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干部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1057
颗粒名称: 三、干部教育
分类号: G725
页数: 2
页码: 564-565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培养干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其中包括了地方干部培训班、专业学校等情况。
关键词: 干部 教育 福建省

内容

(一)地方干部培训班
  1929年,毛泽东在转战闽西近半年中,深感培养干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当时闽西干部5000人以上,但素质不高。一是缺乏系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修养,政治水平低;工作上事务主义,处理问题简单化。二是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受过中小学教育的人数比例很小。对党的方针政策理解不深,工作能力不强。10月下旬,毛泽东随同中共闽西特委来到上杭县苏家坡,指导特委领导各县发动和组织群众开展土地革命斗争。同时,指导闽西特委在苏家坡“鸿玉堂”举办2期干部训练班。首期是闽粤赣3省干部参加的政治、军事训练班;第2期是“农运”训练班。培养一批既能从事政治工作,又能带兵打仗的干部。在训练班里,毛泽东带病给学员讲课,启发干部提高觉悟,积极参加革命斗争。教育干部树立群众观点,密切联系群众,走群众路线;教育干部注重社会调查,掌握真实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1929年下半年,闽西苏维埃政府开办了闽西党政干部训练班。
  随着苏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建设事业的开展,从领导机关到地方基层,从党政部门到群众团体,纷纷举办各种类型的训练班,分别培训党政军干部和专业人才。1930年3月,闽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决议提出:“闽西政府聘请富有斗争经验者经常开办各种工作人员培训,造就各种干部人才”。大会之后,闽西苏区干部训练班全面铺开,先后举办过:政治工作人员训练班(包括工农宣传员讲习班)、苏维埃工作人员训练班、少先队工作人员训练班、妇女干部训练班、党委巡视员训练班、教员训练班、工人政治训练班、妇女干部训练班、游击队干部训练班、卫生行政人员训练班等。1931年,闽北特委办党校,闽西各区乡办党员训练班。连城妇女夜校既开展扫盲识字运动,又训练了许多干部。此外,还利用小学在晚间培训干部。参加训练班的对象是能深入实际,联系群众,政治觉悟较高,有一定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积极肯干的基层干部或专业干部。参加政治工作人员训练班的学员应具备4个条件:参加过实际工作;能看一般书报;年龄在16岁以上;体格健康,无传染病。训练班的内容、时间和形式,根据革命斗争和苏区建设的实际需要确定。在时间上采取短期速成,适应战争的特定环境。形式上因地制宜,因陋就简,灵活机动。
  (二)专业学校
  1.医务学校
  红军战斗频繁,伤员多,部队缺乏医务人员;苏区群众患有各种疾病,需要治疗。1932年2月1日,临时中央内务人民委员部在长汀县万寿宫创办看护学校。首期招生60名,闽西、江西各30名。学员入学条件为:(1)愿为社会服务,工作积极的;(2)身体强健,没有暗病或传染病的;(3)思想活泼,性情不急躁,能识文字的(如条件好,不识字的也要);(4)年龄在17岁以上,24岁以下;(5)男女生不限。
  护校从红军中调来1位政治委员,2位政治指导员。教员有傅连璋、陈炳辉、肖志高、胡境堂等。半年后,第一期学员如期毕业。当时正值红军攻克漳州后,有一部分队伍回到长汀。朱德总司令特地赶到学校参加毕业典礼,并讲了话。毕业的学员,大部分分配到前方部队服务。留一部分成绩最好的,加上新招的共20名,成为创立中央红色医务学校的第一批学员,校址迁往江西瑞金叶坪。2.其他专业学校
  1931年,闽北苏区办了省团校和残疾人职业学校。
  1932年,中国工农红军闽北军分区办红军家属职业学校,为红军家属就业创造条件。1933年,中央苏区创办高尔基戏剧学校。招收新生时,由上杭保送5名,汀州选送2名,新泉区2名,武平2名。戏剧学校教给学生关于戏剧运动和革命文艺的基本知识,分派各地俱乐部、剧团实习。瞿秋白称高尔基戏剧学校为大众的文艺培养人才,是戏剧学校的方向。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

《福建省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记述福建省学校教育自萌生至1989年的发展历程。全书14章,卷首冠以“概述”,卷末附录“大事年表”及“福建省当代教育人物表”。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