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福建师范大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1046
颗粒名称: 一、福建师范大学
分类号: G659.285.7
页数: 3
页码: 549-551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师范大学的校况和校史。
关键词: 福建省 师范教育 师范学校

内容

福建师范大学座落在福州仓山区长安山。是福建省历史最长、规模最大、学科较齐全的高等师范学校。福建师范大学前身可追溯到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由陈宝琛创办的福建优级师范学堂。民国成立后改称福建高等师范学校。其前身校还包括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创办的私立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和民国4年(1915年)创办的私立福建协和大学,以及省立师范专科学校、私立福建学院、福建省研究院和国立海疆学校等。1950年起,由福建省人民政府接管的福建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福建师范学院。并将创建于民国33年的国立海疆学校(师范专科)并入福建师范学院。私立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和私立福建协和大学,于1951年4月,由省人民政府接管,同年8月,合并为福州大学,首任校务委员会主任由省文教厅厅长许或青兼任。同年,创建于民国28年(1939年)的福建省研究院和创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的福建学院(部分学科)并入福州大学。1952年8月,福建师范学院并入福州大学。1953年,福州大学的政法农经系科调出,厦门大学的教育系调入,改称福建师范学院。设有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英语、俄语)、历史学、地理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体育卫生、艺术(音乐、美术)11个系。“文化大革命”时遭受严重破坏,1970年停办,1972年,复办时改为现名。1983年,福清师范专科学校并入,称为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现设有13个系24个专业。
  学校科研机构有:教育科学、哲学、经济学、易学、福建文化、历史学、古籍整理、激光、高分子化学、电化学、微生物工程、环境保护科学、地理学、自然资源等14个研究所和中心;还有福建历史、中外关系史等24个研究室。
  学校图书馆是全国第一批高校委员馆和福建省高校图书资料中心。馆藏图书175万余册,其中古籍20余万册,珍本善本2万余册,珍贵古画500余帧。出版发行书刊有《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分哲学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福建中学数学》、《福建外语》、《福建地理》、《福建教育研究》、《中外教育》等。设有夜大学、省高师师资培训中心、电化教育中心、电子计算机中心、实验中心等。建有自己的教育实验基地,包括附属中学、小学、幼儿园、托儿所。校办工厂有光学仪器厂、化工厂、偶联剂厂、印刷厂、塑料母料厂等。
  1980~1989年,学校规模逐步扩大,校园占地713亩,校舍建筑面积达22.6万平方米。1989年,全校教职工2500多人,有专职教师1179人,其中教授69人,副教授334人,讲师490人,教员99人,助教327人。在校学生10900多人。其中本、专科学生7200多人,成人高师学员3400多人、研究生130人。
  福建师大既办高师本科、专科教育,也办成人高师教育、高师函授教育、高师自学考试教育、高师师资进修班和非学历的多种培训班。1979年起,先后设置18个硕士研究生专业(比较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中国教育史、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汉语、政治经济学、中国近现代史、英国语言文学、基础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光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植物学、动物学、生物化学、区域地理学)。在主要培养本省中学师资及为本省其他行业培养一些专门人才,还接受甘肃、青海、宁夏等省委托,代培一批高校和中学师资,形成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的办学格式。
  福建师大从80年代起积极扩大国际教育协作和学术交流。设有外国留学生培训中心,已接受外国留学生122人。英语和发育生物学两个专业,还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外语系许崇信教授、生物系丁汉波教授分别担任中方导师。还聘请世界著名生物学家牛满江教授(华人)、菲律宾著名乐队指挥家蔡继琨教授(华人)、日本神户大学佐田明雄教授、美国航天专家陈哲人教授(华人)、美国心理学家刘永和教授(华人)为学校名誉教授,同时,与美国堪萨斯匹兹堡州立大学、美国俄勒冈州高教系统、美国南俄勒冈州立大学、比利时比中文化中心、比利时鲁汶大学、日本冲绳大学、日本琉球大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开展教学、科研合作和交流。
  福建师大有优良的教学、科研传统。民国时期,在其前身的福建师专、协和大学等校任教的有叶圣陶、郭绍虞、章靳以、王西彦、胡山源、陈世昌、陈逸园、傅家麟、严叔夏、郑作新、唐仲璋、林兰英、黄维垣、陶亨咸、吴茀之、宋秉恒等名家学者。他们的严谨治学态度、学术探究作风和科学研究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学校各任党政领导人的主持下,由唐仲璋、王岳、丁汉波、周贞英、余宝笙、张其昕、甘景镐、唐崇惕、王邦珍、林辰、吴芝兰、孙承梁、王宠、黄寿祺、俞元桂、郭虚中、朱维干、许崇信、谢德贞、檀仁梅、谢投八、金云铭、林观得、陶德悦、王耀华、吴松刚、施巧琴、章文贡、高时良、徐君藩等新老名家教授带动继承和发扬,形成“重教、勤学、求实、创新”的新校风。在教学方面,重视教学内容的改革和更新,教育专业基本功训练,教育理论教学,教育科学研究,以及专业思想教育和师德教育。各系都设有中学教材教法教研室,重视与中学教师的联系,吸取中学优秀教师教学经验,以改进教材教法教学。1982年开始,物理系中学教材教法教研室由白炳汉牵头,与20所中学物理教师合作,开展中学物理教改五年跟踪实验,总结出一套比较系统的“中学物理导控探索教学法”,其成果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奖。各系在加强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注意文理渗透,增开选修课,扩大知识面。安排高年级学生参加学术、科技课题研究工作,培养出一大批出类拔萃人才。在科学研究方面,早在50、60年代,就在基础教育、中国教育史、易学、福建地方史、外语翻译论、寄生虫学、实验胚胎学、医用抗生素、光学、天然高分子、数学、地理学等取得一批研究成果。到80年代,又有《资本论》研究、区域地理学、比较教育学、文艺学、现代散文学、民族音乐论、比较音乐论、激光、生物医学、工业微生物、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学科,开展富有成果的研究。计理科研究项目259项,文科研究项目174项,获教学、科研进步奖300多项;其中获国家级教学、科研成果奖16项,通过专家鉴定科技成果141项,获得国家专利38项,科研成果转让推广167项,出版各种专著90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7000多篇。
  据《福建师范大学校友录》统计,1907~1989年的82年间,有各类毕业生50106人,其中本科生30225人,专科生16660人。各类进修生、培训生2532人,研究生427人,外国留学生和海外培训生217人。1949年前,各组成学校毕业生总数3200多人。1949~1989年毕业生总数45900人,为前42年的15倍,其中1977~1989年的毕业生26000多人。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

《福建省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记述福建省学校教育自萌生至1989年的发展历程。全书14章,卷首冠以“概述”,卷末附录“大事年表”及“福建省当代教育人物表”。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