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类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1054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类型
分类号: G40-05
页数: 7
页码: 561-567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闽北地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后的教育类型、其中包括了儿重教育、社会教育、干部教育、干部教育等情况。
关键词: 教育 福建省 类型

内容

一、儿重教育
  1930年开始,闽西、闽北苏区普遍实施初等义务教育。闽西苏维埃规定,凡6~14岁男女儿童都可以免费入学,接受小学教育。有的地方还由学校向工农子女供应书籍、文具纸张和灯油。1930年10月,苏维埃中央文化教育建设大会通过决议,受免费的义务教育年龄延长到17岁。1934年10月,中央内务人民委员部和教育人民委员部决定,红军在服务期间其子弟人学读书,由乡优待红军家属委员会于优待基金中提取一部分,作为津贴纸张、笔墨和书籍之用,每名每学期津贴大洋2角5分到3角,由各劳动小学造册具领,各级苏维埃政府要求所有适龄儿童尽可能入学读书。
  苏区实施初等义务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广泛设立各种形式的劳动小学(早期称列宁小学)。
  1930年8月,闽西苏维埃政府文化委员会(简称文委会)第8次会议决定,在各县、区、乡普遍设立劳动小学。设置的原则:一是根据当地儿童数量多少决定单独或合并设置。凡儿童数量多的乡,单独设校;儿童数量少的,数乡合设一校。二是根据地方远近距离决定单独或合并设校。凡乡与乡距离较近,便于儿童就近入学的,合并设校;距离远不利儿童入学的,分别单独设校。三是根据各地经济情形决定单独或合并设校。凡地方财力充裕的乡可单独设校,经费不足的,数乡合并设校。乡一级只设三年制初级劳动小学,区一级设置三年制高级劳动小学。
  1933年12月,长汀县教育部与共青团县委召集各区教育部长、小学教师、团委宣传部长、儿童局书记开联席会议,讨论教育工作。会上,教育部与团委订立协约,决定动员适龄儿童全部入学。短期内在河田、三洲等8个区各创办一所规模较大的劳动小学。到1934年“十月革命”节前,实现每百户居民点有一所小学。在各级苏维埃政府和共青团的互相协作下,闽西苏区小学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实现了区区有高级小学,乡乡有初级小学。为鼓励适龄儿童入学和提高教学质量,各县、区、乡苏维埃政府拨出经费,设置奖金、奖品,奖励教学和学习成绩优良的师生。
  闽北地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后,列宁小学和劳动小学有很大发展。崇安苏区境内各区、乡、村到1932年全部建起劳动小学,全面推行小学义务教育。1932年7月,闽北分区苏维埃召开执委扩大会议,决定当年下半年,在新区增设100所劳动小学。会后,崇安县苏维埃政府派出教育部、文化部人员到新区,协助当地干部举办。该县桐源乡指派专人调查登记适龄儿童人数,依人数多寡分点设校;同时,积极物色教师,筹措校舍,到县和分区教育部领取课本,小学很快就开办起来。全乡适龄少年儿童除地主、富农子女外,全部得到免费受教育的机会。其他各区、乡的情况基本相同。
  为提高劳动小学的教育质量,苏维埃政府决定建立示范学校。1930年,闽西苏维埃政府文委会作出决定。要求各县至少建立一所模范劳动小学,各县立即执行。宁化县淮阳乡第一劳动小学,是闽西苏区一所著名的初级模范小学。1933年,全校有儿童57人。除正常教学外,还办了俱乐部,组织引导学生开讨论会、演讲会、读报会,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安排唱歌、游戏,活跃课余生活;开辟菜园,供学生劳作;组织学生宣传队,经常到居民中、墟场上进行政治时事宣传。学校办墙报,开展表扬和批评。1933年11月,福建省苏维埃政府在授予淮阳区光荣牌的大会上,举行全区学生大检阅。在各学科竞赛中,该校均获得第一名。淮阳乡第一劳动小学的模范事迹和办学经验,对整个闽西苏区的小学教育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上杭县才溪乡模范劳动小学的办学成绩也十分优异,同样带动了全区的劳动小学。该区适龄儿童的入学率达到55.1%。
  二、社会教育
  主要是开展扫盲识字运动,提高工农群众的文化程度和政治素质。根据不同对象,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
  (一)识字班、问字所、识字牌
  1930年,闽西苏维埃文委会召开第8次会议,决定开展扫盲运动。要求各县、区乡订出具体办法,厉行减少文盲,学校要定一周为减少文盲运动周。为此,有的县建立了问字所和劳动夜校,编写看图识字材料,印发识字教育小册子,编印各种社会科学丛书等;不少县创造出多种有效的办学形式,如组织识字组、识字班,设立识字牌等。把识字的和不识字的互相搭配编成小组,开展“老公教老婆、老弟教老兄、少队队员教少队队员”的互教互学活动。1930年2月,龙岩县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通过决议,决定开展识字活动,组织10人识字团和农民问字所等,要求乡村每10户,街道每10铺都设问字所。为解决年老或工作忙、或小孩拖累不能上夜校的人的学习识字问题,另外建立了识字班。
  闽北苏区运用识字的教不识字的,7天比赛1次,看谁认的字多、写的字多。成绩好的有物质奖励。每个村庄的十字路口都设置识字牌,上写一个字,当人走近时,就有1小孩跑出来问:“同志,你认得这个字吗?”如认得就放过去;如果不认得,就教到会了才放过去。
  闽西苏区开展识字运动成绩比较突出的是上杭县才溪乡。上才溪乡建有4个识字小组,每组10人,共240多人。每5天由夜校教员发5个新字给组里参加学习的人去认;还在各通道处设立6块识字牌。下才溪乡有26个识字小组,共260多人。在主要路口设立5块识字牌。到1934年1月,才溪模范区8782人中,除小孩外,有6400余人能看《斗争》,约有8%的人能看《红色中华》;能写成白话书信的约占6%,能看路条的40%,能识50~100字的30%,能检查路票的妇女30%,不识字的剩下10%。
  (二)读报团
  1931年5月7日,闽西苏维埃政府主席张鼎丞、文化部长张丹川签发关于组织读报团的通知,要求各区、乡、机关、学校、军队、作坊普遍建立读报团或读报班、读报小组。以乡为单位,设主任1人,负责组织、分配宣传品,指导和推动各小组的工作。以日常生活比较接近的人编成小组,成员以工农为主,凡工人、雇农、贫农、中农及其他人都可参加读报团,以自愿加入为原则。县、区各机关也都设立读报团,把公差、伙夫等不识字的工作人员组织起来,指定专人负责读报。读报团的任务是把苏区的报刊《红旗》、《红报》等读给不识字的或识字不多的工农群众听,使他们既了解政府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又提高识字水平。读报团还指定专人负责看图识字栏,每天改换一次内容。
  (三)夜校
  1.妇女夜校
  1929年7月,连城县新泉妇女夜校在毛泽东亲自指导下,冲破重重阻力创办起来,妇女第一次享有学习文化的权利。夜校采用区革命委员会干部编写的课本或翻印的《红军识字课本》,既学习文化知识,又学习政治理论和军事技术。有的材料来不及翻印,就发动稍会识字的学员抄发,边抄、边教、边学。缺乏教师,就请区、乡干部轮流到夜校当义务教员。还用“能者为师”的办法,互教互学。到1929年底,学员发展到100多人,张家祠堂容纳不下,又在东山楼办一所分校。她们还组织“夜校慰劳队”,帮助红军战士或地方赤卫队洗涤、缝补衣服,看护红军家属;夜晚学习兼做慰劳红军的布草鞋等。
  2.补习夜校和平民夜校
  苏区各级政府普遍创办工人补习夜校和农村平民夜校,组织工农群众、红军战士、区乡干部学习文化,扫除文盲;各乡、村劳动小学也普遍设立平民夜校,由小学教员负责识字教学。
  龙岩县各区、乡共办平民夜校、青年夜校、工人补习夜校140所,290个教学组,学员1.1万多人。到1930年6月,单是龙池区就有平民夜校23所,学员803人。平民夜校初级班毕业413人,全区识字的人达总人口的67%。
  1931年7月,闽西各县区文委联席会议作出决定,各乡有初级小学的地方都要开办夜校,由日校教员负责教学;县、区苏维埃政府所在地都要办一所夜校,吸收各机关识字不多的工作人员参加学习。龙岩县苏维埃政府规定,凡30岁以下的工作人员都要进夜校学习。1933年,仅上杭才溪区就有夜校66所,学员360余人。
  1933年2月,闽北苏区在粉碎国民党军队的第四次“围剿”后,打通了和中央苏区的联系,各区乡普遍设立了夜校。省苏维埃政府编写和印行工农识字课本5册。为适应战争环境,学习形式因人因时制宜,灵活多样,利于群众入学。三、干部教育
  (一)地方干部培训班
  1929年,毛泽东在转战闽西近半年中,深感培养干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当时闽西干部5000人以上,但素质不高。一是缺乏系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修养,政治水平低;工作上事务主义,处理问题简单化。二是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受过中小学教育的人数比例很小。对党的方针政策理解不深,工作能力不强。10月下旬,毛泽东随同中共闽西特委来到上杭县苏家坡,指导特委领导各县发动和组织群众开展土地革命斗争。同时,指导闽西特委在苏家坡“鸿玉堂”举办2期干部训练班。首期是闽粤赣3省干部参加的政治、军事训练班;第2期是“农运”训练班。培养一批既能从事政治工作,又能带兵打仗的干部。在训练班里,毛泽东带病给学员讲课,启发干部提高觉悟,积极参加革命斗争。教育干部树立群众观点,密切联系群众,走群众路线;教育干部注重社会调查,掌握真实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1929年下半年,闽西苏维埃政府开办了闽西党政干部训练班。
  随着苏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建设事业的开展,从领导机关到地方基层,从党政部门到群众团体,纷纷举办各种类型的训练班,分别培训党政军干部和专业人才。1930年3月,闽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决议提出:“闽西政府聘请富有斗争经验者经常开办各种工作人员培训,造就各种干部人才”。大会之后,闽西苏区干部训练班全面铺开,先后举办过:政治工作人员训练班(包括工农宣传员讲习班)、苏维埃工作人员训练班、少先队工作人员训练班、妇女干部训练班、党委巡视员训练班、教员训练班、工人政治训练班、妇女干部训练班、游击队干部训练班、卫生行政人员训练班等。1931年,闽北特委办党校,闽西各区乡办党员训练班。连城妇女夜校既开展扫盲识字运动,又训练了许多干部。此外,还利用小学在晚间培训干部。参加训练班的对象是能深入实际,联系群众,政治觉悟较高,有一定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积极肯干的基层干部或专业干部。参加政治工作人员训练班的学员应具备4个条件:参加过实际工作;能看一般书报;年龄在16岁以上;体格健康,无传染病。训练班的内容、时间和形式,根据革命斗争和苏区建设的实际需要确定。在时间上采取短期速成,适应战争的特定环境。形式上因地制宜,因陋就简,灵活机动。
  (二)专业学校
  1.医务学校
  红军战斗频繁,伤员多,部队缺乏医务人员;苏区群众患有各种疾病,需要治疗。1932年2月1日,临时中央内务人民委员部在长汀县万寿宫创办看护学校。首期招生60名,闽西、江西各30名。学员入学条件为:(1)愿为社会服务,工作积极的;(2)身体强健,没有暗病或传染病的;(3)思想活泼,性情不急躁,能识文字的(如条件好,不识字的也要);(4)年龄在17岁以上,24岁以下;(5)男女生不限。
  护校从红军中调来1位政治委员,2位政治指导员。教员有傅连璋、陈炳辉、肖志高、胡境堂等。半年后,第一期学员如期毕业。当时正值红军攻克漳州后,有一部分队伍回到长汀。朱德总司令特地赶到学校参加毕业典礼,并讲了话。毕业的学员,大部分分配到前方部队服务。留一部分成绩最好的,加上新招的共20名,成为创立中央红色医务学校的第一批学员,校址迁往江西瑞金叶坪。2.其他专业学校
  1931年,闽北苏区办了省团校和残疾人职业学校。
  1932年,中国工农红军闽北军分区办红军家属职业学校,为红军家属就业创造条件。1933年,中央苏区创办高尔基戏剧学校。招收新生时,由上杭保送5名,汀州选送2名,新泉区2名,武平2名。戏剧学校教给学生关于戏剧运动和革命文艺的基本知识,分派各地俱乐部、剧团实习。瞿秋白称高尔基戏剧学校为大众的文艺培养人才,是戏剧学校的方向。
  四、军队教育
  (―)红军学校
  1929年7月,闽西第一次苏维埃工农兵代表大会决定:“建立和扩大闽西红军,开办红军学校,训练干部人才。”1930年1月上旬,红军学校成立,校址设在原龙岩第9中学,校长谭熙林,政委邓子恢。第1期招收学员200人,由各县、区、乡苏维埃选送。学习时间4个月,毕业后分配到红军中工作。3月,红军学校改名为福建红军学校。第2期招收学员400名。当时,中共福建省委认为“目前革命复兴,各省对军事人才极为需要,建议中央把福建红军学校改名为中国红军学校,由中央负责办理。”4月10日,中共中央复信同意将福建红军学校改名为中国红军学校。5月20日,闽西《红报》第23期发布中国红军军官学校第一分校(后又改称中国红军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一分校)招生通告:“为了造就排连长人才的目的,招收140名学员。”具体规定了考试科目和日期。校长蔡升熙,政治委员邓子恢。校址设在龙岩县兵房。8月2日,中国红军军官学校第一分校举行开学典礼。原计划学习期限为6个月,后因革命形势发生变化,提前3个月毕业。
  12月11日,闽西苏维埃政府发出第9号通告,决定在各县招收学员200参加中国红军军官学校第一分校第2期学习。15日,敌人侵扰龙岩城,第一分校迁到大池,改校名为彭杨军事政治学校第三分校,校长萧劲光,政治委员张鼎丞。
  1931年春,彭杨军事政治学校第三分校迁至永定县虎岗(当时三分校又称闽粤赣边红军军事政治学校)。7月,敌人围攻虎岗时,第三分校迁到上杭县白沙。9月初迁回长汀县城。9月中旬,红军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迁到中央苏维埃政府所在地瑞金。
  红军学校规定学员入学条件为“忠实勇敢;对革命有深刻认识;18岁以上、24岁以下;身体强健、无传染病;有活动能力,粗识文字。第1期由各苏维埃政府选送,参加考试后录取的学员,质量普遍较高,工农成份占绝大多数。
  军校对学员的要求是:(1)要有政治头脑,纠正单纯军事观点;(2)要有牺牲精神;(3)要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4)要有自觉学习和遵守纪律的精神;(5)要克服一切不正确的思想,从斗争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
  1930年8月28日,军校党委召开第一次会议,研究确定校党部与校务委员会的关系,党政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还决定把军校原2个大队合并为1个总队,下设3个区队。另外抽选部分较好的学员举办特别训练班。
  红军学校校长和部分教员是从苏联学习回来的,部分军事教员是原国民党军队的军官。他们具有专业知识,能从学员文化程度低、学习期限短的特点出发,科学地安排教学和训练。从实战需要确定教学内容,形式多样,有的课程在行军中、宿营中进行。诸如尖兵和尖兵班动作,宿营中的警戒、单哨等动作的教学等。他们还特别重视战后总结经验教训和战场纪律的教育。军校注重革命军人的人生观教育,对学员的管理、学习、训练、军容风纪严格要求,使学员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军校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经常深入实际,与学员同吃、同住、同练习、同战斗,言传身教、身先士卒,形成无声的命令。
  军校经济实行民主管理,教官、学员代表参加经济委员会,共同管理帐务。师生一样的伙食,共同计划钱粮开支。每天派2名学员买菜,助厨做饭,帐目及时登记,月终经委会同司务长一起结帐,剩余的伙食尾子,平均分给学员作零用钱。军校生活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在教学、训练之外安排文化娱乐活动。晚上,安排有趣的军事游戏、歌咏比赛、活报剧表演等,注意劳逸结合,调剂精神生活。
  闽西苏区还办有福建军区随营学校,主要培训地方武装干部。他们一经培训,回队都能起骨干作用,表现勇敢,善于打仗,不少人在战斗中英勇牺牲。
  (二)士兵教育
  1.政治教育
  红军士兵的政治教育,在内容、形式和方法上都形成自己的特色。把中共支部建在连上,班、排有党小组。对各级红军实行党的组织领导,把政治工作作为红军的生命线,党组织和政工干部经常对红军士兵进行革命理论、党的方针政策、红军的性质与任务、革命传统和革命前途、阶级与阶级斗争教育以及军民关系教育等。在教育的形式上,有政治课,早晚点名讲话,集合讲话,个别谈话,以及新兵、俘虏兵的特别教育(包括介绍红军生活习惯,红军的斗争史,政治常识,纪律与民主等内容)等。
  2.军事技术教育
  红军士兵军事技术教育的基本原则是:一,学习游击战、运动战的战略战术与掌握常规的军事技术并重。二,平时教育与战时教育并重。驻军休息与行军途中,都要利用空隙时间进行军事技术教育。三,理论与实践并重。在注重学好军事理论、技术知识的同时,强调从战争中学习战争。
  驻军时,根据部队的实际情况,按规定的教育计划出操上课,进行军事常规教育;或集中整训,学习军事技术知识和战略战术,组织讨论会、战术研究小组会,行军作战的总结,研究游击战术,以连以单位,每周讨论1至2次。
  行军时,利用空隙时间,演习侦察、尖兵、遭遇战、避敌机等动作。行军休息时讲课,宿营时视当时敌情和任务,演习实地侦察、警戒、修工事、测量距离等项目。
  战斗时,在不泄露军事机密的原则下,将战斗的任务和战术事先向战士解释清楚;战斗结束后,总结战斗中的优缺点,以经验教训教育全体战士。
  3.文化教育
  红军战士大多数出身于贫苦的工农家庭,不识字的占大多数。部队采取“能者为师”、互教互学的办法,按文化程度高低穿插搭配编组,以文化水平较高的政工干部、军事干部为教员。通过组织学习比赛,检查督促士兵自觉自动学习。
  红军每个连队都成立士兵会,在政治委员领导下,除管理工作外,协助推行识字运动,出壁报,开展文娱活动。有些士兵原来一字不识,通过学习,能识字、写信、写简短文章向壁报投稿。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

《福建省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记述福建省学校教育自萌生至1989年的发展历程。全书14章,卷首冠以“概述”,卷末附录“大事年表”及“福建省当代教育人物表”。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