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1063
颗粒名称: 一、培训
分类号: G658
页数: 3
页码: 574-576
摘要: 本文记述了闽西、闽北苏维埃政府成立后的培训、其中包括了闽北苏维埃政府创办列宁师范学校、闽西苏维埃文委会开办暑期教员训练班、上杭县委扩大会也作出履行教员登记的决定等情况。`
关键词: 培训 发展 创办

内容

闽西、闽北苏维埃政府成立后,苏区各类学校迅速发展,特别是初、高级劳动小学数量激增,原有的师资在数量和质量上都适应不了客观形势的需要。各级苏维埃政府因地制宜,采取短期速成的方法,抓紧培训师资。
  1929年10月,上杭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首先作出决议,要在最近期内创办列宁师范学校,培养新师资,经费由县苏维埃政府设法筹措。经过多方努力,1930年8月,在该县溪口乡茶地双溪埔村办起了列宁师范学校,招生200名。
  1930年7月,由闽西苏维埃政府文委会创办的“闽西列宁师范学校”在龙岩县松涛小学开学。首期招生150人,由各县考试录取。其中龙岩县录取28人。这一期与龙岩县苏维埃政府举办的教员训练班合并培训。学习时间半年,毕业后由闽西文委会分配各区、乡劳动小学任教,称为合格教员。
  闽西列宁师范学校初办时称为“闽西列宁师范暑假学校”,系初级师范学校,其主要任务是培养能运用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从事普通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干部和教员。开设的课程为:小学各科的教材教法、“小学组织与设备“社会教育问题”、“教授方法总论”、“教育行政概论”、“政治常识”、“自然科学常识”等。修业年限9个月。为适应战争和工作急需,有时缩短为3个月或3个月以下。1931年7月,闽西文委会在永定虎岗还开办了为期1个月的列宁师范短期学校,在龙岩、永定、杭武、汀连、饶和、瑞金等地各招20名,三个直属区各招5名,共135名。
  1931~1933年,闽北苏维埃政府先后在横峰、桐源、崇安大安街分别创办列宁师范学校,培养和训练小学教师,学制一年。
  在创办列宁师范学校的同时,苏维埃各级政府还大量举办各种形式的教员训练班。一是轮训在职小学职员,二是吸收有一定条件的知识分子,经培训后分配担任小学教员或教育行政干部。
  1930年7月,龙岩县开办第一期教员训练班,学员60人,培训时间4个星期,培训完毕发给证书。龙岩县苏维埃决定,从1930年9月开始,无证者不得充当教员。当年8月,上杭县北二区办了教员训练班,由各乡苏维埃选送有斗争经验的人员前往培训。
  1930年,闽西苏维埃文委会决定开办暑期教员训练班,规定学员的入学资格为:(1)曾充任教员2年以上,具有教育经验者;(2)对革命有认识,曾参加过实际工作者;(3)在中等学校学习过一年以上,或有相当程度者。汀连县规定学员年龄为16岁至35岁,必须是雇农、贫农、中农中的进步分子和有斗争性的知识分子,要经过审查考试。此后,闽西各县、区每年利用寒、暑假分别举办教员训练班,时间一般为20天到1个月。训练班以培训初级劳动小学教员为主,着重学习初级劳动小学的教材教法以及小学组织法、管理法。要求通过培训,使教员能够胜任初小各科的教学。训练班除要求学员学习和熟悉各科教材外,比较侧重学习新编《教学法》,对各种教学形式,培训班都作具体阐述,提出注意点,务使学员充分理解,灵活应用。对于教态的要求、教案的编写、教具的制造使用也进行讲述和练习。要求每个学员自备1节课,独立写出教案,在小组里进行讨论研究。由于乡村劳动小学还要承担办工农夜校、扫除文盲、办识字班、读报团等社会教育任务,所以训练班学员还要学习有关社会教育的材料。
  除开办列宁师范学校和教员训练班外,苏维埃政府的领导干部和区、乡各级文委委员还直接到学校兼课,具体指导教学。1929年10月,毛泽东在上杭县苏家坡指导闽西特委在“槐树堂”办起平民小学,亲自到学校给学生上课。他既上国语课,对贫苦农民子弟进行识字教育和阶级教育;又上算术课,教学生认识阿拉伯数字,进行实物计算、心算和笔算。在到苏家坡前的3个月,毛泽东、贺子珍来到上杭县的大洋坝,当他们知道乡里的列宁小学缺乏教师时,贺子珍提出要到学校教书。经毛泽东同意后,立即到学校了解情况。第二天,学校来了红军女教师的消息传遍全乡,吸引了更多的小孩入学。贺子珍到校任教后,认真备课、上课,既教识字、写字、心算、笔算、珠算,又教常识、音乐、美术、体育,她善于启发诱导学生对所学学科的兴趣,由浅入深,反复练习,学生多能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她平易近人,热爱小孩,用自己仅有的一点零用钱为贫苦学生购买笔墨纸张。短短半个月时间,就和学生、家长结下深厚的情谊。
  闽西苏维埃政府文委会规定,各区、乡文化委员必须到学校兼课,每周至少要上6节课;县文化科干部及闽西苏维埃政府文化教育科的干部也要兼任指导员(教员称为指导员)。
  闽西苏区还以乡为单位,组织小学教员参加共产主义教育研究会,目的是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提高教员的政治、业务水平。研究会密切联系学校实际,讨论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讨论的形式有二:一是在平时定期开展专题学习讨论,逐个问题研究解决;二是在假期召开时间较长的研究会,系统地研究解决问题。前者是经常性的教学研究活动,后者是一种“以会代训”的师资培训活动。
  1930年3月,闽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通过决议,规定各地教员要经过政府审查批准。龙岩县文委会于当年8月召开第8次会议,决定履行教员登记。具体办法有:一是各区文委会组织教员审查委员会,凡审查合格的教员,由区文委会分配各校任教,一面报告县文委会;二是各校开学后,由县文委会派人调查属实后,发给登记证。龙池区第3乡执行上述办法时,先由乡文委会进行初审,对不合格的教员予以淘汰;然后由区文委会复审,再由县文委会发证。
  1930年12月,上杭县委扩大会也作出履行教员登记的决定。1931年9月,汀连县第一次文委联席会议作出决议:(1)限7天内将各区知识分子调查出来,报到县文委会,由县文委会加以详细审查,教员程度高的提选出来分配到各区;(2)本区范围内没有高级小学教员的,可由县文委会分配;(3)初级小学教员由各区自己提选。此后,履行教员审查登记,在闽西苏区各县全面铺开。通过审查登记,淘汰了一部分不合格的教员,保留了大部分质量较好的,教师队伍的素质明显提高。
  1931年7月,闽西苏维埃政府召开各县区文委联席会议,决定在全区举行指导员登记,审查其工作历史、成份、家庭背景,排除有反革命政治派别嫌疑的分子;测验指导员的文化程度,考政治认识,以及教学经验;有特长的教员,轮流到各校教课,如甲校没有图画指导员,乙校有,甲校图画课就请乙校指导员负责。其他学科余缺教员依此办法调整,以保证各校有各科指导员上好课。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

《福建省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记述福建省学校教育自萌生至1989年的发展历程。全书14章,卷首冠以“概述”,卷末附录“大事年表”及“福建省当代教育人物表”。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