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社会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1056
颗粒名称: 二、社会教育
分类号: G529.3
页数: 2
页码: 562-563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的社会教育、主要是开展扫盲识字运动、提高工农群众的文化程度和政治素质、根据不同对象,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等情况。
关键词: 社会 教育 福建省

内容

主要是开展扫盲识字运动,提高工农群众的文化程度和政治素质。根据不同对象,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
  (一)识字班、问字所、识字牌
  1930年,闽西苏维埃文委会召开第8次会议,决定开展扫盲运动。要求各县、区乡订出具体办法,厉行减少文盲,学校要定一周为减少文盲运动周。为此,有的县建立了问字所和劳动夜校,编写看图识字材料,印发识字教育小册子,编印各种社会科学丛书等;不少县创造出多种有效的办学形式,如组织识字组、识字班,设立识字牌等。把识字的和不识字的互相搭配编成小组,开展“老公教老婆、老弟教老兄、少队队员教少队队员”的互教互学活动。1930年2月,龙岩县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通过决议,决定开展识字活动,组织10人识字团和农民问字所等,要求乡村每10户,街道每10铺都设问字所。为解决年老或工作忙、或小孩拖累不能上夜校的人的学习识字问题,另外建立了识字班。
  闽北苏区运用识字的教不识字的,7天比赛1次,看谁认的字多、写的字多。成绩好的有物质奖励。每个村庄的十字路口都设置识字牌,上写一个字,当人走近时,就有1小孩跑出来问:“同志,你认得这个字吗?”如认得就放过去;如果不认得,就教到会了才放过去。
  闽西苏区开展识字运动成绩比较突出的是上杭县才溪乡。上才溪乡建有4个识字小组,每组10人,共240多人。每5天由夜校教员发5个新字给组里参加学习的人去认;还在各通道处设立6块识字牌。下才溪乡有26个识字小组,共260多人。在主要路口设立5块识字牌。到1934年1月,才溪模范区8782人中,除小孩外,有6400余人能看《斗争》,约有8%的人能看《红色中华》;能写成白话书信的约占6%,能看路条的40%,能识50~100字的30%,能检查路票的妇女30%,不识字的剩下10%。
  (二)读报团
  1931年5月7日,闽西苏维埃政府主席张鼎丞、文化部长张丹川签发关于组织读报团的通知,要求各区、乡、机关、学校、军队、作坊普遍建立读报团或读报班、读报小组。以乡为单位,设主任1人,负责组织、分配宣传品,指导和推动各小组的工作。以日常生活比较接近的人编成小组,成员以工农为主,凡工人、雇农、贫农、中农及其他人都可参加读报团,以自愿加入为原则。县、区各机关也都设立读报团,把公差、伙夫等不识字的工作人员组织起来,指定专人负责读报。读报团的任务是把苏区的报刊《红旗》、《红报》等读给不识字的或识字不多的工农群众听,使他们既了解政府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又提高识字水平。读报团还指定专人负责看图识字栏,每天改换一次内容。
  (三)夜校
  1.妇女夜校
  1929年7月,连城县新泉妇女夜校在毛泽东亲自指导下,冲破重重阻力创办起来,妇女第一次享有学习文化的权利。夜校采用区革命委员会干部编写的课本或翻印的《红军识字课本》,既学习文化知识,又学习政治理论和军事技术。有的材料来不及翻印,就发动稍会识字的学员抄发,边抄、边教、边学。缺乏教师,就请区、乡干部轮流到夜校当义务教员。还用“能者为师”的办法,互教互学。到1929年底,学员发展到100多人,张家祠堂容纳不下,又在东山楼办一所分校。她们还组织“夜校慰劳队”,帮助红军战士或地方赤卫队洗涤、缝补衣服,看护红军家属;夜晚学习兼做慰劳红军的布草鞋等。
  2.补习夜校和平民夜校
  苏区各级政府普遍创办工人补习夜校和农村平民夜校,组织工农群众、红军战士、区乡干部学习文化,扫除文盲;各乡、村劳动小学也普遍设立平民夜校,由小学教员负责识字教学。
  龙岩县各区、乡共办平民夜校、青年夜校、工人补习夜校140所,290个教学组,学员1.1万多人。到1930年6月,单是龙池区就有平民夜校23所,学员803人。平民夜校初级班毕业413人,全区识字的人达总人口的67%。
  1931年7月,闽西各县区文委联席会议作出决定,各乡有初级小学的地方都要开办夜校,由日校教员负责教学;县、区苏维埃政府所在地都要办一所夜校,吸收各机关识字不多的工作人员参加学习。龙岩县苏维埃政府规定,凡30岁以下的工作人员都要进夜校学习。1933年,仅上杭才溪区就有夜校66所,学员360余人。
  1933年2月,闽北苏区在粉碎国民党军队的第四次“围剿”后,打通了和中央苏区的联系,各区乡普遍设立了夜校。省苏维埃政府编写和印行工农识字课本5册。为适应战争环境,学习形式因人因时制宜,灵活多样,利于群众入学。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

《福建省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记述福建省学校教育自萌生至1989年的发展历程。全书14章,卷首冠以“概述”,卷末附录“大事年表”及“福建省当代教育人物表”。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