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1155
颗粒名称: 六、管理
分类号: G529
页数: 5
页码: 781-785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清光绪十六年以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管理、其中包括福建各教会学校早期由创办的传教士独揽全校一切事务、福建基督教教育会、天主教会学校属天主教公会福建教区管辖、教会大学管理机构层等情况。
关键词: 管理 福建省 学校

内容

福建各教会学校早期由创办的传教士独揽全校一切事务。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以后,接受中华基督教教育会的统一指导。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以后,受由福建6大公会合组的“福建教育会”直接指导。福建教育会是中华基督教教育会在全国的第一个分会,民国4年(1915年),改称“福建基督教教育会”,民国14年,改组为福建基督教教育总部。立案后,教会学校名义上接受国民政府教育部和省政府教育厅的领导,但各学校所属教会的教育部和福建基督教教育总部仍对教会学校有指导和管理权。民国25年(1936年),福建基督教教会总部改称福建基督教教育协会,由六公会所属中等以上学校代表组成,设会长、副会长、中文书记、英文书记、会计、执行委员、执行干事和总干事。总干事负责日常事务工作。下设执行、常务、宗教教育、中等教育4个委员会。职责:一是协助各校开展宗教活动。二是监督和促进各校增进教学效率,包括组织交流教学经验,举办各种训练会,实习班,及筹办各科教学研究会等。民国24年,在延平、古田、闽清、兴化、福州举办宗教教育训练会,第二年筹办暑期学校,供教会中小学教职员进修。三是指导教育方法,帮助各校解决困难,每年开一次年会,代表学校同省教育厅协商解决有关问题,代各校物色教员,购买科学仪器、药品,协助各校办理入学考试等。民国24年曾开年会,专门讨论“现阶段中国教育动向与基督教教育”问题。四是传达和执行中华基督教教育会的任务,与各地区分会互通情况。
  民国元年(1912年),福州美以美年议会设立“教育部”,规定所属小学课程及教员薪俸,支配各小学经费。下属各教区也设立教育部,分管区内小学,教区派视学察看各校教习勤惰和办学成绩优劣。民国6年,美国归正教会在厦门鼓浪屿设立教育部,管理厦门鼓浪屿及闽南、闽西该会所属学校。民国28年,福州美以美年议会成立中小学教育委员会,对所属学校有以下权利:决定教育政策和实施办法;所有教育经费的分配须按该会建议的原则办理;各级学校董事会组织法须经该会通过;各校校长的聘任须先征得该会同意;各中小学每年须向该会报告办理情形一次。
  同时,各差会又受外国教会的管辖。英国伦敦会总会每3年或5年派总巡或调查人员来闽,对其所属教会及学校进行检查。福建协和大学和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注册,设于纽约的“中国基督教大学校董事联合会”是最高管理机构。厦门英华中学在英注册,其毕业生可以免试升人英国所属大学。
  天主教会学校属天主教公会福建教区管辖。民国17年(1928年),中华公教教育联合会在北京成立,福建天主教学校纳入该会管辖范围。
  早期,创办学校的传教士是学校的当然主理(校长),全权决定学校课程安排,教师聘任和经费支出等。19世纪后期,一些学校设立董事会,由传教士组成,大部分董事长是外籍传教士,校董会的职责是:筹划经费,选派校长,审核预算,保管校产及基金,监督财务,决定办学方针等,对学校负完全责任。校董事会选聘的主理全是外国人,秉承董事会旨意具体负责对学校事务的管理,对董事会负责,一般没有其他行政人员。福州鹤龄英华中学,从清光绪七年(1881年)创办至民国16年(1927年)的46年间,先后6任校长都是美国人。福州格致中学从创办到向省教育厅立案的74年间,均由外国人主持校政。有的学校在校长下设监院一职,负责处理学生的生活问题,可由中国人担任。厦门英华书院从创办到民国13年由英国人任校长,下设一名监院。
  立案后,未成立董事会的学校也成立了董事会,根据中国政府的规定,原有的校董会进行改组,成员中,外籍董事的比例不超过1/3,本国传教士和当地士绅占2/3以上;董事长和校长由中国人担任,校董会可决定校长的人选和去留,但董事会仍主要由传教士组成,校长多为信教者,校董会和学校内的会计由董事会派外国人担任。永泰同仁初中的校董会财产管理员和会计由美国传教士伊芳廷、裨益知担任。福州懿范女子初中9个校董中有5个天主教神父,会计和庶务均由法国神父担任。
  教会大学管理机构层次较多,分工严密。民国23年(1934年),福建协和学院的《组织大纲》规定,学院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创办学院的4个差会派代表组成的董事会,其职权.是:保管校产,筹备并管理本院经济事宜,设立各学系并通过其课程大纲,选派院长及通过院长所荐聘的教职员,议定全体教职员的薪额,设置校舍并应用器具,规定学费。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建立3级管理体制。最高决策机构是董事会,设正、副董事长各1人,书记1人,董事一般17~19人,大部分是美以美年议会福建分会的成员,职权与协大相同。董事会下设校务、教务会议。校务会议由校长(院长)、教务长、各系主任、附中负责人和教师代表组成,校长(院长)是当然主席,负责制定学校各种规则,审查各系及附中课程,处理学生升级、退学、惩戒事宜,负责管理各常设委员会(图书馆、宗教、招生、体育、奖学金、经济、编辑、课程和临时委员会)和办公室(卫生股、会计股、秘书室、建筑部、校友部),聘任教务长和各系主任,聘任或辞退教职员。教务会议由教务长和各系主任组成,职责:编制课程计划,掌握学生选修和主修事项,督察各系工作及考试管理。系会议由系主任和本系代表组成,负责制订本系各学科的标准及教学计划,本系经费预算及使用。
  厦门英华中学从民国14年(1925年)开始由中国人任校长,成立校董会,组成人员:英国长老会代表3人,闽南基督教大会代表4人,英华校友会代表8人。推选英国董事1人兼司长,以监督学校财政。校长之下设立校务委员会,下置教务、事务部和6个专门委员会(招生、图书、成绩审查、免费学额、健康和生活指导委员会)。教导部设教务、训育和体育主任各1人。事务部设总务主任1人,医药、文牍股各1人。学校实权仍掌握在教士洪显理(H.J.P.Anderson)手中,他代表英国长老会常驻校内。厦门毓德女子中学于民国20年立案后,由新成立的董事会负责管理学校工作,董事会成员中传教士未占多数,但另拨出学生宿舍由教会独立管理。董事会下实行校长制,下设教务、训育、总务3课。学校经费收支由董事会支理,总务课负责登记核算收支帐目,定期公布。重新选举第二届董事会时,又复归由美国归正教会一手操纵校务的局面。龙溪进德女子中学于民国26年的组织机构是:校董会下设校长,校长下设教导处和文牍、会计、特种委员会。特种委员会包括训育指导、经费稽核、校刊编辑、校景布置委员会和三民主义教育研究会。
  抗战时期,厦门沦陷期间,未内迁的教会由外国人任校长,解散校董会。抗战胜利后,各校复设校董会,由中国人任校长。
  护士学校一般附设于医院,以院养校,院长兼校长,医师兼教师。院校统一管理,经费统一核算。
  早期,教会日校学生农忙时期在家帮工,可以不按时到校上课。有的寄宿学校与学生父母或监护人签订4~6年契约,规定教会提供学生的膳食、衣服、书本和住宿。学生表现不好,学校可开除。家长中途领回学生,必须偿还学校所付费用。民国6年(1917年),福州鹤龄英华书院章程的“入学规则”规定“(一)学生年龄宜十二岁以上曾入高等小学,及与相当程度通晓汉文论义者为合格,极浅亦须曾作札记,并会高等一、二学年算学、地理者,准于开学前按照本书院示定日期,到院试验。(二)试验业经可取者,该生父兄须邀一妥保到院,立约签押为据(附式)。立学约学生某姓名,央同保人等将某名选入。(三)书院以兼习英文、汉文为宗旨,入学者不论预科正科,均须双方合课,如汉文程度确已有成,惟试以一论一策。经汉文教员录取。得于上下午专读英文,但仍须受汉文月考。(四)学生兼读英汉文者,先入预科肄业,俟该课程完竣,试验英汉文分数无缺,方准升入正科。惟经考取直人正科者不在此例。(五)书院开课,学生务必齐集,上下学期纳费之日,铁限午后三句钟止亲到报名缴款。逾期报缴,罚银二元。(六)递年上学期开学前招考新生,列作第一学年班,如有已读英文者,准并考英文,酌视所造,插入上班合课,下学期仅收插班学生”。
  附:立约格式
  鹤龄英华书院肄业所有学规均喜遵守,一切需用悉由自费,约定读满课程。如期间或逃学走失,亲属、保人自行追寻。入学后按日上课,不得作辍;寻常酬应,亦不得请假。倘有不正行为,违反规则,听凭黜退。学生未满欲有他图,自当请求;若不告明,或将院中物件卷逃而去,均系保人赔偿科罚无辞。此约存照。
  20世纪30年代以后,鹤龄英华中学新生入学时,仍要订立学约,经学生和家长签名,由一家殷实店铺担保。如果学生违反学约一条,应受退学处分。学生累计记2小过和1大过者也应退学。但可有悔过机会,即:受退学处分学生要订立特制学约或向一位教师担保从此不再犯规,可以留校学习。
  20世纪30年代,华南女子文理学院规定:凡公立或已立案之私立高级中学或同等学校的毕业生方准报考,报考者须填写报名书并附所毕业学校校长的推荐书及体格检查表,经审查认为符合条件后发给准考证,考生在规定日期到指定地点参加国文、英文、科学(在物理、化学、生物中任选一科)和数学(代数、平面几何)考试,成绩合格者予以录取。新生录取后编入第一年级,随后修满34孪分者编人第二年级;修满68学分者编入第三年级;修满100学分者编入第四年级;修满132学分者予以毕业。民国31年(1942年),福建协和大学的招生简章规定,投考学生除交报名表,高中毕业证书和成绩表外,还须填写“性格调查表”,由报名者请其最后肄业的学校校长填写后,随同成绩表直接寄到协大注册处,不得由报名者自带或自寄。民国31年度(1942年度)的入学考试分两次进行,报考地点在福建邵武、福州、南平、德化、龙溪,江西南城、泰和,广东梅县,浙江金华,安徽屯溪。考试科目:报考文学院者:公民、国文、英文、数学(高等代数、平面几何、三角)、中外历史、中外物理、理化和生物;理学院和农学院:公民、国文、英文、数学(同前)、物理、化学、中外史地和生物。一、二、三年级收取转学生,四年级不收,转学生应考公民、国文、英文及转入以前各年级的主要科目。
  华南女院规定:“学生遇有紧要事故须请假者,应预先到教务处陈明理由,以待核准登记。假满回校时须即到教务处领取准假证,呈交各教员签字,签毕仍交教务处备查”。民国
  籍贯省县地现住里年龄现岁
  三代曾祖祖父师 立约学生 姓名押
  西历一千九百十年即
  宣统二年月日
  率学生 名押
  保认 姓名押6年(1917年),鹤龄英华书院规定:“寒、暑假外,学生遇事必须告假者,其父母当先明某事应假几日,逐告主理。附近学生3星期给假回家1次,约期销假,不得爽信。”鹤龄英华书院规定:学生早6点起床,晚10点就寝,宿舍内不准留宿亲朋,不准有淫书赌具、不准抽烟乱吐痰,星期日和读书时间不能弹琴唱曲,不准无故上街,通学生不准到宿舍玩耍。讲堂、宿舍、操场、食堂都有详细规则,违反者,禁宿禁学,扣除品行学分。福州陶淑女子中学素以校纪森严著称,学生大部分寄宿住校,平时不得轻易离校,父兄只准在门房会客室会见。学校制定“以善胜恶”的校训,强调培养学生的淑女德性,严格制定有关言行举止、环境卫生等规章制度。福建协和大学的女生规则对女生会客、请假、作息等都作了详细规定,包括:男生不得随时访问女生,只能在一定时间内在会客室见面;女生外出须向女部主任请求认可;晚间9时前必须回宿舍。邵武汉美学校在早期如果学生犯校规轻则做祈祷悔错,重则罚站,罚跪,打手掌。教会盲聋哑学校盛行体罚。
  教会学校校址多选在郊区,注重学校园林化。福建协和大学在福州魁岐建的新校舍占地1000亩,位于鼓山脚下、闽江之滨,环境优美。华南女院校舍建在仓山,校内绿树成荫。闽清毓真中学在闽清县六都,“在茂密的绿林里,掩映里三、五座灰白的洋楼”。有的学校实施家庭化管理。抗战期间,福州鹤龄英华中学迁到顺昌县洋口镇,学校组织教职员和学生开荒生产,种地瓜、蔬菜,养鸡、兔、猪。学校聘请1位女员工同年幼学生一起生活,白天为他们缝补衣服,夜里巡视,为他们盖被子。陈芝美校长的夫人组织教师家属妇女会,为学生缝补衣袜。闽北山区疟疾盛行,学校建一座有30张床位的哲明医院。学校附近有溪流,择溪边流势平缓地段辟为游泳场,规定每日开放时间,委派一些教师雇船巡视、保护。福州格致中学抗战期间规定:住校教员与学生同食宿,共苦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教会学校由人民政府先后接办,旧的规章制度全部废除。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

《福建省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记述福建省学校教育自萌生至1989年的发展历程。全书14章,卷首冠以“概述”,卷末附录“大事年表”及“福建省当代教育人物表”。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