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1150
颗粒名称: 一、类型
分类号: G639.2
页数: 11
页码: 758-768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清道光二十四年至清光绪三十二年的类型、其中包括了初等学校、中等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神学校等情况。
关键词: 类型 基督教 福建省

内容

(一)初等学校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基督教英国伦敦会教士施约翰(A.Stronach)和养为霖在厦门鼓浪屿开办英华男垫,这是教会在福建创办的第一所初等学校。19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教会在福建办的学塾(初等学校)集中在福州和厦门两地,分日学、义塾和寄宿学校。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英国伦敦会养为霖夫妇在厦门办女塾。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美国归正教会罗啻(R.E.Doty)、打马字(Talmage)在厦门寮仔后设义垫;道光三十年(1850年),英国长老会用雅谷(Young)、宾为霖(WilliamBing)在厦门雍莱河设义塾;清咸丰三年(1853年),美国公理会卢公明(J.Doolittle,即杜立德)在福州福音精舍附设男子寄宿学校;咸丰四年(1854年),美国公理会在福州保福山办女子寄宿学校保福山书院;同治三年(1864年),英国圣公会在福州乌石山办女塾;同治九年(1870年),美国归正教会打马字的妻子在厦门竹树脚设女塾;清光绪三年(1877年),英国长老会女宣道会在厦门办怀仁小学;光绪四年(1878年)英国圣公会史荦伯(R.W.Stewart)在福州创办榕城两等小学。美国美以美会设校较多。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柯林(Collin)在福州设一男学塾,是美以美会在福建办学之始。咸丰九年(1859年),娲标礼、娲西利姐妹(MissWoolston)和宝姑娘(MissPotter)在福州仓山办女塾,初称“内女学”,后来称毓英女校。天主教会在福建设立的第一所学校是永定的粤杏学校,创办于光绪元年(1875年)。到19世纪70年代末,教会在福建开办了几十所初等学校,其中女校占半数。这些早期的初等学校规模小,学生少,多设于民房中,设备简陋。
  到19世纪末,随着传教事业的发展,教会初等学校从福州、厦门扩展到莆田、漳州、泉州等沿海地区,及闽东、闽西的部分城镇。办学渐趋正规,完全小学增加,幼稚园(班)开始出现。
  20世纪初,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和求学人数的增加,教会小学从沿海向内地山区,从城镇到乡村发展。有单独设立的幼稚园、初小、高小,也有三者合办的。农村多数是只设一、二年级的单级小学,城镇小学大部分建了教学楼,有的建起体育场,设备渐趋完善。农村小学条件仍然简陋,学生自带発子,由于设级不完全,学生们一般不能念到小学毕业。但无论在城市或农村,教会女子小学与男校受到同等重视。民国10年(1921年)前后,福建全省基督教会办国民学校(含各种短期、设级不全的初等学校)共852所,学生25568人;高等小学96所,学生4612人。其中,美以美会办432所(高小24所,初小408所),学生11839人。教会小学生占全省小学生总数的32.1%。与全国教会学校相比,福建的基督教小学校数、学生数和升学比例都是全国最高的省份之一。福建天主教办的学校较少,主要有:漳州崇正小学(1907年)、惠安崇德小学(1911年)、武平崇实小学(1919年)、厦门维正小学(1920年)、邵武三育小学(1924年)。
  民国8年(1919年)“五四”运动后,在全国人民反帝爱国运动和收回教育权运动的压力下,民国22年,国民政府颁布(修正私立学校规程》,规定外国人不得在中国境内设立教育中国儿童之小学。同时,福建省开始部分实施普及小学教育。因此,福建教会改变办学策略,停办部分条件差、学生少的小学,扩充和完善继续办的小学,一部分小学发展为中学。1951年,全省接受外资津贴的教会小学106所,其中福州12所、厦门12所、建阳5所、南平8所、福安5所、闽侯17所、晋江26所、龙溪17所、龙岩3所、永定1所。学生共14974人(缺16校)教职员共613人(缺15校)。独立幼稚园25所。
  (二)中等学校
  清同治三年(1864年),原设于福州南台的福音精舍附属寄宿学校迁到福州于山北麓,改名福州书院(FoochowCollege),即后来的福州格致中学,学制8年,除传授圣经外,设置普通中学课程,这是教会在福建办的第一所中学。以后,教会陆续创办福州广学书院(1878年)、莆田培元书院(1879年)、福州鹤龄英华书院(1881年)、厦门寻源书院(1880年)、古田培元书院(1890年)和厦门英华书院(1898年)。福州保福山学院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改为8年制。这些中等学校除设置普通科外,还设置神学或职业科,福州鹤龄英华书院曾开设工程科、商科和医学专修班。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美国美以美会传教士孟存慈在福州仓山望北台建一洋楼,开设师范学校,学制二年。民国元年(1912年),该校与公理会合办,改称协和师范,为乡村教会学校培养教师。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福州陶淑女子学校、清宣统三年(1911年),厦门毓德女子小学添设师范班,古田萃英女子学校最早附设幼师训练班。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莆田哲理书院,民国元年(1912年)福州三一书院,民国8年,漳州寻源中学、厦门协和中学、南平流芳学堂均附设师范科。厦门怀德幼稚师范学校是20世纪初在怀德幼稚园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天主教会举办传道师范班,以女校为多,程度较低。同时,厦门英华中学增设商业和科学2科,漳州寻源中学设道学科。一些教会医院开办护士生徒班或训练班,到民国11年,全省共开办13个护士训练班。英国圣公会、美国公理会于民国元年合办福州协和护士学校。
  至民国11年(1922年),全省基督教中等学校共20所,其中女校9所,完全中学15所,学生1510人(男1261人、女219人)。其中英国圣公会办3所,美国公理会4所,美国美以美会5所,英国长老会2所,美国归正教会2所,基督复临安息日会2所,男青年会2所,天主教办一所福州扬光中学。
  随着教会办学策略的调整,教会中学学校增长较快,到民国23年(1934年),福建教会中等学校52所,占全国240所的20.8%,居第一位;学生数3963人,占全国34080人的11.3%,居第三位。其中在福州的14所,学生1800人。它们主要是普通中学,其数量占福建全省普通中学总数的1/3强。由于中国政府不许外人开办师范教育,教会中学附设的师范科全部停办,经特许,厦门怀德幼稚师范和福州协和幼稚师范继续办理。教会职业中学的重点转向农业教育,福州协和中学改为农业职业学校,南平剑津中学附设农林科或农业科。护士训练班逐渐发展为护士学校。民国24年,莆田圣路加医院附设的助产、护士两训练班合并,向政府立案,改名莆田圣路加高级助产护士职业学校。抗战时期,沿海教会中学大部分内迁,有的与内地教会学校合并办理;有的因经费困难停办。
  从抗战后期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美国基督教会在福建又复办和新办了一些中等学校。1951年,全省教会中等学校51所,学生10677人,教员868人,职员203人,工友263人,占全省公私立中等学校总数的20.9%。其中基督教各差会办的占90%以上。51所学校中,70%是普通中学,30%是职业学校,职业学校以护士、助产士学校为主,其他是农林、商业和幼稚师范学校。
  (三)普通高等学校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美国美以美女布道会指派委员3人,来闽调查创设女子大学,成立筹备会,起草章程,选择校址。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在福州成立董事部,定名南省华英女书院,先开设中学和师范,招收高小毕业生,学制4年。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1月,租房开学,美国女传教士程吕底亚(LydiaA.Trimble)任主理(校长)。民国元年(1912年),首届毕业生4人。民国3年,开设大学一、二年级,入学者5人,学校迁入福州仓前山岭后新校舍。民国5年,改称华南女子学院(TheWoman’sCollegeOfSouthChina)。民国6年,增设大学三、四年级,改名华南女子大学。民国10年,首届大学本科班毕业生3人。民国11年,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注册。民国13年,中学部改为附属高级中学。民国14年,卢爱德(IdaBelleLewis)继任主理。民国16年,由陈淑圭、王世静、李美德、黄惠珠、黄惠贞5个华人组成委员会管理校政。第二年,选派王世静任校长。民国22年,在国民政府教育部立案,改名私立华南女子文理学院,文科设国文、英文、教育、史地4系,理科设化学、生物、数理3学系,原有的哲学、家政两系取消,改设讲座于教育系;另建家事实习室一所;原有的医学预科并入协和医学院,普通科取消。民国26年,抗日战争爆发,学校迁南平。抗战胜利后迁回福州,附中独立办校。该校是华南地区唯一的教会女子大学,创办目的是为妇女尤其是为华南农村妇女培养宗教领袖。校训是“受当施”。学生在校期间必须接受严格的宗教教育,常组织学生到社会上宣扬宗教,训练他们的传教能力。因学生一直不多,发展缓慢。民国16年,毕业生22人。1949年,设6个系,文科设教育、文史、外国语系,理科设化学、生物、数理系,学生163人,教职员21人,当年毕业27人。
  清宣统三年(1911年),国际布道会在苏格兰开会,成立高等教育委员会,推举高智(J.Gawdy)为主席,酝酿在福州设立大学。第二年,高智到福州,邀集福建的6个大差会开会,成立福建省基督教高等教育筹备会,决定校名为福建协和大学(TheFukienChristianUniversity),校址设在福州。以后英国长老会和伦敦会因故退出筹备会,协大由美以美会、公理会、归正教会与圣公会协同创办。民国4年(1915年),举庄才伟(E.Jones)为主理,成立福建协和大学董事会,设文、理、教育三科,学制4年,以福州英华、格致、圣马可书院和厦门英华寻源书院的七、八年级学生为招生对象。民国5年2月开学,首次招收81名学生,其中基督徒72名。54人编入一年级,27人编入二年级,校址在福州仓山观井路美商美丰银行旧址。该校宗旨为“培养人材,作为基督教事业之领袖”,以后改为“根据董事会章程所规定之博爱、牺牲、服务精神,研究高深学术,养成健全人格,以应社会需求”。民国7年,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注册。美国罗氏基金社中华医学部逐年拨款赞助该校添置设备,附设医学先修科。民国11年,学校迁入鼓山魁岐新址。民国13年,高智继任校长。民国16年,重组校董会,聘林景润为第一任华人校长。学校宗旨改为“以热爱、服务和牺牲精神向中国青年提供大学水平的教育”。民国20年,教育部准予立案,但只准设文、理两学院,改称“私立福建协和学院”。民国22年,开始招收女生。第二年,扩建农业试验场,设立农村服务试验区。民国25年,得到福建省政府补助,添设农学和农业经济两系,开办园艺试验场,在邵武筹设闽北农林试验区。抗战前,有教职员30人,学生124人。抗战爆发后,民国27年迁邵武。民国31年,设农学院,重新立案,改名福建协和大学。民国34年,迁回福州时有学生715人,教职员105人,设3院10系:文学院:中国文学、历史学、外国语文学、教育学4系;理学院:物理、化学、生物3系;农学院:农艺、园艺、农业经济3系。理学院的化学和生物两系均附设医学预科课程,凡修毕医学预科1年者,可投考国内公私立医学院;修毕2年者,可投考湘雅医学院、私立圣约翰大学、齐鲁大学医学院;修毕3年者可投考北平协和医学院;修毕医预4年者,参加统考及格后准予毕业并授予理学士学位。
  (四)神学校
  基督教会在福建创办的神学校较多,程度较高;天主教创办传道学校较早,但校数少,主要集中在闽东地区。
  1.基督教神学校
  19世纪50年代,美国归正教会在厦门设寻源斋,英国长老会设回澜斋,伦敦会设观澜斋,教授神学,兼授普通课程。美以美会在福州办保灵福音书院。到19世纪80年代,厦门寻源斋改为普通中学,将神学移到回澜斋。在福州,英国圣公会办真学书院,美国公理会办圣学书院。基督教各差会在福州、古田、福清、闽清、平潭、莆田、泉州开办一批初级神学教育性质的妇女圣经学校,招收成年妇女,培养教堂女执事。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英国长老会教士礼河莲在泉州创办妇学,招收信教的中年家庭妇女学习译成白话字的圣经、圣诗等,也学习汉文,有晋江、安溪、南安的妇女来学。美国卫理公会在莆田城关、涵江、黄石、笏石、北高、埭头、平海、南日开办10余所妇女传道所,在莆田、古田、龙田、闽清、仙游、南平、闽侯开办妇女圣经学校;英国圣公会在古田新义山设闺光道学校;伦敦会在厦门设协和妇女圣经学校;美国归正教会在平和琯溪镇办小溪妇女福音学社。这些妇学多数办到20世纪40年代末。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观澜斋与回澜斋合并为厦门圣道学院。第二年,规定中学毕业生才能入学,改称圣道大学。民国8年(1919年)停办。两年后,美国归正教会在漳州中学附设道学科。民国16年,中华基督教会闽南大会将泉州福音学校[清宣统二年(1910年)英国长老会办,招收高小毕业生和初中肄业生]和漳州寻源中学的道学科合并,由闽南大会和英、美三公会合办甲、乙两级神学于厦门鼓浪屿,称闽南圣道学校。民国26年,迁漳州马公庙;民国28年,改名闽南神学院,设道学科和圣经科。道学科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4年;圣经科招收初中毕业或同等学历、年满20岁、有两年传道工作经验者,学制3年。1951年,该院学生34人,教员9人(其中4人为英、美国人)。民国元年,保灵福音书院、真学书院和圣学书院合并为福州协和道学院,在福州仓前山建校舍开学,开设:特科,2年制,招收高中毕业生;正科,4年制,招收初中毕业生;附科,或称简易科,招生条件稍宽。民国14年,设立神学院和圣经科,学制3年,分别招收高、初中毕业生,首任院长蒯为廉,学员最多时107人,前后毕业200余人。民国16年,该院停办,圣公会复办真学书院,美以美会福州、延平、兴化年议会另办协和道学院。民国5年,美以美会办懿德道学校,民国17年,改组为女神学,民国24年,并入协和道学院。民国32年,福建神学教育研究会建议道学院和协和大学、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合作,民国34年秋,成立福建协和神学院,设道学本科(4年制)、神学本科(5年制)、专科(2年制)和进修科(1年制),附设圣经学校,每年招生40、50人至80、90人。1951年,福建协和学院和闽南神学院并入南京金陵神学院。
  2.天主教传道学校
  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天主教福建教区和多明我会在福安安溪镇合办圣十字修院,后迁西隐,由副主教罗加路版纳兼任院长和教员。清道光三年(1823年),毕业9名学生,全部成为神甫。道光三十年(1850年),高弥额尔主教办福安西隐多玛斯修院,招生30人,清咸丰九年(1859年),毕业15人,均受祝为神甫。19世纪80年代,主教李亨办多玛斯神学院于福州澳尾港,第一届培训神甫陈进基等12人;民国2年(1913年),迁至福安邮亭前。同治七年(1868年),在漳浦南边楼设神学院。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在海澄港尾古城设罗洒女修院。在大村落的天主教堂附设读经馆(班),分男馆、女馆,招收教徒子女,以当地方言教读圣文。20世纪以后,读经馆(班)逐渐淘汰,改在礼拜天或晚上组织青少年教徒学经文,开办多层次的男、女修院和女传道师范。男修院一般有3个层次:备修院、小修院和大修院(神哲学院)。备修院是小修院的预备班,小修院学制3年,大修院学制一般为6年。民国10年,天主教会福州教区在福州泛船埔开设若瑟修院,民国26年,迁往马尾,改名婴德小修院,同年,创立福建神哲学院。1950年,婴德小修院与福建神哲学院合并,改名天主公教福州教区修院。福安穆阳邮亭前若瑟神学院于民国24年迁往罗江,改名罗江公教学院。民国26年,为了纪念中国籍第一个主教罗文藻,改名“文藻修院”,分为若瑟神学院和德励撒小修院。民国26年,另在光泽设救主修道院,后迁至邵武。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福安罗江本堂神甫施德沛办女传道师范,学生多是各地本堂保送来的守贞女,学习后回原地传教,办至民国27年(1938年)。民国10年,福安顶头本堂神甫艾仁忠办顶头女子传道师范班,又名公教女学,除招收天主教徒中的青少年女子入学外,也培训各地本堂神甫保送来的守贞女,民国16年停办,民国26年复办,学制3年,毕业生有的进三都多明我会女修院,有的回原籍教读经班,1950年停办。
  福建省教会办的中等学校概况,详见表14-3。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

《福建省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记述福建省学校教育自萌生至1989年的发展历程。全书14章,卷首冠以“概述”,卷末附录“大事年表”及“福建省当代教育人物表”。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