济建设资金研究》。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金融志(1999—2005)

《福建省志·金融志(1999—200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志共分三章,主要内容包括:概述、管理机构、银行业经营机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保险经营机构、其他金融服务机构、金融资产管理与信托业务、保险业务、金融调控、外汇管理、央行金融服务业务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