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学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1152
颗粒名称: 三、学生
分类号: G529
页数: 4
页码: 774-777
摘要: 本文记述了教会在福建办学初期至清光绪三十年的学生、其中包括在福州办日学、教会学校毕业生中等情况。
关键词: 学生 福建省 教会

内容

教会在福建办学初期,一所学校只能招到几名学生,多是平民子女,有的是街头流浪儿或孤儿。学校免费提供膳宿和零用钱。清咸丰六年(1856年)传教士基顺(StephenJoh-neon)在福州办日学,收学生4人,后经多方努力,增至12人。女校招生更难,招到的学生也很难留往。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美以美会在福州开办的一所女校只招到3名学生,不久其中两人因受不了人们的非议而自动退学。咸丰九年(1859年),女传教士娲标礼等,在福州办女学,招生10个月仅收15名学生,开学不久7名自动退学。以后教会采取多种办法吸引学生。清寒学生和教徒子女免交学费或半费。有的学校与学生订立合同,由教会提供食宿、衣服和书本,如果家长中途把学生领回,必须偿还教会支出的各项费用。直至19世纪末,学生仍不多,以清贫子女为主,很多来自教徒家庭,学生有的半工半读,替学校做一些杂务。这时期,教会学校的入学条件很宽,学生年龄大小不一,文化程度不齐,大部分女校不收缠足女子。入学后,学生大部分入教。清光绪四年(1878年)创办的莆田哲理中学,学生多为清贫子弟,半日学习半日工作,或纺织或排印、装订书籍,或作小学助教,赚取学费和膳宿费。光绪八年(1882年),福州毓英女校已开办20多年,在校学生仅28名,其中13名来自教会办的育婴堂。光绪十六年(1890年)创办的泉州培英女校不收学费、膳费,对远途来校者提供旅费,才从附近各县的教徒家中招收了20多名女生。福州鹤龄英华书院办于光绪七年(1881年),到光绪十六年(1890年),始有第一届毕业生1人,至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的19年中,计有毕业生23人,其中3届仅毕业1人。
  20世纪后,教会学校学生来源渐多,殷实商户、富裕士绅和知识分子家庭子女增加,城市中学收费昂贵,日渐发展为贵族学校。神学校和职业学校因其免费额较多,有的提供膳宿,平民子女比例相对较高。闽南的教会学校也招收华侨和外国留学生。厦门英华书院开办初期,学生来自厦门、鼓浪屿一带。以后外地学生、南洋侨生和随父母来厦的外国学生也来就读。20世纪20年代,改称中学,学生300名。附设高小,学生200名,多数是厦鼓富家子弟,南洋归国侨生,本省侨属学生,台湾富商子弟及日本、朝鲜学生。该校学费历来是厦鼓地区最高的。农村小学学生仍以平民子女为主,信教的比例较高。华南女子学院初办时仅有学生13人,多为教会人士的女儿,经多方游说,招生范围扩大到莆田等地,学生逐年增加,但长期不足百人(包括附中)。福州三一中学、陶淑女中、文山女中、格致中学,莆田哲理中学,泉州培元中学、培英
  女校,厦门毓德女中,古田毓馨女校、超古学校等中学,都附设小学,其学生主要来自附小毕业生及育婴堂、孤儿院保送的学生。厦门怀德幼师学生以怀仁中学毕业生为主。职业学校学生多来自教会中、小学。民国21年(1932年)秋季,华南女子文理学院新生72名,其中43人来自本校附属中学,29名来自其他教会中学,全部信教。同年,福建协和大学招生175人,其中来自教会中学的138人。20年代,教会国民学校的毕业生18%升入高小,教会高小30%的毕业生升入教会中学。立案后,教会大、中学校学生中富裕家庭子女与非教会学校毕业生增加。民国27年,福州进德女子初中58名学生的家庭出身是:商40%,学10%,政3%,军10%,农2%,其他8%。抗战期间福建协和学院附设高级农业职业学校两次招收82名学生,其中49人是基督徒。抗日战争胜利后,教会学校招生范围更扩大,学生中信教者比例进一步下降,但仍占近半数。1950年,福建教会中学男女生比例是5:1,信教学生占学生的43.5%;小学男女生比例是2:1,信教学生占41.3%,教会职校女生占学生总数的2/3以上,信教学生超过半数。
  教会学校对清寒学生仍有减免学费的规定,但名额越来越少。有的学校实施工读制度。福州协和农业职业学校于民国11年(1922年),开始实行工读制度,规定凡受学校资助的学生都必须参加学校工作。民国14年,改为计时记工办法,按学生工作钟点发给工资。民国29年,工读学生分两种:一种每周工作6~10小时,每人可得月工资4~5元不等,品学兼优者才可申请;一种是新生于开学前一星期内请保证人向学校申请,课程分4年修毕,每天工作4小时,可得月工资10余元。工作种类:吹号,修理电灯、汽灯及机械等,各课处办事员,医药室、磨房助手,洗碗、扫地、印刷、点灯及农场工作等。由工务课派给工作,每种工作都有教职员指导,每月或每学期调换工种,使学生对各种工作都有练习机会。学生工资按工作钟点每月底结算一次,每小时工值60~115文不等,每月由工务课召集有关指导教职工开会,按学生工作道德、精神、效率、成绩评定工资。工作特优或对某一工作有改良办法、特殊贡献者另给奖品。民国32年,福建协和大学学生工读办法:申请工读学生在开学前向校注册课或代考处领取表格填写,每学期可得工资40~80元。长乐培青中学于民国38年春规定家境清寒、品学兼优的学生经审核,合格者准予全免或半免学费,于入学后分派工作,如管理图书、监理膳食等。福州协和农职于民国38年春季设工读生40名,每小时酬金半升米,每月最多可工作50小时,所得可抵一半膳费。另由学生自己邀集伙伴于假期承包土方工程,每天可得一斗白米。
  早期,教会学校毕业生,多数成为传教士的助手和教会小学校的教师,不少女毕业生成为男传教士的妻子。此后,在外国领事馆、洋行和由外国人把持的海关、邮政、盐务等部门服务的增多。福州鹤龄英华书院从清光绪十六年到民国6年(1890~1917年)共毕业学生147人。其中英、美设立或控制的企、事业和教会学校任职与留学美国的84人,占57%。福州三—中学民国2~8年毕业生的职业:牧师2.81%,邮政、海关、盐务、铁路、洋行职员59.5%,教会学校教师16.9%,非教会学校教师5.63%,医务人员9.86%,其他5.68%。
  20世纪20年代后,毕业生自谋出路,就业范围扩大,职业科就业率较高,普通科各行业都有,有相当部分在外国殖民事业机构中服务,一部分任公、私立学校的英语、音乐及自然科学课程教师。女校毕业生多从事传教、教书和医护工作。民国10年(1921年》,华南女大毕业生陈慈钦、陈子华、黄慈悲先在集美学校教英语,后到菲律宾侨校任教。福建协和大学民国8~14年毕业有69人:任牧师2人,宗教工作1人,在教会学校任教24人,其他学校任教16人,经商6人,留学9人,在国内深造5人,其他3人,无记载3人。华南女大从民国10~14年毕业生有23人,全部信教:在教会学校任教17人,在其他学校任教1人,医生2人,留学2人,其他1人。
  20世纪30、40年代,教会中、高等学校毕业生到外国留学的占相当比例,大部分由教会资送出国。莆田美以美会规定,牧师子弟可优先留学美国;凡在哲理中学、咸益女中等校任教10年以上者,享有申请赴美进修的权利,但去何国,学习何专业及回国后干什么,都得听命于教会;学成回国后,必须为教会服务若干年。清光绪二十九年至民国38年(1903~1949年),莆田县有343人出国留学,其中女性65人;去美国的228人,西欧39人,日本76人,多数是教徒子女,由教会学校资送出国。由教会送到美国留学的宋尚节,获得化学博士学位回国后,由教会指派去当传教士。毕业于美以美会办的道学院的欧元怀去美国后,未按教会旨意去念神学,选择了教育事业。回国后,到厦门大学任教,美以美会就逼他归还留美费用。
  教会学校毕业生中,不少人成为某方面的专家,还有许多学生受进步思想影响参加革命工作。学部委员林兰英是莆田咸益女中和福建协和大学毕业生。化学家侯德榜、数学家陈景润、空气动力学家沈元、物理学家王仁是福州英华中学毕业生。化学家林一,核医学专家王世真、电脑专家林本铭、植物学家林传光、农学家刘忠柱是福州格致中学毕业生。泉州培远中学毕业生中有著名科学家张文裕、蔡馏生等。福州格致中学学生李铁、陈大鲲、郑挺、陈绍宽、林波,华南女院附中学生魏雪馨,福州陶淑女中学生柯海燕,福州英华中学学生王助、郑维新、孙道华、曾焕乾,莆田哲理中学学生陈天章,文山女中学生杨瑞玉,泉州培元中学学生李子芳、陈庚申、陈瑞光、廖中秀等等,先后献身于祖国的民主革命事业,有的献出了生命。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为反对美国政府虐待旅美华工,福州英华书院、格致书院、三一书院大批学生退学抗议。辛亥革命期间,福州英华、福音书院成立“警醒社”,发行《警醒》、《民心》报鼓吹革命。在光复福州的武装起义中,福州英华书院有60余人参加炸弹队和洋枪队,学生王清铨中弹牺牲。在“五四”运动与抗议“五卅惨案”运动中,数千教会学校学生上街游行。民国13~14年间(1924~1925年),福建学生联合会提出收回教育权口号,福州英华、格致等校的部分师生反抗奴化教育,退出原教会学校,另组三山、闽江和育范3个中学,有的转入三民中学等非教会中学。民国14年,福建协大教师陈锡襄联络福州教会学校进步师生组成“教会学校立案委员会”,提出“教会学校必须向中国政府申请立案”等四项主张。同年9月,福建学生联合会成立“收回教育权运动委员会”,由共青团地委组织,翁良毓任委员长,领导开展收回教育权斗争。在福州团地委领导下,福建废约运动同盟会、格致书院收回教育权运动临时委员会、扬光学校学生会、福州青年会学校学生决志离校同盟会和培元中学学生会纷纷成立并发表宣言,提出教会学校应向我国教育部立案注册、取消强迫做礼拜读圣经、恢复信仰自由等要求。民国16年,福州“仁慈堂”事件爆发,将福建反文化侵略收回教育权运动推向高潮。同年2月,中共福州地委领导的福建涤社出版“收回教育权专号”,发表“收回教育权运动宣言”。3月,福州成立“收回教育权筹备委员会”,公推协大教师陈锡襄主持。3月24日,福州协和初中、英华中学、协和师范、培元中学、文山女校等教会学校1000余名学生和各界群众在仓山麦园顶集会,陈锡襄担任大会主席,会后举行游行示威,向福建政务委员会请愿,要求彻底收回教育权。3月26日,协和大学等教会学校成立“福州文化侵略收回教育权运动大同盟”。至此,福建反文化侵略、收回教育权运动达到最高潮。在抗战期间,教会学校学生组织了众多的宣传队、服务队,部分学生加入抗战军队。在三年解放战争时期,教会学校学生广泛参加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反美扶日等运动。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

《福建省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记述福建省学校教育自萌生至1989年的发展历程。全书14章,卷首冠以“概述”,卷末附录“大事年表”及“福建省当代教育人物表”。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